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最貴三個顏色
汝瓷,始燒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因產(chǎn)于河南汝州市而得名。北宋末年,北方瓷器以青色或白色為主。其中河南汝州生產(chǎn)的青瓷,稱為汝瓷,因工藝精細,備受宋朝皇室青睞,后被皇家壟斷為御用瓷器。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贊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zhì)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nèi)庫所藏,視若珍寶,可與商彝周鼎比貴。
有文獻記載,汝瓷有天青為貴,粉青為上,天藍彌足珍貴之稱。而它的盛行,與宋代一位文藝皇帝宋徽宗有關(guān)。據(jù)傳,宋徽宗趙佶夢中觀雨,醒來后寫下“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詩句。
因想念美夢中的景色,宋徽宗后來遂令汝窯工匠燒制天青色的瓷器。當時,宋代的制瓷技術(shù)已是登峰造極。工匠們反復試驗,終于在靈光乍現(xiàn)中添加了瑪瑙礦入釉,最終燒成一種特殊的釉色,有卵白、粉青、豆青、蟲下青、蔥綠和天藍等,其中尤以“天青”為貴。而且釉中的小氣泡,在陽光下觀察,七彩紛呈,燦若星辰。當真如“雨過天晴云破處”般的顏色,純粹而深遠,淡雅而雋永。審美極高的宋徽宗看到天青色的汝窯時,深深被這件瓷器吸引。從此,汝瓷一舉成名,榮登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但由于汝瓷制作工藝復雜,成品率低,加之歷史變遷和社會動蕩,使得傳世汝瓷極為稀少。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世界現(xiàn)存的汝瓷珍品一般認為有65件,分別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以及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中。每一件汝瓷珍品,都是歷史的見證,藝術(shù)的瑰寶,其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