国产精品嫩草在线观看高潮一区二区a∨,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91中文综合字幕日韩免费2023,中国老肥熟女,日本边做边吃奶的av无码,日韩人妻揉捏嗯视频,nanana在线观看视频免费,亚洲色熟女图激情另类图区

薩珊王朝

#王朝# 0 0
薩珊王朝或薩桑王朝,也稱波斯第二帝國,是最后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國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薩珊王朝統(tǒng)治時期的領土包括當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高加索地區(qū)、中亞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區(qū)、阿拉伯半島海岸部分地區(qū)、波斯灣地區(qū)、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范圍甚至延伸到印度。古典時代晚期的薩珊王朝被認為是伊朗或波斯最具重要性和影響力的歷史時期之一,它是在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及伊斯蘭教流行之前最后一個伊朗大帝國。
詳細介紹 PROFILE +

歷史

創(chuàng)立

主詞條:安息帝國

由于對安息帝國的衰落及接下來薩珊王朝的崛起的描述存在矛盾,相關(guān)的詳細情況仍無從得知。薩珊王朝是阿爾達希爾一世在艾斯塔赫爾(Estakhr)建立的,他是女神阿娜黑塔(Anahita)信徒的后裔,阿爾達希爾一世成為了波西斯(Persis,現(xiàn)今法爾斯?。┑慕y(tǒng)治者,但是他跟薩珊王朝祖先薩珊(Sasan)的關(guān)系存有爭議。

巴巴克原本是黑爾(Kheir)的統(tǒng)治者,他在200年推翻了戈齊赫爾,成為了巴茲倫吉德人的統(tǒng)治者,而巴巴克的母親是波西斯總督的女兒。巴巴克及他的長子沙普爾將他們的勢力擴張到整個波西斯。

文獻的不整使接下來的歷史事件模糊不清,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阿爾達希爾在巴巴克逝世后成為了達拉布基爾德統(tǒng)治者,與他的長兄沙普爾爭奪權(quán)力。一些資料指出沙普爾在一次會議結(jié)束離開的時候,建筑物的天花塌陷,沙普爾因此而逝世。208年,阿爾達希爾的其他兄弟都被處死,他自稱為波西斯的統(tǒng)治者。

阿爾達希爾成為了沙汗沙赫(Shahenshah,“眾王之王”)后,他將首都遷至波西斯以南新建成的阿爾達希爾—花拉(Ardashir—Khwarrah,前稱古爾,今菲魯扎巴德)。該地附近的高山及狹窄的隘口使首都成為了易守難攻之地,高聳、環(huán)形的城墻可能是仿效達拉布基爾德的城墻而建造,城市的北部建有一所巨大的皇宮,其遺跡現(xiàn)仍殘存。

阿爾達希爾一世鞏固了他在波西斯的統(tǒng)治后迅速擴張其勢力,他要求法爾斯各地的貴族向他效忠,又奪取了鄰近地區(qū)克爾曼、伊斯法罕、蘇薩、梅塞內(nèi)(Mesene)。他的擴張引起了安息帝國阿爾達班五世的注意,他在224年下令胡齊斯坦的總督討伐阿爾達希爾,但阿爾達希爾在戰(zhàn)事里獲勝,阿爾達班五世遂親征阿爾達希爾,他在奧爾米茲達甘平原戰(zhàn)役戰(zhàn)死。

安息的統(tǒng)治者阿爾達班五世戰(zhàn)死后,阿爾達希爾一世入侵了安息帝國的西部。阿爾達班五世與沃洛加西斯六世爭奪安息帝國的王位促使了波斯人的勢力膨脹,使阿爾達希爾得以在沒有安息帝國的介入下鞏固勢力,法爾斯的地理優(yōu)勢也起了促進的作用。阿爾達希爾在泰西封加冕為波斯的惟一統(tǒng)治者,結(jié)束了安息帝國近400年的統(tǒng)治,開始了薩珊王朝四個多世紀的統(tǒng)治。

擴張與鞏固

在接下來的數(shù)年里,原屬安息帝國的各地仍有零星的抵抗運動,但阿爾達希爾一世仍將他的勢力繼續(xù)向東及向西北擴張,征服錫斯坦(Sistan)、戈爾甘、呼羅珊、馬爾吉亞那(今土庫曼斯坦境內(nèi))、巴爾赫及克蘭斯米亞,他又占領了巴林和摩蘇爾。一些薩珊王朝時代的銘文顯示,貴霜帝國、圖蘭及莫克蘭的國王都歸順阿爾達希爾,不過從錢幣上的考證發(fā)現(xiàn),他們更有可能是歸順阿爾達希爾的兒子沙普爾一世。

薩珊王朝向西討伐哈特拉、亞美尼亞及阿迪亞波納的成效不顯。230年,薩珊王朝襲擊羅馬帝國的領土,羅馬帝國在2年后反攻,雖然羅馬皇帝亞歷山大·塞維魯在羅馬慶祝凱旋,但戰(zhàn)事在沒有定論的情況下便結(jié)束。

阿爾達希爾一世的兒子沙普爾一世繼續(xù)對外擴張,征服了巴克特里亞及貴霜帝國西部,同時又對羅馬發(fā)動過多次攻勢。沙普爾一世攻打了羅馬控制的美索不達米亞,攻陷卡雷(Carrhae)和尼西比斯,但羅馬將軍提米斯特烏斯(Timesitheus)在243年于里薩埃納(Resaena)擊敗了波斯人,收復失地。接著羅馬國王戈爾迪安三世沿幼發(fā)拉底河進發(fā),他在馬西切(Misiche)兵敗,戈爾迪安三世被己軍所殺,使沙普爾一世得以與新任羅馬國王阿拉伯人菲利普訂立有利的和約,羅馬須向沙普爾一世交付500,000便士的贖金,每年須輸貢。雙方很快便再度開戰(zhàn),沙普爾一世在巴巴利索(Barbalissos)擊敗了羅馬人,又攻陷和洗劫了安條克(Antioch)。

羅馬皇帝瓦勒良試圖發(fā)動反擊,但他們的軍隊在埃德薩(Edessa)被擊敗,瓦勒良被俘,他在余下來的人生里都是階下囚(埃德薩之戰(zhàn))。沙普爾一世為了慶祝勝利,他在羅斯塔姆(Naqsh-e Rostam)和比沙普爾(Bishapur)刻畫了石雕,又在波斯波利斯附近地區(qū)以波斯語及希臘語刻寫銘文。沙普爾一世繼而進兵安那托利亞,但敗予羅馬人及其盟友巴爾米拉的奧登納圖斯(Odaenathus),沙普爾一世的妻妾被俘,并失去了所占領的羅馬領土。到沙普爾一世統(tǒng)治末年(273年)的薩珊王朝統(tǒng)治下的人口達到1350萬人。

沙普爾一世自有徹底的發(fā)展計劃,他下令建設了伊朗第一條壩橋,又建立了多座城市,基督徒在薩珊王朝的統(tǒng)治下可享有信仰自由,吸引了一些來自羅馬地區(qū)的移民來到定居,比沙普爾及尼沙普爾(Nishapur)都是以沙普爾的名字命名。沙普爾一世支持摩尼教,為摩尼提供保護(他的其中一部著作《沙卜赫拉甘-Shabuhragan》獻給沙普爾一世),又對外派遣許多摩尼教傳教士,沙普爾一世與巴比倫拉比(猶太神職人員)撒母耳份屬好友。這兩人的友誼對猶太社群來說無疑是有利的,讓他們可以在高壓法制當中得以喘息。沙普爾一世的后繼者都沿用了他的宗教寬容政策。在拜火教麻葛(祭司)的壓力及受到大祭司卡爾提爾(Kartir)的影響下,沙普爾一世之子巴赫拉姆一世處死了摩尼,并迫害他的信徒。巴赫拉姆二世也像他的父親一樣聽從拜火教祭司的意愿行事。在巴赫拉姆二世統(tǒng)治時期,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被羅馬國王卡魯斯治下的羅馬人劫掠,而亞美尼亞大部分地區(qū)在經(jīng)歷了波斯人約半個世紀的統(tǒng)治后也被割讓給戴克里先。

對外戰(zhàn)爭

納爾塞(Narse)接替在293年短暫就任的巴赫拉姆三世,并再次與羅馬人開戰(zhàn)。納爾斯領導的薩珊王朝在296年于幼發(fā)拉底河上的卡利尼古姆(Callinicum)附近擊敗羅馬皇帝伽列里烏斯,伽列里烏斯在298年春季得到在多瑙河召集的一支援軍支援,納爾斯不能在亞美尼亞及美索不達米亞再進寸步,伽列里烏斯于是在298年經(jīng)亞美尼亞對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發(fā)動攻勢,納爾斯撤至亞美尼亞迎戰(zhàn)羅馬人,地勢崎嶇的亞美尼亞對羅馬步兵有利,反之對薩珊王朝的騎兵不利,加上在當?shù)厝说膮f(xié)助下,伽列里烏斯在接連兩次戰(zhàn)役里擊敗了納爾斯。

羅馬軍隊在第二次遭遇戰(zhàn)當中攻占了納爾斯的營地,擄走了他的財物及妻妾。伽列里烏斯冒進米底及阿迪亞波納,勢如破竹,特別是在埃爾祖魯姆一役的獲勝最為重要,他在298年攻陷了尼西比斯,并沿底格里斯河攻陷泰西封。

納爾斯曾經(jīng)向伽列里烏斯派遣使節(jié)乞求釋放他的妻妾兒女,伽列里烏斯向使節(jié)表示他還記得沙普爾一世如何對待瓦勒良,并把他趕走。或許是對亞歷山大大帝厚待大流士三世家人行為的仿效,羅馬人得體地對待納爾斯的家人。299年春季,在戴克里先及伽列里烏斯的主持下雙方展開了和談。

羅馬對薩珊提出的求和條件相當苛刻,波斯人須割讓領土,波斯與羅馬以底格里斯河為疆界,條款列明亞美尼亞歸羅馬控制,以齊亞塔要塞為波斯與亞美尼亞的疆界。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要向羅馬效忠。羅馬控制的尼西比斯成為了波斯與羅馬之間的惟一貿(mào)易管道。羅馬控制恩基里尼、索斐涅(Sophene)、阿格赫德茲尼克(Aghdznik)、科杜內(nèi)(Corduene)、扎迪西尼(Zabdicene,今土耳其哈卡里)五個在底格里斯河及亞美尼亞之間的地區(qū)。

根據(jù)和約,薩珊王朝須割讓底格里斯河以東五個地區(qū)予羅馬,并同意不得干預亞美尼亞及格魯吉亞的事務。受此影響,納爾斯遜位予他的兒子霍爾米茲德二世,納爾斯在一年后悲憤而亡。薩珊王朝的局勢動蕩不安,霍爾米茲德二世下令鎮(zhèn)壓錫斯坦及貴霜的動亂,他再也無法駕馭貴族,終在309年的一次圍獵當中被阿拉伯人殺害。

第一黃金時代

霍爾米茲德二世逝世后,阿拉伯人開始毀壞和搶掠南部城市,甚至襲擊薩珊帝王的出生地法爾斯地區(qū)。同時,波斯貴族殺害了霍爾米茲德二世的長子,又令他的次子失明,三子被囚禁(霍爾米茲德二世的三子后來逃到羅馬帝國的領土)?;饰凰炻湓诨魻柮灼澋露赖囊晃贿z腹子沙普爾二世身上,他在尚未出生的情況下便被加冕,王冠置在母親的肚皮上。在他的幼年時期,薩珊王朝由他的母親及貴族們掌控。成年后的沙普爾二世馬上上臺,并證明了他是一位活躍、有影響力的皇帝。

沙普爾二世上臺后領導一支規(guī)模少而精銳的軍隊抵抗南方的阿拉伯人,保障了薩珊王朝南部的安全。他又在西線對羅馬人發(fā)動攻勢,雖然波斯人在一系列的戰(zhàn)役里獲勝,但由于他們未能攻陷尼西比斯以及羅馬人重奪辛格拉(Singara)和阿米達,他們始終未能攻占羅馬帝國的領土。

薩珊王朝也受到東線游牧民族的牽制,他們威脅著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重地中亞河中地區(qū)。沙普爾二世于是親自領兵轉(zhuǎn)向東方,讓旗下的軍官繼續(xù)向羅馬人發(fā)動騷擾性的攻擊。沙普爾二世制伏了中亞各個民族,并將他們的領土并入薩珊王朝,征服了現(xiàn)今稱為阿富汗斯坦的地區(qū)。

隨著對阿富汗完成征服,薩珊王朝的藝術(shù)和文化開始滲透突厥斯坦,影響遠及中國。359年,沙普爾二世聯(lián)同部落領袖格倫巴底斯(Grumbates)向羅馬人發(fā)動攻勢,很快便再度攻占了辛格拉及阿米達。羅馬國王尤利安突入波斯領土,在泰西封擊敗波斯軍隊,但未能攻陷泰西封,尤利安在班師回朝途中被殺。尤利安的繼任人約維安被困在底格里斯河東岸,為了安全返國,約維安只得同意放棄羅馬在298年從波斯手中得到的領土,包括尼西比斯及辛格拉。

沙普爾二世奉行嚴酷的宗教政策,在他的統(tǒng)治時期,拜火教的經(jīng)典《波斯古經(jīng)》已經(jīng)完成,宗教異端及叛教的行為會被嚴懲,基督徒受到迫害,以抗衡君士坦丁一世在羅馬帝國奉行的基督教政策。沙普爾二世溫和對待猶太人,猶太人在這段時期得到的自由和權(quán)利較大。在沙普爾二世逝世時,薩珊王朝的勢力前所未有地強大,使東面的敵人也不敢妄動,亞美尼亞落入波斯的控制范圍內(nèi)。

和平時期

除了在421年至422年及440年發(fā)生過沖突外,從沙普爾二世逝世到喀瓦德一世登基這段時期里,薩珊王朝與羅馬人(當時是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大致保持和平。薩珊王朝的宗教政策在這段時期里會隨著不同的君王而有很大的差別。雖然這段時期的君王較為軟弱,但沙普爾二世建立的行政制度依然健全,薩珊王朝的管治仍有效運行。

沙普爾二世在379年逝世后,王位便落在兄弟阿爾達希爾二世(379年—383年在位)及他的兒子沙普爾三世(383—388年在位)身上,兩人都沒有遺傳到沙普爾二世的管治天賦。阿爾達希爾二世未能令人滿意地接替沙普爾二世的角色,沙普爾三世也未能取得令人曯目的成就。雖然沙普爾三世的兒子巴赫拉姆四世(388年—399年在位)較他的父親積極,但也未能為薩珊王朝作出重要的貢獻。受和約的約束,亞美尼亞被羅馬帝國及薩珊王朝瓜分,羅馬帝國控制亞美尼亞西部的一部分,而薩珊王朝則重新掌管大亞美尼亞地區(qū)。

巴赫拉姆四世的兒子伊嗣埃一世(399年—420年在位)經(jīng)常被用來與君士坦丁一世進行比較,兩者的體格及外交手腕同樣強而有力,而且都是機會主義者。伊嗣埃一世與君士坦丁一世同樣奉行宗教寬容政策,宗教少數(shù)社群可以獲得較大的自由,伊嗣埃一世停止了以往對基督徒的迫害,甚至對迫害基督徒的貴族和祭司進行處分。薩珊王朝在他的統(tǒng)治時期內(nèi)顯得相對和平,他與羅馬人維持著和平的關(guān)系,也并將年幼的狄奧多西二世作為人質(zhì)監(jiān)管。伊嗣埃一世迎娶了一名猶太人公主,并與她誕下了一名叫納爾西的兒子。

伊嗣埃一世的繼任人是巴赫拉姆五世,巴赫拉姆五世是最廣為人知的薩珊王朝皇帝,也是許多神話當中的英雄,這些神話甚至在薩珊王朝結(jié)束后仍被阿拉伯人流傳下去。在其在位期間,在公元400年人口達到1400萬人,巴赫拉姆五世以“野驢”之名而為人所知。當伊嗣埃一世在對抗反對派時突然死亡后,巴赫拉姆五世在得到希拉(Hirah)的阿拉伯人統(tǒng)治者支持下繼其位,巴赫拉姆五世的母親是一位猶太督辦的女兒。427年,巴赫拉姆五世擊退了侵略王朝東部的嚈噠人,將其影響力擴展到中亞,布哈拉(位于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硬幣上還刻有他的肖像,這種硬幣流通了多個世紀。巴赫拉姆五世廢黜了亞美尼亞的傀儡國王,使亞美尼亞成為薩珊王朝的一部分。

巴赫拉姆五世是波斯傳說的寵兒,這些傳說豎立了他的勇猛、優(yōu)秀形象,他的故事圍繞著對羅馬人、突厥人、印度人及非洲人的征戰(zhàn),以及他對狩獵和愛情的冒險精神。他的外號“野驢”表示了他對狩獵的鐘愛,他特別喜愛狩獵野驢。他是黃金時代帝王的象征人物,雖然巴赫拉姆五世經(jīng)常休閑地狩獵及舉行宮廷宴會,但他仍能透過對外征戰(zhàn)及與兄弟競爭而奪得王位。他體現(xiàn)了皇室的繁華昌盛,最好的薩珊文學都是出自這個時期,著名的薩珊王朝音樂樂章也在這個時期被撰寫出來,馬球等運動成為了宮廷的消遣活動。

打壓基督教

巴赫拉姆五世的兒子伊嗣埃二世(438年—457年在位)是一個溫和的統(tǒng)治者,但他對宗教少數(shù)派采取了較伊嗣埃一世嚴厲的宗教政策,特別是對基督教。

即位初期,伊嗣埃二世在441年召集了一支包括其印度盟友的各族軍隊向東羅馬帝國進攻,在經(jīng)歷小規(guī)模戰(zhàn)斗后便恢復和平。443年,他在尼沙普爾召集軍隊攻打寄多羅人(Kidarites),最終在450年擊潰了他們,迫使他們逃離阿姆河。

在東部作戰(zhàn)期間,伊嗣埃二世猜忌軍隊當中的基督徒,于是將他們驅(qū)逐出軍隊及政府機關(guān),又迫害基督徒,猶太人也受到牽連。為了重新建立拜火教在亞美尼亞的地位,他在451年的阿伐拉戰(zhàn)役(阿瓦雷爾戰(zhàn)役)里敉平了亞美尼亞基督徒的動亂,但仍未能改變亞美尼亞人主要是基督徒的狀況。伊嗣埃二世在晚年再度與寄多羅人作戰(zhàn),他在457年逝世。伊嗣埃二世的兒子霍爾米茲德三世(457年—459年在位)繼其位,他的在位時間甚短,他與得到貴族及巴克特里亞嚈噠人支持的哥哥菲魯茲斗爭,霍爾米茲德三世在459年被菲魯茲殺害。

戰(zhàn)爭與改革

在五世紀初,嚈噠人與其他游牧民族侵略波斯,巴赫拉姆五世及伊嗣埃二世擊敗了他們,把他們向東驅(qū)趕。嚈噠人在五世紀末卷土重來,在483年擊敗菲魯茲一世(457年—484年在位),他們在得勝后的兩年內(nèi)劫掠波斯東部,并在其后數(shù)年索取巨額的貢金。

嚈噠人的侵略為薩珊王朝造成混亂和不穩(wěn),菲魯茲一世試圖擊退嚈噠人,他在領軍開赴赫拉特途中在沙漠遭到嚈噠人伏擊,菲魯茲一世陣亡(赫拉特戰(zhàn)役),嚈噠人將戰(zhàn)火延至赫拉特。一名波斯貴族最終使混亂的薩珊王朝恢復了一定程度的穩(wěn)定,他扶持菲魯茲一世的兄弟巴拉什即位,嚈噠人的威脅卻一直持續(xù)到庫思老一世統(tǒng)治時期。巴拉什的統(tǒng)治政策較溫和寬厚,他認可了基督徒,但是他沒有對王朝的敵人采取行動,包括嚈噠人。巴拉什在執(zhí)政四年后被弄瞎和廢黜,他的甥侄喀瓦德一世繼其位。

喀瓦德一世(488年—531年在位)是積極、主張改革的君王,他支持馬茲達克(Mazdak)創(chuàng)立共產(chǎn)教派,他認為富有者應該將他們的財富及妻子分給貧困者,他采用馬茲達克教派教條,用意明顯是要擺脫權(quán)貴及貴族的影響力。改革行動令到他被廢黜,并被幽禁在蘇薩的“忘卻之城”,他的弟弟賈馬斯普在496年繼位??ν叩乱皇涝?98年得以逃脫,并受到嚈噠人的庇護。

波斯貴族廢黜了喀瓦德一世,另立賈馬斯普(496年—498年在位)為君。賈馬斯普為政寬容,他為了紓緩鄉(xiāng)民及貧困而減少稅項。為免重蹈兄長喀瓦德一世的覆轍,他支持主流的拜火教。流亡在外的喀瓦德一世在嚈噠人君王的協(xié)助下率領大軍重返泰西封,賈馬斯普經(jīng)過短暫的統(tǒng)治后遜位,喀瓦德一世得以重掌王位。此后關(guān)于賈馬斯普的生平不詳,但許多人相信他受到喀瓦德一世的優(yōu)待。在公元500年時,薩珊王朝統(tǒng)治了1400萬居民。

第二黃金時代

喀瓦德一世的重新掌權(quán)標志著第二個黃金時代的來臨。喀瓦德一世在得到嚈噠人的支持下向羅馬人發(fā)動攻勢。502年,他攻陷了亞美尼亞的奧多西波利斯,但旋即被羅馬人重奪。喀瓦德一世在503年攻占阿米達(Amida),西匈奴人在翌年從高加索入侵亞美尼亞,促成了506年和約的簽訂,薩珊王朝須將阿米達歸還給羅馬人。在521年至522年間,拉齊察領土轉(zhuǎn)而效忠羅馬人,喀瓦德一世失去了對該地區(qū)的控制權(quán),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在524年背叛波斯人,引發(fā)了羅馬及波斯之間的戰(zhàn)爭。

527年,羅馬人進犯尼西比斯的行動被擊退,使羅馬帝國試圖加強邊境防衛(wèi)的計劃泡湯??ν叩乱皇涝?30年派遣統(tǒng)帥菲魯茲率大軍進攻羅馬要塞達拉,羅馬帝國統(tǒng)帥貝利撒留率軍迎戰(zhàn),波斯大軍在軍隊規(guī)模勝過對方的情況下在達拉之戰(zhàn)當中落敗。同年,另一支由米爾—米赫羅伊率領的波斯部隊在薩達拉被西塔斯及多羅西斯率領的羅馬軍隊擊敗。在531年的卡利尼庫斯戰(zhàn)役,波斯與拉赫姆王國的蒙齊爾四世聯(lián)軍擊敗了貝利撒留,羅馬與波斯在翌年訂立了“永久”的和平協(xié)定??v使喀瓦德一世未能擺脫嚈噠人的束縛,但是他仍能使國內(nèi)的形勢平穩(wěn)下來,在與東羅馬帝國的戰(zhàn)爭里也保持著優(yōu)勢,他又建立多座城市,當中一些更以他的名字命名,稅收及內(nèi)政也受到控制。

被稱為“不朽的靈魂”的庫思老一世(531年—579年在位)繼承父親喀瓦德一世之位,他又被稱為“喬斯羅斯皇帝”。庫思老一世是薩珊王朝最著名的統(tǒng)治者,以改革過時的政府架構(gòu)而著稱。他的改革措施包括引入基于不在地主所有權(quán)發(fā)展出來的合理稅務架構(gòu),他的父親也曾經(jīng)著手于從稅收上改善福利及增加王朝的收入。過往的封建地主自行配備他們的軍事裝備、人員及仆人,而庫思老一世則發(fā)展出一支由中央政府及官僚體制供養(yǎng)及配備的武士,加強了軍隊及官僚與中央政府的關(guān)系。

雖然羅馬皇帝王查士丁尼一世向薩珊王朝送上440,000塊金幣乞和,庫思老一世仍在540年遠征敘利亞,撕毀了532年的“永久”和平協(xié)定,庫思老一世的軍隊搜掠安條克,又在其他城市攫奪了大量財物。541年,拉齊察被波斯人占領,接著拜占庭帝國在543年對亞美尼亞的遠征也受到打擊。在545年簽訂的為期五年的和約也因為拉齊察在548年的再度反叛而告吹,拉齊察在拜占庭帝國的協(xié)助下驅(qū)逐波斯的守備部隊。戰(zhàn)爭再度爆發(fā),但規(guī)模僅局限在拉齊察。圍繞拉齊卡的佩特拉堡壘,拜占庭與波斯展開了三次爭奪(佩特拉之圍)。554年,拜占庭軍隊在奧諾古里圍攻戰(zhàn)慘敗,在高加索地區(qū)的主將貝薩斯被馬丁替換,公元555年,薩珊大將納喬拉根率領六萬大軍對拜占庭人控制的法爾塞斯發(fā)起圍攻,卻被馬丁反擊而慘?。ǚ柸怪畤?。562年的和約使拜占庭帝國得以保存拉齊察。

查士丁尼一世在565年逝世,查斯丁二世即位,他不再向阿拉伯人部落捐貢,抑制他們向拜占庭帝國控制的敘利亞進行侵掠。在564年,薩珊王朝的亞美尼亞總督在今埃里溫附近的德芬(Dvin)興建火之神廟,又處死了馬米科尼揚家族的一名重要人物,觸發(fā)的動亂,波斯總督及其麾下衛(wèi)兵在571年實施了一場大屠殺,動亂蔓延到伊比利亞。查斯丁二世利用這個契機停止向薩珊王朝輸貢,加強高加索地區(qū)的防衛(wèi)。

亞美尼亞人被拜占庭帝國視為盟友,拜占庭帝國在573年派出一支軍隊圍攻尼西比斯,拜占庭將領之間的意見分歧不僅令他們的軍隊放棄圍城,還反遭敵人圍困在達拉,達拉終被薩珊王朝攻陷,薩珊王朝繼而大肆破壞敘利亞,查斯丁二世只得同意恢復輸貢,以換取美達不達米亞的五年和平,戰(zhàn)爭在其他地區(qū)卻繼續(xù)進行著。576年,庫思老一世帶領進行最后一次親征,劫掠安那托利亞的錫瓦斯及馬拉蒂亞,但是他們在馬拉蒂亞附近慘敗,拜占庭帝國驅(qū)趕著波斯人橫渡幼發(fā)拉底河逃離。拜占庭人乘勝追擊,反攻薩珊王朝領土,甚至渡過里海發(fā)動兩棲作戰(zhàn)。庫思老一世一度求和,但其將軍塔姆庫思老(Tamkhosrau)在577于亞美尼亞打了一場勝仗,使他改變了主意。庫思老一世頒布大赦,使亞美尼亞的動亂得以平息,亞美尼亞再度得到薩珊王朝的控制。

570年,也門統(tǒng)治者的兄弟要求庫思老一世介入,庫思老一世派遣一支由瓦赫里茲(Vahriz)統(tǒng)領的艦隊及軍隊到今亞丁,并占領了也門首都薩納。賽義夫在薩珊王朝的幫助下成為了也門國王,因此薩珊王朝得以在阿拉伯南部建立據(jù)點,控制對東方的海路貿(mào)易(也門爭奪戰(zhàn))。后來,南阿拉伯王國與薩珊王朝決裂,薩珊王朝在598年入侵也門,將阿拉伯南部吞并為薩珊王朝的一部分,阿拉伯南部一直到庫思老二世統(tǒng)治時期期間都是薩珊王朝的一部分。

迪赫干(村長)的重要性在庫思老一世統(tǒng)治時期越發(fā)顯赫,這些持有土地的貴族是薩珊王朝地方管理及征稅機制的支柱。庫思老一世對首都的市容加以美化、建設新城市及建筑物,又重建受戰(zhàn)火破壞的運河和農(nóng)場,并在隘口處興建要塞,將臣服的部落安置在一些經(jīng)過嚴格挑選的城市,以防御入侵者。庫思老一世將祅教定為國教,對其他宗教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他的其中一名兒子信奉基督教,他也沒有加以干預。

緊接庫思老一世即位的是霍爾密茲德四世(579年—590年在位),薩珊王朝與拜占庭帝國的戰(zhàn)爭仍熾熱,麾下的將軍巴赫拉姆·楚賓被霍爾密茲德四世免職及羞辱,遂在589年發(fā)動叛亂。霍爾密茲德四世在翌年遭宮廷政變推翻,由他的兒子庫思老二世即位。不過,君主的更替仍不能平息楚賓的怒氣,他擊敗了庫思老二世,自立為巴赫拉姆六世,庫思老二世逃亡到拜占庭帝國。庫思老二世以割讓高加索西部代價請求拜占庭皇帝摩里士協(xié)助推翻巴赫拉姆六世。為了鞏固雙方的關(guān)系,庫思老二世迎娶摩里士的女兒米麗亞姆。庫思老二世聯(lián)同拜占庭將軍納爾塞斯(Narses)及約翰·邁斯塔孔(Mystacon)組成拜占庭—波斯聯(lián)軍向巴赫拉姆六世發(fā)難,并在592年的布拉勒索恩戰(zhàn)役(巴拉拉圖斯河戰(zhàn)役)擊敗了巴赫拉姆六世,庫思老二世重登帝位,他信守承諾將亞美尼亞西部及高加索伊比利亞割讓給拜占庭帝國。雙方都將他們的軍事力量用在其他地方,庫思老二世向東擴張,摩里士則重新獲得巴爾干的控制權(quán)。在公元600年的薩珊王朝統(tǒng)治了1700萬人口。

拜占庭皇帝莫里斯一世在602年被??ㄋ雇品蜌⒑Γǜ?ㄋ怪畞y),庫思老二世利用其恩人被殺為由進行進攻,摩里士被殺引發(fā)了國內(nèi)內(nèi)戰(zhàn),使庫思老二世的進攻沒有遇到重大的阻力。薩珊王朝有計劃地壓制拜占庭帝國在美達不達米亞及亞美尼亞的要塞,為他們的空前遠征行動揭開序幕。波斯人迅速征服敘利亞,在611年攻占安條克。

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在613年親自帶領大軍進行反擊,他們在安條克城外被波斯將領沙赫巴勒茲(Shahrbaraz)及沙欣(Shahin)擊敗,波斯軍隊更是所向披靡,耶路撤冷及亞歷山大港先后在614年及619年淪陷,整個埃及在621年落入薩珊王朝手中。此時的薩珊王朝人口和版圖均達到極盛,分別為1970萬人和560萬平方公里。薩珊王朝恢復阿契美尼德王朝疆界的理想垂手可得,同時波斯藝術(shù)、音樂及建筑的發(fā)展興旺,拜占庭帝國則面臨亡國危機。

衰落及滅亡

庫思老二世在表面上獲得成功,但他的連番征戰(zhàn)耗盡了薩珊王朝的資金及軍力。為了充實國庫,庫思老二世向子民課以重稅。羅馬皇帝希拉克略見機不可失,調(diào)動了帝國僅有的資源組成一支軍隊實施反擊。希拉克略在622年至627年間在小亞細亞及高加索連接擊敗波斯人,劫掠塔赫特蘇萊曼(Takht—eSoleymān)的祅教神廟,并爭取到可薩人及西突厥的支持。

626年,在波斯人的支持下,斯拉夫人及阿瓦爾人圍攻君士坦丁堡,而波斯人在試圖橫渡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受到拜占庭艦隊的阻截,圍攻以失敗告終(君士坦丁堡戰(zhàn)役)。在627年至628年間,希拉克略在冬季入侵美索不達米亞,他們在沒有可薩人盟友的支援下仍在尼尼微戰(zhàn)役擊敗拉赫扎德赫(Rhahzade)領導的波斯軍隊。他們沿底格里斯河蹂躪薩珊王朝,波斯人破壞了納赫魯萬運河的橋梁防止拜占庭人入侵泰西封。

希拉克略的戰(zhàn)勝、薩珊王朝最富庶的地區(qū)遭到蹂躪以及備受注目的甘扎克和達斯塔格爾德遭到破壞使庫思老二世的威望受損,波斯貴族對他的支持度也有所下降。他的兒子喀瓦德二世(628年在位)在628年殺害了庫思老二世,喀瓦德二世放棄所侵占的土地,使戰(zhàn)爭告一段落。希拉克略在翌年舉行盛大的儀式將真十字架重新安放在耶路撒冷。喀瓦德二世即位不到一年便逝世,引發(fā)了內(nèi)戰(zhàn)。在此后的五年,薩珊王朝歷任五位皇帝,當中包括庫思老二世的兩名女兒及軍人出身的沙赫爾巴拉茲,薩珊王朝持續(xù)衰弱,中央權(quán)力落入軍方手中。

632年春季,庫思老一世的孫兒、一直在隱居生活的伊嗣埃三世繼位。受到伊斯蘭教統(tǒng)合的阿拉伯人開始出現(xiàn)于薩珊王朝所屬的美索不達米亞的南疆邊境上,東羅馬帝國人及波斯人長年受到戰(zhàn)爭虛耗,經(jīng)濟衰退、稅項沉重、宗教紛爭、刻板的社會階級、地主的勢力日漸增強以及統(tǒng)治者更替頻仍使薩珊王朝持續(xù)衰弱,這些因素促成了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

薩珊王朝未有對阿拉伯人進行有效的抵抗,伊嗣埃三世即位時還是一個男孩,任由其顧問擺布,即使東羅馬帝國同時受到阿拉伯人擴張的影響而再也不成威脅,薩珊王朝依然無力將諸多封建王國聯(lián)合起來。阿拉伯哈里發(fā)阿布·伯克爾旗下的軍官哈立德·伊本·瓦利德在632—633年之間迅速攻陷了薩珊王朝所屬的美索不達米亞的南疆邊境的所有要素之后攻占了美索不達米亞,哈立德在634年受命調(diào)往敘利亞對付東羅馬帝國人,而接替哈立德的將領能力不如他,結(jié)果薩珊王朝在634年的庫法大橋之戰(zhàn)擊敗了阿拉伯人。不過阿拉伯人的威脅并沒有因此而停頓,曾經(jīng)作為穆罕默德戰(zhàn)友的哈立德在不久后便帶領精銳的軍隊卷土重來。

636年,在哈里發(fā)奧馬爾·本·哈塔卜的調(diào)兵遣將下,阿拉伯人在卡迪西亞戰(zhàn)役擊敗魯斯塔姆·法羅赫扎德(Rostam Farrokhzād)領導的波斯軍隊,并圍攻泰西封,泰西封經(jīng)歷漫長的圍城戰(zhàn)后失陷。637年,穆斯林大將哈希姆·烏特拜以1.2萬軍隊,在賈盧拉擊敗米赫蘭率領的號稱擁有2萬之眾的波斯守軍,隨即攻占美索不達米亞北部(賈盧拉戰(zhàn)役)。伊嗣埃三世在泰西封淪陷前放棄大量的寶藏向東逃遁,因此薩珊王朝政府的財政短缺,不能運用龐大的財政資源。一些薩珊王朝的官員試圖召集兵力抵抗入侵者,但由于缺乏強而有力的中央權(quán)力,他們在尼哈旺德戰(zhàn)役被擊敗。在軍事指揮體系名存實亡、財政資源受到破壞及阿扎丹騎士制度被逐個摧毀的情況下,薩珊王朝無力對付入侵者。

得悉納哈萬德戰(zhàn)役失敗的伊嗣埃三世繼續(xù)逃往呼羅珊東部,而阿拉伯人在公元642-648年的法爾斯戰(zhàn)役征服了法爾斯地區(qū)。伊嗣埃三世在651年被梅爾夫一名磨坊工人刺殺,正式終結(jié)了薩珊王朝,剩余的貴族遷到中亞定居,他們在當?shù)貍鞑ゲㄋ刮幕罢Z言,并建立了第一個波斯人的伊斯蘭王朝—薩曼王朝,薩曼王朝尋求復興薩珊王朝的傳統(tǒng),宣揚伊斯蘭教。

薩珊王朝的衰亡過程歷時五年,絕大部分的領土落入阿拉伯哈里發(fā)的手中,但許多城市仍負隅頑抗。原本受薩珊王朝統(tǒng)治的民眾起初沒有被強迫皈依伊斯蘭教,但他們需要繳納吉茲亞(伊斯蘭國家向非穆斯林人民實施的人頭稅)成為齊米(保護民),吉茲亞取締了薩珊王朝所收取的人頭稅,而吉茲亞的稅率遠低于薩珊王朝的人頭稅,薩珊王朝的土地稅則受到采納。據(jù)稱歐麥爾有時候會責成委員會調(diào)查稅收情況,判斷納稅人能否承受稅款。波斯人逐漸皈依伊斯蘭教,特別是使用波斯語的權(quán)貴希望以此來爭取在阿拔斯王朝里的地位。

政治

政治上,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quán)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即祆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浇讨?,遵奉羅馬—拜占庭正統(tǒng)教義的正統(tǒng)派(卡爾西頓派)被迫害,支系聶斯托里派(景教)則得以發(fā)展。

波斯人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疆界為基礎建立了薩珊王朝,以克瓦爾瓦蘭(Khvarvaran)地區(qū)的泰西封為都。在行政層面上,薩珊王朝的統(tǒng)治者以眾王之王為號,成為了中央霸主,取得圣火的監(jiān)管權(quán),圣火是薩珊王朝國教的象征。薩珊王朝硬幣的正面刻有在位的君王、他的王冠及特有的服飾,硬幣的背面則可見到圣火。薩珊王朝的皇后的稱號是眾后之后。

至于在地方管治上,各地由薩珊皇室的成員負責管治,他們直接向“眾王之王”負責。高度中央集權(quán)、積極的城市建設、農(nóng)業(yè)及科技發(fā)展是薩珊王朝的管治特色?;实壑略O有一個權(quán)力機構(gòu),負責實施政府的各種事務,該機構(gòu)的首長稱為副監(jiān),祅教祭司在這個機構(gòu)里的權(quán)力異常強大。祭司階層的首領、斯帕赫波德(Spahbod,軍方統(tǒng)帥)、商人首領及負責農(nóng)業(yè)的大臣都位列在帝王之下。

軍事

管理

從庫思老一世時代開始,單一的軍事階層被取代,庫斯老將帝國分成四份,任命沙汗沙的親信去做地區(qū)長官。隨著許多最上層的貴族家庭被摧毀,他能將土地賞賜給被忽視的下層貴族—德赫干(dihqan)。這些變化同更有效且更公平的稅收政策的結(jié)合創(chuàng)造了一個擁有村莊和小莊園的忠誠且富裕的騎士階層。這同后來的拜占庭的骨干體系十分相似。

戰(zhàn)術(shù)

各個時間段的薩珊軍隊的原貌可以通過跨越4個世紀的羅馬和阿拉伯的文獻推測出來。羅馬的亞歷山大·塞維魯斯皇帝(231-233)在波斯戰(zhàn)役中記述到:那群“野蠻人”沒有常備軍。到了下個世紀,阿米亞努斯瑪爾塞利努斯(330-395)記錄:他們的部隊通過號角和火焰般顏色的旗幟來指揮。

之后,普羅科匹厄斯(527)寫到:達拉戰(zhàn)役中的波斯人驚訝于拜占庭人非凡的秩序。在安條克(540),作為總指揮官的庫斯老坐在高塔上(這樣的場景在350年的尼西比斯城也被見目睹過),而波斯人使用架橋兵來渡過幼發(fā)拉底河。最后,在549年,拜占庭人和拉茲人奪取了被伏擊的波斯軍隊的‘全部旗幟’。

同一時代的波斯軍隊的參考文獻包括許多方面,比如戰(zhàn)術(shù),伏擊和營地防御。大部隊的標準(但不惟一)部署被建議要分成五個部分:主戰(zhàn)線,強化戰(zhàn)線,小隊預備隊(長生軍或精銳騎兵)以及兩翼的騎兵。另一種戰(zhàn)術(shù)是,騎兵組成前排,當整支軍隊前進時,騎兵撤向兩翼,而本來預計要面對騎兵的敵人會被步兵突然襲擊。

塔巴里的歷史中有很多記述穆斯林面對的波斯軍隊的內(nèi)容,其中一些很有價值。在穆斯林早期征服中的麥德扎爾戰(zhàn)役時,波斯人用船只掩護他們的潰兵。在Firad戰(zhàn)役(634),拜占庭人“向鄰近的波斯人哨所尋求幫助”而且他們聯(lián)軍對哈立德部隊的攻擊失敗了。Shumiya戰(zhàn)役的薩珊人向上面記載的那樣列陣成五部分,但是被徹底擊敗了,他們的輕騎兵指揮官在此戰(zhàn)陣亡。

波斯人對伊斯蘭軍隊的唯一大勝在al-Qarqus的奪橋戰(zhàn)役。當時,阿拉伯人的指揮官阿布·烏巴德“被擊倒而戰(zhàn)象踩在了他的身上,穆斯林潰逃了”,這是簡短且如實的敘述。這次戰(zhàn)役中,薩珊軍隊身帶棕櫚樹標記,而且一般被描述成紀律嚴明的部隊。被擊敗的阿拉伯人因為后方是河流而傷亡慘重。

塔巴里所使用的一個經(jīng)常重復且讓人產(chǎn)生誤解的短語是‘用鏈條系住的’波斯軍隊。這個詞匯silsilah是文學性質(zhì)的描述手法,意為士兵組成有組織的單位。同樣的詞匯被用來指代波斯和拜占庭的騎兵,而他們不可能被系在一起??道?1994)認為silsilah最先被用來描述在耶爾穆克的敵人,而后來成為文學性質(zhì)的描述手法中慣用詞匯,而且就戰(zhàn)斗描述而言,這個詞并不準確。

卡迪西亞戰(zhàn)役(635)中,波斯人的指揮官魯斯圖姆坐在高高的鍍金寶座上以更好地指揮戰(zhàn)役。通過驛站,他同泰西封的皇室頻繁溝通。其他的幾個將領則坐在沒有戰(zhàn)斗人員的大象上。大概,這些高級官員的‘地位’不僅給予他們?nèi)蛞曇?,也避免他們前往前線去追求個人的榮譽。

國家的戰(zhàn)旗—卡維之旗(drafsh i Kavyan或Kaviani)被放置在交插的木棍上。這個巨型旗幟大概有15英尺寬22英尺長,裝飾有金銀珠寶。從王朝初期,它一般就出現(xiàn)在重大戰(zhàn)役上,由一圈長矛兵和外圈的弓箭手守護。盡管守衛(wèi)盡力了,它還是在卡迪西亞戰(zhàn)役中被俘獲了。

一般組織

盡管薩珊軍隊起源自封建制的帕提亞而且偶有退步,隨著時間流逝,薩珊軍隊的復雜程度也不斷增加。從騎兵素質(zhì)的巡查員到部隊徽章的詳盡體系,他們的軍隊接近但并不超過當時羅馬人的整體的‘莊重’。無疑,他們比其他的對手—在阿拉伯,高加索,達西亞,印度和草原—在組織度和專業(yè)性上要更強大。庫斯老一世時,反對封建主義的中央集權(quán)的努力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他的繼任者們未能延續(xù),而到了運氣不佳的伊埃嗣三世時已無力回天。

騎兵

就像中世紀的歐洲一樣,社會地位和裝備之間有關(guān)聯(lián)。為了減弱這一點,沙汗沙建立了直屬的部隊。最著名的就是一萬名不死軍—他們的阿契美尼德同名部隊的繼承者,但是是騎兵。其他這樣的部隊包括有:一千人的禁衛(wèi)軍(pushtighban);‘獻身者’(gyanavspar),他們也許是教會騎兵(伊朗人會在戰(zhàn)役后贖回教會的奴隸)或雇傭兵;保衛(wèi)王座的皇家弓箭手有一百人或更多,而且一般是步兵。

定期擴充的皇家騎兵部隊(以對抗那些由大貴族負擔的部隊)是數(shù)以千計的重新安置的俘虜,包括格魯吉亞人,阿蘭人和其他民族。這些民族被重新安置,最終重復武裝,他們的戰(zhàn)斗精神顯然能增強有時戰(zhàn)意低迷的伊朗部隊。

庫斯老一世擴張了皇家騎兵的規(guī)模。在平息之前數(shù)年的社會混亂的過程中,他顯然將一些大莊園和其他可產(chǎn)生收入的財產(chǎn)重新分配給低階騎士-德赫干。雖然從4世紀早期起,一些薩珊軍隊會獲得金錢報酬,這些德赫干獲得土地以及津貼來換取他們作為騎兵效力。作為伊朗社會的一個階層,他們被進一步分成5個等級,這通過服飾來表現(xiàn)。

雖然從王朝早期起所有騎兵已經(jīng)經(jīng)過官方的檢查和訓練,庫斯老時代發(fā)布了他著名的‘裝備清單’以在定期檢閱中確認。與眾不同的是,這條法律同樣適用于皇室成員。據(jù)說,沙汗沙在第一次檢閱中因為裝備不足交付了罰款。這個規(guī)定要求有全身甲和馬甲,劍,騎槍,兩支弓,斧子或錘子以及隨身用品。

這說明許多事情。首先,許多阿斯瓦蘭(貴族騎兵)并沒有作戰(zhàn)的全套裝備和盔甲。其次,封建制度下的強大家族依舊在這個本就官僚主義且法制化的帝國得到保持,而頂級貴族—沙汗沙—贊同了這個規(guī)定,以迫使其他人遵從。

我們也能注意到《戰(zhàn)略》中描述敵人的騎兵因為‘嚴整的步兵隊形’而‘陷入混亂’,而且他們并不使用騎槍和盾牌。另一個例子是來自埃及的可以追溯到波斯人占領時期的織物,上面的輕裝和重裝的騎兵和步兵部隊在進攻阿拉伯人和非洲人。騎兵在開闊地,而步兵同躲在巖石后的敵人作戰(zhàn)。我們能在其中看到重裝和輕裝騎射手。

盡管騎兵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必須要記住除了全騎兵的情況外,薩珊軍隊中騎兵一般不超過三分之一。塔巴里在尼哈萬德(Nihawand)之戰(zhàn)中聲稱波斯人進軍“如同鋼般的山脈”而且“以七個人為單位”,然而拜拉祖里說他們“以十人或五人”為一隊。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反映了他們高水平的戰(zhàn)術(shù)組織。

各種文獻所展現(xiàn)的薩珊騎兵趨勢總體來說是為更多騎兵提供更多的鎧甲與更嚴密的組織。數(shù)個世紀后,貴族騎兵的超重型盔甲被減輕到足以射箭,而成群的帕提亞風格輕裝騎射手擁有鎖子甲,紀律,也許還有更好的弓。各部隊裝備的地區(qū)差異是可以預見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本地補給的阿斯瓦蘭,這取決于他們在邊境面對的非伊朗人敵人:羅馬人或阿蘭人,印度人或突厥人,阿比西尼亞人或拉茲人。

步兵

在希臘-馬其頓征服波斯前,這片土地一直盛產(chǎn)像他們的騎兵同胞一樣著名的步兵。從埃蘭人到大流士三世,箭術(shù)一直是伊朗步兵的支柱。這一地區(qū)的裝備有弓箭的步兵也被亞歷山大和繼業(yè)者使用,但是他們和帕提亞人顯然很少武裝和訓練臣屬民族。

作為一個民族性的王朝,薩珊人強調(diào)自己同他們的阿契美尼德祖先在文化上的連續(xù)性,因此在和平和戰(zhàn)爭時征召步兵。

3世紀早期的杜拉歐羅普斯壁畫上的形象展現(xiàn)了一些獨特的鎖子甲持盾劍士,他們不是羅馬人和阿拉伯人,因此大概是伊拉克的部隊。

337年的尼西比斯圍攻戰(zhàn)中,有攻城塔上的弓箭手向羅馬方的城墻射箭。在343年的辛加拉戰(zhàn)役中,利巴涅斯記載波斯人“有來自各地的弓箭手,投石兵,重步兵,騎兵和士兵”,而且弓箭手和標槍兵“在高處和城墻上列陣”。在350年的尼西比斯圍攻戰(zhàn)中,羅馬的作家們聲稱有超過一萬伊朗步兵被消滅,而且他們明顯將弓箭手和騎兵部隊分辨出來?!敦愒嫉碌难车勒叩男杏洝芬粫杏涊d,押送被判刑的基督徒的兩個重要官員由一百個騎兵和兩百個步兵守衛(wèi)。

地位最低的可能就是本地的帕伊甘。他們是當?shù)氐拿癖途觳筷?,在當?shù)厣鐣?,他們在少?shù)的德赫干之下,但是在廣大的農(nóng)民之上。他們會組成許多薩珊軍隊中步兵部隊中的主力,主要作為躲在大盾后的弓箭手—他們被官員們稱為tirbadh。

阿米亞努斯·瑪爾塞利努斯有一些關(guān)于他那個時代的伊朗步兵的有啟示性的記載。在他僥幸逃出的359年的亞米大圍攻戰(zhàn)中,他的敵人是使用裝備有投石索和弓的輕步兵,而通過號角指揮的其他鎖子甲步兵在活動掩體下以‘密集行列’前進。他這樣記載波斯步兵,“他們的步兵裝備得像角斗士,而且像士兵的仆人一樣聽從命令”。他贊揚了他們的機動性和訓練有素。

他關(guān)于尤利安在363年的不幸的遠征的著名的記載中提到:在泰西封外,波斯重騎兵“獲得了來自攜帶長的彎曲盾牌且以密集隊形移動的步兵小隊們的支援”。他們的輕步兵射出投射物后。雙方用長矛和劍混戰(zhàn)在一起;我們的人越奮力地攻入敵軍陣線,他們中箭的幾率就越小。但他也貶低波斯人的戰(zhàn)斗意志,指出他們“厭惡進行步兵戰(zhàn)斗”。

綜合來看,這些4世紀的記錄能反映波斯步兵并沒有組成他們祖先那樣的波斯混合步兵方陣(sparabara)—持盾的重裝長矛兵掩護后面的訓練有素的弓箭手序列。這些步兵有時和貴族騎兵緊密配合,這一直以來也投射部隊的工作。重裝的劍盾兵—也許是仿軍團—已經(jīng)扮演重要角色,而弓箭手,投石兵和標槍兵在雙方陣線間襲擾敵人。

穆斯林的戰(zhàn)場記錄著重于敵對的波斯人的異國情調(diào)和頹廢意志,一些榮耀的單挑,以及顯然很危險的事物——比如重騎兵和戰(zhàn)象。但是卑微的步兵也在戰(zhàn)役中被提及。

在634年的舒米亞,波斯人“以三層戰(zhàn)線前進來對抗穆斯林。每個戰(zhàn)線都有一只戰(zhàn)象,而步兵在戰(zhàn)象的前面。他們呼喊著沖過來”。

塔巴里這樣記載卡迪西亞戰(zhàn)役中的‘多神教徒’(通常指印度人):“幼發(fā)拉底河敘利亞的統(tǒng)治者扎德·賓·卜豪士統(tǒng)帥著步兵”而“每頭大象有四千步兵跟隨”。據(jù)記載這次戰(zhàn)爭里有三十頭波斯戰(zhàn)象,顯然和波斯軍隊的總?cè)藬?shù)對不上,這里的四千應該作為虛數(shù)指很多。

另一則小故事則講述了:一個典型的裝飾華麗的波斯人“站在戰(zhàn)線之間并射了一箭”,一個阿拉伯人攻擊他并擊倒他。這個弓箭手也許是帕伊甘中的富裕成員。也許是tirbadh弓箭手。然后,“波斯騎兵的中部掉轉(zhuǎn)方向,但是同他們的步兵堅守陣線”。636年的Bahurasir戰(zhàn)役中,薩珊軍隊有“步兵和弓箭手”,這也許意味著他們的步兵缺乏遠程武器,而騎兵使用弓。

關(guān)于薩珊步兵,羅林森(1876)有相當高的評價。他估計步兵至少占波斯軍隊中的三分之二。精銳部隊是躲在盾墻后射箭的弓箭手,而一般步兵是政府軍械庫武裝的長矛兵。他還聲稱弓箭手部署在長矛兵前面,然后退到他們后面以避免近戰(zhàn),而長矛兵能和軍團‘相媲美’。

克里斯滕森的評價就不那么高了。他注意到朱利安對帕伊甘的蔑視,而且邊境省份的長官有權(quán)招募雇傭兵去駐守要塞。

薩珊步兵的整體形象十分復雜。有時,我們能看到征召的持盾農(nóng)民,除了充當軍隊中的多數(shù)沒有什么戰(zhàn)術(shù)價值。而其他時候,他們是突擊的遠程部隊或有盾墻保護的大隊弓箭手。然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似乎是有紀律的,訓練有素的,且低種姓的。

附庸

其他的許多部隊由附庸和同盟提供。早期的關(guān)于戰(zhàn)場上的盟軍的記錄是359年的阿米達圍攻戰(zhàn),當時白匈奴嚈噠和高加索的阿爾巴尼亞各提供一支由王室率領的軍團,其中大部分是騎兵。

關(guān)于波斯其他的早期盟友的記錄很少發(fā)現(xiàn)。據(jù)了解,阿拉伯和亞美尼亞的軍團要定期為帕提亞人以及后來的薩珊效力,因此在數(shù)個世紀中有其他民族的部隊并不奇怪。到428年,君士坦丁堡和泰西封分割并吞并了亞美尼亞,那些被平等對待的有足夠軍事力量為伊朗人提供將領和忠誠部隊的亞美尼亞人成為“波斯-亞美尼亞人”。這些亞美尼亞人被波斯人極為重視,他們提供步兵和騎兵。約300年的伽列里烏斯凱旋門上描繪了重裝且持盾的亞美尼亞投石兵和步兵,以及許多輕裝的步兵和騎兵(尼科爾),而且他們的重騎兵十分著名。薩珊的沙汗的眾多阿拉伯盟友中有阿拉伯北部的強大的萊赫米人。庫斯老二世錯誤地在602年征服了他們,到611年徹底地失去了這個部落同盟。

在480年,這個國家被一個被稱為嚈噠或白匈奴的突厥部落入侵。他們在戰(zhàn)場上殺死了沙汗沙卑路斯,而其他時間是波斯人的盟友。他們在430年左右抵達并以巴克特里亞為基地,而且在498年幫助卡瓦德成為沙汗沙。嚈噠從未被完全征服,直到西方的藍突厥(Gok Turk)汗國和伊朗在557-568年間建立了同盟,他們的領土被后兩者分割。

吉蘭,德拉米和塔巴里斯坦南部以及里海西部多山地區(qū)是眾多小王國的區(qū)域。從沙普爾一世起,這些地方就在名義上受波斯統(tǒng)治。這些地區(qū)的部隊裝備有劍,長矛和弓。一些德拉米人在卡迪西亞戰(zhàn)役后皈依了伊斯蘭,但是依舊保留了他們好戰(zhàn)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是裝備有標槍和劍的步兵。

正如我們所知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間有很長的歷史。最重要的關(guān)系是同拉赫米阿拉伯人,這個強大的部落從3世紀起就同薩珊王室聯(lián)力了緊密的聯(lián)盟。庫斯老二世在602年征服了他們,只留下一些更小的部落來同伊朗王室結(jié)盟。這個對阿拉伯人的權(quán)利結(jié)構(gòu)的改變使得先知默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在后來的幾十年中如有神助。

從572年期,波斯的阿斯瓦蘭和德拉米部隊以及他們在也門的當?shù)孛擞押滥α⑻厝恕聪C兹~爾人——擊敗了其他也門人,阿比西尼亞人的統(tǒng)治者以及拜占庭的支持者?,嵙_亞德斯教和基督教的這次沖突最終讓也門成為伊朗的一個附庸國,而在600年左右它成為了薩珊的一個省份。

另一個當?shù)氐能娛沦Y源來自615年庫斯老二世時代,當時黎凡特被他攻占而且真十字架被帶走以取悅他的基督徒妻子,當?shù)氐莫q太人由于拜占庭的壓迫不復存在而組建了一支據(jù)說有2萬6千人的部隊去掠奪鄉(xiāng)下。薩珊將領沙赫巴勒茲平息他們并透過他們建立地方新秩序,直到拜占庭在622年奪回了這一地區(qū)。

在東方,波斯人最初因延續(xù)了帕提亞的蘇倫家族的特權(quán)而與貴霜人發(fā)生沖突。‘貴霜沙’(巴克特里亞)地區(qū)在379年左右成為薩珊的一個省份,只在5世紀被嚈噠人蹂躪過。當代的巴基斯坦地區(qū)也偶爾受到波斯的控制,而庫斯老一世進一步向東邊將‘吐火羅斯坦的葉護’變成他的附庸國。因為這個稱號是突厥的而地區(qū)是嚈噠人的,所以這也許是說明一些草原民族的服從。

外交

中國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shù)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各種珠寶、馴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

印度

在征服了波斯及鄰近地區(qū)后,沙普爾一世將他的勢力擴張至印度次大陸的西北部,貴霜帝國已承認薩珊王朝的宗主地位。雖然貴霜帝國在三世紀末已開始衰落,其地位在四世紀被印度笈多王朝取代,但薩珊王朝仍在印度西北部發(fā)揮著一定的影響力。

在這段時間,波斯與印度西北部的文化和政治往來頻繁,一些薩珊王朝的習俗傳播到貴霜地區(qū)。透過刻有皇帝狩獵情景的銀器及紡織品貿(mào)易,薩珊王朝的王權(quán)概念也影響到貴霜帝國。

雙方的文化交流卻沒有把薩珊王朝的宗教習俗散播到貴霜帝國。薩珊王朝堅持宣揚國教,偶爾會迫害其他宗教或強迫少數(shù)宗教皈依國教,而貴霜帝國則傾向采取宗教寬容政策。

除此之外,雙方的低下階層也進行文化交流,例如波斯人從印度引進象棋,將印度稱為恰圖蘭卡的象棋游戲改稱為恰特蘭格。

在庫思老一世統(tǒng)治時期,印度的書籍被帶到波斯,并被翻譯成薩珊王朝所用的巴列維語。部分被翻譯成巴列維語的書籍后來成為了伊斯蘭文學的一部分。薩珊王朝大臣博爾祖亞(Borzūya)將印度的《五卷書》翻譯便是一個著名的例子。這個譯本后來被傳播到阿拉伯及歐洲。博爾祖亞前往印度的旅程及取得《五卷書》的經(jīng)過被記錄在菲爾多西的《列王紀》里。

經(jīng)濟

薩珊王朝時期鑄造的一種又寬又薄的錢幣,正面通常為皇帝的半身像,背面為一火祭壇,壇邊有兩位牧師。這些錢幣最初采用的肖像畫法帶有希臘和羅馬的傳統(tǒng),數(shù)世紀后,則變得越來越抽象。后來薩珊衰亡,阿拉伯人獲得其宗主權(quán),繼續(xù)鑄造這類錢幣,所用肖像更加抽象。

宗教

祆教

位于塔伊波斯坦的浮雕,顯示位處中央的阿爾達希爾二世接受阿胡拉·馬茲達授予的王冠,兩人的腳下是俯伏在地上的一名敵人,站在左方的是化身為祭司的光神,頭載太陽光線狀的王冠,手持祆教的枝形圣物,站在圣蓮之上。

在安息帝國時期,祆教受到希臘宗教的影響而敗壞,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帝國,使希臘宗教得以散播,并與祆教摻雜在一起。到薩珊王朝時期,正統(tǒng)、不攙雜的祆教才得以恢復,松散的祭司制度被一個階級森嚴的宗教制度取代。

為了掠奪波斯首都的財寶,亞歷山大大帝縱火焚毀波斯波利斯,使在大流士一世時期編成的《波斯古經(jīng)》大半部分佚失。不過,對《波斯古經(jīng)》的重新整理在沙普爾一世統(tǒng)治時期曾經(jīng)進行過。

祆教是薩珊王朝的國教,但是薩珊王朝的祆教卻與《波斯古經(jīng)》訂明的習俗有所不同。薩珊王朝的宗教政策使大量的宗教改革運動盛行,摩尼及瑪茲達克的宗教運動是當中最重要的。

薩珊王朝皇帝與國家宗教措施之間的關(guān)系錯綜復雜而且多變,例如沙普爾一世鼓勵不同的宗教共存,他本身似乎都是祖梵教的信徒,而巴赫拉姆二世則打壓少數(shù)宗教。除了基督教,沙普爾二世寬容對待其他宗教,他在君士坦丁一世信奉基督教后才打壓基督徒。

基督教

薩珊王朝的基督徒主要屬于景教和敘利亞正教會,雖然這些教會與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會保持緊密的關(guān)系,但他們之間的分野明顯。景教和敘利亞正教會采用敘利亞語作為禮拜儀式語言,不同于拜占庭基督教的希臘語。另外,由于薩珊王朝與羅馬帝國常年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薩珊王朝試圖切斷他們與羅馬帝國的關(guān)聯(lián),造成了東西基督教存在差異。

伊嗣埃一世在409年承認基督教是薩珊王朝正當?shù)淖诮绦叛觥,敗ひ运_(MarIsaac)在410年被塞琉西亞與泰西封會議推選為巴比倫牧首。

以弗所公會議的決定使薩珊王朝基督教與主流基督教在431年決裂,會議譴責敘利亞出身的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聶斯脫里在教授基督論的時候拒絕稱呼耶穌的母親瑪利為“上帝生母”。以弗所公會議的教義在羅馬帝國得到認同,但薩珊王朝卻不同意會議對聶斯脫里的譴責。聶斯脫里的牧首一職因此而被罷免,他的許多追隨者逃亡到薩珊王朝。薩珊王朝皇帝借此排除支持羅馬的重要神職人員,并以聶斯脫里的支持者取代他們,提升聶斯脫里在薩珊王朝教會里的地位,以確保這些基督徒忠于薩珊王朝,而不是忠于羅馬帝國。

薩珊王朝的大多數(shù)基督徒分布在王朝西緣,主要是在美索不達米亞,提羅斯(Tylos,今巴林)的島嶼、波斯灣南岸、拉赫姆王國及波斯屬亞美尼亞地區(qū)都散落著一些重要的基督教社群,當中一些地區(qū)很早就已經(jīng)基督教化,亞美尼亞在301年便成為了第一個獨立的基督教國家,而亞述地區(qū)早在三世紀就完全基督教化,但亞述人從來沒有成為獨立國家。

其他宗教

與祅教一起在薩珊王朝共存的宗教主要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佛教,人們在大部分時期里都可以自由進行宗教活動及宣揚他們的宗教。薩珊王朝有相當龐大的猶太社群,主要分布在伊斯法罕、巴比倫及呼羅珊,他們在美索不達米亞還享有半自治的地位。直到錫安主義出現(xiàn)的時候,猶太社群依舊繁茂。對猶太人的迫害只偶然發(fā)生,相對其他宗教,猶太人享有較大的宗教自由,并得到一些特權(quán)。沙普爾一世對待猶太人特別友好,他與撒母耳的友誼為猶太人得到不少好處,他甚至向薩珊王朝的猶太人提供尼西亞白馬,猶太人傳說中的復國救主彌賽亞就是騎著馬騾的。沙普爾二世的母親是猶太人,沙普爾二世與巴比倫拉比拉瓦(Rava)份屬好友,他們的友誼使猶太人得以從針對猶太人的高壓法制當中得到喘息。另外,王朝東部多有佛教徒拜祭的地方,佛教在巴米揚等地區(qū)逐漸流行起來。

文化

薩珊王朝時期的波斯藝術(shù),繼承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傳統(tǒng)并融合古代東方和西方的風格而有所發(fā)展。泰西封等地皇宮遺跡顯示出當時建筑規(guī)模的宏偉,納克什·伊·盧斯塔姆等地的摩崖浮雕以粗獷豪放的手法表現(xiàn)諸王之王的神圣尊嚴。精美的金銀細工亦著稱于世。薩珊王朝的絲織品豪華絢麗,其上繪有鳥獸、狩獵和各種植物紋樣,對拜占庭、埃及和中國都有相當影響。

建筑薩珊王朝普遍流行拱頂結(jié)構(gòu)的房屋,半球形的穹頂以內(nèi)角拱或突角拱支撐蓋在方形的房屋上。安息王朝時代已出現(xiàn)的拱頂桶形建筑“伊旺”,這時已廣泛用于王宮建筑的入口和覲見廳。薩珊王朝的城市建筑遺跡主要有泰西封城及科斯洛埃斯二世所建的宮殿、菲魯扎巴德城、比沙普爾等。泰西封原系安息王朝的首都,薩珊王朝時代于4世紀重建,以巍峨的王宮著稱。王宮的中央是一座高約37米、拱跨約25米的拱頂大廳,四周連著帶拱頂?shù)陌禈?。王宮以磚石建成。城內(nèi)還殘留下20座拜火寺。廟宇平面呈方形,屋頂為圓形,屋子四周為帶拱頂?shù)淖呃?。不少廟宇建于巖石山峰頂上,幾公里外即能看到廟前燃燒的“圣火”。各類建筑物的墻面均以帶有雕刻圖案的灰泥或鑲嵌物作裝飾。菲魯扎巴德城址平面呈圓形,象征瑣羅亞斯德教所崇拜的太陽圓盤。有三道環(huán)城城墻,外面兩道城墻各有4座城門。城市中央是王宮、政府官邸、神廟和烽火塔。建筑物都呈方形,帶圓屋頂。雕刻薩珊王朝的雕刻,特別是巖石浮雕獲得高度發(fā)展。絕大多數(shù)浮雕刻于王朝建立后的最初150年內(nèi)。它們廣泛分布于薩珊帝國各地,僅在今伊朗境內(nèi)就有30處以上。浮雕的畫面都是表現(xiàn)神授王權(quán)、戰(zhàn)勝敵人、各民族對皇帝朝貢等事件的。其內(nèi)容具有明顯的頌揚王室的特征。表現(xiàn)形式既吸收了羅馬高浮雕的手法,又創(chuàng)造了典型的波斯紋飾化的風格。與安息王朝時代的人物正面浮雕不同,既有正面又有側(cè)面的形象。最著名的是附近的羅斯塔姆巖石浮雕。它采用羅馬傳統(tǒng)的高浮雕手法,表現(xiàn)阿爾達希爾被授予王權(quán)時的場面,皇帝和神都騎在馬背上。此外,雕刻藝術(shù)還廣泛見于寶石和印章上。最杰出的寶石雕刻是一塊巖石結(jié)晶,上面刻畫了科斯洛埃斯一世登基時的情景,今藏于巴黎國家圖書館。金屬器物薩珊王朝已發(fā)現(xiàn)的遺物中,金屬器物是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金屬器的式樣、裝飾和制作工藝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金、銀、青銅制的橢圓形盤、碗、水罐和瓶是最常見的器物。其中銀器尤為流行。描述皇帝狩獵的情景是金屬器裝飾的主要內(nèi)容,不少器物表面還錘出表現(xiàn)皇帝登基及慶典的場面或各種動物的形象。

薩珊王朝的考古材料證明,這一時期的文化在許多方面達到了古代波斯文明的最高成就。薩珊王朝的文化繼承、保持了兩河流域和古代波斯的文化傳統(tǒng),同時也受到羅馬、拜占廷文化的影響。創(chuàng)造這一文化的不僅是波斯人,而且還有歷史上的西亞和中亞的各族居民。

薩珊世系

姓名

在位時間

阿爾達希爾一世

224年─240年

沙普爾一世

240年─272年

霍爾木茲一世

272年─273年

巴赫拉姆一世

273年─276年

巴赫拉姆二世

276年─293年

巴赫拉姆三世

293年

納塞赫或泥涅師

293年─302年

霍爾木茲二世

302年─309年

沙普爾二世

309年─379年

阿爾達希爾二世

379年─383年

沙普爾三世

383年─388年

巴赫拉姆四世

388年─399年

伊嗣俟一世

399年─420年

巴赫拉姆五世

420年─438年

伊嗣俟二世

438年─457年

霍爾木茲三世

457年─459年

卑路斯一世

457年─484年

巴拉什

484年─488年

卡瓦德一世

488年─531年

扎馬斯普

496年─498年

庫思老一世

531年─579年

霍爾木茲四世

579年─590年

庫思老二世

590年─628年

巴赫拉姆·楚賓

590年─591年

霍爾木茲五世

593年

卡瓦德二世

628年

普蘭杜赫特

629年

阿爾達希爾三世

628年─630年

卑路斯二世

630年─631年

霍爾木茲六世(或五世)

631年─632年

阿扎爾米杜赫特

633年—634年

伊嗣俟三世

634年─651年

神話傳說

薩珊王朝是由薩珊后裔建立的。亞歷山大東征侵略獲勝之后,薩珊后裔逃亡到了印度,過的是非常艱難的生活。后來,伊斯法罕的皇帝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薩珊的后代,并且生了一個孩子,叫阿爾戴希爾,而雷耶皇帝阿爾達旺則邀請阿爾戴希爾到自己的宮庭與王子一起生活。一天,阿爾戴希爾同雷耶王子一去起打獵,阿爾戴希爾打中了一頭野驢,但雷耶王子卻說是自己打中的,于是他們發(fā)生了爭執(zhí),爭執(zhí)的結(jié)果是阿爾戴希爾被派出去養(yǎng)馬。在養(yǎng)馬的過程中,他和一個侍女發(fā)生了感情,這個侍女于是幫助他逃到了南方的法爾斯地區(qū),阿爾達旺知道后,立刻帶人追擊。阿爾戴希爾逃亡之后,經(jīng)過多年組織了自己的軍隊,最終殺掉了阿爾達旺取得王位。阿爾戴希爾娶了阿達爾旺的女兒為妻,而王后的兄長卻一再要求王后為自己的死去的父親報仇,要王后用毒藥將阿爾戴希爾害死。不想事情敗露,阿爾戴希爾命人將王后殺死,但是王后已經(jīng)有了身孕,派去殺她的人不忍心下手,就將她偷偷隱藏起來。王后后來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叫沙普爾。

沙普爾長大以后,阿爾戴希爾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兒子。阿爾戴希爾見到了兒子后,發(fā)現(xiàn)他十分勇敢,所以對他喜愛有加。與沙普爾結(jié)婚的僅僅是一名普通女人,阿爾戴細爾得知后十分不高興,甚至連他的孫子霍爾姆茲也不喜歡。后來,沙普爾繼承了王位,在他統(tǒng)治期間,他不斷四處遠征,將波斯王國的領土一再擴大。除了四處遠征之外,他在王國之內(nèi)大加發(fā)展瑣羅亞斯德教;在弘揚瑣羅亞斯德教的同時,他對其它宗教也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寬容。

沙普爾之后,薩珊王朝又歷經(jīng)幾代皇帝的統(tǒng)治,但都沒有出現(xiàn)賢明偉大的君王,直至薩珊王朝的第十代皇帝巴赫拉姆古爾登上王位后,在他的英明治理下,薩珊王朝才呈現(xiàn)出一時的繁盛。巴赫拉姆古爾年輕的時候是在阿拉伯度過的,當他父親病逝的消息傳到阿拉伯時,波斯的大臣們已經(jīng)擁立另一個貴族青年成為皇帝。巴赫拉姆古爾即刻趕回波斯,提出應該由他來繼承王位,他從阿拉伯人手中借來了很多兵力,作為爭奪王位的資本。無奈的大臣們只有答應了他的要求,但卻提出了一個很難完成的條件,他們要求巴赫拉姆古爾必須從兩頭兇猛獅子中間取得王冠,這樣他才能以他的勇氣取信于波斯人。

令大臣們想不到的是,巴赫拉姆古爾居然完成了這樣一個艱難的任務,于是他繼承了王位。有一次,他在出巡期間看到了三個十分漂亮的女人,他將三人娶做王妃。在他統(tǒng)冶王國期間,他經(jīng)常尋訪民間,因而很得波斯百姓的擁戴。他還禁過酒,禁酒是因為在一次宴會上,一個大臣喝多了酒,醉倒在回家的途中,被烏鴉啄瞎了雙眼。巴赫拉姆古爾得知此事后來,深深感到醉酒很耽誤大事,于是在全國內(nèi)禁酒。薩珊王朝在巴赫拉姆古爾的統(tǒng)治下曾經(jīng)興盛一時,當時王國的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都很發(fā)達,

本百科詞條由網(wǎng)站注冊用戶【 CN103184 】編輯上傳提供,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nèi)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網(wǎng)站不完全保證內(nèi)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 版權(quán)聲明 反饋 我要認領
最新評論
相關(guān)知識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前十排名 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王朝是哪個
在中國歷史悠久的歲月長河中,朝代更是零星紛繁。那你知道最長的朝代有多少年歷史?最長的便是周朝了,有近800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朝代,除此之外還有商朝、夏朝、漢朝、宋朝、唐朝等,這些朝代都是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本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我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排名,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中國古代十大王朝排行榜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強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漫長而精彩的歷史,朝代的更迭、文化的變化都飽含著太多的故事,但你想過沒有,在這些朝代中哪個朝代最強呢?中國古代最強的朝代應該從哪些方面判斷呢?本文就根據(jù)疆域版圖、軍事、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王朝排行榜,如“萬國來朝”的唐朝、強盛而亡的漢朝、橫掃歐亞的元朝等等,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帝國 世界歷史帝國國土面積排行
判斷一個國家是否齊強大,領土面積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判標準。本文將盤點世界上十大國土面積最大的帝國,有大英帝國、蒙古帝國、西班牙帝國、俄羅斯帝國、元朝等。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十大王朝 世界上存在最久的朝代盤點
自秦以降,中國朝代更迭不斷,鮮有如周如此長久的王朝了。那么世界上存在最久的朝代有哪些呢?本文盤點世界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十大王朝,其中包括菊花王朝、所羅門王朝、潘地亞王朝、庫施王朝、西索迪亞王朝、新羅王朝、周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奧斯曼王朝、朝鮮王朝等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王朝,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五胡十六國是指哪十六國 北方十六國先后順序一覽
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標志著西晉的滅亡和北方多個政權(quán)的相繼建立。在此時期,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只有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所以稱為十六國。其中匈奴、鮮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構(gòu)成了北方諸國的主要民族群體,故又稱五胡十六國。那么,你知道五胡十六國是指哪十六國嗎?十六國建立的先后順序是怎樣的?本文MAIgoo網(wǎng)編就跟大家共同探尋中國古代那段風云變幻的五胡十六國時期,一同領略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盤點世界十大最古老的王朝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帝國
世界歷史最早誕生文明的國家是埃及,最古老的國家也是埃及。那么除了埃及還有哪些古老的王朝?比如有阿卡德帝國、烏爾第三王朝、夏朝、古巴比倫王朝、商朝等。其中,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本文將為各位盤點世界十大最古老的王朝,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歷史十大超級帝國 歷史最強帝國有哪些 大英帝國第一
在世界歷史洪流中,無數(shù)國家來來回回,但真正撼動世界的超級帝國并不多,你覺得歷史最強帝國有哪些呢?MAIGOO小編為大家?guī)砹耸澜鐨v史十大超級帝國,如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享國405年的漢朝等等,你對這些曾經(jīng)的世界超級帝國怎么看?
五代十國先后順序 五代是哪五個朝代 十國是哪十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分裂時期,標志著唐朝的滅亡和宋朝的建立之間的過渡。五代十國的形成是由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政治動蕩、軍事力量的崛起與割據(jù)、民族矛盾激化、經(jīng)濟崩潰與社會動蕩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那么,你知道五代十國先后順序嗎?五代是哪五個朝代呢?本文MAIgoo網(wǎng)編就跟大家共同探尋中國古代那段風云變幻的五代十國時期,一同領略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西域十大古國排名 西域古代有哪些王國 西域36國名稱大全
西域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承載了豐富的歷史與文化。這些古國地處西域,地理位置獨特,曾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例如于闐國、龜茲國、樓蘭國、精絕國、烏孫國等國名揚四海,以其獨特的文化和藝術(shù)風格,吸引了無數(shù)商旅和學者。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西域古國?本文就為大家盤點了西域十大古國,一起隨maigoo小編來詳細了解下吧。
世界十大神秘消失的古國 世界史上神秘古國排名 世界最神秘的古國盤點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中,誕生過很多大大小小的古國和高度發(fā)達的文明,其中更是有許多輝煌一時的國度神秘消失,Maigoo小編為大家?guī)砹耸澜缡笊衩叵У墓艊?,包括:亞特蘭蒂斯、良渚古國、夏朝、瑪雅古國、夜郎國、樓蘭古國、高棉帝國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國歷史上十大神秘古國盤點 中國古代神秘消失的古國有哪些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神秘的存在,而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當然也出現(xiàn)過許多神秘的古國,甚至在書本上只留下“憑空消失”的評價,MAIgoo小編今天就為大家?guī)砹酥袊鴼v史上十大神秘古國盤點,包括:良渚古國、巢國、夏朝、古象雄王國、巴國、哀牢國、滇國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盤點蒙古四大汗國 蒙古四大汗國指的是哪些
蒙古四大汗國指什么?1260年到1264年,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相互爭奪蒙古帝國汗位,雙方爆發(fā)了激烈的戰(zhàn)爭,蒙古帝國也分裂成了幾個主要汗國,其中最為人知的就是四大汗國,那么四大汗國分別是那四大呢?他們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
塞北三朝是哪三朝 塞北三朝實力排名 塞北三朝順序
塞北三朝,是中國歷史上位于塞北地區(qū)的三個重要政權(quán),也是由中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王朝。這三個政權(quán)的建立與發(fā)展,均經(jīng)過長期的民族融合與斗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特色,并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你知道塞北三朝指的是什么嗎? 塞北三朝哪個朝代的國家實力最強呢?本文MAIgoo網(wǎng)編就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盤點世界上現(xiàn)存九大著名王室 當今還保留有皇室的國家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與現(xiàn)存的皇室,有日本皇室、西班牙王室、英國王室、挪威王室、丹麥王室、荷蘭王室、泰國王室、沙特阿拉伯王室、比利時王室。本文盤點了世界上現(xiàn)存九大著名皇室,以下是詳細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十大著名的皇室珠寶 這些華麗的珠寶首飾 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說到王室,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英國王室吧,英國王室是全球最著名的的王室,皇室成員在加冕時用的王冠圣愛德華王冠,是所有英國王冠中最重的。你知道世界上各國王室都有哪些華麗的珠寶首飾嗎?本文盤點了世界十大著名的皇室珠寶,分別是圣愛德華王冠、帝國皇冠、綠寶石皇冠、喬治四世王冠、珍珠淚王冠、約瑟芬貝雕王冠、巴伐利亞皇冠、現(xiàn)代藍寶石王冠、俄國皇冠、大不列顛及愛爾蘭之女王冠等,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撥開那些歷史疑云 細數(shù)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宮廷政變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外戚專權(quán)的事情頻繁出現(xiàn),而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一場場的血腥宮廷政變。那么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宮廷政變呢?以下是中國十大著名宮廷政變:沙丘之變、周勃救漢、巫蠱之禍、玄武門之變、神龍政變、唐隆政變、甘露之變、壬寅宮變、奪門之變、辛酉政變。
中國宮廷十大貢酒 古代皇宮中的美酒有哪些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酒文化歷史淵遠悠長,每個朝代皇帝最青睞的酒會被當作皇室貢酒,并一直流傳下去,這是古代釀酒之人最大的榮譽。那么中國古代都有哪些宮廷貢酒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中國宮廷十大貢酒:九醞春酒、鶴年貢酒、棗集美酒、酃酒、鴻茅酒、羊羔美酒、杏花村汾酒、五加皮酒、菊花酒、同盛金燒酒。
中國宮廷十大名菜 盤點古代皇室喜愛的美食
元明以來,宮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宮廷菜,有一部分菜品因其美味而名滿天下,流傳至今。不過現(xiàn)在我們能見到的宮廷菜,主要還是以清朝宮廷菜為主。下面小編將為你盤點中國宮廷十大名菜,有御用佛跳墻、黃燜魚翅、雍親王府燒鹿筋、爆炒鳳舌、荷包里脊、櫻桃肉、百鳥朝鳳、清燉肥鴨、雞里蹦、桂花魚翅。
中國宮廷十大補品 古代皇帝妃子們的補品有哪些
古代皇帝都曾做過長生不老的美夢,并找尋各種“靈丹妙藥”來健補身體。有些并沒有益處,還危害身體,有的則確有良效,并流傳至今。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中國宮廷十大補品,分別是五色藥石、寒食散、大藥、石蛙、海參、魚翅、熊掌、燕窩、鹿茸、人參。
世界十大最會穿衣的王室名人 最會穿搭的王室成員 衣品最好的王妃公主
王室成員的穿搭一直以來都是老百姓們關(guān)注的焦點,衣品好的王室名人們也總會給人更好的印象,你覺得最會穿搭的王室成員是哪位呢?Maigoo小編就為大家?guī)砹耸澜缡笞顣┮碌耐跏颐?,包括:戴安娜王妃、丹麥王儲妃瑪麗、英國凱特王妃、西班牙王后萊蒂齊亞、約旦王后拉尼婭、摩納哥王妃夏琳等等,你最喜歡誰的風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