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滿江紅慢”“念良游”煙波玉”“傷春曲”“悵悵詞”。以柳永《滿江紅·暮雨初收》為正體。另有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十句五平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岳飛《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厲聲教《滿江紅·浩浩長江》、辛棄疾《滿江紅·敲碎離愁》等。
滿江紅,調(diào)名來源說法不一。一說調(diào)名詠水草。滿江紅是一種生長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時節(jié),它的葉內(nèi)含有很多花青素,群體呈現(xiàn)一片紅色,所以叫作滿江紅。一說調(diào)名詠江景。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詞有“日出江花紅勝火”之句,描繪太陽出來光照江水的美麗景象。一說調(diào)名詠曲名。清毛先舒《填詞名解》和清馮金伯《詞苑萃編》等書記載,唐朱慶余志怪小說《冥音錄》中載有“上江虹”曲名,后轉易“上”“虹”二字得《滿江紅》調(diào)名。
《詞譜》卷二十二:“此調(diào)有仄韻、平韻兩體。仄韻詞宋人填者最多,其體不一。今以柳詞為正體,其余各以類列?!稑氛录纷⑾蓞握{(diào)。元高拭詞注南呂調(diào)。平韻詞,只有姜詞一體,宋元人俱如此填。”姜夔平韻《滿江紅》詞序:《滿江紅》舊調(diào)用仄韻,多不協(xié)律。如末句云‘無心撲’三字,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諧音律。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枰蜃T唬骸靡幌L徑至居巢,當以平韻《滿江紅》為迎送神曲?!杂?,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末句云:‘聞佩環(huán)’,則協(xié)律矣。書以綠箋,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歲六月,復過祠下,因刻之柱間。有客來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輒能歌此詞?!床懿僦僚隧毧冢瑢O權遺操書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僭唬骸畬O權不欺孤。’乃撤軍還。潘須口與東關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歸功于姥云。”賀鑄詞名《念良游》,又名《傷春曲》。王吉昌詞名《滿江紅慢》。陳維崧詞名《悵悵詞》。
此為北宋新聲,柳永詞為創(chuàng)調(diào)之作。柳永四詞,兩首俗詞表達市民婦女情感,另兩首為羈旅行役之詞。它們都屬仙呂調(diào),即夷則宮,其基音較高,故有激越之感。此調(diào)在南宋至清代都可付諸歌喉。清代《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有幾支《滿江紅》曲。1920年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發(fā)現(xiàn)另一古曲,所配之詞是元代薩都剌的,聲情悲壯雄渾。1925年由楊蔭瀏將岳飛詞配此古曲,詞曲契合,藝術效果極佳,自此廣為傳唱。岳飛詞與柳永“暮雨初收”詞格律相同,為宋人通用之正體。此調(diào)為換頭曲,后段自第六句始與前段相同。后段第一句之三字句第一字應為平聲,岳詞作“靖”,偶異。詞中可平可仄之字較多,宋人作者極眾。調(diào)中有三個四字句,一個五字句,兩個靈活的八字句,四個可以對偶的七字句,六個三字句。其基本句式為奇句,三字句與七字句的配合,造成奔放與急促的聲情;又由于有三個平聲句腳與仄聲句腳相配,形成拗怒的聲情;四字句、八字句及對偶句的穿插又使此調(diào)和婉而多變化。因而此調(diào)之表情既豐富又具特色,可表達清新綿邈之情,亦可表達悲壯激越之情。辛棄疾三十三首之中如“點火櫻桃”“家住江南”“敲碎離愁”三詞清新而和婉,如寫春歸的:“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藤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guī)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未得?!彼渭緦m人王清惠《題驛壁》一詞悲痛憤激而聲韻諧美,詞云:“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玉露,玉樓金闕。名播蘭馨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問恒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
此調(diào)前后段各兩個七字句,可以不對偶,但以對偶為佳,如張先的“過雨小桃紅未透,舞煙新柳青猶弱”,蘇軾的“衣上舊痕余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周邦彥的“芳草連天迷遠望,寶香薰被成孤宿”。后段過變四個三字句是要求對偶的。但有兩對偶的如辛棄疾的“佳麗地,文章伯。金縷唱,紅牙拍”,有一個對偶的如劉辰翁的“記猶是,卿卿惜;空復見,誰誰摘”;也有一、二句對偶,三、四句不對偶的。《詞譜》于此調(diào)列十四體,但實際上僅有仄韻與平韻兩體。南宋姜夔創(chuàng)一體,將原調(diào)仄韻改為平韻,字數(shù)、句式、韻數(shù)皆與正體相同。此后詞人趙以夫、吳文英、彭元遜、張炎等少數(shù)作品偶用此體,但聲情效果與正體頗異。
正體,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柳永《滿江紅·暮雨初收》為代表。此調(diào)押仄聲韻者以柳詞此體為定格,若張詞之多押兩韻,戴詞之多押一韻,呂詞之減字,蘇、趙、辛、柳、杜詞之添字,以及葉詞之句讀異同,王詞之句讀全異,皆變格也。周紫芝詞前后兩結“問向晚、誰欲畫漁蓑,寒江立”,“便準擬、一醉廣寒宮,千山白”,“向晚”、“準擬”四字俱仄聲?!鞍压γ?、收拾付君侯,如椽筆”,“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功名”、“梅花”四字俱平聲。程垓詞“但獨褰、幽幌悄無音,傷離別”,“問甚時、重理錦囊書,從頭說”,“獨”字、“甚”字俱仄聲,“褰”字、“時”字俱平聲,均屬正體,填者不拘。又換頭四句原屬六字折腰兩句,當以此詞之平仄為定格,如譜內(nèi)張詞、戴詞亦為合格,若蔡伸詞起句之“并蘭舟”,“舟”字平聲。范成大詞起句之“志千里”,“志”字仄聲。袁去華詞第二句之“道傍李”,“道”字仄聲。曹冠詞第三句之“醉夢里”,“醉”字仄聲。楊炎昶詞第四句之“酒無力”,“酒”字仄聲,非定格也。又侯寘詞后段第六句“經(jīng)營拂掠”,“拂”字入聲。張炎詞結句“白鷗識”,“白”字入聲,此皆以入作平,不注可仄。又蘇軾詞后段第七句“欲向佳人訴離恨”,“離”字平聲。柳詞別首后段第九句“待到頭,終究問伊著”,“著”字仄聲。趙師俠詞結句“無杜宇”,“杜”字仄聲,此皆偶誤,亦不注可平可仄。按張孝祥詞前段第三、四句“動遠思、空江小艇,高丘喬水”,“高”字平聲。范成大詞后段第六句“桃根雙楫”,“桃”字平聲。
變體一,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以張元干《滿江紅·春水連天》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五句、后段第七句皆押韻異。按程珌“頗恨登臨”詞前段第五、六句“當日臥龍商略處,秦淮王氣真何許”,后段第七、八句“可笑唐人無意度,卻言此虎凌波去”,正與此同。
變體二,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以戴復古《滿江紅·赤壁懷古》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換頭句多押一韻。按晁補之“莫話南征”詞“清時事,羈游意,盡付與,狂歌醉”,段
克己詞“活國手,談天口,都付與,尊中酒”正與此同。此詞后段第五、六句作上三下六句法,宋詞如此者甚多,如柳詞別首之“盡思量,休又怎生休得”,周紫芝詞“又何如,聊遣舞衣紅濕”皆與此同。
變體三,雙調(diào)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呂渭老《滿江紅·燕拂危檣》為代表。此亦柳詞體,惟前段第三句減二字異。按程垓詞“況人間元似,泛家浮宅”,呂本中詞“對一川平野,數(shù)椽茅屋”,康與之詞“正青春未老,流鶯方歇”,嚴羽詞“正錢塘江上,潮頭如雪”俱與此同。
變體四,雙調(diào)八十九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呂渭老《滿江紅·晚浴新涼》為代表。此亦柳詞體,惟前段第三句減四字。按呂詞別首“笑語移時”詞“鮮明是、晚來妝飾”正與此同。
變體五,雙調(diào)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蘇軾《滿江紅·東武會流杯亭》為代表。此亦與柳詞同,惟后段第七句添一字。按蘇軾別首“憂喜相尋”詞后段第七、八句“君不見、周南歌漢廣,天教夫子休喬木”,李嬰“荊楚風煙”詞“君不見、淩煙冠劍客,何人氣貌長似舊”,正與此同。
變體六,雙調(diào)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趙鼎《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為代表。此亦與柳詞同,惟后段第八句添一字。按李昴英“薄冷催霜”詞后段第七、八句“萬里寒云迷北斗,望遠峰夕照類西顧”正與此同。
變體七,雙調(diào)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辛棄疾《滿江紅·點火櫻桃》為代表。此亦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三句添一字異。
變體八,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以柳永《滿江紅·萬恨千愁》為代表。此即“暮雨初收”詞體,惟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七、八句各添一襯字,又“意”字、“事”字皆押韻。
變體九,雙調(diào)九十四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杜衍《滿江紅·無利無名》為代表。此詞見《花草粹編》,采之《言行錄》,即柳詞九十三字體。惟前段第一句平仄不同,第二句添一襯字作四字兩句,若減去襯字,則“無榮辱無煩無惱”仍是上三下四句法,便合調(diào)矣。
變體十,雙調(diào)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葉夢得《滿江紅·雪后郊原》為代表。此亦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三、四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異。
變體十一,雙調(diào)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九句五仄韻。以葉夢得《滿江紅·重陽賞菊,時予已除代》為代表。此亦與柳詞同,惟后段起句作六字一句異。
變體十二,雙調(diào)九十二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八句七仄韻。以王之道《滿江紅·竹馬來迎》為代表。此詞前后段兩結及換頭句句讀與諸家全異。
變體十三,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十句五平韻。以姜夔《滿江紅·仙姥來時》為代表。此調(diào)押平聲韻者只有此體,句讀與仄韻詞同。此詞兩結三字句并用“平仄平”,吳文英、彭元遜、彭芳遠、李琳諸詞皆然。按吳詞前段第一、二句“竹下門敲,又呼起、蝴蝶夢清”,“竹”字仄聲,“呼”字平聲。又一首“云氣樓臺,分一派、滄浪翠蓬”,“分”字、“浪”字俱平聲。第三、四句“閑里看、鄰墻梅子,幾度生仁”,“里”字仄聲,“鄰”字平聲,“幾”字仄聲。彭詞“西樓外、天低水涌,龍挾秋吟”,“水”字仄聲。吳詞第五、六句“風送流花時過岸,浪搖晴練欲飛空”,“風”字平聲,“浪”字仄聲。彭詞“銜盡吳花成鹿苑,人間不恨雨和風”,“不”字仄聲。吳詞第七句“算鮫宮,只隔一紅塵”,“鮫”字平聲,“只”字仄聲。彭詞后段第一、二、三、四句“山霧濕,倚熏籠,垂?葉,鬢酥融”,“霧”字、“倚”字俱仄聲,“熏”字、“垂”字俱平聲,“?”字仄聲。第五、六句“恨宮云一朵,飛過空同”,“宮”字平聲,“一”字仄聲,“飛”字平聲。吳詞第七句“秋色未教飛盡雁”,“未”字仄聲。李詞“佛界三千籠日月”,“佛”字仄聲。第八句“仙樓十二掛星辰”,“仙”字平聲,“十”字仄聲。吳詞第九句“看高鴻飛上碧云中”,“高”字平聲。彭詞“問故人、忍更負東風”,“忍”字仄聲。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暮雨初收》
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橫短艇,盡將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
平中仄,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中,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游宦區(qū)區(qū)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春水連天》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春水連天,桃花浪、幾番風惡。云乍起、遠山遮盡,晚風還作。綠遍芳洲生杜若,楚帆帶雨煙中落。認向來、沙嘴共停橈,傷飄泊。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韻。
寒猶在,衾偏薄。腸欲斷,愁難著。倚蓬窗無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過卻,可憐辜負年時約。想小樓、日日望孤舟,人如削。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赤壁懷古》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qū)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烈炬魚龍怒。卷江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旁、楊柳為誰青,搖金縷。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燕拂危檣》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燕拂危檣,斜日外、數(shù)峰凝碧。正暗潮生渚,暮風飄席。初過南村沽酒市,連空十頃菱花白。想故人、輕箑障游絲,聞遙笛。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魚與雁,通消息。心與夢,空牽役。到如今相見,怎生休得。斜抱琵琶傳密意,一襟新月橫空碧。問甚時、同做醉中仙,煙霞客。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晚浴新涼》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晚浴新涼,風蒲亂、松梢見月。庭陰靜、暮蟬啼歇。螢繞井闌簾入燕,荷香蘭氣供搖箑。賴晚來、一雨洗游塵,無些熱。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心下事,峰重疊。人甚處,星明滅。想行云應在,鳳凰城闕。曾約佳期同菊蕊,當時共指燈花說。據(jù)眼前、何日是西風,吹涼葉。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東武會流杯亭》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東武城南,新堤固、漣漪初溢。隱隱遍、長林高阜,臥紅堆碧。枝上殘花吹盡也,與君試向江邊覓。問向前、猶有幾多春,三之一。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官里事,何時畢。風雨外,無多日。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時座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慘結秋陰,西風送、絲絲雨濕。凝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欲往鄉(xiāng)關何處是,水云浩蕩連南北。但修眉、一抹有無中,遙山色。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天涯路,江上客。腸已斷,頭應白??丈κ着d嘆,暮年離隔。欲待忘憂除是酒,奈酒行欲盡愁無極。便挽將、江水入尊罍,澆胸臆。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點火櫻桃》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點火櫻桃,照一架、酴醾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guī)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萬恨千愁》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萬恨千愁,將年少、衷腸牽系。殘夢斷、酒醒孤館,夜長滋味??上гS、枕前多少意。到如今、兩總無終始。獨自個、贏得不成眠,成憔悴。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句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添傷感,消何計??罩豁ィ瑓拝挼?。無人處思量,幾度垂淚。不曾得、都來些子事。甚恁底、抵死難拌棄。待到頭、終久問伊著,如何是。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無利無名》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無名無利,無榮無辱,無煩無惱。夜燈前、獨歌獨酌,獨吟獨笑。又值群山初雪滿,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饒、百歲擬如何,從他老。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知富貴,誰能保。知功業(yè),何時了。算簞瓢金玉,所爭多少。一瞬光陰何足道,但思行樂常不早。待春來、攜酒殢東風,眠芳草。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雪后郊原》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雪后郊原,煙林外、梅花初坼。春欲半,猶自探春消息。一眼平蕪看不盡,夜來小雨摧新碧。笑去年、攜酒折花人,花應識。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蘭舟漾,城南陌。云影淡,天容窄。繞風漪十頃,暖浮晴色。恰是槎頭收釣處,坐中仍有江南客。問如何、兩槳下茹溪,吞云澤。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滿江紅·重陽賞菊,時予已除代》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一朵黃花,先催報、秋歸消息。滿芳枝凝露,為誰裝飾。便向尊前拌醉倒,古今同是東籬側。問何須、特地賦歸來,拋彭澤。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回首去年時節(jié),開口笑,真難得。使君今那更,自成行客。霜鬢不辭重插滿,他年此會何人憶。記多情、曾伴小闌干,親攀摘。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竹馬來迎》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竹馬來迎,留不住、寸心如結。歷湖濱、須濡相望,近同吳越。闕里風流今未滅,此行報政看期月。已驗永沂富有國,千古曾無別。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多謝潤沾枯轍,令我神思清發(fā)。新命歡浹,兩邦情愜。明日西風帆卷席,高檣到處旌麾列。忽相思、吾當往,誰謂三山隔。
格律對照例詞:《滿江紅·仙姥來時》
中仄平平,中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與、亂云俱下,依約前山。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huán)。
平中仄,中仄平。中中仄句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應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江樓,簾影間。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作者 作品標題
北宋·張先 滿江紅·飄盡寒梅
北宋·柳永 滿江紅·萬恨千愁
北宋·蘇軾 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北宋·周邦彥 滿江紅·晝?nèi)找脐?/p>
北宋·張元干 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山作
南宋·岳飛 滿江紅·怒發(fā)沖冠
南宋·岳飛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南宋·辛棄疾 滿江紅·暮春
南宋·史達祖 滿江紅·中秋夜潮
南宋·吳潛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
南宋·陸游 滿江紅·危堞朱欄
南宋·范成大 滿江紅·冬至
南宋·劉克莊 滿江紅·金甲琱戈
南宋·吳文英 滿江紅·甲辰歲盤門外寓居過重午
南宋·王清惠 滿江紅·太液芙蓉
金末元初·段克己 滿江紅·雨后荒園
元·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
明·陸容 滿江紅·詠竹
明·文徵明 滿江紅·拂拭殘碑
清·納蘭性德 滿江紅·為問封姨
清·秋瑾 滿江紅·小住京華
近現(xiàn)代·厲聲教 滿江紅·浩浩長江
近現(xiàn)代·葉劍英 滿江紅·悼左權同志
近現(xiàn)代·郭沫若 滿江紅·滄海橫流
近現(xiàn)代·毛澤東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