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源音響與無源音響是什么
有源音箱,也被稱為“主動式音箱”,是指內置了功率放大器的音箱,如多媒體電腦音箱、有源超低音箱以及一些新型的家庭影院有源音箱等。這類音箱的內置功放電路讓用戶無需考慮與放大器的匹配問題,可直接通過較低電平的音頻信號進行驅動。此外,其電子分頻器和僅負責放大特定頻率聲頻信號的功放設計,使得放大器效率更高,失真度更低。
無源音箱,即“被動式音箱”,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所采用的普通音箱,內部不包含功放電路。盡管如此,它們通常配備了分頻網絡和阻抗補償電路等。這種簡單的構造使得聲音能夠達到最佳狀態(tài),不受外界干擾。
二、有源音響與無源音響的區(qū)別
1、結構差異
有源音箱內置功率放大器和電源電路,插上電就能用,無需額外功放設備。體積通常較小巧,像桌面音箱、藍牙音箱很多都是有源音箱,適合空間有限的宿舍、書房。
無源音箱本身不帶功放,得外接功率放大器才能工作。沒有內置電源和放大電路,需要單獨配置功放,一般用于家庭影院、專業(yè)錄音室等對音質要求高的場景,體積相對較大。
2、音質表現
有源音箱整體音質能滿足日常聽歌、看劇需求,不過受內置功放和箱體尺寸限制,在大動態(tài)表現和低頻下潛深度上稍遜一籌。一些高端有源音箱會采用專業(yè)音頻處理技術,音質也很出色,但相比同價位無源音箱+功放組合,在聲音細節(jié)和層次感上還是有差距。
無源音箱通過搭配不同功放,能實現更精準的聲音調校和更強大的功率輸出,音質上限更高,聲音細節(jié)豐富,聲場寬闊,適合追求極致音質的發(fā)燒友。不過,音質好壞很大程度取決于音箱與功放的匹配度,搭配不好可能達不到理想效果。
3、連接方式
有源音箱的連接超簡單,常見的有藍牙連接、3.5mm音頻線連接、USB連接等,只需將設備和音箱配對或插線就能播放音樂,小白也能輕松操作,特別適合不喜歡折騰的人群。
無源音箱的連接相對復雜,要先將功放與音箱用音箱線連接,再把音源設備(如CD機、電腦)連接到功放,還需根據音箱和功放的參數進行調試,比如設置音量、分頻點等,更適合懂音頻設備的專業(yè)人士或愛好者。
4、價格區(qū)間
有源音箱價格跨度大,從幾十元的入門款到數千元的高端型號都有,多數千元以內就能選到音質不錯的產品,性價比高,適合預算有限的普通消費者。
單獨的無源音箱價格可能不算高,但加上功放、線材等設備,整體成本大幅增加。一套入門級無源音箱+功放組合可能就要數千元,中高端產品更是價格不菲,妥妥的“發(fā)燒級”投入。
5、適用場景
有源音箱適合日常居家使用,無論是在臥室聽歌、在客廳看電影,還是在書房辦公搭配電腦使用,都能輕松勝任,便捷又實用。
無源音箱更適合對音質有極高要求的場景,比如打造家庭影院系統(tǒng),能帶來震撼的視聽體驗;在專業(yè)錄音室、音樂演出場所,也能滿足對聲音精準還原的需求。
三、有源音響和無源音響哪個好
1、有源音箱的優(yōu)缺點
有源音箱自帶功率放大功能,無需額外接駁后級放大器,使得整個系統(tǒng)更加簡潔明了,易于上手。只需連接電腦、藍光/音頻播放機等設備,即可輕松播放音樂。用戶無需考慮功率、阻抗匹配等復雜問題,真正實現即插即用。
除了內置放大器外,有源音箱還配備了電子分頻系統(tǒng)和解碼系統(tǒng),能夠更加系統(tǒng)地還原聲音的原始面貌,降低失真度,確保聲底穩(wěn)定。這些系統(tǒng)使得聲音不受線材、功放等因素的影響,保持一致性和準確性。
有源音箱由于內置了放大系統(tǒng)和電子分頻器等設備,用戶無需再擺放功放等器材,從而節(jié)省了空間,使整個布置更加簡潔。
然而,有源音箱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每個音箱都配備了獨立的放大器和電子分配器等設備,因此需要獨立供電,這可能對電源的穩(wěn)定性提出較高要求。在使用多個有源音箱時,需要分別打開每個音箱的電源。部分有源音箱甚至需要用戶調節(jié)每個音箱的音量,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不過,這并不是所有有源音箱都存在的情況,因此在選擇時需要留心注意。
2、無源音箱的優(yōu)缺點
無源音箱的優(yōu)點在于其無需供電,只需通過音頻線連接功放即可使用。這種設計增加了調音的靈活性,因為功放、膽機以及線材等器材的選擇都會對最終音色產生影響。這使得在搭配器材時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從而獲得不同的調音效果。
然而,無源音箱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其系統(tǒng)相對復雜,不像有源音箱那樣簡便易用,因此需要用戶具備更專業(yè)的知識儲備才能進行合理的搭配。其次,無源音箱的體積通常較大,更占用空間,在某些場景如電腦桌面可能并不適用。
3、如何選擇
有源音箱和無源音箱各有優(yōu)劣。如果你追求便捷、簡單操作,對音質要求不是極致,有源音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是對音質追求極致的發(fā)燒友,有一定的調試技術和搭配經驗,無源音箱會更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