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嫩草在线观看高潮一区二区a∨,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91中文综合字幕日韩免费2023,中国老肥熟女,日本边做边吃奶的av无码,日韩人妻揉捏嗯视频,nanana在线观看视频免费,亚洲色熟女图激情另类图区

南漢

#王朝# 0 0
南漢(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十國政權之一,歷四帝,國祚54年。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祐二年劉隱正式擔任清海節(jié)度使算起,劉氏政權歷五主,存在長達67年,是嶺南歷史上繼南越后建立的第二個地方割據(jù)政權。唐朝末年,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tǒng)一嶺南,后進封為南海王。劉隱死后,其弟劉巖襲封。劉巖于917年在番禺(今廣州)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11月改國號漢,史稱南漢,后又更名劉?,史稱南漢高祖。南漢后期,疆域遼闊,全境共轄60州、214縣。然南漢統(tǒng)治者親近宦官,致其勢力日益壯大,竟涉足朝政。終在公元971年,被北宋趙匡胤所滅。
詳細介紹 PROFILE +

南漢(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之一。統(tǒng)治范圍包括今廣東、廣西、海南三省,歷四帝,國祚54年。追溯至唐天祐二年劉隱正式擔任清海節(jié)度使算起,劉氏政權歷五主,存在長達67年。是嶺南歷史上繼南越后建立的第二個地方割據(jù)政權。

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今廣東省封開縣)刺史,擁兵過萬,戰(zhàn)艦百余。劉謙死后,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tǒng)一嶺南,進位清海節(jié)度使。后進封為南海王。劉隱網(wǎng)羅中原南逃的士人,留置幕府。并新、邕二州,平江東70余寨,又鑿禺山擴建廣州城,名為新城,城內(nèi)建雙闕。一躍成為嶺南強藩。劉隱死后,其弟劉巖襲封。劉巖憑借父兄在嶺南的基業(yè),于后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東廣州)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十一月改國號漢,史稱南漢,后又更名劉?,史稱南漢高祖。南漢立國后,參照唐制立國,建三省六部等中央機構,開科取士。以文人和宗室諸王出任節(jié)度使,削弱方鎮(zhèn)權力、逐步摧毀方鎮(zhèn)制度。對外結好鄰國,鼓勵通商貿(mào)易,國勢日趨富強。

南漢中宗時期,南漢乘南唐滅楚之機,定宜、連、梧、嚴、富、昭、柳、龔、象等州,南漢始盡有嶺南之地。南漢的行政區(qū)劃基本繼承唐朝的建制。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作為國都。在州縣稀疏的粵東和粵北,增置1府4州。南漢后期,全境共轄60州、214縣。

南漢政權為了科斂重賦并鎮(zhèn)壓人民的反抗,南漢統(tǒng)治者濫用酷刑,民眾不堪其苦。南漢統(tǒng)治者還親近宦官,使得宦官勢力逐漸成長,參與朝政。971年為北宋趙匡胤所滅。

國號

后梁貞明元年(915年),劉?參照吳越王之例上表梁帝,請求冊封其為“南越國王”及加都統(tǒng)。貞明三年(917年),正式即皇帝位,初立國號“大越”。乾亨二年(918年),劉?在南郊祭天,大赦境內(nèi),正式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

歷史

嶺南草創(chuàng)

南漢的實際開創(chuàng)者是劉隱(劉?之兄,后追尊為烈宗襄皇帝)。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黃巢起義軍攻破廣州,之后又攻掠湖、湘之間,劉隱與劉?之父劉謙以軍功官拜封州刺史、賀江鎮(zhèn)遏使,經(jīng)略梧、桂以西的地方。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就有兵馬一萬余,艦船百艘,在南方沿海很有聲望。劉謙生有三子,長子便是劉隱。乾寧元年(894年),他的父親劉謙去世,廣州官員上表朝廷委任劉隱代替劉謙擔任封州(今廣東封開縣)刺史。乾寧三年(896年),清海節(jié)度使劉崇龜去世,嗣薛王李知柔前往廣州,赴任清海軍節(jié)度使。李知柔行至湖南時,廣州牙將盧琚、譚弘玘(一作覃玘)作亂,據(jù)守廣州抗拒李知柔入境,由譚弘玘固守端州。李知柔因此不敢入境。譚弘玘交結劉隱,許諾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隱為妻。劉隱假裝答應這樁婚事,以娶親為借口,把士兵武器埋藏在船上,夜里進入端州,斬殺譚弘玘,繼而乘勝襲擊廣州,斬殺盧琚,接著劉隱整頓軍容迎接李知柔進入廣州主持節(jié)度使事務。李知柔上表朝廷任命劉隱為行軍司馬。其后徐彥若代替李知柔擔任清海軍節(jié)度使,上表朝廷任命劉隱為清海軍節(jié)度副使,將軍政之事委任給劉隱。天復元年(901年),十一月,清海軍節(jié)度使徐彥若去世,遺表薦舉劉隱代理清海留后。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劉隱派遣使者用重賄交結把持唐朝權臣朱溫,于是朱溫奏請朝廷,以劉隱為清海軍節(jié)度使??傤I嶺南地區(qū)的軍政要務。天祐二年(905年),唐廷加任劉隱為同平章事。

開平元年(907年),朱溫廢唐哀帝,自行稱帝,建國大梁。同年五月初三日,朱溫加任劉隱為檢校太尉,兼任侍中。開平二年(908年)九月,武昌節(jié)度使馬殷派遣步軍都指揮使呂師周率軍進攻嶺南,與劉隱交戰(zhàn)十余次,奪取嶺南的昭、賀、梧、蒙、龔、富六州。十月二十三日,后梁任命劉隱兼任靜海軍節(jié)度使、安南都護。開平三年(909年),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南平王。

唐末中原大亂,南海是最后一個割據(jù)的地方,唐僖宗以后,各個節(jié)度使出鎮(zhèn)的地方都被割據(jù),天下大亂,唯獨嶺南地區(qū)沒有被出鎮(zhèn),所以自劉隱開始割據(jù)此地。當時,交州的曲承顥、桂州(今廣西桂林)的劉士政、邕州(今廣西南寧)的葉廣略、容州(今廣西北流市)的龐巨昭,分別占據(jù)各地;盧光稠割據(jù)虔州攻打嶺上,其弟盧光睦割據(jù)潮州,其子盧延昌割據(jù)韶州(今廣東韶關);高州(今廣東高州)刺史劉昌魯、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刺史劉潛及江東七十余寨全都占據(jù)各地,都不受節(jié)制。

開平三年(909年)十二月,劉隱派遣其弟劉?攻打高州,劉昌魯把他打得大?。粍⒉斀又M攻容州,但沒有攻克。劉昌魯自己估計終究不是劉隱的對手,于是歸附楚王馬殷。劉?蕩平了嶺南割據(jù)的諸寨,擊殺高州刺史劉昌魯?shù)热?,在該地重新設置了刺史,并最終出兵討滅了盧氏,盡取潮向、韶各州。又西與馬殷爭奪容、桂二地,馬殷奪取了桂州,俘虜了劉士政;劉?也趁機奪取了容州,驅(qū)逐了龐巨昭,又攻取了邕州。劉隱、劉?兄弟自從接受后梁封爵之后,一直奉后梁為正朔,并暗中擴展疆界。乾化元年(911年)三月,劉隱病危,上表朝廷委任其弟節(jié)度副使劉?暫時主持留后事務。三月初三日,劉隱病逝,時年三十八歲,劉?繼任其位。

建國大漢

貞明三年(917年),劉?稱帝,國號大越,追謚劉隱為襄皇帝。改元乾亨。追尊劉安仁太祖文皇帝,劉謙世祖(為避李世民的諱寫成代祖)圣武皇帝,立三廟。置百官,以楊洞潛為兵部侍郎,李衡禮部侍郎,倪曙工部侍郎,趙光胤兵部尚書,皆平章事。

乾亨二年(918年),劉?在南郊祭天,大赦境內(nèi),又改國號大漢,史稱南漢。當初劉?想要立國建號,忌憚王定保不從,于是派王定保出使荊南,王定保返回后,劉?懼其非己,派倪曙慰勞他,告以建國。

乾亨三年(919年),劉?冊封越國夫人馬氏為皇后。馬氏是楚王馬殷之女。四年(920年)春天,劉?設置選部貢舉,選拔進士、明經(jīng)十余人,如同唐朝舊例,歲以為常。

乾亨七年(923年),唐莊宗李存勖進入汴京,滅后梁,劉?十分畏懼,派宮苑使何詞出使后唐,窺探后唐虛實,稱大漢皇帝致書大唐皇帝。何詞返回南漢后,說后唐國內(nèi)必生內(nèi)亂,不足為慮,劉?大喜。劉?性好夸大,嶺北商賈到南海的,大多召見,讓其進入宮殿,示以珠玉之富。自稱家本咸秦,恥王蠻夷,稱后唐皇帝為“洛州刺史”。同年,大長和皇帝鄭仁旻遣使獻朱鬃白馬向南漢求婚,使者自稱皇親母弟、清容布燮兼理、賜金錦袍虎綾紋攀金裝刀,封歸仁慶侯、食邑一千戶,持節(jié)鄭昭淳。鄭昭淳好學有文辭,劉?與游宴賦詩,劉?及群臣皆不能逮,遂以劉隱之女增城縣主嫁給鄭仁旻。

白龍四年(928年),南楚派水軍攻打封州,封州軍兵敗于賀江,劉?非常恐懼,便用《周易》占卜,得到《大有》之卦,于是大赦境內(nèi),改元大有。并派遣將領蘇章率領神弩軍三千援救封州,蘇章以兩個鐵索沉入賀江中,為巨輪于岸上,筑堤以隱藏,以輕舟迎戰(zhàn),佯裝兵敗逃走,南楚軍追擊,蘇章舉巨輪挽索鎖楚舟,以強弩夾江射之,盡殺南楚軍。

大有三年(930年),劉?派遣將領李守鄘、梁克貞攻打交趾,擒獲曲承美等人。曲承美到南海后,劉?登上義鳳樓受俘,曲承美頓首伏罪,于是劉?赦免他。同年,南漢派梁克貞攻打占城,掠其珍寶財物而回。

大有四年(931年),愛州楊廷藝造反,攻打交州刺史李進,李進逃歸。劉?派遣承旨程寶攻打楊廷藝,程寶戰(zhàn)死。大有九年(936年),劉?派將軍孫德晟攻打蒙州,但未能攻克。十年(937年),交州牙將皎公羨殺死楊廷藝自立,楊廷藝原來的部將吳權攻打交州,皎公羨來向南漢求援。劉?封其子劉洪操為交王,率軍從白藤出發(fā)攻打。劉?自己率軍駐扎在海門,不久吳權殺死皎公羨,逆戰(zhàn)海口,植鐵橛海中,吳權軍乘潮而進,劉洪操逐之,潮退舟還,轢橛者皆覆,劉洪操戰(zhàn)死,劉?收余眾而還。

三代暴虐

晚年的劉?,年高志逸,“見北人必自言世居咸秦,恥為南蠻王,呼中朝天子為洛州刺史”他與大多數(shù)的傳統(tǒng)君王一般,在政局穩(wěn)定之后,開始期冀在有生之年享受奢侈的生活。劉?在晚年猜忌士人,“以士人多為子孫計”,從而排斥士人。由于高祖劉?晚年政治之奢暴,伴隨而來的是士人地位的下降與離心。同時劉?卻親近宦官,使得宦官勢力逐漸成長,甚至到了濫觴的地步,成為五代十國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大有十五年(942年),劉?去世,時年五十四歲,廟號高祖。其子劉玢繼位,改元“光天”,并以晉王劉弘熙輔政,是為南漢殤帝。

南漢國力,從高祖晚年至殤帝時代,一直保持著下滑趨勢。劉玢繼位后驕傲奢侈,荒淫無度、政事廢弛。劉玢不親政事,這無疑給一些希冀為非作歹的地方官吏大開方便之門,“由是山海間盜賊竟起”。劉玢繼位,不僅沒有針對高祖后期暴虐政務出臺相應的改進措施,反而變本加厲,任由地方官員踐踏百姓的利益,使南漢轄境之內(nèi)民生更為困苦,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農(nóng)民迅速組織起一股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南漢光天元年(942年),張遇賢率眾在正州起義,形成了一支聲勢浩大的農(nóng)民起義隊伍。農(nóng)民起義軍就推選他為首領,稱“中天八國王”,建元永樂,置百官,皆衣絳衣,儼然意在推翻南漢的統(tǒng)治。雖然起義被鎮(zhèn)壓,但是劉玢依然沒有反省,繼續(xù)長夜作飲,不亦樂乎。

因為南漢殤帝的腐朽統(tǒng)治,其四弟晉王劉弘熙頓生政變之心,南漢光天二年(943年),劉玢與諸王舉行宴會,期間劉弘熙讓指揮使陳道庠帶劉思潮等幾個力士過來表演角力,劉玢在宴會上喝的爛醉,宴會結束后劉弘熙乘機派陳道庠、劉思潮等人將劉玢殺死。劉弘熙奪位稱帝,改元應乾,改名劉晟,是為南漢中宗,謚劉玢為殤帝。

南漢中宗劉晟比他的父親和兄長還要殘暴。在位期間,屢誅大臣、兄弟,數(shù)年之間,諸弟被他誅殺殆盡。幾與誅殺宗室親王同時,中宗劉晟亦開始著手排除朝中參與誅殺殤帝之人和異己。又任用宦官、宮女為政,使南漢國力日益衰弱。

征伐擴疆

南漢在劉晟繼位之初,經(jīng)過一番大肆誅殺宗室、勛舊的行動后,政局已基本穩(wěn)定下來。于是,劉晟欲圖有所發(fā)展。南漢疆域的拓展,也是中宗朝政局的一個重要方面。南漢乾和六年(948年)劉晟派知制誥宣化鐘允章前往南楚求婚,楚王馬希廣回絕了南漢中宗的請求,成為再次引發(fā)楚漢戰(zhàn)爭的導火索。經(jīng)過三個月的謀劃,南漢主以內(nèi)常侍吳懷恩為開府儀同三司、西北面招討使,將兵擊楚,攻賀州。繼而,南漢軍隊又攻克西離賀州不過三百余里的昭州。

南漢乾和九年(951年),南唐中主派遣邊鎬為信州刺史,將兵屯袁州,準備進攻南楚。在楚王希廣與馬希萼兄弟相爭時,南漢中宗亦遣吳懷恩屯兵境上,伺機密謀進取南楚。南漢吳懷恩輕而易舉占據(jù)蒙州,然后引兵進逼桂州。值南唐出兵滅楚之際,南漢亦趁亂出兵,以救南楚于水火為名。在西北招討使吳懷恩的率領下,南漢發(fā)大軍水陸俱進。乾和九年(951年)十一月丙寅,吳懷恩先行攻下桂州,后又連續(xù)攻克宜、連、梧、嚴、富、昭、柳、龔、象等州,將馬楚勢力徹底趕出嶺南地區(qū)。此后,南漢主又遣內(nèi)侍省垂潘崇徹、將軍謝貫將兵攻郴州,唐兵救援不及,南漢遂取郴州。

至此時,南漢達到其疆域最為廣闊的階段,南漢的統(tǒng)治轄境逾嶺進入湖南屬地。這是劉晟在觀察中原及南方各國局勢發(fā)展后,做出的正確判斷,抓住機會,向宿敵馬楚發(fā)動攻勢,一舉成就了南漢的疆土擴張。乾和十六年(958年),劉晟去世,終年三十九歲,謚號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廟號中宗,陵號昭陵。

亡于北宋

南漢后主劉鋹,原名劉繼興,是漢中宗劉晟的長子,初封衛(wèi)王。乾和十六年(后周顯德五年,958年),劉晟去世,劉鋹繼位,時年十七歲,改年號為大寶,史稱漢后主。他庸懦無能,不會治國,把政事都委任給宦官龔澄樞、陳延壽以及女侍中盧瓊仙等人,宮女亦任命為參政官員,其余官員只是聊備一格而已。劉鋹認為群臣都有家室,會為了顧及子孫不肯盡忠,因此只信任宦官,臣屬必須自宮才會被進用,以致于一度宦官高達二萬人之多。而且相當寵愛一名波斯女子,與之淫戲于后宮,叫她“媚豬”,而自稱“蕭閑大夫”,不理政事。后來將政事交給女巫樊胡子,連龔澄樞和盧瓊仙都依附她,政事紊亂。

大寶十三年(宋開寶三年,970年),北宋派潭州防御使潘美率軍攻打南漢,宋軍駐扎在白霞。南漢舊將先前多因讒言而被殺,宗室亦遭翦除殆盡,掌兵權的只有宦官而已,城墻、護城河,都裝飾為宮殿、水塘;樓船戰(zhàn)艦、武器盔甲,全部腐朽。劉鋹派遣龔澄樞駐守賀州、郭崇岳駐守桂州、李托駐守韶州以防備宋軍。不久,宋軍接連奪取南漢的賀州、昭州、桂州和連州。劉鋹高興說:“昭、桂、連、賀四州,本屬湖南,宋軍依然已經(jīng)奪取就應該滿足了,不會再南下攻打南漢。”其愚昧竟至如此。同年十二月,宋軍奪取韶州。次年(宋開寶四年,971年),宋軍節(jié)節(jié)進逼,劉鋹挑選十幾艘船,滿載金銀財寶及嬪妃,準備逃亡入海;還沒出發(fā),宦官與衛(wèi)兵就盜取船舶逃走,劉鋹只好投降,南漢滅亡。宋太祖赦免劉鋹,并以其為右千牛衛(wèi)大將軍,封恩赦侯。

開寶八年(975年),北宋滅南唐后,將劉鋹改命左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進封彭城郡公。宋太宗即位,再改封其為衛(wèi)國公。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劉鋹去世,被贈授太師,追封為南越王。

疆域

領土范圍

在高祖劉?當政的二十五年時間里,南漢疆界的變化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到南漢大有二年(929年),第一階段的變化無關乎疆界的拓展或縮小,主要是行政建置上的變動。這一時期南漢雖與閩、楚有過兩次交戰(zhàn),但均無戰(zhàn)果,保持了劉?立國之年的疆界。從南漢大有三年(930年)到南漢大有四年(931年)這一階段,南漢的疆界出現(xiàn)了戲劇性的變化。高祖劉?征服了安南曲氏,安南十二州納入南漢版圖。在南漢大有五年到大有十一年,交趾十二州雖不納入南漢版圖,但仍屬于南漢的羈糜州縣。吳權上臺后,越南與南漢斷絕往來,且自行稱王。

從南漢中宗乾和六年(948年)到乾和十六年(958年),南漢的疆界面積大大拓展,并且首次逾嶺進入湖南,是南漢疆域的鼎盛時期。從南漢后主大寶七年(964年)到南漢大寶十四年(971年),這一階段,南漢的疆域逐漸縮小,湖南境內(nèi)、粵西和粵東的部分州縣相繼為宋軍攻陷。

行政區(qū)劃

南漢建國時,嶺表之地,由湖南馬殷、交州曲氏及南漢劉氏三家共分天下。南漢占據(jù)了粵東全部和粵西的部分地區(qū),共計二府46州。漢中宗乾和六年年(948年)底,南漢驍將吳懷恩、吳珣不負皇帝所托,攻下賀州、昭州,凱旋而歸。乾和九年(951年),十一月,南漢再度發(fā)兵出擊,意圖將賀州以西馬楚勢力趕出嶺表。南漢軍隊所向無敵,南楚之蒙、桂刺史皆聞風而逃,南漢將軍吳懷恩順勢取蒙、桂、宜、連、梧、嚴、富、柳、龔、象十州。十二月,南漢又趁南唐占楚未穩(wěn)之機,出兵取郴州。至此,南漢將南楚在粵西的領地悉數(shù)囊括于界內(nèi),并且疆域至北進入今湖南領地。根據(jù)以上所述,將南漢疆域極盛時期的所轄州縣情況列表如下:

府名 轄縣 治所

興王府 咸寧、??怠⒎?、增城、四會、化蒙、懷集、東莞、清遠、濤水、洽漚、演陽、新會、義寧

齊昌府 興寧 /

循州 龍川、雷鄉(xiāng) 龍川

正州 歸善、博羅、河源、海豐 歸善

常樂州 博電、零綠、鹽場 /

韶州 曲江、始興、樂昌、翁源、仁化、偵昌 曲江

端州 高要、平興 高要

康州 端溪、晉康、悅城、都城 端溪

新州 新興、永順 新興

封州 封川、開建 封川

瀧州 瀧水、開陽、鎮(zhèn)南、建水 瀧水

恩州 恩平、陽江、杜陵 恩平

春州 陽春、羅水、流南 陽春

高州 良德、電白、保定 /

藤州 譚津、感義、義昌、寧風 /

義州 岑溪、永業(yè)、連城 岑溪

竇州 信義、懷德、潭峨、特亮 信義

勤州 富林、銅陵 富林

潯州 桂平、皇化 桂平

郁林州 郁林、興業(yè)、興德 郁林

賓州 嶺方、瑯邪、保城 嶺方

澄州 上林、無虞、賀水、止戈 上林

繡州 常林、阿林、羅繡 /

邕州 宣化、武緣、晉興、朗寧、恩龍、如和、封陵 宣化

貴州 郁平、懷澤、潮水、義山 郁平

黨州 善勞、撫安、容山、懷義 善勞

橫州 寧浦、從化、樂山 寧浦

田州 都救、惠佳、武籠、橫山、如賴 都救

巒州 永定、武羅、靈竹 永定

羅州 廉江、吳川、干水 廉江

潘州 越裳、南巴、潘水 越裳

容州 北流、普寧、陵城、渭龍、欣道、陸川 北流

辯州 石龍、陵羅 石龍

白州 博白、建寧、周羅、南昌 博白

牢州 南流、定川、宕川 /

欽州 欽江、保京、遵化、內(nèi)亭、靈山 欽江

禺州 峨石、羅辨、扶萊 峨石

潮州 海陽、潮陽、程鄉(xiāng) 海陽

雷州 海康、遂溪、徐聞 ???/p>

崖州 舍城、澄邁、文昌 舍城

瓊州 瓊山、臨高、樂會 瓊山

振州 寧遠、吉陽 寧遠

萬安州 萬安、陵水、富云、博遼 萬安

循州 義倫、昌化、感恩、洛場、富羅 義倫

順州 龍化、溫水、南河、龍豪 龍化

廉州 合浦、封山、蔡龍、大廉 合浦

思唐州 武郎、思和 武郎

融州 融水、武陽 融水

以下為951年后增加的州

賀州 臨賀、桂嶺、馮乘、封陽、富川、蕩山 臨賀

昭州 平樂、恭城、永平 平樂

蒙州 立山、東區(qū)、正義 立山

桂州 臨桂、陽朔、荔浦、豐水、修仁、恭化、永福、理定、古 臨桂

宜州 龍水、天河、崖山、東璽 龍水

連州 桂陽、陽山、連山 桂陽

梧州 蒼梧、戎城、孟陵 蒼梧

嚴州 來賓、循德、歸化 來賓

富州 龍平、思勤、馬江 龍平

柳州 馬平、龍城、洛容、洛曹、象 馬平

龔州 平南、武林、隋建、大同、陽川 平南

象州 陽壽、武仙、武化 武化

郴州 郴、義章、高亭、郴義、藍山 郴

溥州 德昌、義寧、廣明、臨川 德昌

英州 湞陽 湞陽

雄州 湞昌 湞昌

敬州 程鄉(xiāng) 程鄉(xiāng)

節(jié)度使

南漢仍采納節(jié)度使制,但已完全不同于唐代。南漢的節(jié)度使一職,幾乎都是由文人和宗室諸王充任。這對削弱方鎮(zhèn)權力。已知的南漢節(jié)度使設置情況如下表:

治所 軍名 史料來源

廣州 清海軍 《十國春秋》卷一百一十三

邕州 建武軍 《輿地廣記》卷三十六

容州 寧遠軍 《十國春秋》卷六十二

正州 正州節(jié)度 《十國春秋》卷六十一

交州 靜海軍 《九國志》卷九

韶州 雄武軍 《南漢金石志》卷二

桂州 靜江軍 《十國春秋》卷一百一十三

政治

中央制度

三省六部

南漢的職官概沿襲唐代職官制度,但又大為簡化,中央三省皆有記載,六部職官亦時有出現(xiàn),對于宰相制度則于建國之初就設立,并繼續(xù)沿用唐同平章事一名。劉?稱帝,以后梁使臣趙光裔為兵部尚書,節(jié)度副使楊洞潛為兵部侍郎,節(jié)度判官李殷衡為禮部侍郎,并同平章事。建國伊始僅設兵部及禮部概出于戰(zhàn)爭及出使諸國之需要。南漢晚期,則出現(xiàn)禮部尚書參與刑訊的現(xiàn)象,這在南方諸國之中亦為罕見。

南漢除兵部、禮部、工部侍郎兼宰相外,三省長官亦兼宰相。南漢立國之初,蓋人才匾乏,故多以六部侍郎兼宰相如乾亨五年(921年),尚書左丞倪曙同平章事。趙光裔不僅為宰相,還同時官任門下侍郎,大有十二年(939年)卒后其職由其子翰林學士承旨、尚書左丞趙損所襲任。第二年,損亦卒,遂以寧遠節(jié)度使南昌王定保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不逾年亦卒。南漢任中書侍郎見于史料者僅此一人。

南漢門下省亦沿唐制,有諫議大夫、給事中等職。開寶四年(971年),北宋攻下廣州,太祖遣使責問宦官李托縱火燒府庫之罪,托不能對。跟諫議大夫王硅謂托曰“昔在廣州,機務并爾輩所專,火又自內(nèi)起,今天子遣使案問,爾復欲推過何人”遂唾而批其頰,托乃引伏,后至京斬之?!段馁缺分嘘愂刂泄巽曇嘤杏抑G議大夫一職。

三司

南漢除以戶部掌控財政外,沿襲了唐代的辦法,蓋以度支、鹽鐵、戶部三司分掌財政,雖未見度支使的記載,但這種分權的做法南漢是完全繼承下來,并改“使”為“務”。如《新開宴石山記》載劉崇遠為容州管內(nèi)都制置鹽鐵發(fā)運等務,李道員亦為制置務。制置務、鹽鐵務蓋由唐代制置使、鹽鐵使沿化而來。不僅容州有制置務,豈州亦有此機構。

選官制度

劉?在位時依靠士人治政,盡任士人為諸州刺史,還通過科舉,每年錄用進士、明經(jīng)十余人為地方官,避免了軍閥割據(jù)稱雄之患。南漢是十國中堅持科舉考試的國家之一,其科舉沿唐制設進士、明經(jīng)兩科。乾亨四年(920年)春三月,南漢主劉?聽從楊洞潛之請,立學校,開貢舉,設銓選。此次放進士、明經(jīng)十余人,如唐故事,歲以為常。南漢雖地處嶺南,但對科舉同樣重視,不因時代為亂世而廢之??婆e同樣是南漢政權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文獻通考·選舉》亦云“至于朝代更易,干戈攘抱之歲,貢舉未嘗廢也”。這也是割據(jù)政權鞏固統(tǒng)治,獨霸一方的重要手段。雖未知南漢是否如中原一樣對進士要“計選數(shù)年”后再申請考選,合格者才授官,但其考試的內(nèi)容和形式應該是和中原一致的,即詩賦。

地方制度

南漢仍采納節(jié)度使制,但已完全不同于唐代。州、縣是南漢主要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單位。南漢州的長官為刺史或知某州軍州事,多由宗室或文臣出任。南漢是五代時期最先打破由武夫任職刺史的局面,代之以文人的割據(jù)政權。這與五代各國“州郡掌獄吏不明習律令,守牧多武人”大不相同。文人掌控州縣級權力,一方面能消除武人專橫之弊,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另外,一般情況下,文人處事溫和且頗能導化風氣,有利于地方的安定和百姓的平穩(wěn)生活。南漢“刺史無武人”的創(chuàng)舉,對官僚體制的改革和中央集權政治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縣的長官為令或知縣酬,其職責為“掌導風化,察冤滯,聽獄訟。凡民田收授,縣令給之。每歲季冬,行鄉(xiāng)飲酒禮。籍賬、傳騷、倉庫、盜賊、堤道,雖有專官,皆通知?!笨h以下設有鄉(xiāng)、保等小行政區(qū)劃單位。清代在廣州北郊下塘村發(fā)現(xiàn)的南漢內(nèi)侍省扶風郡馬氏二十四娘墓券中稱“買得左金吾街咸寧縣北石鄉(xiāng)石馬保曹蒲觀界地,名云峰嶺下坤向地一面?!北阕阋宰C明縣級以下依然存在行政單位。

法律制度

南漢從政權初創(chuàng),其立法就以酷濫著稱。“?性嚴酷,果于殺戮,每視事則垂簾于便殿,使有司引罪人于殿下,設其非法之具而屠膾之”;又有“灌鼻、割舌、支解、刳剔、炮炙、烹蒸之法,或聚毒蛇水中,以罪人投之,謂之水獄”。

在十國政權中,南漢統(tǒng)治者從劉?到劉鋹皆設非常規(guī)刑具,建人間地獄,其立法堪稱酷刑峻法之最。南漢統(tǒng)治者濫用酷刑,民眾不堪其苦。光天元年(942年)七月,劉?死后不久,博羅(今屬廣東)人張遇賢在循州(今廣東龍川西南)揭竿而起,自稱“中天八國王”,年號永樂。起義軍多次打敗南漢官軍,并自嶺南向北挺進到南唐的虔州(今江西贛州),以白云洞為根據(jù)地,擁眾十余萬人。次年,因力量懸殊及叛徒出賣,被南唐軍所鎮(zhèn)壓。

南漢政權不僅立法以嚴酷著稱,官員執(zhí)法更是隨意,斬刑見于南漢最多,除斬刑外,南漢同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一樣有賜死刑罰。南漢除這兩種死刑外,最多的是法外用刑,法外用刑有隨意性且比死刑更為殘酷,對百姓更具有震懾性,也就因此更為小國君主所喜好,如族誅。南漢皇帝還喜歡毒殺臣下。乾和二年(944年),劉晟遣使鴆殺鎮(zhèn)王劉洪澤于邕州。劉鋹在國時,亦多置鴆以毒臣下。

軍事

兵制

南漢自劉謙以萬人在封州起兵開始,一直到后主劉鋹亡國于北宋。不僅是五代歷史存在時間最悠久的政權之一,也先后同南楚、閩、南唐、北宋、大越等勢力鏖戰(zhàn)。其疆域也逐漸達到坐擁嶺南60州的巨大規(guī)模。

在地方上,南漢有四個編制的部隊。以地位高低排序:鎮(zhèn)軍、團練軍、左右街軍、土軍。鎮(zhèn)軍相對精銳,是分別由各自的節(jié)度使指揮的地區(qū)力量,主要負責鎮(zhèn)守邊疆重鎮(zhèn)或交通樞紐處。余下的各軍就類似于市民自衛(wèi)隊和民兵,安保功能大于作戰(zhàn)功能。在必須的情況下,南漢統(tǒng)治者也會他們來增加軍力。在軍隊的指揮系統(tǒng)上,南漢有任用宦官擔任將領的習慣。考慮到他們的大臣在任職前,大都會進行閹割手術,類似的規(guī)定在軍隊里也就不奇怪了。在下克上頻繁的五代,怎樣防止軍隊將領謀朝篡位,就是懸在所有統(tǒng)治者頭上的劍。宦官因為性功能能力的喪失,致使野心也比較有限,成為君主可以信任的極少數(shù)人。盡管是閹人出身,這些將領也大都熟讀戰(zhàn)策、弓馬嫻熟。

禁軍

南漢政權沒有侍衛(wèi)親軍的禁軍編制,卻有判六軍一職,多以親王領之。大有七年(934年)十二月,漢主劉?命判六軍秦王劉弘度募宿衛(wèi)兵千人,皆市井無賴子弟,宏度逆之。開寶四年(971年)二月丁卯朔,劉鋹命判六軍十二衛(wèi)禎王保興拒宋。后梁將唐天子六軍三個軍號六支部隊沿變?yōu)榱鶄€軍號十二支部隊,南漢蓋亦以后梁建置,故有六軍十二衛(wèi)之稱。

南漢亦有后漢、后周禁軍中的東西班,但未知是否是禁軍。大寶五年(962年)十二月,宦官許彥真與龔澄樞爭權,“澄樞遣西班將軍王仁遇告彥真父子謀反,下獄,族誅之”。對禁軍統(tǒng)帥南漢設大元帥、副元帥等職,并以親王領之。劉晟弒兄之后,以越王弘昌為諸道兵馬都元帥,循王弘杲為副元帥。二王很快被殺,從此不見南漢有元帥一職,蓋此正、副元帥亦為虛授,并未掌控實權。

南漢似亦有侍衛(wèi)親軍,大寶七年(964年),陳守中所撰《文偃碑》載孔廷謂官右龍虎軍控鶴將軍、陪戎副尉??佞Q本為后梁侍衛(wèi)親軍,南漢蓋亦沿襲之,但似成為天子六軍下的一個官銜,似不真有控鶴之侍衛(wèi)親軍。南漢后期設六軍觀軍容使,掌握國家軍事大權。劉鋹時龔澄樞曾官至縹騎大將軍,尋改上將軍、左龍虎軍觀軍容使后李托為六軍觀軍容使、行內(nèi)中尉,遷鏢騎上將軍薛崇譽亦遷內(nèi)中尉,簽書點檢司事。

象軍

乾和六年(948年),劉晟遣巨象指揮使吳珣、內(nèi)侍吳懷恩攻克賀州,后來該象軍于開寶四年(971年)十二月,潘美在韶州蓮花峰下一舉將其擊敗。由于嶺南大象較多,人類便利用大象作為戰(zhàn)爭的工具。對于南漢象軍的編制,亦有記載,南漢教象為陣,每象載十數(shù)人,皆執(zhí)兵仗,凡戰(zhàn)必置陣前,以壯軍威。

對外戰(zhàn)爭

年份 戰(zhàn)事 參戰(zhàn)方

908年 馬殷攻劉隱之戰(zhàn) 南楚

910年 高州之戰(zhàn) 南楚

911年 韶州之戰(zhàn) 南楚

911年 容州、高州之戰(zhàn) 南楚

924年 攻閩國之戰(zhàn) 閩國

928年 封州之戰(zhàn) 南楚

930年 交州之戰(zhàn) 安南

930年 攻占城之戰(zhàn) 占城

931年 交州之戰(zhàn) 安南

936年 蒙州、桂州之戰(zhàn) 南楚

938年 交州之戰(zhàn) 安南

948年 賀州之戰(zhàn) 南楚

951年 蒙州之戰(zhàn) 南楚

951年 桂州之戰(zhàn) 南楚

951年 郴州之戰(zhàn) 南楚

952年 全州之戰(zhàn) 南唐

952年 郴州之戰(zhàn) 南楚

963年 桂陽、江華之戰(zhàn) 北宋

964年 潭州之戰(zhàn) 北宋

964年 郴州之戰(zhàn) 北宋

968年 道州之戰(zhàn) 北宋

970年 賀州之戰(zhàn) 北宋

971年 宋滅南漢之戰(zhàn) 北宋

外交

與唐、五代

南漢與中朝(唐朝和五代諸政權)的交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劉氏藩鎮(zhèn)時期,劉隱、劉?兄弟臣服于中朝天子,定期朝貢,扮演著一個忠實的藩鎮(zhèn)節(jié)度使的角色,雙方往來頻繁第二個階段,自高祖劉?斥責后梁為偽朝,獨自稱帝立國后,與中朝徹底斷絕關系,雙方中斷交往將近十年第三階段,后唐莊宗滅梁入汁后,劉?聽聞唐軍兵力強盛,惶恐不安,慌忙遣使入朝,觀察中朝局勢,南漢與中朝恢復往來,但是這一階段的交往次數(shù)相當少,一直到南漢滅亡,南漢統(tǒng)治者只有在后唐建立之初和后周世宗南征得勝之際,僅此兩次遣使入朝。總的來說,南漢與中朝關系疏離。

與南楚

在南方諸國中,南漢與湖南的南楚政權領土接壤,雙方的交往最為頻繁。從唐天祐二年(905年),劉隱建立藩鎮(zhèn)政權,到后周廣順元年(951年),南楚滅亡,在這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雙方或戰(zhàn)或和,來往密切。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八月,馬殷為拓展疆域,與劉隱共戰(zhàn)十余回,攻下昭、賀、梧、蒙、龔、富六州,桂管諸州大體落入馬氏手中。后梁太祖開平四年(910年),令劉隱久攻不克的容州寧遠節(jié)度使龐巨昭、高州防御使劉昌魯,“惡劉隱殘虐”,先后舉境歸南楚馬氏。馬氏在粵西的疆土愈加擴大。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劉?發(fā)兵攻打容州及高州,馬氏救援不及,遂失城池于劉?。當時,嶺南之地除卻交州曲氏,僅余楚漢二雄相爭。

后梁乾化二年(912年),梁太祖朱溫聽聞劉?與馬殷為爭奪嶺表諸州相互攻伐,戰(zhàn)禍頻頻,不愿意看到劉、馬任何一方,單獨作大,獨霸南疆,遂派右散騎常侍韋戩等為潭、廣和葉使,充當和事佬,企圖消弭兩大政權之間的矛盾。當時,劉氏經(jīng)過多年的戰(zhàn)伐,意頗厭戰(zhàn),也渴望與馬氏和平相處,共同發(fā)展。于是,在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劉?主動求婚于南楚,馬殷答應將女兒許配給劉?。乾亨三年(919年)馬氏冊封為皇后。這開啟了劉氏政權與南楚和平交往的大門。

南漢大有二年(928年),楚王馬殷發(fā)水軍圍攻南漢封州。占領封州后,沿西江順流而下,旦夕可至廣州。馬殷此舉顯然是直奔南漢都城而去,意在攻滅南漢。封州之圍后不久,馬殷去世,南楚陷入了同室操戈的混亂局面。這之后,南漢與南楚之間,再生戰(zhàn)事,皆不是由南楚主動興兵。至南漢中宗安定境內(nèi)之后,遂有意外拓疆域。于是,漢楚戰(zhàn)事又起。不過,這一時期,雙方在戰(zhàn)爭中的攻守地位已經(jīng)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南漢由守衛(wèi)轉(zhuǎn)入進攻,而南楚則轉(zhuǎn)入防御。南漢乾和九年(951年)十二月,漢中宗劉晟遣內(nèi)侍省承潘崇徹、將軍謝貫將兵攻郴州,南唐邊鎬發(fā)兵救之,崇徹敗唐兵于義章,又取郴州。至此,南漢在南楚的疆域爭奪戰(zhàn)中,首次跨嶺入主湖南境內(nèi)領土,這也是得益于南唐出兵滅南楚的軍事舉動。

與閩國

南漢與閩國交往記錄不多。雙方的交往開始于唐天祐二年(905年),南漢的前身劉氏藩鎮(zhèn)時期,結束于后晉開運二年(945年)南唐出兵滅閩,閩亡國。后梁開平四年(910年),閩遣員外郎崔某來聘,以結良姻。但是為誰求婚及結果如何,遍尋史籍仍不得要領,只得存疑。次年,劉隱病卒,南方諸政權中唯有閩派遣使節(jié)責文來祭,“表同盟之心”,“永言歡好”,說明王審知頗為關注嶺南劉氏政權的變革及其試圖修好、輯睦四鄰的愿望,也反映出南漢與閩的關系良好。劉?甫一即帝位,閩王審知即遣使來,為其子牙內(nèi)都指揮使王延鈞提親。南漢主劉?也秉承交好四鄰的宗旨,以劉隱之女清遠公主嫁于王延鈞。以雙方相距道遠為由,閩王還派宦官林延遇至廣州置邸,專掌國信。劉?對此也大力支持。

與南平

南漢與南平的關系,是由荊南獨特的地理位置所致。荊南地處水陸交通要道,值劉氏政權尊奉中朝為正朔時期,每年都保持積極向后梁上貢及使節(jié)往來。因此,南漢與荊南友好交往的關鍵點,在于南漢依賴這條朝貢之路。史書記載,“南漢、閩、楚皆奉梁正朔,歲時貢奉,皆假道荊南”。因此,客觀上,南漢需要保持與南平交好,因為關系到其聯(lián)絡中朝交通的生命線。高祖劉?即位前,就派遣龐師進常居荊州,幫助南漢上貢的車隊補給。其后,劉?雖斷絕向中朝朝貢,閉門作天子,但依舊未撤銷龐師進駐邸。立國之后,南漢與南平有意共同牽制南楚,形成三方利益均勢。

與吳越

南漢與吳越一路交好,雙方交往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劉?執(zhí)政時期,從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到南漢大有十五年(后晉天福七年,942年)的31年時間里。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劉?遣供軍巡官陳用拙奉禮幣如吳越,請求以兄事吳越王。這是雙方政權的第一次接觸,也開啟了二者友好交往的大門。南漢乾亨三年(后梁貞明五年,919年),后梁下詔削奪劉?官爵,并命吳越王錢镠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出兵討伐南漢。錢镠受命,但以“山川隔越,地方擾攘”為詞,按兵不動。胡三省注云受命者,不逆梁之意不行者,不肯自弊其力以伐與國。錢镠選擇了兩不得罪的方法,既不拒絕梁王的詔書,但也不因為劉?自立就興兵伐漢。

南漢大有七年(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在吳越王錢镠去世兩年后,南漢主得知信息,遣左仆射何瑱致祭于吳越國王,禮數(shù)周全,同時,又向吳越國的新任國主表示了友好的意愿。南漢大有十四年(后晉天福六年,941年),劉?派人至吳越求已故南漢皇后馬氏之妹,未果。次年,高祖劉?病姐。

與吳、南唐

無論是楊吳,還是南唐,都是南方諸政權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它們不但與中原政權相鄰,而且一直以來,與中原政權都處于敵對態(tài)度。在其周邊的吳越、閩、南楚等國皆奉五代政權為正朔,與之站在對立的陣營中,可以說環(huán)顧四周,皆非友邦。南漢與楊吳、南唐在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領土并不接壤。為了牽制南楚、閩,在藩鎮(zhèn)政權時期,劉氏就不忘與楊吳加強聯(lián)系。南漢立國后,失去五代政權的庇護,更是積極與南方大國楊吳、南唐保持友好關系,互通使節(jié),“情若弟兄,義敦交契?!?/p>

南漢乾亨元年(后梁貞明三年,917年),劉?即位后月余,即遣客省使劉瑭出使楊吳,告知南漢建國之事,并勸吳王稱帝。南漢大有十年(后晉天福二年,937年),徐知誥正式受吳禪,在金陵即皇帝位,改名李昪。南漢高祖與瘍帝統(tǒng)治時期是南漢與南唐往來最為頻繁的時期。李昪受禪當年,即派使節(jié)赴南漢相告。南漢大有十一年(后晉天福三年,938年),漢高祖遣集賢殿學士鄒禹謨?nèi)缒咸谱YR,開始了南漢與淮南政權中斷二十余載的聯(lián)系。南漢中宗統(tǒng)治時期,南漢與南唐的交往,戰(zhàn)和相間。南漢后主統(tǒng)治時期,南漢大寶十年(北宋開寶元年,967年),南唐后主李煜承宋太祖趙匡胤之命,派遣有才辯的陳省躬出使南漢,勸劉鋹歸順宋朝,劉鋹不從。

與越南

南漢與越南從南漢乾亨元年(917年)一直到大寶十四年(971年),長達五十五年的交往。從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到大有二年(929年)南漢與安南作為兩個對立的割據(jù)政權。自唐朝末年,由于中央政權無力管轄,越南地方武裝力量便分成諸股割據(jù)勢力,各霸一方。乾亨元年(917年)曲顥即遣其子曲承美為歡好使達到廣州,試探南漢虛實同時,又竭力保持與后梁的關系,試圖構成后梁-南漢-越南三角關系,彼此牽制,維持利益均勢。是年,曲顥卒,曲承美向后梁進貢求封,得靜海軍節(jié)度使之職,專有交趾十二州之地。后梁的冊封,徹底激化了劉氏與曲氏的矛盾。南漢高祖本就意欲吞并交管,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而“慮道遠,兵力不繼,因使招之?!薄俺忻啦豢蟽?nèi)附,對人指高祖為偽朝”。不過,當時南漢剛剛立國,尚需要時日打基礎,增加和提高國力,加強與南楚、閩、楊吳、吳越等國的聯(lián)系,故而南漢雖然心懷征伐越南之心,但最終并未付諸實踐。

南漢大有三年(930年)劉?派梁克貞與李守鄘領兵攻交州,曲承美兵敗被俘。以南漢當時的國力,雖有心一統(tǒng)安南而力不足,況且動一發(fā)而牽全局,南漢不得不顧慮與其他鄰邦,如南楚、閩之間的均勢,故劉?采取羈糜之策??上Ш镁安婚L,劉氏政權夢寐以求的對越南的直接控制,僅僅維系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大有四年(931年),楊廷藝起兵叛亂,突襲交州,交州為楊廷藝所占領。南漢出兵鎮(zhèn)壓未果,反喪失了對越南的直接控制權。同年,楊廷藝屬將矯公羨殺死了楊廷藝,割據(jù)一方。矯公羨割據(jù)越南期間,依然臣服于南漢。另一屬將吳權領兵攻打矯公羨,矯公羨便求救于劉?,劉?封兒子劉弘操為交王,然后領兵進攻吳權,結果被吳權打敗,劉弘操陣亡。吳權從此占有了交州,越南。白藤江戰(zhàn)役之后,南漢再也沒有出兵安南的記錄。此后將近十五年時間里,南漢與安南沒有來往。

乾和十二年(954年)吳氏政權經(jīng)過十多年的動蕩之后,勢力己經(jīng)衰退,迫使其放棄王位,再次向南漢遣使稱臣。中宗劉展冊封其靜海軍節(jié)度使兼安南都護。

經(jīng)濟

農(nóng)業(yè)

南漢時期,嶺南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在唐代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前發(fā)展。首先,可耕地進一步開發(fā)。南漢時,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普遍存在葑田。大寶末,“有稻田自海中浮來,上魚藻門外,民聚觀之”,這種漂浮的稻田,就是葑田。其次,糧食產(chǎn)量的提高。從總體上看,南漢時期,嶺南地區(qū)糧食產(chǎn)量應當比唐代有了提高。從畝產(chǎn)上看,南漢高祖白龍、大有年間,潮陽大族洪宗啟之妻林氏舍田900畝入靈山寺,歲入租谷1000石。據(jù)學者推算,當時南漢農(nóng)田單位畝產(chǎn)量,達到2.2萬石或2.8萬石,與江淮地區(qū)的糧食畝產(chǎn)量相差無幾。潮州在嶺南并不是農(nóng)業(yè)最發(fā)達地區(qū),已有如此水平,嶺南其它地區(qū)糧食生產(chǎn)水平可見一斑。再者,經(jīng)濟作物種植的多樣化。除了糧食之外,南漢時期,嶺南各地普遍種植富有地方特色的蔬菜、水果、花木等。如在興王府城東有荔枝洲,方圓五十里又興王府城西北郊有花田,平田彌望,時人多種植素馨花昭州地區(qū),開展桑蠶業(yè),女子親蠶,勤女紅等等。

手工業(yè)

冶礦

首先在礦藏的產(chǎn)量方面。南漢歷代君主都好大喜功,營建的宮殿建筑窮極奢華,金銀耗費數(shù)難計,即可見其產(chǎn)量的驚人。大量的金、銀、鐵、鉛等金屬被使用在宮廷建設上,可見,上述礦產(chǎn)量有了一定的增長,使得每一位統(tǒng)治者都有足夠的儲備任意揮霍。

其次,在鑄造技術方面?,F(xiàn)存于廣州光孝寺里的兩座鐵塔,東塔是龔澄樞與夫人鄧氏三十三娘于大寶六年(963年)聯(lián)名捐鑄的。西塔是劉鋹在大寶十年(967年)命人鑄造的,它的形式、高度,完全模仿東塔,每面鑄有一座印度式佛龕,龕內(nèi)供有佛像一尊,全塔佛像達千尊以上,故此塔又稱千佛塔,工藝非常優(yōu)良,歷時一千多年仍未出現(xiàn)嚴重的銹蝕情況。塔身四角又有檐和角,鑄造形態(tài)各異的飛天、飛鵝、飛鳳和怪獸。其鑄造技術已達到了五代的最高水平,無與倫比。

陶瓷

南漢陶瓷業(yè)的發(fā)展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其一,生產(chǎn)規(guī)模的擴大。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南漢時期陶瓷產(chǎn)地增加了廣州皇帝崗窯,南海官窯,澄海程洋崗窯、官隴窯、北洋窯等處。其二,制作工藝的提升。廣東地區(qū)出產(chǎn)的唐代青瓷,有青、黃、綠與淡綠等顏色,釉色晶瑩、胎質(zhì)細膩,制造優(yōu)美,已經(jīng)可以與南北各地有名的瓷器媲美。南漢時期,制瓷工藝進一步發(fā)展。其三,土窯興盛。其四,南漢瓷器多外銷。西沙群島甘泉島附近,考古工作者打撈到多件類似昭陵和皇帝崗出土的青白釉小口瓶、點彩瓶、罐、四系小瓶、碗、碟、粉盒等瓷器。

商業(yè)

南漢商業(yè)繁榮,史稱“劉?總百越之眾,通珠貝之利,開國而為漢”,商業(yè)貿(mào)易的活躍,不僅帶來了南漢的“珠玉之富”,也在很大程度上從經(jīng)濟方面支援了南漢的日常開支和運作。首先,南漢與周邊政權的貿(mào)易往來興盛。派遣龐師進在荊州設置邸店,并建造車乘以供給饋運,在嶺南劉氏稱帝絕貢于中朝之后,邸店并沒有被撤銷。一直到后主被俘北上,經(jīng)過荊州時,尚見到龐師進在此。此外,南漢“西通黔蜀”,與蜀有貿(mào)易往來。其次,海外貿(mào)易活躍。通過海外貿(mào)易輸入嶺南的商貨不下幾十種,主要是各種香料、珠貝、象牙、犀角等“珍物”。

貨幣

南漢的鑄幣業(yè)亦非常發(fā)達,除鑄銅錢外,最多的是鉛錢。1964年冬,廣東省清遠縣在興修筆架河水利工程時,在一個晚唐的陶魂壇中,出土有三十六枚劉隱鑄的小鉛錢這是廣東省首次出土的早期官鑄鉛錢。劉?即位之初,鑄乾亨重寶、乾亨通寶錢。羅伯昭認為:“通寶鑄于即位之時,故稀見。而重寶較多,蓋鑄于即位之后,乃以一當十也?!睂τ凇笆斻~錢一”的兌換比例,羅伯昭認為是市場規(guī)律起作用,非官方定之,所論甚高。南漢盡管規(guī)定“城內(nèi)用鉛,城外用銅,犯者抵死”,但從出土情況看,似乎這一規(guī)定并沒有得到嚴格的執(zhí)行。

賦稅

南漢賦稅之重,非常令人吃驚。各州皆有專門的收稅機構一制置務,“江湖及池潭破塘聚魚之處,皆納官錢,豬、羊、鵝、鹿、魚、果并外場鎮(zhèn)課利,歲收銅錢一千七十貫”。不但稅種名目繁多,各地收稅標準亦不同?!懊坑鍪屑?,居人婦女貨賣柴米者,豈州人收一錢,以為地鋪之直瓊州粳米計稅四錢,糯米五錢?!蹦蠞h對城內(nèi)的市集收稅,但對農(nóng)村的集市卻鞭長末及,《嶺南叢述》載“越之市為墟,多在村場,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來之,荊南嶺表皆然?!敝敝帘彼螘r亦對此類農(nóng)村集市放任不管。劉鋹時科稅賦斂更重,曾私制大量,重斂于民,凡輸一石,乃為一石八斗,廣南諸州民輸稅米,每石白配百六十錢。

人口

嶺南之地的大部分州縣在唐天寶之后,戶數(shù)都大幅度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豈管所轄諸州。唐末期間嶺南人口大量銳減,其戶數(shù)應該不高于142927戶。到宋滅南漢時,獲南漢戶數(shù)共170263戶。其中,南漢時期嶺南戶數(shù)增加了近30000戶。而且這一數(shù)據(jù)還不包括不入嶺南戶籍的蕃人,和南漢后期,由于統(tǒng)治者的橫征暴斂,隱匿山林的百姓。

文化

文學

南漢國內(nèi)云集了一批頗有才華的文人墨客。首先,南漢國主大都是好文之人。高祖劉?就喜歡舞文弄墨,經(jīng)常與大臣文士討論詩賦,“每逢群臣文字奏進,必厚頒賞賚”。中宗劉晟也頗有文學修養(yǎng),嘗與大臣同游羅浮山,賦詩為樂。其次,南漢國內(nèi)亦有不少飽學之士,文辭造詣頗深。高祖朝,不少宮殿建成,朝中之士都爭相獻賦。著作郎陳光乂為文德殿作賦。中書侍郎王定保,富文詞,時南宮成,極土木之華麗,其入朝獻《七奇賦》,一時稱為絕倫。翰林學士承旨王宏,工為詩賦,洱筆左右,倍受高祖恩寵,南漢白龍元年(925年),白虹入宮中之三清殿,群臣皆以為此乃災異之兆,然王宏改白虹為白龍,遂作《白龍見賦》。此外,高祖時期還有不少長于詩文之人。如倪曙,初為唐中和間進士及第,文字優(yōu)雅,制詞有“螢雪服勤,屬詞清妙”之語,后為南漢尚書左垂,工于詩賦,著有賦一卷。陳用拙,嫻習禮樂,工為詩歌,所作詩文,人多傳誦,著有詩集八卷。梁高,南漢進士,富有文藻,一篇《倚門望子賦》,名震一時。張瀛,唐末詩人張碧之子,南漢任曹郎,詩文頗見其父之風,“同列見之,曰'非是父,不生是子'。”所作之《贈琴棋僧歌》,為時人稱頌。

中宗朝,亦有不少知名文人。尚書左垂簡文會“工為詩歌”。中書舍人鐘允章文思敏捷,援筆立成,詞藻燦漫,聲華籍甚,諸國皆耳熟其名。如雷岳,“能詞章,尤工駢偶文”,中宗時命岳為韶州證真寺僧文偃撰寫《塔銘》,“詞極宏贍,抄誦者踵門,一時紙貴?!笨梢?,雷岳文采之出色,對當時文人的影響力頗大。林楚材,能詩,“一時緒紳咸折節(jié)與之游”,與黃損多有往來,亦曾贈其詩,云“身閑不恨辭官早,詩好常甘得句遲?!睍r人多稱頌。

后主朝,頗有善于文辭之人。鐘允章之弟鐘有章,少有文藻,與允章齊名。后主在羅浮山建天華宮,又立云華閣,兩門左為含陽,右為起云,其亭有甘露、羽蓋諸名,皆極宏麗。命有章為文記之,時稱“大手著作”。另有陳守中,博覽群書,富贍詞翰,其“著作為當時詞臣之冠”,為云門山大覺禪寺撰寫碑記,大為后主贊賞。古成之,力學不倦,淹通群籍,“時作為詩歌以見志,出語輒驚其濟輩”。由是,名動四方。

史學

南漢偏居嶺表,記述的文字不完全,官修史書的情況已無從知曉。但是,在私人修史方面,南漢頗有成績。高祖朝,王定保晚年著《唐披言》,記述了唐代科舉制度、文士風氣和文人墨客逸聞等方面的內(nèi)容。《四庫全書總目》稱該書“述有唐一代,貢舉之制特詳,多史志所未及其一切雜事,亦足以規(guī)名場之風氣,驗士習之淳澆”。后主朝中書舍人知制浩胡賓王見“后主淫虐不道”,遂知南漢運數(shù)不能久也,棄官歸里其潛心治學,搜求遺文,著成《南漢國史》12卷,自烈祖劉隱至后主劉跟共計《五主傳》,楊洞潛至陸光圖等三十三人為《純臣傳》、又作《具臣》《亂臣》《宦官》《女謁》諸傳。這是南漢唯一一部私人修撰的國史,史料價值極高,將書更名為《劉氏興亡錄》,入宋后獻給宋廷,已失傳。

另據(jù)《宋史》所載“初,諸僭國皆有纂録,獨嶺南闕焉。惟胡賓王、胡元興二家纂述,皆不之備?!背e王的《劉氏興亡錄》外,胡元興也有相關南漢國史的著作,但已無從考知。入宋后,南漢司天監(jiān)周杰之孫周克明,訪問耆舊,采集碑志,撰著南漢紀載,但書未成而身先卒,余有十數(shù)卷,后亦散佚不傳。

音樂

南漢建立之初,沿襲唐朝制度,定吉兇禮法,置太常寺“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太常寺掌管一切直接或間接地與禮樂事務相關的活動,下屬太樂署則專門掌管音樂藝人的訓練與考核,鼓吹署專管儀仗鼓吹。內(nèi)宮還設有東、西教坊,負責訓練樂舞、百戲、雜技的表演。南漢偏居嶺表之地,開拓之后,統(tǒng)治者就開始松懈,日益沉溺于百戲游樂之中,極競奢靡之能事。

殤帝時教坊伶官超過千人,歌舞晝夜不分。伶人組成的龐大樂隊,經(jīng)過君主的特許能隨時出入宮苑??梢娔蠞h帝王對宮廷音樂的推崇和沉迷。都城之內(nèi)樂舞戲曲豐富多彩,娛樂活動興盛。南漢歸宋后,宋擇“廣州內(nèi)臣聰慧者數(shù)十人,于教坊習樂,名`簫韶部‘,改曰`云韶部’,內(nèi)宴則用之?!闭f明南漢宮廷音樂在當時應屬全國的翹楚。

南漢不僅宮廷音樂興盛,發(fā)展水平較高,而且還有一些知名的音樂家,造詣頗深。吏部郎中、知制浩陳用拙對音樂很有研究,著《大唐正聲琴譜》卷,“凡琴家論議、操名及古帝王、名士善琴者,咸載焉。又以古調(diào)無征音,補新征音譜,別為若干卷。其法以四弦中徽統(tǒng)會樞極,黃鐘正宮合南呂宮,無射商,即征音也。”時人“知音者皆秘之”。高祖朝才人蘇氏“工詩律,好為歌詞,后宮擬之曹大家。

宗教

最受南漢統(tǒng)治者歡迎的是佛教。劉?建國第二年(918年)便北上韶州,拜訪云門宗開山祖師文堰,救賜光泰禪院額及朱記。文偃,俗姓張氏,吳越蘇州嘉興人。生于咸通六年(864年),卒于南漢乾和七年(949年),八十六歲。至大有十一年(938年),劉?又如文偃入內(nèi)尋問禪機,并欲授文偃左右街大僧錄一職,文偃辭不受而求歸云門山,翌日,賜內(nèi)帑香藥施利鹽貸等回山,并加號曰“匡真大師”。葉昌熾云應該是“匡直大師”,他曾親得此匡直大師碑。

劉晟時又詔師入內(nèi),經(jīng)月供養(yǎng)。賜六株衣一襲、香藥施利等而回,并御制塔額,預賜為寶光之塔,瑞云之院。死后十七年,于大寶六年(963年)八月,托夢于雄武軍節(jié)度推官阮紹莊請李托前來開塔,劉跟命指揮韶州都監(jiān)軍府事梁延鄂同本府官吏往云門山開塔。文偃之后,有實性等傳承云門宗,同樣得到南漢皇帝的支持。

南漢崇佛的結果不僅是在各地廣造銅鐘,而且在全國各地廣造佛寺。環(huán)興王府建有二十八寺,以應上天二十八星宿。興王府內(nèi)亦廣建寺廟。歷史最為悠久的是光孝寺(在今廣州光孝路北),寺史長達多年。本南越王趙建德故宅,吳為虞翻講學處,稱“虞苑”。虞死后家人施宅為寺,名為制止寺。南漢其它地方亦廣建寺廟,羅浮山有寶積寺,門外有乾和三年(945年)所建陀羅尼幢一座。此年又在白州建有圣壽寺。瓊州亦建有開元寺,寺內(nèi)有乾和九年(952年)所鑄銅鐘。

科技

歷法

南漢擁有一批在當時可稱一流的天文歷算名家。這一點從宋代司天監(jiān)對南漢舊臣及其后人的任用情況可見一斑。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唐末司農(nóng)少卿、南漢朝的太常少卿周杰,其精通歷算、術數(shù)。他糾正了唐開元間天文學大家僧一行主持編寫的《大衍歷》的差錯,并加以修訂,著成《極衍》二十四篇。其子周茂元,繼承家學,入宋后為司天監(jiān)承。另外,胡萬傾,“幼神悟,通九宮三元之法。卜事奇中,百不失一?!逼渌鳌读绍婅b式》三卷,《太乙時紀陰陽二遁立成歷》二卷,為術數(shù)之士“咸守如繩尺”。其他尚有林楚材等人,對術數(shù)也有所研究。

醫(yī)學

南漢高祖時期,有一位著名的醫(yī)學家軒轅述,不僅好讀前代醫(yī)學書籍,而且能自具卓識,不拘泥于古人的說法。其醫(yī)術相當高明,“治病多奇驗”,遠近求醫(yī)者爭相前來。他根據(jù)前人青霞君的《寶臟論》,刊去謬誤,博采眾家之說,拾遺補缺,寫成《寶臟暢微論》三卷,成為醫(yī)家競相爭奪的寶貝。

建筑

南漢在廣州建有苑圃8處,宮殿26座,南漢在唐廣州城的基礎上進行了增建。廣州周圍以惠州博羅縣羅浮山天華宮為中心的建筑群最為有名。天華宮建于大寶二年(959年)。天華宮在羅浮山之西,南漢主建,有甘露、羽蓋等亭。云華閣,命中書舍人鐘有章作記。

民族

中和三年(883年),劉謙以軍功晉身為封州刺史,經(jīng)營當?shù)亻L達12年之久。對于那些桀驁不馴的蠻族首領,劉謙采取了比較開明的態(tài)度接納了他們,從而爭取到他們的合作。在雙方的協(xié)作下劉謙邁開了走向霸業(yè)的第一步。他很快就從當?shù)氐母髯迦酥心技巳f余名士兵和強大的艦隊。

社會

南漢時期,嶺南社會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統(tǒng)治者奉行保境息民,勸課農(nóng)桑,招徠商旅的政策,使嶺南的社會經(jīng)濟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fā)展。南漢耕地面積的擴大和糧食產(chǎn)量的提高,以及多樣化農(nóng)產(chǎn)品及經(jīng)濟作物的種植??芍獛X南的農(nóng)業(yè)社會在唐代的基礎上向前邁進了一步。南漢時期,嶺南之地已不需要從外調(diào)運糧食,到了宋代更出現(xiàn)廣米外銷的現(xiàn)象。但是,南漢后期,統(tǒng)治者不能很好地貫徹社會發(fā)展的政策。為了滿足統(tǒng)治階層的腐朽生活,不僅對境內(nèi)的人民苛以重稅,甚至派出軍隊掠奪過往商旅,搶奪金帛。嶺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不能為南漢統(tǒng)治者充分利用和發(fā)揮,全來為滿足其窮奢極欲的物質(zhì)享受服務。凡此種種,皆對南漢社會的發(fā)展造成重大障礙。

帝王世系

性質(zhì) 廟號 謚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寢

追尊 太祖 文皇帝 劉安仁 - - - -

世祖 圣武皇帝 劉謙 - - - -

烈宗 襄皇帝劉隱 (實際奠基人) - - 德陵

實際統(tǒng)治 高祖 天皇大帝 劉? 917——942 乾亨 917——925 康陵

白龍 926——928

大有 928——942

- 殤皇帝 劉玢 942——943 光天 942——943 -

中宗 文武光圣明孝皇帝 劉晟 943——958 應乾 943 昭陵

乾和 943——958 -

- - 劉鋹 958——971 大寶 958——971 -

本百科詞條由網(wǎng)站注冊用戶【 CN100860 】編輯上傳提供,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nèi)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網(wǎng)站不完全保證內(nèi)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 版權聲明 反饋 我要認領
最新評論
相關知識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前十排名 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王朝是哪個
在中國歷史悠久的歲月長河中,朝代更是零星紛繁。那你知道最長的朝代有多少年歷史?最長的便是周朝了,有近800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朝代,除此之外還有商朝、夏朝、漢朝、宋朝、唐朝等,這些朝代都是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本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我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排名,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中國古代十大王朝排行榜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強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漫長而精彩的歷史,朝代的更迭、文化的變化都飽含著太多的故事,但你想過沒有,在這些朝代中哪個朝代最強呢?中國古代最強的朝代應該從哪些方面判斷呢?本文就根據(jù)疆域版圖、軍事、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王朝排行榜,如“萬國來朝”的唐朝、強盛而亡的漢朝、橫掃歐亞的元朝等等,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帝國 世界歷史帝國國土面積排行
判斷一個國家是否齊強大,領土面積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判標準。本文將盤點世界上十大國土面積最大的帝國,有大英帝國、蒙古帝國、西班牙帝國、俄羅斯帝國、元朝等。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十大王朝 世界上存在最久的朝代盤點
自秦以降,中國朝代更迭不斷,鮮有如周如此長久的王朝了。那么世界上存在最久的朝代有哪些呢?本文盤點世界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十大王朝,其中包括菊花王朝、所羅門王朝、潘地亞王朝、庫施王朝、西索迪亞王朝、新羅王朝、周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奧斯曼王朝、朝鮮王朝等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王朝,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五胡十六國是指哪十六國 北方十六國先后順序一覽
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標志著西晉的滅亡和北方多個政權的相繼建立。在此時期,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只有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所以稱為十六國。其中匈奴、鮮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構成了北方諸國的主要民族群體,故又稱五胡十六國。那么,你知道五胡十六國是指哪十六國嗎?十六國建立的先后順序是怎樣的?本文MAIgoo網(wǎng)編就跟大家共同探尋中國古代那段風云變幻的五胡十六國時期,一同領略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盤點世界十大最古老的王朝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帝國
世界歷史最早誕生文明的國家是埃及,最古老的國家也是埃及。那么除了埃及還有哪些古老的王朝?比如有阿卡德帝國、烏爾第三王朝、夏朝、古巴比倫王朝、商朝等。其中,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本文將為各位盤點世界十大最古老的王朝,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歷史十大超級帝國 歷史最強帝國有哪些 大英帝國第一
在世界歷史洪流中,無數(shù)國家來來回回,但真正撼動世界的超級帝國并不多,你覺得歷史最強帝國有哪些呢?MAIGOO小編為大家?guī)砹耸澜鐨v史十大超級帝國,如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享國405年的漢朝等等,你對這些曾經(jīng)的世界超級帝國怎么看?
五代十國先后順序 五代是哪五個朝代 十國是哪十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分裂時期,標志著唐朝的滅亡和宋朝的建立之間的過渡。五代十國的形成是由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政治動蕩、軍事力量的崛起與割據(jù)、民族矛盾激化、經(jīng)濟崩潰與社會動蕩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那么,你知道五代十國先后順序嗎?五代是哪五個朝代呢?本文MAIgoo網(wǎng)編就跟大家共同探尋中國古代那段風云變幻的五代十國時期,一同領略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西域十大古國排名 西域古代有哪些王國 西域36國名稱大全
西域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承載了豐富的歷史與文化。這些古國地處西域,地理位置獨特,曾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例如于闐國、龜茲國、樓蘭國、精絕國、烏孫國等國名揚四海,以其獨特的文化和藝術風格,吸引了無數(shù)商旅和學者。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西域古國?本文就為大家盤點了西域十大古國,一起隨maigoo小編來詳細了解下吧。
世界十大神秘消失的古國 世界史上神秘古國排名 世界最神秘的古國盤點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中,誕生過很多大大小小的古國和高度發(fā)達的文明,其中更是有許多輝煌一時的國度神秘消失,Maigoo小編為大家?guī)砹耸澜缡笊衩叵У墓艊ǎ簛喬靥m蒂斯、良渚古國、夏朝、瑪雅古國、夜郎國、樓蘭古國、高棉帝國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國歷史上十大神秘古國盤點 中國古代神秘消失的古國有哪些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神秘的存在,而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當然也出現(xiàn)過許多神秘的古國,甚至在書本上只留下“憑空消失”的評價,MAIgoo小編今天就為大家?guī)砹酥袊鴼v史上十大神秘古國盤點,包括:良渚古國、巢國、夏朝、古象雄王國、巴國、哀牢國、滇國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盤點蒙古四大汗國 蒙古四大汗國指的是哪些
蒙古四大汗國指什么?1260年到1264年,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相互爭奪蒙古帝國汗位,雙方爆發(fā)了激烈的戰(zhàn)爭,蒙古帝國也分裂成了幾個主要汗國,其中最為人知的就是四大汗國,那么四大汗國分別是那四大呢?他們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
塞北三朝是哪三朝 塞北三朝實力排名 塞北三朝順序
塞北三朝,是中國歷史上位于塞北地區(qū)的三個重要政權,也是由中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王朝。這三個政權的建立與發(fā)展,均經(jīng)過長期的民族融合與斗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特色,并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你知道塞北三朝指的是什么嗎? 塞北三朝哪個朝代的國家實力最強呢?本文MAIgoo網(wǎng)編就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盤點世界上現(xiàn)存九大著名王室 當今還保留有皇室的國家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與現(xiàn)存的皇室,有日本皇室、西班牙王室、英國王室、挪威王室、丹麥王室、荷蘭王室、泰國王室、沙特阿拉伯王室、比利時王室。本文盤點了世界上現(xiàn)存九大著名皇室,以下是詳細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十大著名的皇室珠寶 這些華麗的珠寶首飾 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說到王室,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英國王室吧,英國王室是全球最著名的的王室,皇室成員在加冕時用的王冠圣愛德華王冠,是所有英國王冠中最重的。你知道世界上各國王室都有哪些華麗的珠寶首飾嗎?本文盤點了世界十大著名的皇室珠寶,分別是圣愛德華王冠、帝國皇冠、綠寶石皇冠、喬治四世王冠、珍珠淚王冠、約瑟芬貝雕王冠、巴伐利亞皇冠、現(xiàn)代藍寶石王冠、俄國皇冠、大不列顛及愛爾蘭之女王冠等,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撥開那些歷史疑云 細數(shù)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宮廷政變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外戚專權的事情頻繁出現(xiàn),而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一場場的血腥宮廷政變。那么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宮廷政變呢?以下是中國十大著名宮廷政變:沙丘之變、周勃救漢、巫蠱之禍、玄武門之變、神龍政變、唐隆政變、甘露之變、壬寅宮變、奪門之變、辛酉政變。
中國宮廷十大貢酒 古代皇宮中的美酒有哪些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酒文化歷史淵遠悠長,每個朝代皇帝最青睞的酒會被當作皇室貢酒,并一直流傳下去,這是古代釀酒之人最大的榮譽。那么中國古代都有哪些宮廷貢酒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中國宮廷十大貢酒:九醞春酒、鶴年貢酒、棗集美酒、酃酒、鴻茅酒、羊羔美酒、杏花村汾酒、五加皮酒、菊花酒、同盛金燒酒。
中國宮廷十大名菜 盤點古代皇室喜愛的美食
元明以來,宮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宮廷菜,有一部分菜品因其美味而名滿天下,流傳至今。不過現(xiàn)在我們能見到的宮廷菜,主要還是以清朝宮廷菜為主。下面小編將為你盤點中國宮廷十大名菜,有御用佛跳墻、黃燜魚翅、雍親王府燒鹿筋、爆炒鳳舌、荷包里脊、櫻桃肉、百鳥朝鳳、清燉肥鴨、雞里蹦、桂花魚翅。
中國宮廷十大補品 古代皇帝妃子們的補品有哪些
古代皇帝都曾做過長生不老的美夢,并找尋各種“靈丹妙藥”來健補身體。有些并沒有益處,還危害身體,有的則確有良效,并流傳至今。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中國宮廷十大補品,分別是五色藥石、寒食散、大藥、石蛙、海參、魚翅、熊掌、燕窩、鹿茸、人參。
世界十大最會穿衣的王室名人 最會穿搭的王室成員 衣品最好的王妃公主
王室成員的穿搭一直以來都是老百姓們關注的焦點,衣品好的王室名人們也總會給人更好的印象,你覺得最會穿搭的王室成員是哪位呢?Maigoo小編就為大家?guī)砹耸澜缡笞顣┮碌耐跏颐?,包括:戴安娜王妃、丹麥王儲妃瑪麗、英國凱特王妃、西班牙王后萊蒂齊亞、約旦王后拉尼婭、摩納哥王妃夏琳等等,你最喜歡誰的風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