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21年科學突破獎公布,3位科學家獲得了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1位科學家獲得科學突破獎數學獎,3位科學家獲得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獎,此外,新視野數學獎由4位科學家獲得,新視野物理學獎由9位科學家獲得,還有3位科學家獲得了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突破獎每個項目獎金金額為300萬美元,新視野獎獎金金額為10萬美元,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獎金金額為5萬美元。
獲獎者:戴維·貝克(David Baker)
所在單位:華盛頓大學蛋白設計研究所、霍華德·休斯醫(yī)學院
獲獎理由:研發(fā)了一項新技術,能夠設計在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蛋白,包括一些對于人類疾病具有干預性治療潛力的新型蛋白。
獲獎者:卡特琳·迪拉克(Catherine Dulac)
所在單位:哈佛大學、霍華德·休斯醫(yī)學研究所
獲獎理由:在細胞及其連接水平上解析了復雜的養(yǎng)育行為,其研究證明兩性中均存在控制男性和女性特征性養(yǎng)育行為的神經通路。
獲獎者:盧煜明(Dennis Lo)
所在單位:香港中文大學
獲獎理由:發(fā)現在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的DNA,能用于產前基因測試,判斷嬰兒是否患有21三體綜合征和其他基因疾病。
獲獎者:理查德·J·尤爾(Richard J. Youle)
所在單位: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
獲獎理由:闡明了一條能有效清理受損線粒體的調控通路,能幫助預防帕金森病。
獲獎者: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
所在單位:帝國理工學院
獲獎理由:在隨機分析理論中做出了突破性貢獻,尤其是隨機偏微分方程中的正則性結構理論。
獲獎者:埃里克·阿德爾貝格爾(Eric Adelberger)、詹斯·岡拉克(Jens Gundlach)、布萊尼·赫克爾(Blayne Heckel)
所在單位:華盛頓大學
獲獎理由:通過精確的基礎測量驗證了我們對引力的理解,探索暗能量的本質,并確定了暗物質耦合的極限。
獲獎者:巴爾加瓦·巴特(Bhargav Bhatt)
所在單位:密歇根大學
獲獎理由:在交換代數和算術代數幾何領域,尤其是在p-進數上同調理論的發(fā)展中,做出了杰出貢獻。
獲獎者:亞歷山大·洛古諾夫(Aleksandr Logunov)
所在單位:普林斯頓大學
獲獎理由:開發(fā)了研究橢圓方程解法的新方法,該方法可用于解決節(jié)點幾何領域一些存在已久的難題。
獲獎者:孫崧(Song Sun)
所在單位: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獲獎理由:在復雜微分幾何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卡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定理,及其與模量問題、奇點之間的關系。
獲獎者:特蕾西·斯拉切爾(Tracy Slatyer)
所在單位:麻省理工學院
獲獎理由:在粒子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提出全新的暗物質模型,以及發(fā)現了“費米氣泡”。
獲獎者:魯文·埃西格(Rouven Essig)
所在單位: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獲獎者:雅維耶·蒂芬伯格(Javier Tiffenberg)
所在單位:費米實驗室
獲獎者:托梅·沃蘭斯基(Tomer Volansky)
所在單位:特拉維夫大學
獲獎者:于天田(Tien-Tien Yu)
所在單位:俄勒岡大學
獲獎理由:通過SENSEI實驗,推進了亞GeV(10億電子伏特)能級的暗物質探測。
獲獎者:艾哈邁德·阿姆黑利(Ahmed Almheiri)
所在單位: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獲獎者:內塔·恩格爾哈特(Netta Engelhardt)
所在單位:麻省理工學院
獲獎者:亨利·馬克斯菲爾德(Henry Maxfield)
所在單位: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
獲獎者:杰夫·彭寧頓(Geoff Penington)
所在單位: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獲獎理由:計算了黑洞及其輻射的量子信息內容。
獲獎者:妮娜·霍爾登(Nina Holden)
所在單位: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2018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獲獎理由:對隨機幾何學做出了貢獻,尤其是闡明劉維爾量子引力限制了隨機三角化的縮放比例。
獲獎者:烏爾米拉·馬哈德夫(Urmila Mahadev)
所在單位:加州理工學院(2018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
獲獎理由:為校驗量子運算結果這一基本問題做出了貢獻。
獲獎者:麗薩·皮奇里洛(Lisa Piccirillo)
所在單位:麻省理工學院(2019年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博士學位)
獲獎理由:為經典的康威紐結切片問題提供了解法,表明了康威紐結不是高維空間紐結的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