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奶粉】嬰兒奶粉如何分段 如何區(qū)分1-3段嬰幼兒奶粉
【嬰幼兒奶粉】嬰兒奶粉如何分段 如何區(qū)分1-3段嬰幼兒奶粉
接觸過奶粉的媽媽都知道,奶粉包裝的下方一般都會印有醒目的阿拉伯數字,這些數字對應具體的年齡段。精明媽媽會依據寶寶年齡來選購不同分段的奶粉,因為不同階段的奶粉的營養(yǎng)比例和成分并不相同。寶寶在哪個階段需要哪些營養(yǎng)成分?不同分段的奶粉它們的營養(yǎng)比例又有什么區(qū)別?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處在不同成長期的寶寶對營養(yǎng)的需求不一樣,寶寶在不同階段所需的營養(yǎng)也不一樣。嬰幼兒配方奶粉會根據寶寶適用年齡進行分段。常見的分段有1段(0-6個月)、2段(6-12個月)和3段(1-3歲)。但這種分段形式并非絕對的,例如日本奶粉常見分段是1段(0-9個月)、2段(9-24個月)。所以,媽媽們不要把奶粉的常見分段當作公式一樣機械地裝在心里,購買時要看清它的具體年齡分法。
不同年齡段奶粉成分有異
3歲之前的的幼兒配方奶粉是媽媽關注的重點,小編特地挑選了某知名品牌的3個不同分段嬰兒幼兒牛奶粉來作比較,看看它們用不同營養(yǎng)成分的用意在哪里,以便媽媽們以后選購奶粉更理智。
1段奶粉:蛋白質有講究
1段奶粉在嬰幼兒奶粉中受到的關注是最多的,我們可以從它的營養(yǎng)成分表中知道,1段奶粉并不是追求某種營養(yǎng)成分含量大,而是追求營養(yǎng)成分和成分配比夠科學,讓寶寶吃得健康。
孕期胎寶寶
適合0-6個月寶寶的1段奶粉含蛋白質較低,這是因為寶寶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善。從上表中可知,1段和2段的蛋白質下面都有明確標明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兩者的比例,1段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是4:6,這種科學的配比更適合寶寶。蛋白質有大分子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乳清蛋白對嬰兒的腸胃負擔小。剛出生寶寶的腸胃很脆弱,所以1段奶粉的乳清蛋白比重比2段以后的奶粉更高。
0-6個月
2段奶粉:重視智力和視力發(fā)育
寶寶滿6個月后,在寶寶身體正常的情況下就可以轉2段奶粉了。在轉奶過程中,不易消化的、新的輔食都不建議給寶寶添加。剛開始轉為2段奶粉時要盡量避開早上空腹的第一餐或晚上臨睡覺前最后一餐。換奶粉需要1段和2段的奶粉有一個混合使用的過渡期,讓寶寶逐漸適應。
6-12個月
6個月以上的寶貝生長發(fā)育加快,對蛋白質和能量的需求加大,所以2段配方奶粉的蛋白質和能量的含量都有所增加。為了防止寶寶肥胖,2段配方奶粉的脂肪含量會有所減少。另外,寶寶從這個時期開始腦細胞發(fā)育加快,此時應促使孩子腦智力和視力發(fā)育,所以2段奶粉會增加能補充這兩個方面發(fā)育的營養(yǎng)成分。
3段奶粉:注重骨骼和牙齒生長
適合1歲以上寶寶的3段配方奶粉需要進一步調整必需脂肪酸、亞油酸、蛋白質等營養(yǎng)素的比例,并添加牛黃酸,鈣、鐵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以保證寶貝獲得充足均衡的營養(yǎng)。這個年齡段的寶貝已經可以進食很多種食物,并從中獲得豐富的營養(yǎng)素。奶粉不再是寶貝惟一或主要的營養(yǎng)素來源。
1-3歲
奶粉沖飲的四種誤區(qū)
很多的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煩惱或對帶孩子明顯存在一些誤區(qū)。比如奶粉沖飲經常會遇到如下四個誤區(qū):
嬰兒奶粉如何分段 如何區(qū)分1-3段嬰幼兒奶粉
用過熱的水沖調
有的爸媽以為,幼小的寶寶抵抗力差,我們得倍加呵護。既然對寶寶使用的奶瓶奶嘴都要經過高溫消毒,那么,不能消毒的奶粉也至少應該用沸水沖調才對,這樣才安全。于是就把奶粉先倒入奶瓶,接著將開水沖入。這樣做的直接后果是奶粉結塊,無法充分溶解,蛋白質也被破壞了。寶寶吃了這樣的奶,既難以消化,又沒法獲得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
3-6歲
用冷水沖調
做過化學實驗的人都知道,適當的溫度是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度;糖、鹽、奶粉等在溫水里比較容易溶解,調出來的溶液比較均勻。在奶粉外包裝的“飲用方法”一欄里,生產廠商都會標上“用溫開水沖服”的字樣??墒怯行┐中牡膵寢尦3J遣豢凑f明的,她們往往想當然地調制奶粉。一次,我就看見一位媽媽在用飲水機里的冷水調給自己的寶寶沖調奶粉。問她為什么不用溫水沖調,她回答說是她媽媽教她這樣調的。還有一位媽媽說,她之所以用冷開水沖調奶粉,是因為她的寶寶喜歡喝冷飲料。
在奶瓶里放入過量的奶粉
搞親子活動一般時間較長,期間小寶寶有可能需要飲奶2~3次。大多數爸媽比較講究,出門會帶上能分格存放奶粉的容器,在每一格內放入供一次飲用的奶粉,既能保證寶寶的飲用量,不會產生要么不足要么浪費的現象,又很方便,值得稱道。可有的爸媽嫌出門在外,帶的東西多了麻煩,能精簡就精簡,能不帶就不帶。這種想法并沒有錯,錯在他們的具體做法上。這些爸媽認為,參加活動就要展示自己和寶寶的美好形象,各種衣服不能少帶;零食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不小,不能少帶;裝奶粉的容器體積較大且硬很占空間,弄不好打翻了還會污染衣物,把它省了吧!那么,不能少帶的奶粉放哪?對了,就放在奶瓶里吧!他們在奶瓶里放入可以吃2次以上的量。當寶寶第一次需要的時候,他們沖調得又多又濃,一次自然吃不完。剩下的留待下一次飲用。當第二次需要時,剩奶已經冷了。他們就往奶瓶里加點熱水,兌成溫熱的給寶寶喝。
樣做的壞處很多:
一、第一次喝的太濃,第二第三次喝時可能過淡。過濃,不易吸收消化,過淡,營養(yǎng)和能量攝入不足,都不好。
二、喝剩的奶放置時間長了,容易變質,萬一寶寶喝了變質的奶引起胃腸不適或者引發(fā)高燒,豈不因小失大?
沖多沖少太隨意
個別爸媽放奶粉的數量很隨意,沖調用水量也或多或少,不講究調配濃度。這種做法也是不妥當的。嬰幼兒的適應能力較弱,又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還是應該參照奶粉外包裝上印的參考數據調配比較合適,沖一次就能吃完的量。當然,不同月齡寶寶之間是有個性差異的,還應當根據自家寶寶的特點作適當調整。
為了寶寶的健康,請正確沖調奶粉
配方奶粉應該用37℃左右的溫水來沖調,先把水溫調到適合,再倒入奶粉攪拌均勻就可以喂食了。每個品牌的奶粉,一勺奶粉應該兌多少水都是不一樣的,以奶粉罐(袋)上的說明為準。專家建議的哺喂量,指的是清水的量,比如一次喂180毫升配方奶,指的是180毫的水加入適量的奶粉,沖調出來的奶液應該比180毫升清水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