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帕提那寺(尼泊爾語:??????????? ????????,拉丁化:Pashupatinath),又稱帕斯帕提納神廟,位于尼泊爾加德滿都東部巴格馬蒂河畔,是南亞地區(qū)供奉濕婆神的四大神廟之一,最早建于公元5世紀(jì),現(xiàn)存主體建筑始建于1696年。該寺廟為尼泊爾規(guī)模最大的印度教神廟,建筑群包含三層式屋頂主殿和周邊黃白色相間的附屬建筑,僅允許印度教徒進(jìn)入主殿區(qū)域,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寺廟東北部河岸分布著六座石造火葬平臺,上游兩座供皇室專用,下游四座為平民使用,火葬儀式遵循印度教傳統(tǒng),遺體經(jīng)木架焚燒后骨灰撒入河中。入口處商鋪售賣鮮花與蒂卡粉,河對岸設(shè)有觀景臺供游客觀看儀式。非印度教徒可參觀周邊塔林區(qū)域及苦行僧聚居地,門票價格為1000盧比。寺廟距市中心的具體距離存在多種說法,建議通過出租車或公交抵達(dá)。
帕斯帕提那寺,是印度次大陸四大供奉濕婆的寺廟之一,修建時間可追溯至公元400年。1500多年來,絡(luò)繹不絕的朝圣者來到帕斯帕提那寺,瞻仰他們心中偉大的濕婆神像。
帕斯帕提那寺是印度教最重要的廟宇之一。這座廟宇擁有三層式屋頂,周圍還有一些漆成黃色和白色的建筑物,這里只允許印度教徒進(jìn)入,如果是游客就只能站在門口好奇地觀望。
帕斯帕提那寺的入口,是一整排商店和攤拉,這里所出售的物品,多半是印度教徒用的鮮花和各種顏色的蒂卡粉。這里是印度教徒舉行火葬的地方。印度教相信,死后燃燒軀體、并將骨灰灑放河中,靈魂就可以脫離軀體而得到解脫。
這里有六座石造平臺,位于上游的兩座是皇室或貴族專用的,位于下游的四座平臺是平民百姓的火葬場。尼泊爾人的火葬儀式非常簡單,遺體火化時,死者的長子會在河邊將頭剃光,并且走進(jìn)河里凈身,經(jīng)過簡單的儀式用白布包起,放在緊靠河邊的平臺上由四根原木搭的架子上焚燒,三個小時后灰燼被推到河里,隨水而逝。尼泊爾舉行火葬儀式時,并沒有禁止游客拍照,大部分游客都是站在橋上或是坐在對岸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