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整個布局共有鐵柱千秋、毗雄風華、哀牢墨雨、小河淌水、建設美麗幸福新彌渡5個部分。在展廳中,展出了戰(zhàn)國銅鼓、戰(zhàn)國青銅器鑄造法、云南清代畫家李仰亭《山水畫》、彌渡歷史文化名人李彪書法真跡等多件文物。
為讓參觀者更加直觀了解彌渡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該博物館還廣泛運用了多人互動桌面、電子沙盤互動弧幕投影、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
彌渡縣博物館陳列大綱第二次研討會召開。
近日,彌渡縣在縣廣電局會議室召開“博物館陳列大綱”(第二稿)研討會,研究探討縣博物陳列方案相關情況。
會議聽取和研究了彌渡縣博物館陳列大綱(第二稿)內(nèi)容,認為博物館是彌渡縣依托館藏文物,向世人展示不同歷史時期的彌渡人在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中孕育傳承的獨特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的良好名片。各路專家指出,博物館只有以歷史文物構架,并有效結合非遺等特有的民族文化、文明,才能改變以往博物館只陳列文物,而忽視人文的現(xiàn)狀,向世人展示一個更加鮮活的彌渡印象。負責陳列的單位應當打開思路,合理布局,深入淺出地使廣大參觀群眾能夠近距離地、身臨其境地接觸和感受彌渡歷史文化的厚重。
縣長沙偉風指出:彌渡縣博物館布展是彌渡縣文化建設的一件大事,也是彌渡縣加大文化建設投入,夯實文化發(fā)展繁榮基礎具體措施之一。如何運用博物館,依托館藏文物,把彌渡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通過博物館展示出來,一個縣級博物館,要面面俱到不可能,寧缺勿爛,要有要點,突出特點,經(jīng)得起歷史推敲。設計人員要深入彌渡,虛心聽取吸納各方意見建議,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在展示的版塊和內(nèi)容的包容空間深挖細琢,措詞上要嚴謹,以更加直接、形象的語言和文字來呈現(xiàn)豐富的彌渡歷史人文,遇到目前還有爭議的地方不加定論,只作陳列展示;相關部門要配合做好博物館物品陳列所需的文物、資料、文史的提供工作;負責設計和施工的單位和個人要抓緊時間,盡快修改確定陳列大綱,保障按時、按質(zhì)完成博物館陳列任務。(彌渡文體局、余述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