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在地鐵站、大學校園門口、公園入口等隨處可見。短短時間內,共享單車就“攻陷”了很多城市。它已然滲透我們的日常,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并逐漸成為都市生活的一種常態(tài)。而站在共享經濟的風口下,各種資本也紛紛看好這最后一公里的蛋糕,并蜂擁而上,融資大戰(zhàn)可謂精彩卓絕。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共享單車的融資情況,看看一片資本紅海的共享單車將是如何盈利的?


共享單車行業(yè)剛剛起步,業(yè)內玩家便已經各施拳腳正打作一團。首先是起源于北大校園,最早登上共享單車舞臺的ofo,在各種類型創(chuàng)業(yè)賽上拿獎到手軟的ofo目前雄踞中國校園共享單車業(yè)務;再者是知名度最高,常以一身亮眼騷橙色亮相的摩拜單車,與ofo相對而立,割據一線城市各大街道;緊接著今年最近又來了兩個小兄弟——小鳴單車和優(yōu)拜單車,前者背靠全國最大校園生活服務平臺:宅米,同時還有新三板掛牌公司凱路仕提供載具裝備支撐。而優(yōu)拜單車背后則是大名鼎鼎的中路資本,中路集團大家庭里有位成員叫做永久集團,也就是曾經國內的自行車行業(yè)霸主,作為上海灘曾經的“老三件”之一,永久自行車曾被視作陪嫁之一,妥妥的高富帥象征。
| 公司 | 成立時間 | 投放數量 | 區(qū)域 |
| ofo | 2014年12月 | 20個城市7萬輛 | 目前校園為主 |
| 摩拜單車 | 2015年1月 | 計劃每個城市10萬輛 | 一線城市街區(qū) |
| 小鳴單車 | 2016年7月 | 未知 | 校園街區(qū)均有 |
| 優(yōu)拜單車 | 2016年7月 | 首批接入8萬輛 | 校園街區(qū)均有 |
調查發(fā)現,摩拜單車男性用戶偏多,女性用戶更傾向于用ofo,這可能跟ofo比較輕便有關系,ofo與摩拜單車的用戶都是以年輕人為主。

各大共享單車公司的瘋狂融資,吹響了技術、裝備以及資金賽跑的號角。據不完全統計,已有30余家投資機構加入了這場混戰(zhàn)。摩拜、ofo、小鳴、優(yōu)拜等多家公司共計獲得10輪融資,金額高達數十億元。資本對共享單車投入了無限的熱愛,就像當年資本對滴滴的熱愛一樣。融資方或是看中共享單車項目的利潤,有的是看中項目帶來的巨量支付入口,而有的則是看中了海量的數據入口。而有了資本的青睞的共享單車,燒錢速度也越來越愉快,通過燒錢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再通過市場份額繼續(xù)融資,融資后繼續(xù)燒錢,仿佛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鏈條。這場資本游戲里,融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公司的命運,為了甩開對手,從吃螃蟹者變成勝出的王者,在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時,只有通過不斷的融資來填補餓著的肚子。
首先,與滴滴等專注中長途出行需求的服務商不同,共享單車企業(yè)專注的是短途出行需求,即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事實上,這一點共享單車已經做到了,“地鐵+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不少大城市市民出行的新方式。
其次,目前諸多城市面臨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市民飽受困擾,共享單車這一綠色環(huán)保、門檻較低、取用便捷、費用低廉的出行模式,符合時代潮流。
再次,政府有關部門對共享單車總體而言持支持態(tài)度。例如,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2016年12月發(fā)布 《關于鼓勵規(guī)范互聯網自行車服務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促進互聯網自行車健康發(fā)展,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同時要求規(guī)范自行車的停放;上海市也將出臺類似規(guī)定,支持共享單車規(guī)范發(fā)展。
最后,作為共享經濟的類型,以滴滴和優(yōu)步為代表的共享出行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被證明具有非常強的用戶集聚能力和資本變現能力。共享經濟在改變出行方式上的成功應用讓人們看到了它朝著更加便利方向發(fā)展的可能性,而其在共享單車上的成功應用強化了人們的這種判斷。
正如互聯網分析人士孟永輝所言,共享單車在資本寒冬下依然能夠獲得資本關注,并非單單是因為它代表著一種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更多的是一種對“互聯網+”時代優(yōu)質經驗的傳承,一種消費升級市場環(huán)境的應對,一種重塑商業(yè)模式的嘗試。共享單車將平臺在共享經濟當中的作用進一步放大,改變了原有的“用戶+平臺+用戶”的模式,變成了如的“平臺+用戶”的模式。
| 公司 | 單車成本 | 押金對比(元) | 運營模式 |
| 摩拜單車 | 2000元+ | 299 | 【重資產】緊密掌握傭金,以擴大再生產 |
| ofo | 200元+ | 99 | 【分享型】大多數車輛自營,但C端用戶可以將自己的車共享給ofo經營,從而獲得所有ofo共享單車的使用權 |
| 小鳴單車 | 500元+ | 299 | 【改造+規(guī)?;孔孕性燔囃?,對普通自行車進行實心胎和智能鎖改造,再規(guī)?;斗?/td> |
| 優(yōu)拜單車 | 未知 | 暫無 | 【自行研發(fā)+借力政府】借力永久自行車,獲得20萬輛公共自行車資源 |
共享單車盈利問題,目前來講時機不夠成熟。如摩拜單車CEO王曉峰表示:“我們之所以還在不停地找投資者,就是因為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別人給我錢,讓我活下去、讓我們繼續(xù)發(fā)展,讓我們跑得比別人快,然后一起找盈利模式。所以說到創(chuàng)業(yè)項目,現在談盈利還太早了。而當前我們可以看到的共享單車的盈利途徑有:一部分是單車的租金;一部分是運營收益,在共享單車APP上進行廣告代理;一部分是流量收益,與其他平臺合作;共享單車目前還處于一個品牌積累的時期,當它的品牌價值越來越大,也會帶來溢價收益。
1、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當前通過燒錢求生存,并摸索盈利模式。
2、城市容納有限,共享單車數量超過城市容納量,這意味著未來將有多數共享單車被閑置,造成極大資源浪費,不利于行業(yè)高效發(fā)展。
3、高耗損率,高運營成本問題難以解決,根據摩拜官方的調查顯示,僅運營四個月,摩拜單車的損耗率高達10%,而單車被盜、被蓄意破壞的公共事件,這都會直接增加單車管理和維護的費用。
4、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市場教育、防盜損方案,共享單車的道德困境,容易滋生灰色產業(yè)。
5、冬季需求騎行需求小,下雨天,天氣情況不佳,面臨車輛大量閑置的境況,如何通過市場化手段鼓勵大家在天氣狀況不好的時候繼續(xù)使用單車,也是單車運營方需要面對的難題。
6、早晚用車高峰時期,想找到一輛單車并不容易,如何解決早晚高峰的用車需求同時又不至于因為車輛投放過多造成空閑時段的資源浪費,也是共享單車玩家要考慮去解決的難點。
共享單車畢竟是一種新生事物,其發(fā)展時日尚短,雖然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但是它卻是為我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試想一個美妙的周末,你沐浴陽光,騎著單車從林蔭大道漫過,回憶起校園初戀第一次當老司機載著女朋友的時光;又或者是上班的高峰期,你騎著單車,得意地看著身邊堵癱的車水馬龍,哼著小曲,談笑間就成了每天上班的早到標兵。小到解決人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再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是響應國家“低碳出行”的號召,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共享單車都理所當然的是人民的心聲和資本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