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沖,是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直屬正處級事業(yè)單位,為全國一家系統(tǒng)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事跡、思想和人格風范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館名由鄧小平于1983年4月20日題寫,包括生平展區(qū)、專題展區(qū)、舊址群等部分,總建筑面積32955平方米,占地面積148畝,事業(yè)編制110名,國家財政全額撥款,現(xiàn)館藏文物、文獻、資料6.3萬件,其中毛澤東晚年生活遺物6400余件,陳列展覽面積16453平方米,為全國優(yōu)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整個陳列以《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三十年的講話等精神為指導,科學、準確、生動地反映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歷史地位、豐功偉績和崇高的人格風范。在形式設計上,該展覽充分利用大空間優(yōu)勢,注重整體設計風格的簡約、厚重與宏大,力求實現(xiàn)內容與形式、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真實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對重要節(jié)點適當采用場景、多媒體、藝術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強調和渲染,共設置通用觸摸屏8個,配有16萬字的宣傳內容和大量圖片資料,15個個性化觸摸屏,配有符合主展線內容的語音文字解說原始視頻短片,場景、景觀、特殊造型以及雕塑共20個(組),油畫國畫16副,多媒體科技展項5個,播放的數(shù)字電影腳本均為原創(chuàng)。同時,又堅持以展覽為主、讓文物說話的原則,注意度的把握,防止主次顛倒。在遵循人物類紀念館共性的基礎上,強調個性化設計和大膽創(chuàng)新。
《風范長存----毛主席遺物展》
《風范長存——毛主席遺物展》展陳面積近2000平方米,從“勤政為民、鞠躬盡瘁”,“反奢倡儉、清廉如水”,“博學多思、孜孜不倦”,“親情如歌、友誼似?!?,“雅情逸趣、坦蕩襟懷”五個方面,生動再現(xiàn)了一代偉人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面,昭示了一代偉人不朽的崇高理想和品德風范,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一份珍貴而獨特的精神食糧。2009年10月18日,《風范長存——毛主席遺物展》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特別獎?!?/p>
《永遠的緬懷》專題展
《永遠的緬懷》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韶山”、“國際友人在韶山”、“韶山風物耐人思”三個方面,通過對黨和國家領導人、國際友人、各界著名人士、廣大人民群眾來韶山參觀、題詞、贈送禮品等情況的展示,反映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以及世界友好人士對毛主席的景仰和緬懷之情。
《英烈忠魂——毛主席一家六烈士》專題展
烈忠魂——毛主席一家六烈士》主要介紹毛主席一家六位親人毛澤民、毛澤覃、楊開慧、毛澤建、毛岸英、毛楚雄在毛主席的教育下,走上革命道路,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復興事業(yè),頑強進取,辛勞工作,浴血奮戰(zhàn),英勇犧牲的事跡,謳歌他們勇于犧牲、奮斗、奉獻的偉大人格和精神。
《大筆乾坤——毛主席詩文書法》
《大筆乾坤——毛主席詩文書法》從“壯麗史詩”、“光輝著述”、“不朽題注”、“書古寄情”四個方面展示毛主席在詩詞、文章、書法等方面的精深造詣,詮釋偉人的博大胸懷,體現(xiàn)了毛主席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也是獨領風騷、開一代新風的詩人、著作家和書法家。
《毛氏宗祠陳列展》
韶山毛氏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英雄輩出,在中國近代史有著光輝業(yè)績的紅色革命家族。深厚的家族底蘊與湖湘文化、韶山鄉(xiāng)土文化水乳交融,共同孕育了一代偉人毛澤東,也哺育了無數(shù)像毛澤東一樣的熱血青年,從而最終沖破封建桎梏,開創(chuàng)出令人肅然起敬的新一代家風。毛氏宗祠輔助陳列很好的展示了這個傳奇家族的遷徙歷史、在歷史文化長卷中展現(xiàn)了其奮斗、奉獻和家庭革命獻身的光輝歷史。
展覽以毛氏家族歷史沿革為脈絡,敘述了毛氏家族與毛氏宗祠的發(fā)展歷程,主要有“始祖內遷”、“祠堂今昔”、“家規(guī)家訓”、“智斗族長”、“夜校課堂”、“特別聯(lián)絡站”、“岸英回鄉(xiāng)”、“后人緬懷”等陳展內容,講述了毛氏家族的家風純良,以及偉人風范的崇高偉大。通過珍貴的歷史圖片和文物、文獻資料,從國家和個人,父子和親友等不同角度反映了人民領袖毛澤東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以天下為己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敬重父母、摯愛親友、懷念故土的深厚情感,為人們展現(xiàn)出一幅幅人民領袖偉大而崇高的家風長卷。
現(xiàn)館藏文物、文獻、資料6.3萬件,其中毛澤東晚年生活遺物6400余件。其中有毛澤東少年時代睡過的床,讀過的《詩經》、《論語》,反映毛澤東1925年在韶山開展農民運動的《賀爾康日記》,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官學校第二期學員劉紹云聽毛澤東演講《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的筆記和1941年刻印的記載有毛澤東誕生年月和“閎中肆外,國爾忘家”評語的《韶山毛氏族譜》等珍品。
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08:00—17:00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生平展區(qū):09:00—17:00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專題展區(qū):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閉館整理。
注意事項
紀念館三個場館均需要一定的排隊時間及參觀時間,請錯開預約時間,勿在同日相同或相近的時間段內同時預約毛澤東同志故居、生平展區(qū)、專題展區(qū)。
毛澤東同志故居分四個時間段預約: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30。預約總限額12000人次/日,周末、節(jié)假日及有關紀念日預約總限額15000人次/日。
生平展區(qū)分四個時間段預約:9:00-11:00、11:00-13:00、13:00-15:00、15:00-16:00。預約總限額6000人次/日,周末、節(jié)假日及有關紀念日預約總限額9000人次/日。
專題展區(qū)分四個時間段預約:9:00-11:00、11:00-13:00、13:00-15:00、15:00-16:00。預約總限額4000人次/日,周末、節(jié)假日及有關紀念日預約總限額6000人次/日。
從長沙到韶山有5365次火車,從長沙6:40分開,9:30到韶山;5366次17點從韶山開出,到長沙是20:16。從廣州到韶山有一班K584特快列車,20:56分從廣州開出,次日早上八點三刻左右到;從韶山是17:56分開,次日早6:04到。
長沙南站有到韶山的空調班車,從上午七點十分到下午五點十分,每隔50分鐘會有一班車,票價20元左右。
紀念館始對外開放部分包括舊址群、生平展區(qū)和專題展區(qū)。
生平展區(qū)始建于1964年,2013年即毛澤東同志120周年誕辰之際完成改造,正式對外開放?,F(xiàn)有基本陳列《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并定期推出特別展覽。建館以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館視察。
專題展區(qū)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一號工程”韶山核心建設項目,于2008年12月25日建成開放,現(xiàn)有展覽《風范長存——毛澤東遺物展》、《大筆乾坤——毛主席詩文書法》、《英烈忠魂——毛主席一家六烈士》和《永遠的緬懷》等,共展示毛澤東文物1008件。
舊址群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故居、毛澤東讀私塾舊址南岸、毛澤東開展過農民運動的舊址毛氏宗祠、毛鑒公祠、毛震公祠和毛澤東父母墓地以及周邊部分山林、水田、水塘等。
毛澤東故居
韶山沖上屋場,有一棟坐南朝北的“凹”字型農舍,這里就是毛澤東的誕生地。故居中共有房屋18間,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在這里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離開這里外出求學。
故居陳列物品中有許多是原物,臥室中的床、書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廚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農具室中的石磨、水車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過毛澤東的印跡。毛澤東臥室頂上有天窗,順樓梯可攀上屋頂。1925年6月,毛澤東在這里召開了秘密會議,建立了韶山的第一個中共支部。故居前面是一口長滿荷花的池塘,叫南岸塘;在附近100米左右的地方,就是毛澤東少年時代讀書的私塾——南岸,共有10多間房屋。
毛震公祠
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舊址——毛震公祠位于韶山鄉(xiāng)韶源村黃田坳下,系韶山毛氏的支祠,毛澤東家的祖祠。祠堂坐東南朝西北,磚木結構。正門上書“毛震公祠”,兩側對聯(lián)為“聲馳捧檄,緒衍傳經”。大門和墻壁上有少許彩繪,祠內分兩進,前進樓上中為戲樓,兩側為藝人化妝室。樓下左右兩房為廚房和酒飯舍。后進中為享堂,供奉祖宗神主,左廂房為主祭、齋宿和收藏祭器的地方,右?guī)繛楣裸y錢柜房。西頭有扛廳,東頭有席廳??偨ㄖ娣e977.37平方米。
毛鑒公祠
毛鑒公祠建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磚木結構,建筑面積661平方米,門額書“毛鑒公祠”。祠內分兩進:前進中為戲樓,樓兩旁廂房為藝人化裝室,樓下中為小廳,左右分別為廚房和祭器庫;后進中為享堂供奉祖宗神主,左右兩廂為辦公、議事和主祭齋宿的地方。
南岸私塾
毛澤東故居往西100米,有一座牌樓式青磚建筑,整座建筑臥于綠樹環(huán)抱之中,氣派非凡。這里就是毛澤東少年時最初入學就讀之處:南岸私塾。從1902年~1904年,毛澤東在這里接受了兩年的啟蒙教育、熟讀了《幼學瓊林》、《三字經》、《論語》等。在這里,留下了毛澤東少年時代求學的印痕,也是毛澤東書法的起源地。走入南岸私塾,站在毛主席曾經就讀的舊書桌旁,仿佛又聽見當年學生們搖頭晃腦的朗朗讀書聲;看見了少年毛澤東孜孜不倦,刻苦求學的身影。
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位于十八羅漢山麓,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863年)建成。祠座東南朝西北,磚木結構,建筑面積688.8平方米,門額書“毛氏宗祠”。門外兩邊各立一石鼓,兩側對聯(lián)“注經世業(yè);捧檄家聲”。內分三進:第一進上有戲樓;第二進為中廳,是全族議約、祭祀、設宴的地方;第三進為享堂,名“敦本堂”。祠堂門樓檐牙高啄,魚形龍尾,戲臺寬大,匾額“鑒古觀今”,臺柱上對聯(lián)云:“不大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尋常人物能文能武能勝神”。中堂黑漆匾額高懸,上書“聰聽彝訓”,左右潔白墻上大書“忠孝、廉節(jié)”4字。中堂內有兩副楹聯(lián):“學畢致堯舜禹文武周孔孟之道乃為真學;人能修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倫實為完人”?!艾F(xiàn)在之福得于祖宗不可不享享之必報;將來之福貽于子孫不可不培培之必昌”。敦本堂兩柱上,極為古樸的白底黑字隸書聯(lián)曰:“太極所生歷鐘瑞氣;華胄出后定有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