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早衰的癥狀
1、胸痛:是最常見的心臟病信號,常位于胸骨后,是一種緊縮性壓榨性疼痛,常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甚至可達左手無名指,時間持續(xù)較短。有些人表現(xiàn)不典型,有時只是感到氣不夠用,或心窩難受,有的表現(xiàn)為上腹痛,肩痛,下牙痛,應引起足夠重視。
2、心慌、氣短:如做一般性家務或連續(xù)爬上三層樓,就感到心跳明顯加快,并且出現(xiàn)呼吸急促、胸悶等癥狀,常是心臟儲備功能減弱的表現(xiàn)。
3、不能平臥: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心臟病表現(xiàn),早期可能只有把枕頭抬高才能睡覺,否則就會感覺胸悶,后期常有不能平臥,或夜間憋醒,必須坐起來才能緩解的情況。
4、發(fā)紫:口唇、鼻尖、耳垂、指端等部位顏色發(fā)紫,是有些心臟病的特征,如肺源性心臟病,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這是血流不暢的表現(xiàn),說明心臟功能減退。
5、咳嗽、咯血:較長時間咳嗽,特別是原因不明的咳嗽,可能是心臟功能不良的跡象。
6、頸靜脈怒張:兩側頸靜脈像蚯蚓一樣膨脹起來,說明上腔靜脈回流不暢,如按壓肝臟時頸靜脈怒張更明顯,這叫肝頸靜脈回流征,說明心臟病變嚴重。
7、下肢水腫:下肢出現(xiàn)浮腫,在浮腫處用手指一壓就會出現(xiàn)一個坑,早期發(fā)現(xiàn)在足背,腳趾,踝關節(jié)部,是心功能不良的表現(xiàn)之一。
8、心律失常:自測脈搏如發(fā)現(xiàn)不規(guī)則亂跳;或出現(xiàn)脈搏過速,心跳次數(shù)大于100次/分;或過慢,小于60次/分,都可能是心臟病的信號。
9、疲乏無力:自覺渾身沒勁,疲乏無力,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信號。
10、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是心臟功能減退導致胃腸道充血所引起。
預防心臟早衰的措施
1、休息是減輕心臟負荷的一個重要措施。應根據(jù)病情適當安排生活、勞動和休息。保障適當?shù)哪X力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安眠藥。心功能改善后,盡早下地活動,可以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
2、飲食要清淡。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少吃多餐,適量補充一些蛋類、瘦肉和魚類,多食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及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的通暢。
3、適當控制鈉鹽的攝入。一般鈉鹽(食鹽、醬油、黃醬、咸菜等)可限制到每日5克以下,病情嚴重者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克。適當限制鈉鹽的攝入,可減輕體液的潴留,減輕心臟負擔。
4、學會記錄每日出入量。在急性期出量大于入量,出入量的基本平衡,有利于防止或控制心衰。出量:每日全部尿量,大便量,引流量,同時加入呼吸及皮膚蒸發(fā)量大約在600~800毫升左右。入量:飲食、飲水、水果、輸液等,每日總入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
5、每日堅持測量體重。如1~2天內體重快速增加,應考慮是否有水潴留,可增加利尿劑的用量。應用利尿劑后尿量明顯增加,水腫消退,體重下降至正常,此時的體重又稱干體重。
6、心衰的患者首先表現(xiàn)在雙下肢或骶尾部的水腫。要注意皮膚的護理,避免長時間壓迫一個位置。應用熱水袋時,水溫不超過50℃,并且要觀察皮膚變化,避免皮膚燙傷。
7、保持電解質平衡。長時間使用利尿劑時,應間段服用補鉀、補氯藥物,保持電解質(鉀、鈉、氯等)平衡。如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乏力等,應到醫(yī)院檢查電解質。
8、服藥嚴遵醫(yī)囑。服用洋地黃藥物(地高辛等)時,要嚴格遵守醫(yī)囑,不能自行加量或減量,并要定期監(jiān)測洋地黃濃度,防止洋地黃中毒。如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黃視或綠視、視物模糊等現(xiàn)象,應及時到醫(yī)院復診。
日常護理方法
1、常吃純黑巧克力。
純黑巧克力中富含黃酮類物質,具有阻止血液中的脂肪沉積在血管內壁上、防治血管栓塞的作用。
2、熟知自己的體重指數(shù)、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
這樣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應對心臟病。孕婦也應注意,孕期出現(xiàn)的一些異常情況或病癥,也可能對心臟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3、及時緩解生活壓力。
人的生活壓力過大、情緒抑郁,就會出現(xiàn)血糖水平升高、腹部脂肪堆積、體重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等癥狀,發(fā)生血管栓塞和心臟病的幾率就會顯著地增高。
4、經(jīng)常冥想打坐。
專家指出,人們若每天冥想打坐2次,每次冥想打坐30分鐘,連續(xù)做此項運動7個月,就可大大減少血管內壁脂肪堆積的情況。此外,冥想打坐還能降低人體內血清素和腎上腺素等應激激素的水平,從而取得降血壓的效果。
5、不打斷別人的話。
研究發(fā)現(xiàn),搶著說話可使人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與善于傾聽的人相比,經(jīng)常打斷別人說話的人其患心臟病的幾率可增高47%左右。
6、到溫暖的地方過冬。
在氣溫較低時,人的血管會處于緊張、收縮狀態(tài)。此時,人的心臟在泵血時所受到的阻力會更大,患心臟病的幾率也會增高。若到溫暖的地方過冬則可避免發(fā)生此類情況。
7、適量飲酒。
可保護心肌的功能,降低發(fā)生動脈血栓的幾率。
8、盡量住在環(huán)保區(qū)。
相關專家曾指出,如果生活在空氣污染較重的城市中,人們每天都會吸入過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若長期吸入這些物質,人血液中的攜氧量就會下降,從而可顯著增加患心肌缺氧、血管炎、動脈血栓和心臟病的幾率。
保護心臟的食物
1、黃豆
黃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
2、玉米
玉米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高達六成的亞麻油酸,是良好的膽固醇吸收劑;玉米放在中藥里則有利尿作用,并有幫助穩(wěn)定血壓的效果。
3、馬鈴薯
該食品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鈉、鉀、鐵等,尤其鉀含量最為豐富,每100克中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蔬菜。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鉀傾向。常吃馬鈴薯,既可補鉀,又可補糖、蛋白質及礦物質、維生素等。
4、菠菜
本品豐富的葉酸,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菠菜中的鐵以及微量元素,還可起到補血之作用。
5、堅果類
杏仁、花生等堅果富含對心臟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6、薏苡仁
屬于水溶性纖維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膽固醇,保護心臟健康。
7、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
8、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堿,可以保護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葉子,因為葉子才是營養(yǎng)精華所在。葉子的維生素C比莖高,且富含植物性營養(yǎng)素、營養(yǎng)價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能夠降低心臟病發(fā)作的危險性。
9、木耳
食用木耳能刺激腸胃蠕動,加速膽固醇排出體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結物質,對于動脈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風有較好的保健效果。
10、海帶
海帶屬于可溶性纖維,比一般蔬菜纖維更容易被大腸分解吸收運用,因此可以加速有害物質如膽固醇排出體外,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預防動脈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