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屆臺灣金曲獎是由中國臺灣文化主管部門影視及流行音樂產(chǎn)業(yè)局主辦的華語音樂類獎項,本屆頒獎設(shè)置了27個常規(guī)獎項和2個特別獎項,收到291家公司、1648張專輯、23486件作品報名參賽,最終共有169件作品角逐27個常規(guī)獎項。
經(jīng)評審團決審后,呂士軒憑借《好聲豪氣》拿下最佳華語專輯、最佳華語男歌手兩項大獎。魏如萱憑借《珍珠刑》獲得最佳華語女歌手獎,時隔五年二封歌后。方大同以遺作《夢想家》斬獲評審團獎,并憑借該專輯中的單曲《才二十三》摘得最佳作曲人獎。
除此之外,由中國臺灣男子組合Energy演唱的歌曲《星期五晚上》獲得年度歌曲獎。李竺芯發(fā)行的專輯發(fā)行的專輯《水》獲得了年度專輯獎、最佳閩南語專輯獎,其本人也憑借該專輯被評為最佳閩南語女歌手。內(nèi)地音樂人蘇紫旭、安志華則憑借音樂項目《以空》拿下演奏類最佳專輯制作人獎。
獎項 | 獲獎名單 |
年度專輯獎 | 李竺芯《水》 |
年度歌曲獎 | Energy《星期五晚上》 |
最佳華語專輯獎 | 呂士軒《好聲豪氣》 |
最佳閩南語專輯獎 | 李竺芯《水》 |
最佳客語專輯獎 | 黃子軒《牛騷》 |
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 | 戴曉君《尋走》 |
最佳MV獎 | rafhoo《Antenna》 |
最佳作曲人獎 | 方大同《才二十三》 |
最佳作詞人獎 | 張淦勛《南迴之子》 |
最佳編曲人獎 | 戴曉君、吳蒙惠《面包 咖哩 刺猬》 |
最佳專輯制作人獎 | 林志仁《云就要翻過山》 |
最佳單曲制作人獎 | 海大富《布農(nóng)》 |
最佳華語男歌手獎 | 呂士軒《好聲豪氣》 |
最佳華語女歌手獎 | 魏如萱《珍珠刑》 |
最佳閩南語男歌手獎 | 陳以恒《罐頭塔》 |
最佳閩南語女歌手獎 | 李竺芯《水》 |
最佳客語歌手獎 | 黃子軒《牛騷》 |
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 | 姑慕·巴紹《格拉孫》 |
最佳樂團獎 | TRASH《幸福的末班車》 |
最佳演唱組合獎 | 動力火車《結(jié)伴》 |
最佳新人獎 | 山姆《愚公》 |
演奏類最佳專輯獎 | 張貝芝《練習曲》 |
演奏類最佳專輯制作人獎 | 蘇紫旭、安志華《以空》 |
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 | 王育嘉、簡聿民、林均憲《參螺旋》 |
最佳裝幀設(shè)計獎 | Chanhee Hong、Na Kim《AAA》 |
最佳演唱錄音專輯獎 | 《AAA》 |
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 | 《OR 手術(shù)劇院》 |
評審團獎 | 方大同《夢想家》 |
特別貢獻獎 | 翁孝良、馬兆駿 |
年度專輯獎:最佳華語專輯獎提名作品、最佳閩南語專輯獎提名作品、最佳客語專輯獎提名作品、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提名作品
年度歌曲獎:阿布絲·塔娜比瑪《布農(nóng)》,美秀集團、盧廣仲《手機錢包鑰匙煙》,謝銘祐《偏南風》,HYUKOH、落日飛車《Young Man》,Energy《星期五晚上》,方大同《才二十三》,陳奕迅《這樣很好》,李竺芯《足芳足芳》
最佳華語專輯獎:華語群星《不完全自救手冊》、J.Sheon《結(jié)果論》、林家謙《隱形色》、方大同《夢想家》、呂士軒《好聲豪氣》、魏如萱《珍珠刑》
最佳閩南語專輯獎:楊肅浩《像咱這款人》、FunkyMo《物件,所在》、陳以恒《罐頭塔》、謝銘祐《偏南》、王匯筑《滴滴答答》、李竺芯《水》
最佳客語專輯獎:秋林《夢里夢外》,粹垢《純粹污垢》,黃子軒《牛騷》,羅思容、米莎、楊淑喻、邱淑蟬《亻厓個房間》,林鈺婷《洄游》
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張淦勛《云就要翻過山》、孔亞明《像帽子一樣》、阿布絲·塔娜比瑪《QUEENDOM》、姑慕·巴紹《格拉孫》、桑布伊《靠近》、戴曉君《尋走》
最佳MV獎:rafhoo《Antenna》、Pennacky《Young Man》、自動鮪魚《基礎(chǔ)憂郁》、陳則安《Dab Hi》、林宏叡《可夢》、Isaac Ravishankara《Buzz》
最佳作曲人獎:陳泳?!吨?、FunkyMo《修理車》、王匯筑《高麗菜粥》、林家謙《有色眼鏡》、方大同《才二十三》、Joanna Wang《鬼才出道》
最佳作詞人獎:張淦勛《南迴之子》、李格弟《允許萬物破碎》、謝銘祐《偏南風》 林夕《有色眼鏡》、方大同《才二十三》、李竺芯《足芳足芳》
最佳編曲人獎:張少瑜《布農(nóng)》,林啟安《贊美》,鐘興民《靠近》,戴曉君、吳蒙惠《面包 咖哩 刺蝟》,呂尚霖《二周目》,Joanna Wang、Asher Fulero、Peter Knudsen、Bill Athens、Micah Kassell、高杰《鬼才出道》
最佳專輯制作人獎:林志仁《云就要翻過山》,王治平《當我不敢說》,吳赫、曾國宏《AAA》,林家謙《隱形色》,呂尚霖、呂士軒《好聲豪氣》,鐘興民、李竺芯《水》
最佳單曲制作人獎:陳建瑋《皇民戰(zhàn)士大軍伕》,海大富《布農(nóng)》,于傳勇、金智湖《COCOCO》,鐘興民《靠近》,柯智豪《臺灣文蛤 Huh?》
最佳華語男歌手獎:柏霖《允許萬物破碎》、蕭煌奇《沒事的》、林家謙《隱形色》 呂士軒《好聲豪氣》、李榮浩《黑馬》
最佳華語女歌手獎:蔡健雅《不夠善良的我們》、戴佩妮《雙生火焰》、陳忻玥《V》、林愷倫《Made For You》、魏如萱《珍珠刑》
最佳閩南語男歌手獎:楊肅浩《像咱這款人》、FunkyMo《物件,所在》、陳以恒《罐頭塔》、謝銘祐《偏南》 馬克《海口》
最佳閩南語女歌手獎:蔡秋鳳《戲臺》、林美秀《Lady Pum Pum》、王匯筑《滴滴答答》、李竺芯《水》 、詹雅雯《演一首歌》
最佳客語歌手獎:秋林《夢里夢外》、粹垢《純粹污垢》、黃子軒《牛騷》、米莎《親愛的企鵝》、林鈺婷《洄游》
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孔亞明《像帽子一樣》、阿布絲·塔娜比瑪《QUEENDOM》、姑慕·巴紹《格拉孫》、桑布伊《靠近》、戴曉君《尋走》、曾妮《全村的希望》
最佳樂團獎:無妄合作社《開往天堂的海盜船》、 JADE《Creeper》、美秀集團《美秀集團》、TRASH《幸福的末班車》、HYUKOH、落日飛車《AAA》、八十八顆芭樂籽《浪漫野球戰(zhàn)士列傳》
最佳演唱組合獎:恐龍的皮《I Dig You》、動力火車《結(jié)伴》、Energy《Here I Am》、珂拉琪《Deus Ex Machina》、丹丹貓貓《RUN, DON'T WALK》、ATARASHII GAKKO!《AG! Calling》
最佳新人獎:鄭雙雙《Time》、 張淦勛《云就要翻過山》、山姆《愚公》、陳泳?!懂斘也桓艺f》、姑慕·巴紹《Qrasun 格拉孫》、Andr《shhh, it's under my bed》
演奏類最佳專輯獎:楊又臻爵士大樂團《OR 手術(shù)劇院》、張貝芝《練習曲》、呂紹淳《胎內(nèi)》、覺者《世間》、鐘興民《青云之上》
演奏類最佳專輯制作人獎:程杰《甘 Aftertaste》,張貝芝《練習曲》,蘇紫旭、安志華《以空》,呂紹淳《胎內(nèi)》,蔡曜宇《憶聲弦命 滾石 40》
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楊又臻《手術(shù)劇院》,湯姆·布爾喬斯《5 Flamingos》,張貝芝《é tude No.1 in D - Carpark》,翁曲弦、蘇紫旭、安志華、韓舒凡《鳶飛》,王育嘉、簡聿民、林均憲《參螺旋》
最佳裝幀設(shè)計獎:劉悅德《物件,所在》,于薇《王品流 Freestyle》,吳建龍、畢展熒、蔡偉群《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黃家賢、葉昶利《Jug Band Millionaire》 ,Chanhee Hong、Na Kim《AAA》
最佳演唱錄音專輯獎:《My Nova》、《Creeper》、《南洋探險隊》、《AAA》《珍珠刑》、《反派角色》
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OR 手術(shù)劇院》、《甘 Aftertaste》、《練習曲》《7 Seven》、《Ctr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