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癥,也常被稱為乳腺腺病、纖維囊性乳腺病或乳腺纖維囊性改變,是一種起源于乳腺發(fā)育和退化過程失常的良性疾病。該疾病主要與內分泌功能紊亂相關,包括雌孕激素比例失衡,乳腺性激素受體的質和量異常,催乳素升高等,可能受年齡、月經史、孕育史、哺乳史等因素的影響。好發(fā)于30~50歲的女性,70%~80%女性會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癥的主要癥狀包括乳腺疼痛、結節(jié)或腫塊,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乳頭溢液。患者同時還可能伴隨焦慮、抑郁和月經紊亂等癥狀。當患者出現(xiàn)這些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
對于乳腺增生癥的治療,主要取決于癥狀的嚴重程度、臨床表現(xiàn)和病理類型。輕中度疼痛者主要采取心理疏導和生活習慣調適,持續(xù)性嚴重疼痛者可接受藥物治療,但患者應注意不能長期使用,以防對子宮內膜及卵巢產生不良影響。對于有乳腺增生癥病變的患者,手術治療并非解決根本問題的方式。部分藥物或中醫(yī)治療手段也可以輔助緩解癥狀。
乳腺增生的預后通常良好,大部分患者沒有轉變?yōu)槿橄侔┑娘L險。非典型導管增生及外周型導管內乳頭狀瘤(導管內乳頭狀瘤?。┍灰暈槿橄侔┌┣安∽?,因此,當患者伴有非典型增生時,應成為臨床預防早癌的重點。該疾病一般不會對健康產生明顯影響,但部分癥狀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受到生活質量的影響。
乳腺增生癥的病因主要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
雌孕激素比例失調,導致乳腺實質增生過度和恢復不全;
乳腺性激素受體的質和量異常,導致乳腺各部分增生程度不同;
催乳素升高,影響乳腺生長、發(fā)育和泌乳功能,同時影響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
任何導致性激素或其受體改變的因素,均可增加該病的患病風險。
年齡;
月經史;
孕育史;
哺乳史;
避孕藥服藥史;
飲食結構;
社會心理因素。
乳腺增生癥的主要癥狀是乳腺疼痛、結節(jié)或腫塊,部分患者合并乳頭溢液。
單側或雙側乳房脹痛為該病的典型癥狀,通常也是早期癥狀,可能程度較輕。
乳房疼痛
臨床上常以乳房疼痛為首發(fā)癥狀,周期性疼痛多為生理性,而非周期性的疼痛則多數(shù)可能伴有神經源性、藥源性以及乳腺外其他疾病等因素的干預。
早期患者主訴的疼痛可為與月經相關的周期性疼痛,而乳腺囊性增生病者常為定位明確的非周期性疼痛。
乳腺結節(jié)或腫塊
包括顆粒狀結節(jié)、條索狀結節(jié)、局限性或彌漫性腺體增厚等,結節(jié)常為多個,可累及雙側乳腺,亦可單發(fā)。腫塊一般較小,形狀不一,可隨月經周期性變化。
乳頭溢液
伴乳頭溢液者占3.6%~20%,常為淡黃色、無色或乳白色漿液,較少出現(xiàn)血性溢液。
多伴有焦慮等不佳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乳腺增生癥患者有高達85.9%的焦慮狀態(tài)檢出率,81.63%的抑郁狀態(tài)檢出率。
部分患者合并有月經紊亂。
患者自覺有乳腺疼痛、結節(jié)、腫塊,或乳頭溢液時,應及時就診。
患者就醫(yī)后,醫(yī)生會通過病史、體檢、檢查等綜合診斷,還會結合必要的活檢。
該病診斷主要依據(jù)典型的表現(xiàn)(與月經相關的乳房脹痛及腫塊),以及超聲等影像學檢查由醫(yī)生綜合分析后得出初步診斷,再進行病理活檢,明確診斷的同時,還可排除其他疾病。
乳腺科、普外科。
乳腺超聲檢查
對腺體豐富且年齡<40歲的患者,首選超聲檢查,超聲對致密腺體中的結節(jié)、囊、實性腫物的分辨率優(yōu)于乳腺X線。然而,超聲檢查缺乏相應的特異性,易與乳腺癌等相關疾病混淆。
乳腺鉬靶檢查
對微鈣化的檢查優(yōu)于其他影像學檢查,常常作為排除早期癌和微小癌的一種手段。一般在B超檢查有問題的情況下,由醫(yī)生判斷是否進行鉬靶檢查。
乳管鏡、乳管造影檢查
針對乳頭溢液的患者,可行乳管鏡或乳管造影并結合細胞學檢查進行進別診斷。
病理學檢查
診斷乳腺良惡性疾病的金標準,臨床上對于超聲檢查和(或)鉬靶檢查可疑為惡性病變者,均需行組織病理學檢查(針吸細胞學檢查、空芯針穿刺活檢以及開放手術活檢)。
磁共振成像(MRI)、計算機斷層成像(CT)檢查
主要作為定性、分型的輔助檢查。
對于乳腺增生癥的診斷是建立在排除相關疾病的基礎上,因此有必要了解相似癥狀的一些乳腺疾病。
針對乳腺增生癥患者,需要給予充分的個體化心理干預和藥物干預,必要時結合活檢,以決定是否手術。治療時應針對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及病理學類型予以分別對待。
對于伴隨輕至中度疼痛者,以心理疏導及改變生活習慣為主。
對于持續(xù)性存在的嚴重乳腺疼痛患者,可予以藥物治療,可用三苯氧胺治療,該藥治療效果較好,但因對子宮內膜及卵巢有影響而不宜長期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不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癥的病理學改變,也不能根治,只能緩解疼痛的癥狀。
乳腺增生癥病變多彌漫,局部手術切除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該病本身并無手術治療的指征,外科干預主要是為了避免漏診、誤診乳腺癌,或切除可疑病變。需要注意的是,當患者伴有非典型增生時,應成為臨床預防早癌的重點。
該疾病的中醫(yī)治療暫無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支持,但一些中醫(y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癥狀,建議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在醫(yī)師指導下治療。
細針穿刺抽吸:對于超聲提示的薄壁囊腫,細針穿刺抽吸是首選的治療方式。抽吸液呈血性或超聲檢查提示為復雜性囊腫時應警惕乳腺惡性病變,建議對血性抽吸液進行細胞學或病變部位的病理學檢查。
不同病理學表現(xiàn)的乳腺增生癥發(fā)生乳腺癌的危險性也不相同。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變率為1%,只有活檢證實為非典型增生時其發(fā)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才會明顯增加,但約80%的非典型增生患者終生都不會發(fā)展成乳腺癌。
目前,非典型導管增生及外周型導管內乳頭狀瘤(導管內乳頭狀瘤?。┍灰暈槿橄侔┌┣安∽?。
該病為良性疾病,針對具體不同病理分型所分別采取的藥物、手術、心理干預等治療手段,目的多為緩解癥狀、預防乳腺癌的發(fā)生,而非治愈、根治乳腺增生癥本身,患者遵醫(yī)囑治療或定期復查即可,無需過度擔心。
該病為良性疾病,通常對健康無明顯影響,部分癥狀嚴重的患者生活質量可能會受到影響。
部分患者出現(xiàn)乳房腫塊疼痛,可能會給患者帶來困擾,甚至引起精神、心理問題;
由于該病癥狀與乳腺癌類似,可能導致乳腺癌診治的延誤;
該病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有一定惡變?yōu)槿橄侔┑娘L險。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jié)奏,保持心情舒暢。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
學習和掌握乳房自我檢查方法,養(yǎng)成每月1次的乳房自查習慣。自查最佳時間應選擇在月經過后或兩次月經中間,此時乳房比較松軟,無脹痛,容易發(fā)現(xiàn)異常;已絕經的婦女可選擇每月固定的時間進行乳房自查。自查中如發(fā)現(xiàn)異常或與以往不同體征時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積極參加乳腺癌篩查或每年1次乳腺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