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病人心理變化階段
1、否認期
否認是癌癥患者最常有的心理防御方式。當患者最初得知自己病情時,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否認自己得病而懷疑診斷有誤,拒絕承認殘酷的現(xiàn)實,以維持心理平衡。其實有更多的患者并非完全否認癌癥的診斷,而是在壓抑自己對疾病的強烈情緒反應,不主動接受親友的感情支持。
否認、拒絕接受事實這一自我防御機制可以為患者爭取時間來逐漸接受與正視疾病。為此,我們需要給予足夠的耐心,理解他們的情緒與感受,包容他們某些“不可理喻”的言行舉止。我們需要維護其自尊、充分了解其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與想法,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可幫助盡快正式疾病、配合治療,提升抗病信心、增加機體免疫力,從而最終提高療效及治愈率。
2、憤怒焦慮期
當患者意識到自己癌癥診斷確認無誤時,立即出現(xiàn)恐慌、懼怕心理,感到死神就要降臨到自己頭上,恐慌不安。這種恐懼心理如果不能消除,會影響治療效果?;颊叩目謶殖31憩F(xiàn)出焦慮情緒,如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此時,患者家屬、同病室病友、醫(yī)護人員與患者接觸機會比較多的人們均自然而然充當了患者發(fā)難的對象,被當做負面情緒的宣泄口?;颊呒覍僭谟龅酱祟悹顩r時,一般都能做到忍辱負重好言相勸;也有部分家屬控制不住與其發(fā)生矛盾爭執(zhí),極個別家屬選擇逃避面對。如此這般,非但不能幫助到患者,甚至會使他們倍加憤怒。我們應當設身處地站在患者角度理解這種情緒發(fā)生的原因,需要認識到患者的負面情緒不是針對我們個人的。給他們多一點的尊重與寬容,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幫助不僅出自于義務,更多的則是關心和幫助他。
3、妥協(xié)期
妥協(xié)常與恐懼焦慮同時出現(xiàn),也可逐漸演變?yōu)榛诤拗镣讌f(xié)?;颊咴诳謶值耐瑫r,常會抱怨為什么腫瘤會長在自己身上。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思考后,患者會意識到自己以往生活工作中的一些負面因素,如工作壓力過大、長期壓抑等等。由此他們會向神靈表達自己的悔恨之意、承諾改過自新,寄希望神明保佑等等。即使意識到自己的病已難以治愈,也仍然希望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并將生存的希望寄托于治療。臨床上,我們發(fā)現(xiàn)患者有此種心理狀況流露時也無需用我們自己的觀點來分析判斷其是否合理,我們應該予以理解與默認,這是他們的一種精神寄托和心理支撐,亦或是一種信仰。
4、抑郁期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患者的病情毫無改善,甚至有的人會因意識到疾病已無藥可救,生命已走到了盡頭,極為沮喪和絕望,陷入極度抑郁情緒。常常表現(xiàn)為被動、少活動、情緒低沉、沉默不語及行為退縮。
我們要分析抑郁發(fā)生的原因,對于盲目無知而發(fā)生抑郁,我們要鼓勵患者多接觸同種疾病的病友,用實際病例的親身經(jīng)歷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減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一旦患者真的無藥可救,作為家屬更要增加對患者的肢體安撫,多陪伴,多溝通,了解患者的擔心和未了心愿,幫助患者整理好自身的形象,讓患者仍然感覺到自己有尊嚴有體面,并且還能愉悅患者心情。幫助其圓滿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的離開。
5、接受期
經(jīng)過以上幾個時期的經(jīng)歷后,有些患者逐漸接受了自己面臨死亡的現(xiàn)實,此時會變得興趣索然,情緒趨向穩(wěn)定,以至平靜地等待死神的降臨,從容地離開人世。
如何克服對癌癥的恐懼
1、分散注意力
在癌癥晚期疼痛劇烈時可以遵醫(yī)囑使用止痛藥,但一次量也不能過大,所以這時可以結合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來止痛,如聽音樂,看電視,與他人聊天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患者的痛苦。
2、心理疏導
心理因素對于身體健康的影響一向以來都被大家所低估,但實際上心理治療在癌癥的治療上有重要的作用,癌癥治療目前最難的是患者對自己失去信心,喪失了與病魔抗爭的斗志。因此在晚期癌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心理治療不可忽視。
3、家人的關心和照顧
癌癥晚期患者的厭世情緒可能會較為嚴重,這個時候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對他們來說就非常有必要了,要讓患者知道還有人在等自己康復,在心理上他們就會加強自己對抗疾病的斗志,從心理層面上實現(xiàn)對死神的對抗。而且家人的關懷對于患者來說也是對抗疼痛的良藥,這是所有止痛藥都沒有辦法做到的。
如何開導癌癥病人
1、疾病初診時,多數(shù)患者剛開始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此時親人需要給予患者最大的支持。在患者面前,親人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用積極向上的情緒影響患者,鼓勵他(她)與疾病作斗爭。有時候,聆聽也是一種好方法,親人也可以引導患者說出內(nèi)心的感受,為其緩解內(nèi)心的痛苦。
2、正確引導病人認識癌癥,使其認識到癌癥并非不可戰(zhàn)勝,癌癥也是“慢性病”,樹立積極治療和戰(zhàn)勝癌癥的信心。
3、患者可能會因為治療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而心情煩躁、虛弱不堪。此時患者不僅需要精神安慰,還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親人應盡可能多呆在患者身邊,給予鼓勵與安慰。此外,盡可能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治療引發(fā)的不良反應等,以更好地向病人進行解釋。多與醫(yī)生和其他患者溝通,學習如何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和痛苦。
4、設法轉移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作為病人家屬或親友,要關心體貼病人,但不能對患者過分遷就照顧,助長病人一味臥床靜養(yǎng)的惰性。在不引起疲勞和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應鼓勵病人練練氣功,打打太極拳,看看小說和電視,甚至適當?shù)厣钭岳?,以分散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去接受各種治療和康復措施。
5、癌癥治療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親人需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和患者一起制訂切實可行的治病或養(yǎng)病計劃。計劃的內(nèi)容包括飲食、作息時間、散步和鍛煉身體時間。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對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是任何藥物都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