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簡介
柘溪水庫位于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資水中游,距縣城15公里。柘溪水庫修建于20世紀50年代,現在是風景旅游區(qū)。
20世紀60年代初期,攔截資江筑大壩,修建起來的一座大型水力發(fā)電站,是湖南最早的一顆"紅寶石",它不但為三湘四水帶來了光明,也在壩上游構成了一處百里高峽出平湖,成了湘中大地上一處勝似漓江山水的"百里畫廊"。景區(qū)的起點,是一道長330米,高104米的雄偉大壩,像一道彩虹飛架資江南北,北有過壩船閘,南有公路隧洞。每當大壩泄洪,落差百米的江水,從九個溢流孔中飛流而下,九條銀練空中掛,滾滾雪浪似倒海翻江,令人嘆為觀止。進入夜晚,壩上壩下銀燈萬盞,像似銀星撒落人間。從電站大壩乘船至平口鎮(zhèn),水路全長56公里,沿江兩岸,山姿百態(tài),樹木青翠。有的似駿馬臨江,有的似仙女下凡,有的似二龍戲珠,有的似三峽再現,的確是百里山水,百里畫廊,不是漓江卻勝似漓江。水庫中有45個大小不同的孤島,表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水相映,水碧天藍的壯麗景觀。游艇行駛在湖中,時而像駛入三峽一樣雄偉,時而又像似航行在洞庭湖上。寶塔山上桔果飄香,林科所山上百樹稱奇,靈猴已在湖中小島安家落戶,美麗的孔雀已在綠島上抖翅開屏。近年來,庫區(qū)山區(qū)還在湖汊里建起了民俗度假村,在水上船家辦起了活魚餐館,山珍酒樓。外地游客來庫區(qū)休床度假,住上二、三晚,玩上三、五天,包管你天天開心、日日新鮮。
流域
控制流域面積2264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80%,總庫容35.7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44.75萬kW,年發(fā)電量22.2億kW·h,防洪庫容7億立方米,使尾閭防洪標準提高到30年一遇,保護農田70萬畝。在航運方面,可改善上、下游航道300km。1958年開工,1963年竣工,電站建成對湖南省的工農業(yè)生產起了很大作用。
柘溪壩址位于大溶溪峽谷口,為V形河谷,河面寬90~110m,兩岸山峰對峙。河中布置溢流壩,右岸布置引水式水電站,左岸布置通航建筑物,壩頂全長330m。溢流壩 流壩段全長144m,由8跨單支墩大頭壩和2跨寬縫重力壩組成。大頭壩壩段寬度16m,頭部呈鉆石形,最大壩高104m,1000年一遇洪水時,下泄流量15460立方米/秒,單寬流量103立方米/(m·s),采用差動式鼻坎挑流消能。非溢流壩段為寬縫重力壩,壩段寬度16m。
柘溪庫區(qū)上起坪口,下臨柘溪電站大壩,綿延56公里,寬18公里,有山地70平方公里,水面85平方公里,內含孤島、半島45處。
主要景點
景區(qū)的起點是一道長330米,高104米的雄偉大壩,像一道彩虹飛架資江南北,北有過壩船閘,南有公路隧洞。從電站大壩乘船至平口鎮(zhèn),水路全長56公里,水庫中有45個大小不同的島嶼,這里綠水青山,山水相映,船行駛在湖中,時而像是來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又時而像行駛在長江三峽的峽谷中。
柘溪庫區(qū)由五個小景區(qū)構成,即群島羅列、黛色參天的神灣景區(qū);青螺點點、堆青疊翠的寶塔山景區(qū);懸?guī)r百丈、雙劍穿云的福壽山景區(qū);陰河飛瀑、棧道云梯的梅王洞景區(qū)和以大埧為主的大溶塘景區(qū)。分布在景區(qū)的有壩吐燈云、雙溪對口、天鵝孵蛋、湖上琉球、桔園攬勝、林海藏珍、茶山艷色、福壽山觀濤、飛崖山聽瀑,梅王古洞等18處景點。這些景點,均有幽、秀、雄、險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