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梁檢測車檢測方法
外觀檢查:操作人員通過檢測車到達橋梁各部位,直接用肉眼或借助望遠鏡、放大鏡等工具,觀察橋梁結構表面的裂縫、剝落、露筋、銹蝕等情況,記錄病害的位置、形態(tài)、大小等信息。
無損檢測:利用超聲波、雷達、磁粉、滲透等無損檢測技術,對橋梁內部結構進行檢測。例如,超聲波可檢測混凝土內部的缺陷和裂縫深度;探地雷達能探測橋梁結構中的鋼筋分布和混凝土厚度;磁粉和滲透檢測可發(fā)現鋼結構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紋。
靜載試驗:在橋梁上施加靜荷載,通過檢測車搭載的傳感器測量橋梁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應力等參數,評估橋梁的承載能力和工作性能。
動載試驗:利用激振設備使橋梁產生振動,通過檢測車安裝的加速度計、應變片等傳感器,采集橋梁在振動過程中的動力響應數據,分析橋梁的自振頻率、振型、阻尼比等動力特性,判斷橋梁結構的整體性能。
材料檢測:從橋梁結構上鉆取混凝土芯樣或截取鋼材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材料性能測試,包括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彈性模量,以及鋼材的力學性能、化學成分等。
二、橋梁檢測車操作流程
1.準備工作
設備檢查:操作前,應對橋梁檢測車的各個系統(tǒng)進行認真檢查,包括電源、傳感器、攝像頭、液壓系統(tǒng)等,確保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tài)。
安全裝備:操作人員應佩戴必要的安全防護裝備,如安全帽、反光背心、安全鞋等。
車輛定位:將橋梁檢測車駛至橋梁下方或指定位置,確保車輛穩(wěn)定停放。
2.平臺展開
支腿安放:展開工作平臺前,注意支腿安放是否到位,確保車輛穩(wěn)定。
平臺伸展:通過控制系統(tǒng)調整工作平臺的高度、角度和位置,以便能夠準確接觸到橋梁的各個檢測部位。
3.檢測作業(yè)
儀器使用:操作人員進入工作平臺,利用平臺上的檢測儀器(如攝像頭、裂縫探測器、激光測距儀等)對橋梁進行詳細的檢測。
數據記錄: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儀器的讀數和數據,及時發(fā)現并記錄橋梁的異常情況或損傷。
平臺調整:根據需要,可以調整工作平臺的位置和角度,以便對橋梁的不同部位進行全面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