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座上的圣母》是意大利畫家喬托于1310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美術史界一直存在著在許多爭論。
喬托·迪·邦多納(Giotto di Bondone 1267年-1337年)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雕刻家,畫家和建筑師,被認定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chuàng)者,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代表作品有《金門之會》、《猶大之吻》、《圣母登寶座圖》、《哀悼基督》等。美術界但丁式的人物喬托是中世紀最后一位畫家,也是新時代第一位畫家。
因為歷史久遠,疏于史料與物證,就拿阿西西圣方濟各大教堂內的壁畫來說,作者是否喬托,一直存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否定的,理由是這座教堂的壁畫出現之時,喬托還未成年;但近來持肯定的觀點又陸續(xù)興起,肯定者從圣喬治·科斯塔教堂(也在佛羅倫薩)里的《圣母子》一畫上的簽名Opus locti Florentini,并聯系這幅畫的風格認為與阿西西壁畫有淵源關系,從而肯定了阿西西壁畫是喬托所為。因在盧浮宮內收藏的一幅已證實是喬托的畫上也有這種簽名??墒菫槭裁磫掏性谝恍┮炎C明是別的畫家的作品上簽上自己這種名字,卻至2017年未能作出圓滿的解釋。喬托在畫《圣方濟各事跡》等壁畫(存于阿西西圣方濟各大教堂)時,曾得力于幾位助手的幫助,在創(chuàng)作這些畫時他又去了羅馬,并在羅馬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上У氖瞧窳粝碌膯掏杏H筆畫稿很不足,無法進一步證明這些事實。
這一幅《寶座上的圣母》(又名《圣母的榮光》),其中究竟有多少是他自己的手筆,也存有一些疑竇。但許多史著認為這幅祭壇聯畫是喬托在1310年的原作。喬托應教堂的委托畫了這幅《寶座上的圣母》。不過此類題材的畫,絕非僅此一幅。在1328年時,他也畫過同樣性質的畫。左右也有圣彼得、圣加列、圣米迦勒和圣保羅等宗教人物(此畫現存波倫亞國立畫廊,原來存放于圣馬利亞·德列·安哲利教堂的大祭壇上,簽名為Opus magistri loctide Florentia,與上述情況有些雷同)??梢姡芯繂掏斜诋嫷恼孥E,一直是美術史考古學家們的任務。
這幅祭壇畫屬于喬托早期的宗教畫。盡管看來還保留許多中世紀筆法。畫上的人物安排與他于1328年畫的《寶座上的圣母》幾乎是一樣的:寶座前的左右兩側各有一跪著的天使,圣母抱著圣嬰坐在寶座上,神情呆板。椅側也是圣保羅、圣加百列、圣米迦勒等傳統(tǒng)人物。整個構圖完全對稱。為了表達圣母的女性人體,在衣服上添上了一些明暗光影。這是中世紀宗教壁畫上較少見的成功嘗試。
此外,空間關系已被注意了。從人物造型、鑲有圖案的臺階等,都能看出畫家在盡心竭力表現一種空間結構。喬托的努力是在長期與拜占庭傳統(tǒng)藝術決裂的過程中進行的。這時期這方面最大的建樹就是他在光線明暗表現上的色彩處理。在帕多瓦時期,喬托已能擺脫阿西西壁畫的平面性,敷色漸漸豐富了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