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慶陽機場始建于1976年,1977年10月1日正式通航,開辟了蘭州=西峰、蘭州=西峰=西安兩條航線。機場占地800畝,跑道長1800米,寬40米,航站樓建筑面積1300余平方米(候機樓約700平方米),載運機型以32座的伊爾14型、48座的安24型為主。1986年3月,又開辟了蘭州=西峰=太原=北京航線。運營15年中(1977年至1992年),共完成客運量3萬人次,物資、行李托運量330噸。但隨著安24等小型機型的淘汰,機場無適航機型,加之跑道老化等因素,被迫于1993年1月停航。
2003年,慶陽機場復航改造工程被列入甘肅省重點工程項目,是甘肅省繼蘭州中川機場、敦煌機場之后的又一機場改擴建項目。2004年8月破土動工,2005年6月完成主體工程,工程總投資9798 萬元,按照滿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8萬人次、貨運吞吐量600噸目標設計,航站樓面積擴至730平方米,跑道延長到2000米,寬度加寬到30米,飛行區(qū)達到3C級標準,占坪位為2C 1B組合,能滿足八一400、CRJ145等支線飛機起降。
2005年8月10日上午11時35分,國家民航總局校飛中心一架B-7022號“獎狀”飛機正點飛抵慶陽機場,對慶陽機場復航改造工程的通信導航、跑道燈光等設備進行了校驗作業(yè),并通過了驗收。停航長達12年之久的慶陽機場,終于迎來了首架飛機。這標志著慶陽機場復航已指日可待。
2005年12月26日上午11時,隨著一架多尼爾小型客機的緩緩降落。運營機型為號稱“空中寶馬”的德國產(chǎn)32座多尼爾小型客機。12月26日慶陽機場首航之后,從12月27日開始海航將開通西安—慶陽—蘭州往返航線。
2006年,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分別對慶陽機場導航設備進行了校驗。本次校驗為導航設備投產(chǎn)后9個月的定期檢查。慶陽機場導航設備順利通過這次校驗,保證了導航設備的正常運行,為慶陽機場公司的安全生產(chǎn)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2007年7月31日上午12時,慶陽機場迎來了從天津飛來的首架班機,“慶陽—天津”航線正式開通,慶陽出行到首都北京和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區(qū)從此有了一條便捷的空中通道,慶陽與天津、北京等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聯(lián)系將更加緊密。2006年至2010年,慶陽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5781架次,旅客吞吐量12萬人次,物資、行李托運量373噸。
2007年8月27日至8月28日《慶陽機場總體規(guī)劃》由甘肅機場集團委托中國民航機場建設總公司西北分公司和民航西北管理局委托,中國民航工程咨詢公司組織專家在慶陽進行了現(xiàn)場評審?!稇c陽機場總體規(guī)劃》確定,慶陽機場定性為國內(nèi)小型支線機場,飛行等級為4C,慶陽機場主要為慶陽經(jīng)濟發(fā)展和及周邊地區(qū)的商務、公務及旅游服務,以航空客貨運輸為主,兼顧通用航空作業(yè)使用。
2011年擴建以2020年為目標年,按滿足旅客吞吐量1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50噸,飛機起降3200架次設計,以滿足波音737、空中客車A320等機型起降。
2012年擴建并試飛成功,慶陽機場本期擴建后飛行區(qū)按4C等級指標建設,將現(xiàn)跑道進行加寬改造。建成一條長2600m、寬45m的跑道,可滿足B737、A320等機型。
停飛兩年進行擴建的慶陽機場正式復航,擴建后的慶陽機場可滿足波音737、空客320系列等機型起降。慶陽機場已開通了蘭州-慶陽-西安、西安-慶陽-蘭州兩個航班。飛機從慶陽起飛后,經(jīng)40分鐘飛行即可抵達蘭州中川機場。
2014年10月28日,慶陽機場開通上?!獞c陽—銀川往返航班。這一航班由春秋航空公司空客A320執(zhí)飛,每周二、四、六各一班。更加方便慶陽老區(qū)人民與上海、寧夏等地的出行。目前,慶陽機場共開通與北京、上海、西安、銀川、蘭州五地的往返航班。此外,慶陽機場良好的空域環(huán)境吸引各大通航公司前來合作。2013年引進海航航校進駐機場,現(xiàn)停場訓練飛機9架。已與全國各地8家通用航空公司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2014年,慶陽機場共安全保障通用航空各類飛行累計超過1.1萬架次。
2014年該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萬人次,這是繼2013年9月17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0萬人次后,慶陽機場的又一次突破。
2016年1月23日,春運的前一天,慶陽機場新航站樓正式投入運行。擴建后的機場將滿足年35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和1200噸的貨郵吞吐量。2016年7月17日,海南航空開通廣州—慶陽—蘭州往返航班。此次開通的廣州—慶陽—蘭州往返航班,每周一、三、五、日執(zhí)行四班,采用B737-800機型執(zhí)飛。廣州—慶陽—蘭州航線共有兩個航班,其中HU7393航班7:55從廣州白云機場起飛,10:40到達慶陽機場,11:25從慶陽機場起飛飛往蘭州,12:05抵達蘭州中川機場;HU7394航班13:25從蘭州中川機場起飛,14:15抵達慶陽,15:15從慶陽機場起飛飛往廣州,預計18:00抵達廣州白云機場。
2016年12月4日14時25分,隨著海南航空公司HU7393航班的安全落地,慶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萬人次,創(chuàng)造了慶陽民航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硬件設施
隨著安-24等小機型的淘汰,機場無適航機型,被迫于1993年1月停航。2004年8月 16日開始進行機場復航改造工程,工程總概算9266萬元,2005年6月10日全面竣工完成,并于2005年12月14日通過甘肅省發(fā)改委及民航西北管理局聯(lián)合總體驗收。為滿足慶陽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機場于2011年再次停航擴建,并于2012年11月21日正式復航,擴建后的慶陽機場可滿足波音737、空客320系列等機型起降。
慶陽機場飛行區(qū)等級指數(shù)為4C,跑道長2600米,寬48米,在32號跑道裝有B類簡易)進近儀表著陸系統(tǒng)和B類進近燈光系統(tǒng)及全向信標和指點標,機場候機樓設有商場、信息顯示、監(jiān)護、廣播系統(tǒng),并有一整套獨立的供水、供電、供暖系統(tǒng),以候機樓、航管樓、餐廳和停車場為主體的航站區(qū),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能夠有效地滿足駐場用戶和旅客的需要。
機場管理
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原民航甘肅省局,下稱“集團公司”)始建于1985年,歷經(jīng)四次體制改革。2004年7月8日,按照民航機場屬地化管理改革的部署,在整合甘肅省內(nèi)機場資源的基礎(chǔ)上正式組建成立,并移交甘肅省政府管理,是甘肅省政府直屬大型國有獨資公司?,F(xiàn)有職工1457人,總資產(chǎn)18.23億元。
集團公司已與國內(nèi)外20多家航空公司合作,開辟了甘肅通往北京、上海、深圳、烏魯木齊等國內(nèi)近30個主要城市的40多條航線、1條地區(qū)航線和3條不定期國際包機航線。隨著蘭州中川機場和敦煌機場擴建工程相繼竣工并投入運營、慶陽機場復航改造工程的完工、嘉峪關(guān)機場的改造、夏河機場以及利用張掖、天水等軍民合用機場的建設等等,以蘭州中川機場為中心的甘肅省內(nèi)支線機場網(wǎng)絡日趨成熟,機場經(jīng)營漸成規(guī)模,各項服務保障功能更趨科學先進。
2006年,集團公司全體干部職工繼續(xù)千方百計開辟航線,增加航班,認真組織客貨源,做好航班保障工作,先后開通了西安—蘭州—拉薩航線,深圳航空公司每周航班增加每天一班,其中有三班直飛敦煌。年初至3月份完成旅客吞吐量31.6749萬人次,比同期增長60%。集團公司在2006年底完成旅客吞吐量210.8萬人次的目標。自屬地化管理以來,集團公司組建完成了蘭州機場公司、敦煌機場公司、嘉峪關(guān)機場公司、慶陽機場公司和經(jīng)營管理總公司,確立形成了集團公司新的經(jīng)營機構(gòu)框架,初步建立了企業(yè)化運行機制。這是集團公司優(yōu)化管理運行機制、加強安全管理、積極開拓市場、增加基礎(chǔ)建設投入、加強輔業(yè)管理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