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中學校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翠屏山麓金沙江畔。其前身為公元1481年創(chuàng)建的翠屏書院,2004年初被省教育廳確認為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被確認為四川省一級示范校。宜賓市一中以“公勇誠樸”為校訓,以“關注人的需求、致力人的健全、實現人的發(fā)展”為辦學思想。
學校擁有高標準配置了功能齊全的運動場、游泳池、健身房、實驗室、語音室、圖書館、藝術中心、直飲水等。覆蓋校園的校園網、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室和演播室,每間教室均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擁有學生公寓和川南A級學生食堂。學校是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國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示范學校,全國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全國素質教育與校園文學研究實驗學校,四川省校風示范學校,四川省中小學實驗教學示范學校,四川省電化教育示范學校,四川省綠化示范學校,四川省心理學會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
截止2015年,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藝精湛、團結協作的教師隊伍。其中有特級教師6人,特級教師后備人選12人,國家級骨干教師5人,省市級骨干教師63人。高級教師130人,一級教師179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4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1人,省模范教師2人,省優(yōu)秀青年教師標兵1人,市級骨干教師153人,市師德標兵8人,市級拔尖人才11人,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2人,市級以上學會理事長或副理事長11人、常務理事或理事22人。
校訓
公、勇、誠、樸
文化墻中間的“公、勇、誠、樸”四字,可謂“突顯一中精神,折射學校傳統(tǒng)”。早在翠屏書院時期,學校就提出了教育“以愛人為本”的思想,要求“游學于此者,味先賢之言,求先賢之道,處則飭之身而行之家,出則推之國而達之天下(——公)”,“將與諸生循循于師弟朋友間,日反求諸心以固其敦龐浮厚之氣,而抒其(懿樸茂之辭(——樸)”。及至敘聯中時期(1924年),學校提出,“為學之道,趨于先端,心正意誠(——誠),簡樸相安(——樸),循序漸進,毋憚艱難(——勇),希賢希圣,人格斯完”,1936年,敘聯中進而明確把“公、勇、誠、樸”作為校訓。在今天,學校進一步豐富了“公、勇、誠、樸”的內涵:公——立校為公,團隊精神,教學相長,文以化人;勇——勇于進取,敢于創(chuàng)新,時不我待,為學必精;誠——誠以待人,信以為事,科學嚴謹,勵學率真;樸——簡樸風格,體察國情,勤勉發(fā)奮,校榮我榮。在此基礎上,學校吸納現代教育理念,提煉出今天的辦學思想為:以“公、勇、誠、樸”為核心內容的“關注人的需求,致力人的健全,實現人的發(fā)展”的“三人”辦學思想。同時也是一中人的基本精神和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時刻勉勵著一中人要“承公之胸懷、煉勇之精神、修誠之品質、揚樸之美德”。
校徽
形狀:整體形狀為圓形。外置一圓環(huán),上半部為中文“宜賓市第一中學?!保掳氩繛橛⑽摹癥IBINNO.1HIGHSCHOOL”。中英文對照的校名體現學校的辦學方針遵照“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思想;圓環(huán)內置一圓,該圓有微微凸起的立體感,圓的正中嵌入?;諛酥?,集中體現該標志的各層寓意。
色調:整體色調為紅黃相間,色彩鮮艷、搭配適宜,圖案色彩的整體搭配上體現一種立體感,能產生較好的視覺效果。外置圓環(huán)底色為杏黃色,喻示教壇為杏壇,表明我們的教育是面向大眾、讓民族興盛的事業(yè);中英文對照的校名為鮮紅色,表明我們的教育事業(yè)是在鮮艷的紅旗指引下的事業(yè);內置圓的底色為深紅色,表明全體教師以一顆赤誠之心獻身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全體學生以一顆赤子之心為祖國的強盛不倦地學習。中間嵌入的?;諛酥緸辄S色,如一只振翅飛翔的雛鷹,象征我們的學生從這里飛向美好的未來。
校歌
宜賓市第一中學校校歌
公勇誠樸陶治我們的品行
艱難困苦磨礪我們的身心
我們的學問還要深博精明
我們是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國家的棟梁
我們要養(yǎng)成偉大的精神
才能擔起重大的責任
當我們俯視金岷
要念著珠江黃河
望見真武
要想著長白山嶺
國家要我們雪恥
民族要我們復興
努力吧,前進!
為了祖國的強盛
看我們似雄鷹振翅飛翔
宜賓市一中學生課余生活豐富,學校每年均開展各項活動,例如學生校服設計大賽、體育藝術節(jié)等。
宜賓市第一中學校其前身是敘州府翠屏書院。據《宜賓市志》(1959年版)記載:“翠屏書院,為府書院,設立的地方原在翠屏山下,因此,以翠屏得名。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改辦為尚志學堂,書院這個名稱才廢掉。”“自清政府廢科考,改為學校的‘詔令’發(fā)出后,翠屏書院即改為尚志學堂”。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尚志學堂奉令改稱“敘州府官立第一中學堂”。時崇報寺尚有敘州府第二學堂。二校并立,經費皆不充裕。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二校奉令合并,仍稱“敘州府立第一中學堂”,以崇報寺為分校。
民國元年(1912年)因廢府制,“府立中學堂”改為“敘州聯合縣立中學堂”,簡稱“敘聯中”。
民國二十年(1931年),敘聯中更名為“敘屬共立中學?!?,簡稱“敘共中”。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敘共中奉令更名為“敘屬聯立中學”。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因避日本侵略軍空襲,學校遷往李莊鎮(zhèn)張家大院,高初中均在一起。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劃歸省管,更名為“四川省立宜賓中學”。
民國三十二年(1944年),學校從李莊遷回宜賓舊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學校更名為“川南宜賓高級中學”,停招初中。
1953年1月,學校奉令更名為“四川省宜賓第一中學?!?。
1959年8月,奉上級通知,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中學?!薄4诵C恢毖赜弥两?。
1982年,四川省教育廳再次確定宜賓市一中為四川省重點中學。
2004年1月,四川省教育廳確定宜賓市一中為四川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6年6月,經宜賓市政府批準,學校租借老校區(qū)給宜賓黃岡實驗學校,創(chuàng)辦宜賓黃岡實驗學校宜賓市一中分校,開辦私立初中,宜賓黃岡實驗學校委托宜賓市一中管理。
2013年6月,經宜賓市政府批準,學校租借老校區(qū)給翠屏區(qū)龍文實驗學校,創(chuàng)辦翠屏區(qū)龍文實驗學校宜賓市一中分校,開辦私立初中,翠屏區(qū)龍文實驗學校委托宜賓市一中管理。
2013年11月,四川省教育廳確定為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