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高是子宮高度的簡稱,指從下腹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中點到子宮底的長度,是判斷子宮大小的數(shù)據(jù)之一。隨著孕期的進展,子宮順應胎兒的發(fā)育而增大,通過宮高和腹圍的測量即可初步判斷孕周,并間接了解胎兒生長發(fā)育狀況,估計胎兒體重。
5個月:一般圍度在76至89CM,標準值為82CM;
6個月:一般圍度在80至91CM,標準值為85CM;
7個月:一般圍度在82至94CM,標準值為87CM;
8個月:一般圍度在84至95CM,標準值為89CM;
9個月:一般圍度在86至98CM,標準值為92CM;
10個月:一般圍度在89至100CM,標準值為94CM。
孕20周:16.0-20.5CM;
孕21周:17.0-21.5CM;
孕22周:18.0-22.5CM;
孕23周:19.0-23.5CM;
孕24周:20.0-24.5CM;
孕25周:21.0-25.5CM;
孕26周:21.5-26.5CM;
孕27周:22.5-27.5CM;
孕28周:23.0-28.5CM;
孕29周:23.5-29.5CM;
孕30周:24.0-30.5CM;
孕31周:25.0-31.5CM;
孕32周:26.0-32.5CM;
孕33周:27.0-33.5CM;
孕34周:27.5-34.5CM;
孕35周:28.5-35.5CM;
孕36周:29.0-36.5CM;
孕37周:29.5-37.5CM;
孕38周:30.5-38.5CM;
孕39周:31.0-38.5CM;
孕40周:32.0-38.5CM。
醫(yī)院一般會讓準媽媽躺著測量,借助軟皮尺,以肚臍為準,水平繞腹一周就能測出腹圍大小。一般從第16周開始測量腹圍,既可躺著也可站立測量(產檢時通常為躺著測量)。將衣服解開,完全暴露腹部,用軟皮尺測量,以肚臍為準,水平繞腹一周,就能測出準媽媽腹圍大小。腹圍的測量相對于宮高的測量要簡單許多,因此,準媽媽在家也可以測量自己的腹圍。根據(jù)腹圍和宮高的數(shù)值,可以判斷出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是否健康。
但是,腹圍的數(shù)值對于判斷胎兒狀況也只是一個參考值,因此,當準媽媽發(fā)現(xiàn)腹圍的數(shù)值與標準值有一定差距,也不要太擔心,因為腹圍是因人而異的,各位準媽媽的高矮胖瘦都不盡相同,所以測出來的腹圍值也有一定的差別。當測出的腹圍值與標準值有出入的時候,還是建議準媽媽們及時去醫(y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1、巨大兒
不少孕婦懷孕之后,只顧著補充營養(yǎng)而忽略了運動,因而容易造成吸收和消耗嚴重不平衡,孕期營養(yǎng)過剩,容易導致巨大兒的產生。孕婦產檢時會發(fā)現(xiàn)腹圍超過了正常范圍,與妊娠月份明顯不符。巨大兒分娩時順產難度較大,難產率較高。
2、羊水過多
羊水量會隨著妊娠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妊娠8周大概是5~10ml,妊娠10周約30ml,妊娠20周約400ml,妊娠38周約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漸減少,到了妊娠40周時,羊水量約為800ml。羊水過多對胎兒對孕婦來說都不好,會使孕媽出現(xiàn)壓迫癥狀,呼吸困難,不能平臥、下肢和會陰部水腫等,因子宮張力過高,容易發(fā)生早產,合并內科疾病等等;當羊水過多時,還要仔細排除有無胎兒的先天畸形。所以,如果是羊水過度而導致腹圍增大過快的話,需要引起重視??赏ㄟ^B超幫助確診。
3、葡萄胎
當孕婦懷上葡萄胎(由于絨毛膜滋養(yǎng)層細胞異常增生,絨毛發(fā)生水腫變形,呈無數(shù)個水泡相互連接,形似成串的葡萄)后,腹部增長速度會異常快,通過B超和血β-HCG能幫助確診。
4、妊娠合并了腹部腫瘤
如果妊娠前發(fā)現(xiàn)有腹部腫瘤史或妊娠早期檢查發(fā)現(xiàn)妊娠合并腫瘤,那么腹圍也會比正常的孕周要大,這種現(xiàn)象通過超聲波能發(fā)現(xiàn)。
各位準媽媽每個月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寶寶發(fā)育到那個程度,但是又苦于不知如何計算,那么,就沒有辦法計算寶寶的體重了嗎?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計算公式,可以讓準媽媽輕而易舉計算出自己寶寶的體重。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說明:
1、可以使用其中任一個公式計算,公式5的精度最高。
2、參數(shù)的含義如下,參數(shù)可以從B超單中查到。Y:胎兒體重的估算值(g) , HC:頭圍,AC:腹圍, FL:股骨長,F(xiàn)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骨盆大小是否正常,是決定胎兒能否順利娩出的要素之一。
通常進行骨盆外測量,其分別為:髂前上棘間徑,正常值為23~26cm;髂嵴間徑,正常值為25~28cm;骶恥外徑,大于18.5cm;大轉子間徑,正常值為28~31cm,坐骨結節(jié)間徑,正常值為8.5~10cm,恥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
通過這幾個經(jīng)線的測量,就能大致評估骨盆是否正常,有無扁平骨盆、漏斗骨盆等,如骨盆外測量各徑線或某徑線異常,應在臨產時行骨盆內測量,并根據(jù)胎兒大小、胎位、產力選擇正常的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