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珍貴的人間》是當(dāng)代詩人海子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作者原名查海生,安徽省安慶人,著有《亞洲銅》。
活在珍貴的人間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太陽強烈
水波溫柔
一層層白云覆蓋著
我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徹底干凈的黑土塊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泥土高濺
撲打面頰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
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海子(1964一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省安慶人,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xué)法律系,1982年大學(xué)期間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yè)后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xué)哲學(xué)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guān)附近臥軌自殺。
1984年創(chuàng)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一次使用“海子”作為筆名。從1982—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里,海子創(chuàng)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和《海子詩全編》等。
這首詩說的是:活在這珍貴的人間,感受陽光的照耀,體悟水波的溫柔,在白云青草間漫步,作者如同黑土地一樣純凈,已融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像植物一樣去感受陽光、雨水和泥土,生命是如此溫暖、純潔而親切。活著是幸福的,能感受自然是幸福的。作者珍愛這一切,也珍愛生命。簡單的意象構(gòu)成了海子理想中的詩意家園,體現(xiàn)了海子對美好事物的眷戀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海子有著孩子般純真的心靈,太陽和水波本是平凡的事物,卻在詩中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美。這是因為,太陽光是強烈的,水波是溫柔的;太陽是至剛的,水波是至柔的;太陽是明的,水波是暗的。一陽一陰,一剛一柔,一明一暗,顯出了強烈的對比效果。而白云和青草,一個在上,一個在下,色彩差別十分鮮明。作者站在陽光和水波之間,站在白云和青草中間,感到了人世的幸福,生命的豐盈。原野里的黑色泥塊沐浴著陽光和風(fēng),陪伴著白云、河流和青草,生活得單純而又快樂,作者由此產(chǎn)生了幻覺,感到自己就是那塊徹底干凈的黑土地。
正因為作者把自己看作了泥土,所以泥土高濺,撲打面頰,這在一般人看來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作者那里卻成了一種幸福,正如人類有了愛情是幸福的,植物有了雨水是幸福的一樣。
作者感受到了人生的幸福,深悟到了人世的可貴,他在詩中一唱三嘆,“活在這珍貴的人間”是十分美好的事情。他鼓舞自己,一定要“活在這珍貴的人間”。聯(lián)系到作者1989年的早逝,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對人世的熱愛和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