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是南宋文學(xué)家文天祥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是詩人一生度過的最后一個除夕所寫。詩人身處燕京牢獄,面對死亡,既無所畏懼,也不抱幻想,顯示了非凡的慷慨從容。此詩反映出他在國家危亡時期的艱難斗爭生活,表達了他以身殉國的決心。全詩從大開大闔處入手,于回腸蕩氣中結(jié)束,敘事抒情形象概括,簡潔凝練,其中回蕩的天地落落,歲月堂堂,生命將盡,身世俱忘的磊落感情和高尚的精神狀態(tài),仍然感染和鼓舞著后世的讀者。
除夜
乾坤空落落⑴,歲月去堂堂⑵。
末路驚風(fēng)雨⑶,窮邊飽雪霜⑷。
命隨年欲盡⑸,身與世俱忘⑹。
無復(fù)屠蘇夢⑺,挑燈夜未央⑻。
⑴乾坤:天地,即空間。落落:虛空廣大貌,從而映襯出自身的孤獨。
⑵歲月:即時間。堂堂:公然,明顯貌??畤@時光流逝之語。語本唐薛能《春日使府寓懷二首·其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fā)欺人故故生?!?/p>
⑶末路:比喻失意潦倒或沒有前途、指望的境地。指南宋滅亡以及自己被俘。驚風(fēng)雨:指有感于當年戰(zhàn)斗生活的疾風(fēng)暴雨。
⑷窮邊:荒僻的邊遠地區(qū)。文天祥被俘后,押送至燕京(今北京)過著囚徒生活。稱燕京為“窮邊”,是就南宋轄區(qū)而言。風(fēng)霜:指囚居生活的風(fēng)霜苦辛。
⑸“命隨”句:詩人知道自己生命即將結(jié)束,故說自己的命將隨這一年的結(jié)束而結(jié)束。
⑹“身與”句:把自己和世上的一切全都忘卻。表達詩人以死報國的心志。
⑺無復(fù):不再有。屠蘇夢:此處喻指美好的愿望。按照當時華夏地區(qū)的風(fēng)俗,人們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一闔家團聚,飲屠蘇酒以驅(qū)邪賀歲。屠蘇酒傳說為漢末名醫(yī)華佗所創(chuàng),由大黃、白術(shù)、桂枝、防風(fēng)、花椒、烏頭、附子等祛風(fēng)散寒的中草藥浸酒而成。此句是說除夕一人獨處囚室,恐怕連飲屠蘇酒的夢也不會做了。
⑻夜未央:夜已深而未盡?!对娊?jīng)·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笨追f達疏:“謂夜未至旦?!蔽囱?,未盡,未止。
乾坤一片空空蕩蕩,歲月流逝,浩浩茫茫。
雖是人生末路,抗元救國鏖戰(zhàn)曾經(jīng)撼動風(fēng)雨。而今在荒遠的邊地,又飽嘗寒雪凍霜。
生命隨著年限就要結(jié)束,我對自身和世界都已淡忘。
不再有新年喝屠蘇酒的夢想,我獨自挑燈,深感夜的漫長。
宋少帝祥興元年(1278),文天祥抗元失敗,在五坡嶺(在今廣東海豐北)被俘。他拒絕元將誘降,于次年被囚于燕京(今北京)。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除夕,文天祥度過了又一個鐵窗歲月。雖然他早已抱定了以死殉國的決心,但是在除夕這一特別的時刻,還是喚醒了他深潛于生命中的悲戚,因而寫下這首詩。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進士第一。歷知瑞、贛等州。德祐元年(1275),元兵東下,在贛州組義軍,入衛(wèi)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軍議和,被扣留。后脫逃至溫州。景炎二年(1277)進兵江西,收復(fù)州縣多處。不久敗退廣東。次年在五坡嶺(在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拒絕元將誘降,于次年送至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屢經(jīng)威逼利誘,誓死不屈,編《指南錄》,作《正氣歌》,大義凜然,終在柴市被害。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是至元十九年(1282)十月在燕京柴市英勇就義的,十八年的除夕是他在人世間過的最后一個除夕。在這理當家家團聚的除夕,詩人卻身陷牢獄,面對死亡。這首詩真實地記錄了他當時的思想活動,反映了他的精神狀態(tài)。
首聯(lián)從廣袤無垠的空間和綿長不盡的時間下筆,氣魄不凡。雖然詩人的身體被囚禁在這僅僅廣八尺、深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正氣歌序》)的土牢房里,但他的思緒已飛出了小扉窄窗,在故國的山河大地上遨游。乾坤廣大,歲月流逝,江山依舊,而已易主,言念及此,傷心不已。開頭兩句就凝聚了一種在無邊的時空上的巨大的孤獨、失落和絕望的悲涼。這兩句看作寫實也是不錯的?!翱章渎洹笔侵复笱┖蟮那榫?,有第四句的“雪霜”為證;“歲月去堂堂”則照應(yīng)“除夜”。詩人在系獄待死的情況下寫出這兩句,無論刻意與否,其中蘊含的家國之痛與生命之悲,都是極濃烈的。這種氣氛一直籠罩了全篇。
頷聯(lián)進一步強化氣氛。路是“末路”,邊是“窮邊”,更加上“風(fēng)雨”與“雷霜”。這時的心境與感觸,已經(jīng)足以令人觸手可及,詩人卻又加上了一個“驚”字,一個“飽”字,尤見沉痛。這兩句以平淡之語寫出,更顯傷心。在元兵南犯、南宋王朝臨近“末路”之時,文天祥曾興兵抗元,企圖挽狂瀾于既倒。當這更深夜靜、萬籟俱寂之時,那屢“驚風(fēng)雨”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生活猶歷歷在目?!绑@風(fēng)雨”三字,凝練地概括了詩人當日勤王抗元的多少情事。而現(xiàn)在關(guān)押在這遙遠的北方,身不由己,飽受雪霜之苦?!帮栄┧奔仁侵干眢w受到北方嚴寒的侵襲,也是暗喻精神上遭受元人的折磨。稱元都燕京為“窮邊”,是就南宋轄區(qū)而言,表現(xiàn)了詩人對元廷的輕蔑,同時也反映出對南宋故土的深深思念。
頸聯(lián)更進一層。從前一句中可以體味出“歲月去堂堂”的生命之感,而后一句的“忘世”,也使得“乾坤空落落”更有了一層深意。在這除夕之夜,詩人預(yù)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將隨著一年之終而結(jié)束。他早已下定以死成仁、以死明志的決心,因此面對死亡,他是那樣坦然,那樣平靜,對世上的一切再無留戀。實際上,對故國的山川大地他是那樣眷戀,對他親自領(lǐng)導(dǎo)的抗元斗爭他是那樣難以忘懷。他不再留戀的“身與世”是指自己的生命,是指元軍占領(lǐng)下的世道。這就更有力地襯托出了詩人的一片耿耿之心。
尾聯(lián)在回腸蕩氣中結(jié)束全詩。古代風(fēng)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闔家團聚飲屠蘇酒。可此刻詩人獨處囚房,只有孤燈相伴,恐怕連飲屠蘇酒的夢也不會做了。今昔的強烈對比,令人倍覺凄涼。漫漫長夜,不知何時才是盡頭。詩人夜不能寐,孤燈獨坐,一遍又一遍默默地挑著燈花。多少忠憤之情,多少難言之意,都包含在這默默無語的“挑燈”動作里了。
詩中雖然流露出悲涼與絕望,深層中的希望卻是有的?!耙刮囱搿庇小伴L夜漫漫何時旦”的意思,是用絕望來表達企盼與希望,只是這企盼與希望是深層的。詩人通過詩歌所表現(xiàn)的身陷牢獄仍心系天下安危的寬廣胸懷,以及面對死亡無所畏懼,既慷慨而又從容的精神狀態(tài),永遠鼓舞著后人。
近現(xiàn)代文史學(xué)家程千帆、沈祖棻:如這篇詩中所表現(xiàn)的,他身處牢獄,面對死亡,既無所畏懼,也不抱幻想,既慷慨而又從容。這種高貴的精神狀態(tài),永遠是鼓舞我們的力量。(《古詩今選》)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鵬:詩中抒寫他身陷牢獄仍心系天下和面對死亡無所畏懼的精神狀態(tài)。詩的情調(diào)悲涼感愴而又慷慨從容。敘事抒情,形象而概括,非常凝煉。詩境拓展到廣闊悠遠的時空,反映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精神境界。(《中國古典文學(xué)名著分類集成》)
南京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徐興無:此詩雖似萬念俱灰,但并不消極悲觀,作者的精神已達圓滿無愧的崇高境界,故能超越時空,遠離生死,給人以遺世獨立的震撼。(《宋詩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