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憶人人”“金風(fēng)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以歐陽修《鵲橋仙·月波清霽》為正體,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兩仄韻。另有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韻;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兩仄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蘇軾《鵲橋仙·七夕》、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等。
古時(shí)關(guān)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神話,漢末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中已有記載:“織女七夕渡河,使鵲為橋?!弊浴豆旁娛攀住贰疤鎏鰻颗P?,皎皎河漢女”的描寫以來,各代詩人都詠入篇什。遂取以為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稓J定詞譜》云:“此調(diào)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為調(diào)名。周邦彥詞名‘鵲橋仙令’,《梅苑》詞名‘憶人人’。韓淲詞取秦觀詞句,名‘金風(fēng)玉露相逢曲’,張輯詞有‘天風(fēng)吹送廣寒秋’句,名‘廣寒秋’。元·高拭詞注:仙呂調(diào)。八十八字者始自柳永,《樂章集》注云:歇指調(diào)?!?nbsp;
《文選·洛神賦注》:“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牽牛、織女之星各處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迸@膳c織女相會時(shí),群鵲銜接為橋以渡銀河。唐人韓鄂《歲華紀(jì)麗》談及七夕說: “鵲橋已成,織女將渡?!贝苏{(diào)為北宋新聲,始詞為歐陽修作,其詞云:“月波清霽,煙容明淡,靈漢舊期還至。鵲迎橋路接天津,映夾岸、星榆點(diǎn)綴。云屏未卷,仙雞催曉,腸斷去年情味。多應(yīng)天意不教長,恁恐把、歡娛容易。”因詞中有“鵲迎橋路”“仙雞催曉”,取以為調(diào)名。宋人以此調(diào)詠七夕者甚多,但秦觀詞為絕唱,其體制與歐詞同。宋人亦有以寫景或抒情,如毛滂春院詞:“紅推綠銼,鶯愁蝶怨,滿院落花風(fēng)緊。醉鄉(xiāng)好夢恰瞢騰,又冷落、一成吹醒。柔紅不奈,暗香猶好,覷著翻成不忍。春心減盡眼長閑,更肯被、游絲牽引。”宋人又多以此調(diào)為壽詞,劉克莊十二首,其中十一首為壽詞。前后段兩個(gè)四字句平仄相同,但其句意可為對偶,如劉克莊:“金風(fēng)淅淅,銀河淡淡”“出通明殿,入耆英社”“一封奏御,九重知己”。兩結(jié)句為七字句,但必須是上三下四句法。
正體,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兩仄韻。以歐陽修《鵲橋仙·月波清霽》為代表。此調(diào)多賦七夕,以此詞為正體,馀俱從此偷聲添字也。譜內(nèi)可平可仄俱參后詞,故不復(fù)注。 按曾覿詞前段結(jié)句“滿座賓朋俄弁側(cè)”不作上三下四句法。又向子諲詞前段第一、二句“合巹風(fēng)流,擘釵情態(tài)”平仄全異,此亦偶誤,不必從。
變體一,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韻。以盧炳《鵲橋仙·七夕》為代表。此與歐詞同,惟前后段第二句俱押韻異。 按元好問“梨花春暮”詞,張野“瓊林纖弱”詞,滕賓“斜陽一抹”詞,第二句俱押韻,正與此同。
變體二,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以辛棄疾《鵲橋仙·贈鷺鸞》為代表。此亦與歐詞同,惟前后段第一、二句俱押韻異。 按辛詞別首“松岡避暑”詞,曹伯啟“杜鵑聲訴”詞,劉因“紇干生處”詞,第一、二句俱押韻,正與此同。
變體三,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兩仄韻。以辛棄疾《鵲橋仙·席上和趙晉臣敷文》為代表。此校歐詞,前后段第四句各添一襯字,若減去“嘆”字“問”字仍是歐詞體也。 按趙師俠詞前段第四句“摩孩羅、荷葉傘兒輕”,亦多一字。
變體四,雙調(diào)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兩仄韻。以黃庭堅(jiān)《鵲橋仙·次東坡七夕韻》為代表。此校歐詞前段第三句添一襯字,若減去“望”字,即歐詞體也。
變體五,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韻。以方岳《鵲橋仙·辛丑生日小盡月》為代表。此校歐詞,前后段第三句各多一字,又前后段第二句俱押韻異。
變體六,雙調(diào)八十八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八句七仄韻。以柳永《鵲橋仙·歇指調(diào)》為代表。此詞句韻與“鵲橋仙令”不同,蓋慢詞體也。因調(diào)名同,故為類列,亦無宋詞別首可校。 《詞律》誤從汲古閣本,前段第三句少一字,今從《花草粹編》增定。
格律對照例詞:《鵲橋仙·月波清霽》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
月波清霽,煙容明淡,靈漢舊期還至。鵲迎橋路接天津,映夾岸、星榆點(diǎn)綴。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
云屏未卷,仙雞催曉,腸斷去年情味。多應(yīng)天意不教長,恁恐把、歡娛容易。
格律對照例詞:《鵲橋仙·七夕》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余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jié)。牛郎織女乍逢迎,卻勝似、人間歡悅。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一宵相會,經(jīng)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細(xì)思怎得似嫦娥,常獨(dú)宿、廣寒宮闕。
格律對照例詞:《鵲橋仙·贈鷺鸞》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shù)。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趣。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讀平平仄仄。
白沙遠(yuǎn)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聽君飛去飽時(shí)來,看頭上、風(fēng)吹一縷。
格律對照例詞:《鵲橋仙·席上和趙晉臣敷文》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少年風(fēng)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羨。嘆折腰、五斗賦歸來,走下了、羊腸幾遍。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高車駟馬,金章紫綬,傳語渠儂穩(wěn)便。問東湖、帶得幾多春,且看取、凌云筆健。
格律對照例詞:《鵲橋仙·次東坡七夕韻》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八年不見,清都絳闕,望銀漢、溶溶漾漾。年年牛女恨風(fēng)波,算此事、人間天上。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野麋豐草,江鷗遠(yuǎn)水,老去惟便疏放。百錢端往問君平,早晚具、歸田小舫。
格律對照例詞:《鵲橋仙·辛丑生日小盡月》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今朝念九,明朝初一。怎欠個(gè)、秋崖生日??椭星榫w老天知,道這月不消三十。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春盤縷菜,春缸搖碧。便似做、梅花消息。雪邊試問是耶非,笑今夕不知何夕。
格律對照例詞:《鵲橋仙·歇指調(diào)》
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句,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屆征途,攜書劍,迢迢匹馬東歸去。慘離懷,嗟少年易分難聚。佳人方恁繾綣,便忍分鴛侶。當(dāng)媚景,算密意幽歡,盡成輕負(fù)。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此際寸腸萬緒,慘愁顏、斷魂無語。和淚眼、片時(shí)幾番回顧。傷心脈脈誰訴?但黯然凝佇。暮煙寒雨,望秦樓何處。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cuò)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宋·柳永《鵲橋仙·歇指調(diào)》
宋·蘇軾《鵲橋仙·七夕》
宋·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宋·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宋·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
宋·陸游《鵲橋仙·華燈縱博》
宋·蜀妓《鵲橋仙·說盟說誓》
元·完顏亮《鵲橋仙·待月》
明·楊慎《鵲橋仙·七夕》
清·龔自珍《鵲橋仙·秦淮有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