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天氣】烏魯木齊的氣候類型 烏魯木齊地理環(huán)境
烏魯木齊的氣候類型
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最熱的是7、8月,平均氣溫25.7℃;最冷的是1月,平均氣溫-15.2℃。
烏魯木齊春天來得遲,北郊一帶3月26日步入春天;市區(qū)要晚兩個星期,到4月8日春天來臨;南郊還要遲十幾天,4月20日左右山前才見綠波。每年從6月上旬起,烏魯木齊之春自北而南相繼結束。春雨占全年降水的40%左右,對春播及旱地作物十分有利。
夏季的烏魯木齊城郊山區(qū)山花爛漫,市區(qū)林帶茂盛;北郊的夏季,才62天;而南山牧場卻沒有真正的夏天,春秋相連。烏魯木齊夏天熱而不悶,晝夜溫差大,城區(qū)夏季平均氣溫為23℃?!?/p>
烏魯木齊的秋天從每年8月24日開始。北部平原推遲10天,入秋后,天氣環(huán)境比較穩(wěn)定,天氣不冷不熱,溫和宜人。9月下旬以后,冷空氣頻頻襲來,氣溫下降迅速。10月份晝夜溫差增大。當?shù)孛裰{中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說法?!?/p>
烏魯木齊城區(qū)的冬天,每年從11月3日到次年4月8日長達150天。烏魯木齊市三面環(huán)山,北部好似一個朝向準噶爾盆地的喇叭口。由于天山屏障,冷空氣往往滯留在盆地內(nèi)。南郊山前丘陵卻有一條“暖帶”,一月份氣溫要比市區(qū)高4、5度。這種獨特的冬季氣候條件,適應進行大棚蔬菜生產(chǎn),而且南郊積雪長達175天。
烏魯木齊的地理環(huán)境
1、位置境域
烏魯木齊市位于中國西北、新疆中部、亞歐大陸腹地,地處北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以恰克馬克塔格至大河沿一線與吐魯番市接壤;西以頭屯河與昌吉市為界;南以喀拉塔格-克孜勒伊接南山礦區(qū),突出部分折向東南,沿未日洛克-阿拉溝以東與托克遜縣相連。在夏澤格山脊線3以南與和碩縣毗連;西南與和靜縣為鄰;北部沿博格達山脊與吉木薩爾縣、阜康市分界。
地處東經(jīng)86°37'33"-88°58'24",北緯42°45'32"-45°00'00"。截至2014年,建成區(qū)面積412.26平方千米。2014年,全市綠化覆蓋面積2.6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5.9%,建成區(qū)園林綠地面積1.46萬公頃,增長7.4%。綠化覆蓋率達38.5%,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綠地率35.4%,提高0.7個百分點。
2、地貌
烏魯木齊市境最北點在頭屯河下游距五家渠市3.5公里處,最南點抵阿拉溝以南夏格澤山脊,南北最寬處約153公里;市境最東點在高崖子牧場東邊石窯子艾肯溝內(nèi),最西點在勝利達坂以西的天格爾山脊,東西最長約190公里。海拔580米-920米。自然坡度12‰-15‰。
烏魯木齊地勢起伏懸殊,山地面積廣大。南部、東北部高,中部、北部低。最高點天山博格達峰頂,海拔5445米;最低處在猛進水庫的大渠南側(cè),海拔490.6米。兩地水平距離75公里,高差4954.4米。山地面積占總面積50%以上,北部沖積平原不及總面積的1/10,市區(qū)平均海拔800米。
烏魯木齊市區(qū)三面環(huán)山,北部平原開闊。東部有博達山、喀拉塔格山、東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伊連哈比爾尕山東段(天格爾山)、土格達坂塔格等。轄區(qū)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降低,大致分為三個梯級:第一級為山地,海拔2500-3000米或更高;第二級為山間盆地與丘陵,海拔1000-2000米;第三級為平原,海拔在600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