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教育事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聚集了全國數量最多的大學。北京雙一流高校數量居全國之最,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等33所高校。而且有著亞洲第一大的圖書館,以及號稱“中國硅谷”的中關村科技園,它是中國最大的科學技術研究基地。 北京雙一流大學名單>>
上海是中國重要的金融貿易中心,經濟發(fā)達,是中國的一線城市,也是亞洲繁榮的國際化大都市之一,不僅如此,這里的文化事業(yè)也異常繁榮興旺,擁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4所“985”工程大學。Maigoo編輯了解到,上海雙一流大學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等15所高校。 上海雙一流大學名單>>
南京不僅是中國經濟強省的省會,它還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都,優(yōu)質教育資源首屈一指。南京有著8所“211”,僅次于北京上海,以及南京大學,東南大學2所985院校,有著“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之稱。南京雙一流大學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河海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醫(yī)科大學、南京農業(yè)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13所高校。
在中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廣州的受歡迎程度可能不是太高,但不可否認的是,廣州也是中國高校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足足擁有80多所高校資源,985和211重點大學的數量也不少。廣州雙一流大學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yè)大學、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州醫(yī)科大學等7所高校。
武漢市在科教領域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擁有83所高校,這些優(yōu)勢資源為武漢積蓄了強大的創(chuàng)新和人才能量,使其成為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qū)之一和全面創(chuàng)新改革試驗區(qū)。武漢雙一流大學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yè)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7所高校。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會,也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不僅有著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同時城市環(huán)境在全國也排名前列,是很多人一去就想定居的地方。maigoo編輯得知,成都雙一流大學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7所高校。
西安市是中國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數最多的城市,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國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高校中有“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7所。西安雙一流大學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空軍軍醫(yī)大學、長安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7所高校。
天津是四大直轄市之一,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七大超大城市之一,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港口,是我國北方的航運中心,全國先進制造研發(fā)基地、改革開放先行區(qū),在航運、航空、物流、制造等方面在全國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良好的城市基礎,龐大的人口數量和巨大的經濟總量為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天津雙一流大學有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工業(yè)大學、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醫(yī)科大學等5所高校。 天津雙一流大學名單>>
長沙是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屈賈之鄉(xiāng)”、“楚漢名城”之稱,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孕育出了非常多的高校,其中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3所為985院校,享譽中國。更值得一提的是,每逢大型節(jié)日,橘子洲頭就會燃起絢爛奪目的大型焰火秀。長沙雙一流大學有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4所高校。
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哈長城市群核心城市,是中國東北地區(qū)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4所“211”,1所“985”,C9高校之一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也坐落在這個城市。南京雙一流大學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yè)大學、東北農業(yè)大學等4所高校。
研究聲明:以上數據來源于教育部公布的第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以及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數據截止更新至2023年6月。以上數據僅供您參考。具體數據可到頒布機構官網查閱,如有不準確之處,請及時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