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地處江西省南昌市城市核心中山路商圈,北臨中山路,南接船山路,東至翠花街,毗鄰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連通南昌地鐵1號線萬壽宮站和南昌地鐵3號線八一館站,為集時尚購物、餐飲娛樂、社交休閑、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街區(qū)。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由歷史民居、商業(yè)街區(qū)、萬壽宮宗教文化區(qū)三個部分組成。街區(qū)占地面積約80畝,總建筑面積約14.6萬平方米,地下停車場兩層,車輛出入口一進兩出,配套約1000個智能化停車位。街區(qū)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設計,集中展現江右民系的建筑風貌和傳統(tǒng)文化。街區(qū)總建筑群共123棟,其中,晚清贛派民居風格建筑118棟,包含南昌總商會、持志堂、玉泰鹽莊、羅英故居舊址等45棟歷史風貌建筑。
南昌萬壽宮,又稱鐵柱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處于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的東部,北臨中山路,西臨合同巷,南臨翠華街。據傳,南昌萬壽宮始建于晉代,是道教重要人物許旌陽真人鑄鐵柱鎖蛟龍之處,又得名鐵柱宮。
明清以來,全國各地江西會館內均設祭祀許旌陽真人的萬壽宮,而南昌城內的鐵柱萬壽宮被稱為各地萬壽宮的祖庭,可見南昌萬壽宮在道教建筑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位置。
寶慶銀樓,位于中山路與翠花街交叉口,建于民國初年,是純粹的西洋風格建筑,曾經與江西大旅社同為南昌地標。寶慶銀樓曾經作為舊城區(qū)商業(yè)經營重要場所。
持志堂,位于廣潤門街道合同巷28號。持志堂始建于清朝,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吊頂有雕花,面積為600多平方米。
祥豐錢莊,位于廣潤門街道合同巷37號。祥豐錢莊始建于民國初期,東西朝向,占地400平方米,外墻是中西合璧樣式,正門上方飾一混凝土現澆拱形檐棚。內部總體為穿斗木架構,用料考究氣派。進門內部一進為封閉式兩層木結構,二進天井東側為正堂,兩側為廂房,另有樓梯可達二層。2013年,祥豐錢莊被列為江西省第一批156處優(yōu)秀近現代建筑之一。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包括了9條老街巷:翠花街、翹步街、棋盤街、萬壽宮巷、蘿卜巷、醋巷、籮巷、廣潤門街和合同巷,占地面積約為6.3公頃。
翹步街東側起于蘿卜巷,西北方向即中山路,長約190米,寬約3.5米。翠花街南側起于船山路,北邊即是中山路,長約221米,寬約10.7米。醋巷東側起于合同巷,西邊即是翹步街,長約122米、寬4.5米。蘿卜巷東側起于合同巷,西邊即是翹步街,長約68.3米、寬約6.3米。合同巷南側起于蘿卜巷,北邊即是中山路,長約175米,寬約4.5米。廣潤門街南側起于船山路,北邊即是翹步街,長約50米、寬約9.1米。棋盤街東側起于合同巷,西轉北面即是蘿卜巷,街道整個呈“L”形,長約87米、寬約4.5米。萬壽宮巷東起翠花街,西至棋盤街,長約80米、寬約4.5米。蘿巷東側起于翠花街,西轉北即到合同巷,整條街巷呈“L”形,長為95米,寬為3米。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地處南昌市城市核心中山路商圈,北臨中山路,南接船山路,東至翠花街,毗鄰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所在西湖區(qū)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酷熱,冬季寒冷,氣溫變幅大。多年平均氣溫17.4℃,極端最低氣溫-8℃,極端最高氣溫40.8℃。無霜期年平均258—28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772—184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516—1630毫米,全年降雨量不均勻,降雨集中在每年4—6月。
明代中期,南昌萬壽宮地區(qū)就有“商賈如云,貨物如雨,萬足踐踏,冬無寒土”之說。?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萬壽宮街區(qū)內街巷已經形成。?
2011年,南昌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局組織編制了《南昌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
2021年2月6日,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對外開街運營。?
到達方式
南昌地鐵1號線萬壽宮站
南昌地鐵3號線八一館站
公交車:2路 18路內線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廣潤門站
公交車:205路 229路 830路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