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前身是1953年創(chuàng)建于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哈軍工”創(chuàng)辦于抗美援朝期間,是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軍事工程學院,其卓越的辦學成效鑄就了我國國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豐碑。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1999年,長沙炮兵學院、長沙工程兵學院和長沙政治學院并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中央軍委決策,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防信息學院、西安通信學院、電子工程學院,以及理工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為基礎,并將軍委裝備發(fā)展部第63研究所劃入,重建國防科技大學,歸軍委建制領導。
學校建設發(fā)展始終得到國家和軍隊的高度重視,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務院首批批準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院校,是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院校,是軍隊唯一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行列的院校,也是軍隊唯一進入國家首輪“雙一流”建設支持的院校。
學校形成了“以工為主、理工軍管文結合、加強基礎、落實到工”的綜合性學科專業(yè)體系,涵蓋理學、工學、軍事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等6個門類,擁有61個本科學歷教育專業(yè),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學校獲評A類學科數(shù)8個,其中A+檔學科數(shù)4個,數(shù)量位列全國高校第11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納入國家一流學科“培優(yōu)行動”,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5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學校擁有功能齊全、系統(tǒng)配套的良好辦學條件,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資源配置科學,后勤保障高效,啟智尚武氛圍濃厚。建有體育館、游泳館、田徑場、軍事訓練場、野外綜合訓練基地等一批功能完善的訓練場地及設施,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內(nèi)高校領先水平的教學科研實驗設施。學校圖書館擁有閱覽座位7600余個,館藏圖書340余萬冊,電子圖書300余萬種,數(shù)字圖書資源513TB,完成了紙電融合的新一代智慧圖書館建設。學校信息網(wǎng)絡終端布點2.5萬余個,信息存儲量超過17PB,主干網(wǎng)絡速度達到萬兆,擁有110個特色數(shù)據(jù)庫,在信息化自主應用建設方面處于“雙一流”高校前列。
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建立。
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
1978年,學校在鄧小平的直接關懷下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7年,學校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防信息學院、西安通信學院、電子工程學院,以及理工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為基礎重建,校本部設在長沙,內(nèi)設學院位于長沙、南京、武漢、合肥等地。
2022年2月14日,入選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
以上數(shù)據(jù)源自官網(wǎng),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止日期為2024年9月,具體請以官網(wǎng)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