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烈士陵園位于成都市錦江區(qū)三圣鄉(xiāng)大安橋路579號。由市政府投資5500萬元,于2006年動工修建,2007年投入使用,陵園占地55畝,綠化面積達27.08畝,是成都市最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意義的、現代化、開放式的大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烈士英雄紀念碑是烈士陵園的主體建筑,碑高28米,由花崗石砌成,造型優(yōu)美,莊嚴肅穆。紀念碑碑身正面鐫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大字。正對紀念碑往前走是圓形的悼念廣場,直徑約30米,鑲嵌著太陽、地球、月亮和星星造型。悼念廣場左側的金石方碑分別描述了辛亥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的象征性歷史場景并作了相關介紹。在悼念廣場右側,赫然挺立的是浮雕紀念墻,上面鐫刻著4585名烈士的英名。從悼念廣場邁著階梯往上走是展覽館,館內展出著成都地區(qū)的革命斗爭史料和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包括革命烈士英名錄、烈士遺物、圖片、革命斗爭史及重大歷史事件介紹等。 成都市烈士陵園是成都市最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意義的、現代化、開放式的大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市民可在成仁公交站乘坐172路公交車(每一個小時發(fā)車)直達終點金沙陵園站,下車后前行200米即可到達。或者乘坐833、898路在大安橋村下車步行600米即可到達。
可在成仁路口乘坐68路、139路、809路、819路、823路等,到中和鎮(zhèn)下車,下車后再轉乘172路公交車,或坐三輪車直接到達。
自駕車的可選擇沿著錦華路直達中和鎮(zhèn)后,在新上街與仁和路路口(中和加油站)左轉,再沿仁和路直至中勝路口左轉,然后一直沿中勝路前行即可到達。
每周二到周日9:00-16:30
免費,可提前預約。
成都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名城,也是一個近代革命運動和發(fā)生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成都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發(fā)生了有清朝末年最為激烈的保路運動,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總爆發(fā);有川軍出川抗戰(zhàn),其參戰(zhàn)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有解放祖國大陸作戰(zhàn)中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戰(zhàn)役——成都戰(zhàn)役,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妄圖在西南大陸負隅頑抗和盤踞川西,待機反攻的企圖;有在成都解放前夕,被國民黨特務殘酷殺害的36位共產黨員、進步人士和愛國青年學生的“十二橋烈士”等等,在各個歷史時期,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成都烈士陵園是緬懷辛亥革命以來先烈們?yōu)樾轮袊⒑蜕鐣髁x革命、建設的獻身精神和高貴品質的紀念設施。
成都市烈士陵園現為市、省兩級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是四川省國防教育基地,同時也承擔著對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大中專院校和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教育職能。2011年被民政部授予“首批行風建設示范單位”。每年清明節(jié)、五四青年節(jié)、七一建黨節(jié)、國慶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各級單位在這里舉行入黨、入團、入隊儀式,瞻仰、參觀成都市烈士紀念館。
邱光華
四川茂縣人,羌族。1957年4月出生,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黨,大專文化,大校軍銜。四種氣象飛行指揮員、副師職特級飛行員。近些年,多次執(zhí)行軍事演習、衛(wèi)星回收和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總飛行時間5800多小時。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四次。陸航某團特級飛行員,是1974年周總理挑選的第一批少數民族飛行員。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邱光華一直隨著成都軍區(qū)抗震救災部隊在執(zhí)行救援任務。2008年5月31日下午,邱光華駕駛一架米-171運輸機直升飛機在執(zhí)行運送第三軍醫(yī)大學防疫專家到理縣的任務。返回途中,在汶川縣映秀鎮(zhèn)附近因局部氣候變化,突遇低云大霧和強氣流,直升飛機于14時56分失事。機上有機組人員5人和因災受傷轉運群眾10人及當地民警3人。機組人員5人是邱光華、李月、王懷遠、陳琳和張鵬。
王懷遠
男,漢族,四川瀘縣人,1961年9月出生,1979年7月入伍,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77116部隊正團職空中機械師,上校軍銜。在執(zhí)行汶川特大地震救災任務中,因直升機失事不幸遇難,光榮犧牲,被成都軍區(qū)追記一等功,時年47歲。
李月
男,漢族,四川成都人,1980年8月出生,1999年8月入伍,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77116部隊正連職飛行員,上尉軍銜。在執(zhí)行汶川特大地震救災任務中,因直升機失事不幸遇難,光榮犧牲,被成都軍區(qū)追記一等功,時年28歲。
陳林
男,漢族,湖南株洲人,1979年10月出生,1998年9月入伍,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77116部隊正連職空中機械師,中尉軍銜。在執(zhí)行汶川特大地震救災任務中,因直升機失事不幸遇難,光榮犧牲,被成都軍區(qū)追記一等功,時年29歲。
張鵬
男,漢族,山東滕州人,1984年11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77116部隊四站連班長,二級士官軍銜。在執(zhí)行汶川特大地震救災任務中,因直升機失事不幸遇難,光榮犧牲,被成都軍區(qū)追記一等功,時年24歲。
黃強
男,四川成都市龍泉驛區(qū)洪河鎮(zhèn)三橋村人,曾在新疆當地公安取得嘉獎,2007年1月5日,在新疆阿克陶縣庫斯拉甫山區(qū)執(zhí)行偵察搜捕任務中,與恐怖分子英勇作戰(zhàn),不幸犧牲,年僅21歲。被公安部授予“革命烈士”稱號,新疆公安廳追認黃強為中國共產黨員,并追記一等功。現安葬于成都市烈士陵園3號墓區(qū)。
張皖蓉
女,原籍安徽省蕭縣趙莊鎮(zhèn)港河涯。1976年1月參軍入伍,1978年加入共青團,先后在101野戰(zhàn)醫(yī)院、第40陸軍醫(yī)院五官科任護士。參軍后,工作積極肯干、任勞任怨,學習努力。醫(yī)院組織醫(yī)療隊下部隊體檢,張皖蓉烈士負責為干部、戰(zhàn)士量血壓,聽診器將兩只耳朵磨得都紅腫了,毫無怨言,主動為重病號洗衣做飯。由于長期勞累過度,她于1980年1月7日永遠離開我們,年僅18歲?,F安葬于成都市烈士陵園2號墓區(qū)。
張潔
又名張榮飛、張飛,乳名利生,生于1979年陰歷6月初八,內蒙古察右中旗人,研究生畢業(yè),生前曾從事國防和軍事科研相關工作,于2006年6月3日乘坐空軍一架軍用運輸機在執(zhí)行任務中在安徽廣德市境內不幸失事,以身殉職。
胡雨
男,漢族,成都市新都區(qū)人,1989年2月19日出生,2005年12月入伍,2008年3月被追認為中共黨員,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西藏總隊直屬支隊特勤中隊戰(zhàn)士,一級士官警銜。2008年3月18日,在處置西藏拉薩市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中,不幸遭遇爆炸物襲擊,壯烈犧牲。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追授“雪域高原忠誠衛(wèi)士”榮譽稱號。
王建軍
男,漢族,中共黨員,1952年3月18日出生于湖北省黃陂縣,1986年6月中國長江漂流的發(fā)起人之一,同年11月19日參加長江科學考察漂流活動中,于四川省德榮縣扎木灘光榮犧牲,時年34歲。1987年2月6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稱號。長漂精神永存!
舒栗彬
生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56030部隊85隊戰(zhàn)士,四川宜賓屏山縣人。生于1968年4月,1986年11月入伍,1988年5月在老山對越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根據舒栗彬生前表現和事跡,他所在的部隊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革命烈士,追記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