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充絨量和含絨量的區(qū)別 保暖效果認準充絨量
市場上的羽絨服品類繁多,消費者常?!斑x花了眼”。究竟怎么樣才知道一個羽絨服好不好呢?其中一個指標——“含絨量”就非常重要了。
首先,含絨量不等于“充絨量”。
含絨量按照國家規(guī)定,指的是在填充的羽絨當中,絨朵和絨片(又稱:“毛片”)的比例,國家有規(guī)定:只有絨朵含量超過50%的比例,才稱得上的“羽絨服”。
充絨量是指的一件羽絨服里填充了多少分量的羽絨(包括絨朵和毛片的總量),這個是以重量來表達的,例如100克。
其中,幾個容易混淆的概念:
絨充得越高越好?——很多消費者認為,充絨量那個“克數(shù)”越高,羽絨服越厚就越保暖。其實這個是錯誤的,羽絨服的保暖性一是取決于充絨量,但是更重要的是羽絨本身的品質(zhì)是否好,好的羽絨充一半的量也比很多羽絨的保暖效果好。二是要看設(shè)計,羽絨服的設(shè)計是否能有效防止冷空氣進入;三是要看穿著,純棉內(nèi)衣 羊毛衫 羽絨服這樣的組合,是公認的最好的組合方式,輕薄保暖。
含絨量比例越高越好?如果有誰說哪個品牌含絨量是百分之百,那就值得懷疑了。羽絨中只有含有一定比例的毛片(毛片大小需符合標準),才具有回彈性并發(fā)揮保暖的作用。因為這些毛片上的鱗片是疊加在一起的,鱗片間有空氣存在,才能夠保暖。
羽絨服充絨量和含絨量的區(qū)別
根據(jù)羽絨服裝國家標準GB/T 14272-2011,含絨量是指絨子和絨絲在羽毛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按照國家紡織及皮革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的解讀,含絨量是決定羽絨羽毛質(zhì)量優(yōu)劣的最重要指標,含絨量越高的羽絨,保溫隔熱效果越好。
充絨量則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在標簽上通常用克來標示。即便一件羽絨服的含絨量很高,如果羽絨服內(nèi)填充的羽絨量過少,那么也會影響保暖效果。由此可見,如果消費者想知道一件羽絨服填充了多少羽絨,保暖效果好不好,光看含絨量這個相對數(shù)值是不夠的,還要看充絨量這個絕對數(shù)值。
而且,國家頒布的《消費品使用說明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規(guī)定,應(yīng)標明產(chǎn)品采用原料的成分名稱及含量,并且按其給出的示例,羽絨服應(yīng)標明羽絨種類、含絨量和充絨量。也就是說,市面上所售的羽絨服,如果只標注了含絨量,而未標注充絨量,是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的。
按照國家規(guī)定,羽絨服的含絨量必須要達到50%以上,不足50%的不能稱作羽絨服。但是,對于充絨量的下限,國家卻未作出要求。有的短款羽絨服充絨量達到220克,有的長款羽絨服充絨量卻只有105克。這種規(guī)定上的差異,是由于含絨量是一個百分比,容易做出強制性規(guī)定;充絨量是個絕對數(shù)值,不同羽絨服款式各異,因此難以做出強制規(guī)定。有的羽絨服是時尚修身型的,有的是蓬松的面包服,有的長及腳踝,有的短至腰部,這些羽絨服的充絨量相差很大,做強制性規(guī)定也不太現(xiàn)實。
不過,知名品牌的羽絨服一般都會明確標注充絨量是多少克,價格隨成本走,充絨量越高,羽絨服的價格通常也越高,因此消費者只要對比不同羽絨服的充絨量,對價格也就心里有譜了。
那么,是不是充絨量數(shù)值越大,羽絨服就越保暖呢?含絨量越高,羽絨的蓬松度越大,可以
充絨量則不盡然,如果充絨量太少,羽絨服的保暖性固然會打折扣。如果充絨量太多,同樣也會影響服裝保暖性,因為填充料太多、太密集,就會降低羽絨的蓬松度,這樣反而不利于羽絨吸收并儲存人體熱氣。
通過上文,相信消費者對于羽絨服“含絨量”和“充絨量”已有系統(tǒng)了解。歸納起來不外乎這3點:含絨量和充絨量過低都不利于保暖;國家規(guī)定含絨量必須達到50%以上,但充絨量卻無下限規(guī)定;含絨量越高越保暖,充絨量卻不一定如此。最后,小編建議消費者購買羽絨服最好選擇知名品牌,這才是質(zhì)量的保
有沒有100%含絨量的羽絨服呢?
近年來,由于價格競爭的加劇和新技術(shù)、新款式開發(fā)的需要,市面上有了一種羽絨 棉花作為填充物的“羽絨棉衣”,一定比例的羽絨(絨朵和毛片的總和)加上一定比例的棉花來作為填充物,降低了成本。如果說區(qū)別于“羽絨和棉花”的比例,那么沒有加棉花的羽絨服,就可以稱得上“含絨量100%”。但是注意:這個可不是國家標準里講的“含絨量”哦。
羽絨服充絨量的作用
挑選羽絨服時,除了要看含絨量還要看填充物的質(zhì)量(羽絨服充絨量),同型號、含絨量相同的羽絨服,填充物的充絨量越多,羽絨服保暖性越好。羽絨服外形龐大圓潤,保暖性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