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秦安縣博物館位于縣城新華街,緊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國寺。是1999年國家文物局幫扶秦安以來投資修建的,也是目前甘肅省現(xiàn)代化設施較為齊全的縣級博物館之一。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筑面積650平方米。館藏文物506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件,二級72件,三級385件,從距今1億年的魚化石,距今2500萬年的鏟齒象牙化石,新石器時代人類生產(chǎn)生活用具到明清時期的文物都有收藏,沒有缺環(huán)和斷代。館藏品位居全省100家文物收藏單位的前10位。新石器時代的人面器口彩陶瓶,馬家窯文化的旋紋四板彩陶甕,齊家文化的玉琮,唐代的海馬瑞獸葡萄紋銅鏡,北朝至唐代的佛教石刻等許多文物都是舉世無雙的藝術(shù)珍品。
縣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成紀八千年——秦安歷史文物精品陳列》,按照華夏文明的曙光,青銅時代文化和成紀遺珍三個單元,分門別類地進行陳列。第一部分華夏文明的曙光,重點展示距今7800——4000年這一時段內(nèi),秦安先民的生存環(huán)境、經(jīng)濟文化狀況以及大地灣一期文化的彩陶,證明秦安是黃河流域中上游早期文化的發(fā)祥地。第二部分青銅時代的文化,重點展示齊家文化至商周時期的玉器、陶器等器物表現(xiàn)秦安這一時期多元性的物質(zhì)文化。第三部分成紀遺珍,表現(xiàn)秦安設縣后經(jīng)濟的繁榮和社會生活的影響。
《秦安歷史文物精品陳列》從2002年8月6日完成布展并對外開放,共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陳列主題鮮明,設計新穎,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較大反響,受到了觀眾的普遍好評。
館藏文物
秦安縣博物館館藏文物5516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件,二級72件,三級385件,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其中新石器時代的人面器口彩陶瓶、馬家窯文化的旋紋四 彩陶甕、齊家文化的玉琮、唐代的海馬瑞獸葡萄紋銅鏡、北朝至唐代的佛教石刻等許多文物都是舉世無雙的藝術(shù)珍品。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本館購置了32列密封性好、抗震性強、經(jīng)久耐用的密集柜,并安裝了現(xiàn)代化的安全防范報警系統(tǒng)和消防、避雷系統(tǒng)。館藏文物均已科學分類、有序存放,從源頭上防止了文物的損傷。同時舉辦了《成紀八千年文物陳列展》、《秦安歷史文物精品陳列展》和《館藏書畫精品展》,并購置了電腦、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設備,極大地改進了本館的辦公條件和安全質(zhì)量,其基礎設施已達到甘肅省縣級博物館一流水平。在學術(shù)研究方面,近年,館內(nèi)出版了《秦安文物精品集粹》,專業(yè)人員發(fā)表了大量的論文,為研究和保護利用歷史文化遺產(chǎn),做出了顯著的成績。
機構(gòu)設置
館內(nèi)設文物陳列部、保管部、辦公室、保衛(wèi)科?,F(xiàn)有職工12人,其中副研究員1人,助理館員4人。
參觀信息
上午8:30—11:30
下午2:30—5:30
星期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