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彌額爾山(Mo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是法國古跡和天主教,位于芒什省一小島上,距海岸兩公里。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石構成。海拔88米,經常被大片沙岸包圍,僅漲潮時才成為島。
公元8世紀,樞機主教奧貝在島上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1211~1228年間在島北部又修建了一個以梅韋勒修道院為中心的6座建筑物,13~15世紀的部分城墻和哥特式修道院圍墻等等。
圣彌額爾山所處的圣馬洛灣以漲潮迅猛聞名遐邇,高潮與低潮時海平面的落差高達15米。由于海灣深水區(qū)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時大海距離岸邊有15至20公里。通常漲潮的速度相當于一個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時4公里,順風時速度則增加到每小時30公里。因為圣馬洛海灣潮水如此“善變”,流傳著許許多多可怕的故事,比如,會追趕騎士的漲潮,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滿載貨物的馬車,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慘死去的旅人。
海灣的退潮往往也開始得非常突然,也許幾分鐘前還是一望無際深不可測的大海,突然之間海水退向遠處,滿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灘和海灘上顏色很特別的流沙。
幾乎所有的法國古典文學大家,從雨果到莫泊桑,都曾經被它的多變所迷惑。雨果描寫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會遭到驚心動魄的埋葬,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毫不容情的……的確,這些沙表面看似平坦光滑、松軟安全,可一旦不小心滑落下去,它內部的暗流就會像蛇一樣滑動,松軟的被潮水浸泡的表面變成淤泥將你死死地纏住,猶如陷入沼澤一般難以自拔。
這里的沙其實更像是淤泥,一旦變干,非常結實;一旦與水混合,立即變成粘稠的泥漿。圣馬洛海灣附近的海底布滿大大小小的地下河床,它們就是制造危險的罪魁禍首。因為潮起潮落很容易將沙沖稀,河床里及河床下就形成了陰險多變的流沙,而那些過于自信的旅行者很可能陷入其中,遭遇不幸。
一千多年來,大西洋海水潮起潮落,無數的沙被沖向海灣,使海岸線因此向西移動了約5公里,更靠近圣米歇爾山了。1879年人們修建了一條堤壩,車輛從此可以直接通過堤壩上山。每年只有兩三次,當天文大潮將堤壩淹沒時,圣彌額爾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島。在某種程度上說,當地旅游業(yè)的興旺應歸功于這條堤壩。每年多達250萬的游客通過這條堤壩來到圣彌額爾山參觀,TGV快車將參加一日游的游客從巴黎送達圣米歇爾山。不過,真正能登上圣米歇爾山11世紀大教堂和拉梅維耶爾修道院的游人不足1/3。到圣米歇爾山朝圣的傳統(tǒng)根植于奧貝主教時期。不過,今天許多人來此并非只是趕時髦,圣米歇爾山讓他們流連忘返,甚至在山上逗留數日而不歸。夜幕降臨時,喧囂了一天的“大街”漸漸安靜下來,沒有滿載游客來往穿梭的汽車,人流如織的修道院也變得空蕩寧靜,這時才是感受圣米歇爾山獨特建筑群的時間。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巖構成。海拔88米,經常被大片沙岸包圍,僅漲潮時才成為島。圣馬洛海灣漲潮迅猛,每逢傍晚,大西洋的潮水有如萬馬奔騰般撲過來,將山邊的流沙淹沒,蔚為奇觀。但十九世紀人們建筑長堤連接圣米歇爾山后,水流受阻,潮水的起落在沙地留下大量淤泥和沉積物,久而久之地勢變高,島的形狀改變,海潮奇觀亦隨之消失。專家估計,到2042年,這座名山更將被雜草包圍,大殺風景。
幾個世紀以來,圣彌額爾山傲然挺立,憑海臨風,潮漲潮落,歷盡滄桑。它所處的圣馬洛灣以漲潮迅猛而出名,觀潮于是成了圣米歇爾山一大景觀。每逢傍晚,大西洋的潮水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騰而來,剎那間將它四周的流沙淹沒,只有那條長堤與陸地相連。每年春天和秋天,會有兩次大潮出現,一 次在3月21日左右,另一次是9月23日左右。每當此時,圣米歇爾山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法國當局計劃耗資逾二十億港元進行修建,要將巨潮奇景重現眼前。
從巴黎出發(fā),共有好幾條路線可到達圣米歇爾山: 從巴黎Vaugirard車站乘坐火車到達Dol de Bretagne或Deauville市,或乘坐火車從巴黎Montparnasse車站到達雷恩換乘。
為了便利您的工作且為您的客戶提供舒適的條件,歐洲鐵路公司僅為您提供到達圣米歇爾山的一種選擇。這是節(jié)省時間且簡便的一種方式。這一路線是:
巴黎Montparnasse車站至雷恩的TGV高速列車路線和雷恩車站至圣米歇爾山的大巴,也可同時在Euronet上預訂
從巴黎至圣米歇爾山的行程為3小時50分
車上設施
Euronet上預訂的巴黎-圣米歇爾山車票包括
巴黎Montparnasse車站至雷恩的TGV高速列車
雷恩車站至圣米歇爾山的大巴。
價格包括TGV列車二等車廂座位的票價(通票持有人總價)和he price includes the price of the seat in TGV (global fare of Passholder fare) in 2nd class and the open ticket for the coach route
如果您的客戶希望乘坐一等車廂旅行,或已經到達雷恩,兩個區(qū)段可分開單獨預訂:
巴黎<>雷恩(TGV):可預訂一等車廂或二等車廂座位,就像預訂普通的TGV列車座位一樣
雷恩<>圣米歇爾山(大巴):該路線的車票為開放車票,只能購買二等車廂車票。
相關規(guī)定
前往圣米歇爾山的票價與法國通常旅行的票價相同(TGV列車票價和開放車票)
某些車票可能收取取消費用
退票和退款費用取決于購買車票的類型
退款只能在出票國家進行操作,期限截至列車出發(fā)后60天內。
圣彌額爾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據說,當時一位來自阿弗郎什小鎮(zhèn)的紅樞機主教奧貝夢見大天使圣彌額爾。
一天夜里,圣彌額爾天使在電閃雷鳴中第三次出現在奧貝的夢中,他用自己的神指在奧貝腦門上點了一下。從夢中醒來的奧貝主教摸到了腦門上的凹痕,這才恍然大悟,于是立刻趕往墓石山,著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圣彌額爾山上就這樣有了座教堂。
在阿弗朗什的圣維杰珍寶室,今人還可見到據稱是留有天使指孔的奧貝爾主教的頭蓋骨。此后,無數的教士和工匠將一塊塊花崗巖運過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頂。眾多建筑師和藝術家在這些堅硬的巖石上修整和雕琢。
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努力,直到16世紀,圣米歇爾修道院才真正完工,奧貝爾的一場夢讓人整整忙活了8個世紀。后來,人們又在山腳下修建了眾多的店鋪和旅館。
圣彌額爾山建成后,它不僅是善男信女的朝圣之地,也是人們旅游的理想場所。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zhàn)爭中,曾有119名法國騎士被一位在英法兩國之間飄搖不定的男爵派往修道院協助當地僧民,依靠圍墻和炮樓,抗擊英軍長達24年!因為每次只要堅守半天,勢如奔雷的漲潮就會淹沒通往陸地的灘涂,為愛國者們贏來寶貴的半天休息時間。這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中,此島是該地區(qū)惟一沒有陷落的軍事要塞。
圣米歇爾山聳立在法國北部諾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間的海面上,面積很小,直徑只有1公里,山也不高,但山頂 的修道院卻比它高出近兩倍。圣米歇爾山是由巖石、房舍、圍墻、城堡和修道院組成的中世紀建筑群,它將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與人類的智慧、毅力系于一身。
雖沒有凡爾賽宮的金碧輝煌、埃菲爾鐵塔的宏偉壯觀、盧浮宮的絢麗多彩、香榭麗舍大街的繽紛繁華,但每年來此游覽和觀潮的人多達350萬。大文豪雨果曾說,圣米歇爾山對法國如同大金字塔對埃及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