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懶為什么動作那么慢
1、極慢的新陳代謝
樹懶吃東西慢,消化速度也非常慢。樹懶吃東西常常不吞不咽,把食物放在嘴里消化一部分才慢慢往下吞。它們的胃比一般動物的大,甚至可以達到身體的三分之一。食物進入樹懶的身體到排泄而出,時間最長可達50天。每次排出的排泄物可以達到身體的三分之一質量。極慢的新陳代謝使得樹懶不需要迫切地進食,也就不需要很快的速度。

2、奇異的頸椎骨數(shù)量
樹懶在哺乳動物中絕對算個奇葩。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的頸椎骨數(shù)量是七塊。無論是人類還是長頸鹿,海豚或是食蟻獸,都遵循著這個規(guī)律。而二趾樹懶頸椎骨數(shù)量在5~7枚,三趾樹懶則有8~10枚。類似的頸椎骨數(shù)量對哺乳動物來說是一種嚴重的突變,會導致胸廓突出,或者癌變等情況。但由于樹懶的新陳代謝過慢,癌細胞無法正常繁殖;生活過于慢,畸變的血管胸廓也不會受到擠壓,所以這種畸變就保留下來了,奇異的頸椎骨數(shù)量可以說是由于“慢”而形成的。
3、倒掛著生活
奇異的倒掛方式是樹懶慢的又一大重要原因。我們知道,普通人倒立是很不舒服的。因為我們倒立的時候,腸道、肝臟、胃會壓在肺和膈肌上,從而阻塞我們的呼吸。同時,我們倒立呼吸的時候膈肌會把壓在肺部和膈肌上的內(nèi)臟頂起來,從而產(chǎn)生了許多額外消耗的能量。樹懶作為一個能量吝嗇戶,怎么可能把能量浪費在呼吸上呢?英國威爾士斯旺西大學動物學家蕾貝卡·克里夫發(fā)現(xiàn),樹懶把內(nèi)臟都掛在了骨頭上,和其他的哺乳動物不同,樹懶的內(nèi)臟表面有一層結締組織,把內(nèi)臟黏在肋骨和盆骨上。這樣一來,樹懶倒掛也不會影響到膈肌,但相應的,就會大大降低其敏捷。而且,樹懶有一個巨大的胃,每周才上一次廁所,他的內(nèi)臟非常沉重,這樣一來樹懶就很難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