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shù)碼相機的成像原理
當打開相機的電源開關后,主控程序芯片開始檢查整個相機,確定各個部件是否處于可工作狀態(tài)。如果一切正常,相機將處于待命狀態(tài);若某一部分出現(xiàn)故障,LCD屏上會顯示一個錯誤信息,并使相機完全停止工作。
當用戶對準拍攝目標,并將快門按下一半時,相機內的微處理器開始工作,以確定對焦距離、快門的速度和光圈的大小。當按下快門后,光學鏡頭可將光線聚焦到影像傳感器上,這種CCD/CMOS半導體器件代替了傳統(tǒng)相機中膠卷的位置,它可將捕捉到的景物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此時就得到了對應于拍攝景物的電子圖像,由于這時圖像文件還是模擬信號,還不能被計算機識別,所以需要通過A/D(模/數(shù)轉換器)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然后才能以數(shù)據(jù)方式進行儲存。接下來微處理器對數(shù)字信號進行壓縮,并轉換為特定的圖像格式,常用的用于描述二維圖像的文件格式包括Tag TIFF(Image File Format)、RAW(Raw data Format)、FPX(Flash Pix)、JFIF(JPEG File Interchange Format)等,最后以數(shù)字信號存在的圖像文件會以指定的格式存儲到內置存儲器中,那么一張數(shù)碼相片就完成拍攝了,此時通過LCD(液晶顯示器)可以查看所拍攝到的照片。
前面只是簡單介紹了其大致的過程,下面來詳細地介紹相片成像的整個過程。
1、當使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景物時,景物反射的光線通過數(shù)碼相機的鏡頭透射到CD上。
2、當CCD曝光后,光電二極管受到光線的激發(fā)而釋放出電荷,生成感光元件的電信號。
3、CCD控制芯片利用感光元件中的控制信號線路對發(fā)光二極管產生的電流進行控制,由電流傳輸電路輸出,CCD會將一次成像產生的電信號收集起來,統(tǒng)一輸出到放大器。
4、經過放大和濾波后的電信號被傳送到ADC,由ADC將電信號(模擬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數(shù)值的大小和電信號的強度與電壓的高低成正比,這些數(shù)值其實也就是圖像的數(shù)據(jù)。
5、此時這些圖像數(shù)據(jù)還不能直接生成圖像,還要輸出到DSP(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中,在DSP中,將會對這些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色彩校正、白平衡處理,并編碼為數(shù)碼相機所支持的圖像格式、分辨率,然后才會被存儲為圖像文件。
6、當完成上述步驟后,圖像文件就會被保存到存儲器上,我們就可以欣賞了。
二、數(shù)碼相機的基本部件
1、鏡頭
鏡頭是一部相機的重要組件之一,可以說是相機的靈魂,數(shù)碼相機采用什么鏡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shù),也是區(qū)分不同檔次相機的重要指標。
雖然由于感光元件分辨率有限,對鏡頭的光學分辨率要求也比較低,但由于普通數(shù)碼相機的影像傳感器要比傳統(tǒng)膠片的面積小得多,因此鏡頭的解析度需要很高,一般來說,數(shù)碼相機采用的光學鏡頭的解析能力一定要優(yōu)于感光元件的分辨率。例如,對于某一確定的被攝目標,水平方向需要100個像素才能完美再現(xiàn)其細節(jié),如果成像寬度為10mm,則光學分辨率為10線/mm的鏡頭完全能夠勝任;若成像寬度為1mm,則要求鏡頭的光學分辨率必須在100線/mm以上。
傳統(tǒng)膠卷對紫外線比較敏感,進行外拍時經常需要加裝UV鏡,而CCD對紅外線比較敏感,在鏡頭上增加特殊的鍍層或外加濾鏡會大大提高成像質量。另外,鏡頭的物理口徑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無論鏡頭的相對口徑如何,其物理口徑越大,光通量就越大,成像質量也就越好。一個好的鏡頭可以使影像清晰細膩、色彩準確、減小變形,若要想得到較高品質的圖像效果,可選擇具備大口徑、多片多組、包含非球面透鏡和優(yōu)質鍍膜的高質量鏡頭,可加裝濾鏡的數(shù)碼相機。鏡頭表面的標志如圖1-5所示。
2、閃光燈
閃光燈是增加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光線較暗的場合,利用閃光燈可以使景物更加明亮。數(shù)碼相機內置的閃光燈一般有三種模式,即自動閃光、強制閃光和關閉閃光,有的相機還具有消除紅眼、慢速同步閃光等功能,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些閃光燈的不同模式。
(1)自動閃光
一般情況下,普通數(shù)碼相機在默認設置時,閃光燈模式都預置在“自動閃光”模式下。這時,相機會自動判斷拍攝周圍的光線是否充足,如果檢測到光線不足,在拍攝時就會自動打開閃光燈進行閃光,以彌補光線不足。在該模式下可以完成大部分的拍攝任務。
(2)強制閃光
它是指無論在強光或弱光環(huán)境中,都開啟閃光燈進行閃光。該模式常用于對背對光源的人物進行拍攝。例如拍攝一個光線較暗房間內的人物,若人物背對著明亮的窗戶,人物正面的光線不足,這樣拍攝出來人物可能處于陰影中,圖像不太清晰,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啟動強制閃光模式,給主體正面補光,這樣就可以得到受光均勻的照片。
(3)關閉閃光
它是指無論周圍拍攝環(huán)境的光線強度如何,都不啟動閃光燈,該功能適用于一些禁止使用閃光的場合,如音樂會、博物館等。如果需要拍攝一些特殊效果的相片,關閉閃光燈后在黃昏或光線微弱的環(huán)境中拍攝,可以得到氛圍自然的畫面。
(4)消除紅眼
所謂紅眼,是指數(shù)碼相機在閃光燈模式下拍攝人物特寫時,在照片上人眼的瞳孔呈現(xiàn)紅色斑點的現(xiàn)象。要避免紅眼發(fā)生,可打開數(shù)碼相機的“消除紅眼”模式,先讓閃光燈快速閃爍一次或數(shù)次,使人眼瞳孔縮小并適應之后,再進行正式的閃光與拍攝。
(5)慢速同步閃光
慢速同步閃光是相機與閃光燈配合而實現(xiàn)的一種高級功能,當在光線較暗的環(huán)境下拍照時,如早晨、傍晚或者有一定燈光照明的晚上,如果使用閃光燈加較快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可能會出現(xiàn)前景主體太亮,而背景灰暗,無法辨認更多細節(jié)的現(xiàn)象,而啟用慢速同步閃光功能則會降低相機的快門釋放速度,以閃光燈照明前景,配合慢速快門為弱光背景曝光,這樣,可以保證主體曝光正常的同時使背景適當曝光,以拍攝出前后景都和諧曝光的照片。
慢同步具有前同步和后同步兩種模式,前同步是指在快門完全開啟后立即閃光,它便于捕捉拍攝時機,適合于一般情況下使用,如拍攝人物的神態(tài)等;后同步是指在快門將要關閉的時候閃光,它可以拉出動態(tài)物體的運動軌跡,形成強烈的動感效果,所以適合于拍攝動態(tài)的對象。
數(shù)碼相機內置的閃光燈覆蓋范圍有限,只能滿足普通的拍攝需要,若用戶需要獲得更寬廣的閃光燈覆蓋范圍,并且相機上又有閃光燈熱靴接口的話,可以考慮購買大指數(shù)的外接閃光燈。
3、取景器
數(shù)碼相機上使用的取景器有多種類型,包括LCD取景器、單反式取景器、旁軸式取景器等,下面分別進行介紹。
(1)LCD取景器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顯示屏。數(shù)碼相機上的LCD屏幕可以顯示所選定光圈、快門等各種拍攝參數(shù),以及相機目前的狀態(tài)及模式,如電池的電量、閃光燈的模式等。
LCD屏幕有黑色和白色兩種類型,彩色又分為偽彩和真彩兩種,其中偽彩價格便宜,但顯示效果差;數(shù)碼相機中用于取景和回放的LCD都是質量較高的TFT真彩。在TFT LCD中又包括反射和透射兩種,反射式反射正面的環(huán)境光工作,從不同角度觀察差別較大,顯示較暗,但具有省電、造價低等優(yōu)點;透射式依靠背后的燈光進行工作,角度變化小,顯示較亮,但耗電量較大。
作為大多數(shù)數(shù)碼相機必備的取景方式,利用LCD取景可以改正傳統(tǒng)相機取景的缺點,它可以回放照片,隨時顯示相機存儲器中記錄的全部照片影像,對于不滿意的作品可以刪除后重新拍攝,這樣可最大限度地節(jié)省存儲空間,并且可以及時地發(fā)現(xiàn)諸如構圖取景、用光等方面較明顯的問題。有的數(shù)碼相機還設計了可以旋轉的LCD屏幕,這樣使原來很困難的取景工作變得十分輕松,例如要拍攝靠近地面的植物的特寫鏡頭時,不用像使用傳統(tǒng)相機一樣趴在地上,只需將相機放低,然后將LCD屏幕翻過來即可。而一個人獨立外出旅行時,可以將鏡頭對準自己,將LCD屏幕轉過來,自己給自己來個特寫。
但使用LCD取景也是有缺點的,首先是它耗電量非常大,幾乎要占據(jù)整部相機的1/3以上的電量,長時間開啟的話,會使電池工作時間大大縮短;其次是某些數(shù)碼相機LCD顯示屏的亮度和色彩還原有些誤差,在LCD屏幕上顯示的效果與最終在計算機顯示器上的實際影像差異較大,即使是百萬像素的LCD看上去畫面依然很粗糙,無法查看拍攝主體的一些細節(jié)。另外,LCD取景器在取景時總會有一定的延遲現(xiàn)象,而且在強光下無法使用,色彩和亮度偏差也較大。不過現(xiàn)在數(shù)碼相機幾乎同時配備有普通光學取景和LCD取景,用戶可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進行選擇。
(2)單反式取景器
單鏡頭反光式(SLR)取景器,其光學結構比較復雜,制作成本較高,一般用于專業(yè)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是一種沒有誤差的光學取景方式,如圖1-9所示。在這種系統(tǒng)中,反光鏡和棱鏡采用非常獨特的設計,使操作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選取的影像,取景器的取景范圍可達到實拍畫面的95%,但如果鏡頭的最小相對孔徑較小的話,取景器就會很暗,影響手動對焦,而相機上提供的自動對焦功能可以有效彌補這一不足。使用TTL單反取景器為了不至于過暗,廠家往往會使用大口徑的高級鏡頭,所以一般用于一些專業(yè)或半專業(yè)相機上,如奧林巴斯品牌的一些高端民用數(shù)碼相機上常用這種取景器。
(3)旁軸式取景器
普通數(shù)碼相機多采用旁軸式光學平視取景器,這種取景方式結構簡單、視野明亮、不影響拍攝過程,其生產成本較低、使用歷史悠久。如圖1-10所示,當使用此類取景器拍攝時,被拍攝景物的光線直接從相機正面的取景窗口射入,然后從相機背面的取景器進入被觀察者的眼睛,相當于在機體上開個小孔,再裝上透鏡使眼睛能夠透過相機機體觀察前方的景物,其路線相當簡單明了。
由于該類型取景器的取景窗口與鏡頭的位置是分開的,所以從取景器中看到的圖像和實際拍攝的圖像存在一定的誤差,這種大小和位置上的差異在攝影中稱為視差,在進行遠距離拍攝時視差較小,而近距離拍攝時視差就很明顯。
(4)EVF電子取景器
它是將一塊微型LCD放置到取景器內部,在取景時,相機機身、眼罩以及攝影師的頭部都會遮擋光線,所以外界光線對其影響不是太大,取景器還設置了一組取景目鏡,將微型LCD的顯示內容放大到一定的倍數(shù),以適應人的眼睛。如圖1-11所示,將這塊LCD的面積盡可能地縮小,可以降低耗電量和生產成本,雖然取景器中的畫面視角和色彩效果與最終效果存在一定的誤差,但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還是能夠適應的。
4、影像傳感器
目前數(shù)碼相機所使用的影像傳感器有CCD和CMOS兩種類型,前者技術已經很成熟,后者是新興的技術,代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CCD(Chagre Couled Device),即電荷耦合器,如圖1-12所示。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大部分數(shù)碼相機上,這是一種特殊的半導體材料,它由大量獨立的光敏元件組成,這些光敏元件通常按矩陣排列。光線透過鏡頭照射到CCD上,并轉換成電荷,每個元件上的電荷量取決于其受到的光照強度。當攝影者按動快門時,CCD可將各個元件的信息傳送到模/數(shù)轉換器上,然后將模擬電信號轉變?yōu)閿?shù)字信號,數(shù)字信號再以一定的格式壓縮后存入緩存內,這樣就完成了數(shù)碼相片的整個拍攝。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即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它在微處理器和閃存等半導體技術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種可用來感受光線變化的半導體,其組成元素主要是硅和鍺,通過CMOS上帶負電和帶正電的晶體管來實現(xiàn)基本功能。這兩個互補效應所產生的電流即可被處理芯片記錄和解讀成影像。由于CMOS結構相對簡單,與現(xiàn)有的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生產工藝相同,從而生產成本可以降低,理論上講,CMOS的信號是以點為單位的電荷信號,CCD是以行為單位的電流信號,相比較而言,前者更為敏感、速度更快、更為省電。
目前CMOS技術發(fā)展還不成熟,這種高質量的CMOS還只應用于一些專業(yè)的數(shù)碼相機上,而在一些低檔數(shù)碼相機上常使用廉價低檔的CMOS,成像質量一般比較差。所以目前要購買消費級數(shù)碼相機的話,建議用戶最好選擇以CCD為影像傳感器的產品。
5、 按鍵
在進行拍攝工作時,傳統(tǒng)相機大都通過按鍵或者轉動轉盤來實現(xiàn),而數(shù)碼相機是通過菜單來選擇功能的,某些專業(yè)數(shù)碼單反相機為了適應傳統(tǒng)相機用戶的使用習慣,將一些常用功能設計成與傳統(tǒng)相機大體一致的方式。若在進行抓拍時,直接按按鍵比使用菜單進行設置更加快捷。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