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式建筑典范,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圣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Aya Sofya/Saint Sophia)是拜占庭帝國的主教堂,位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因巨大的圓頂而聞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最光輝的代表、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圣索菲亞大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高達54.8米。它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國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學(xué)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及數(shù)學(xué)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設(shè)計,公元537年完工。1453年以后被土耳其人占領(lǐng),改建成為清真寺。198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拜占庭風(fēng)格的圓頂建筑
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原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17世紀初由伊斯蘭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師錫南的得意門生Mehmet Aga設(shè)計建造,因清真寺內(nèi)墻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故名,是伊斯坦布爾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藍色清真寺屬拜占庭(東羅馬帝國,以希臘文化為主體文化)風(fēng)格的圓頂建筑,周圍有六根宣禮塔,象征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藍色清真寺的260個小窗、2萬多塊藍色瓷磚、數(shù)百塊地毯和眾多阿拉伯書法藝術(shù)作品,是這座寺的重要看點,也是屬于全世界和全人類重要的文化和藝術(shù)瑰寶。
奧斯曼建筑的代表作
托普卡帕宮(Topkap? Saray? Müzesi),又稱老皇宮,坐落于伊斯坦布爾的一個充滿歷史遺跡的半島海角上,是昔日舉行國家儀式及皇室娛樂的場所,也是歷任蘇丹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在此可以俯瞰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買購網(wǎng)編輯了解到,托普卡帕宮作為奧斯曼建筑的代表作,包含了大量的盔甲、奧斯曼的縮畫、伊斯蘭的書法原稿、壁畫以及奧斯曼的珠寶寶物,其主要景點有帝王之門、崇敬門、宮廷御膳房、鬈發(fā)戟兵寢宮、正義之塔、吉兆之門、覲見大殿、征服者之亭、帝國寶庫、縮畫畫廊、恩德侖圖書館、阿加斯清真寺、馬車之門等。
土耳其最壯觀的歷史遺跡之一
地下水宮(Yerebatan sarnici)就在圣索菲亞教堂和藍色清真寺附近。這座令世人驚嘆的地下水宮建于公元532年,是土耳其最壯觀的歷史遺跡之一。原址是一座天主教堂,后來被改建為水庫,目的是為了保證城市在遭敵人圍困時有充足的水源。拾級而下,震撼心靈的是一排排巨大的石柱。整個水宮由336根高達9米的科林斯柱式石柱支撐著,每根柱子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其中,有兩根柱子常常被人群包圍,它們就是鼎鼎大名的“美杜莎頭像之柱”。地下水宮之所以充滿神秘色彩,就是因為這里囚禁著邪惡蛇妖美杜莎。
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
多爾瑪巴赫切宮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的歐洲部分,綿延600多米,始建于1843年,1856年完工,被稱為新皇宮。這一時期正是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期,皇宮內(nèi)部的極盡奢華與國力的衰落形成鮮明的對比。內(nèi)部珍寶令人目不暇接,豪華的水晶燈、象牙、黃金制品比比皆是,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4500公斤重的水晶吊燈。是建于奧斯曼帝國時期但卻采用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的皇宮。多爾馬巴赫切宮見證了土耳其共和國的成立。阿塔土爾克病逝后,多馬巴切宮被修復(fù)并改建成了博物館。
伊斯坦布爾的代表建筑
加拉塔大橋Galata被視作是伊斯坦布爾的代表建筑。在160年前這座橋是城市的生命線,它起初是由木頭建造,后來由石頭再轉(zhuǎn)變?yōu)榛炷粒沁B接?xùn)|西方的紐帶?!懊慨?dāng)你站在這里遠眺伊斯坦布爾,一輛輛的汽車駛過你的身邊,你會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國王一般?!边@座城市的建造者,同時也是現(xiàn)代土耳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穆斯塔法·凱末爾曾經(jīng)如此形容這座橋的意義。加拉塔大橋連接黃金灣,484米,是座可折疊的橋。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橋上釣魚。周末時,蔚為壯觀。
奧斯曼建筑頂峰初期的代表作
蘇萊曼清真寺(Süleymaniye Mosque)聳立在金角灣西岸,被稱之為伊斯坦布爾最美的清真寺,是土耳其伊斯蘭教著名清真寺。坐落在伊斯坦布爾市。它是由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最著名的建筑師希南于1550-1557年間設(shè)計建造的。Maigoo小編得知,希南把這座清真寺稱為是他的學(xué)徒畢業(yè)作品,他借鑒了巴耶塞特二世清真寺和圣索非亞大教堂的建造方式,清真寺由四根主支柱支撐主拱頂系統(tǒng),此外還有兩個半拱頂和兩扇山墻。蘇萊曼清真寺被看作是奧斯曼建筑頂峰初期的代表作。
伊斯坦布爾新城的一個地標
加拉太塔(Galata Kulesi)是伊斯坦布爾新城的一個地標,聳立在金角灣上。登上塔頂,你可以遠眺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金角灣。而在夜晚,人們還可以在塔頂餐廳、酒吧盡情享樂。塔的歷史該塔是拜占庭皇帝阿納斯塔修斯在507年修建的燈塔,初用木頭建造,后來在十字軍東征時被焚毀,直至1348年由熱那亞人用石料重建復(fù)生,成為當(dāng)時堡壘的高點。從塔頂鳥瞰伊斯坦布爾如今,這座中世紀石塔高9層、66.9米,游客可以乘坐電梯直至塔頂,360度觀看蔚為壯觀的伊斯坦布爾城景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風(fēng)光。
土耳其少女塔,建于十二世紀土耳其最大的海港城市伊斯坦布爾,是這座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城市里最富浪漫情調(diào)的象征,她曾經(jīng)是拜占庭皇帝修筑的軍事樞紐,今是一處風(fēng)光秀麗的餐廳,這里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很多客人從世界各地慕名來到這里,都是為了遐想那來自遙遠的土耳其少女動人的舞姿和笑容,聆聽那含情脈脈的傳唱千年的美妙歌聲。少女塔本是軍事用途,卻在世紀的更迭間,沾染上了悲傷的浪漫色彩。國王為保護女兒而把她關(guān)在與世隔絕的燈塔里,但詛咒還是不可避免地應(yīng)驗了,燈塔成了間餐館。
海達帕薩火車站是由德國建筑師于1908年建造的。在2012年之前,它一直是城市內(nèi)重要的鐵路樞紐。雖然現(xiàn)在由于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增加,火車站已經(jīng)不再那么重要,但它的建筑風(fēng)格仍然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觀,已經(jīng)成為伊斯坦布爾的標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