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縣帖》,紙本,北宋書法名家蔡襄書信墨跡。行書十三行,書法精妙,從書法角度來看,應(yīng)當為中年所作。右下角有項氏收藏印編號。
縱31.3厘米,橫42.3厘米,行書十三行。
釋文:“襄啟,近曾明仲及陳襄處奉手教兩通,伏審動靜安康,門中各佳。喜慰喜慰。至虹縣,以汴流斗涸,遂寓居馀四十日,今已作陸計,至宿州,然道途勞頓,不可勝言。當為說者云:渠水當有涯,計亦不出一二日或有水,即假輕舟徑來。即無水便就驛道,至都乃有期耳。閩吳大屏皆新除,想當磐留少時,久處京塵,無乃有倦游之意耶。路中誠可防虞。民饑鮮食,流移東方。然在處州縣,須假衛(wèi)送。老幼并平善。秋涼,伏惟愛重。不宣。襄頓首。郎中尊兄足下。謹空。八月二三日宿州”。
此帖作于蔡襄返京途中,前人考證明確紀年為皇祐三年(西元1051年)。然而至虹縣時由於汴河水干,無法從水路返回汴梁,只能陸路借道宿州。所謂“謹空”,為唐宋人書末簡用語,即敬留空白以待批復(f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