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濕器用多大容量為宜
在標準狀態(tài)下,一個空間內(nèi)的濕度從一個數(shù)值變化到另一個數(shù)值,是可以通過焓濕圖計算出來該容積內(nèi)空氣中含水量的變化數(shù)值的。在實際應用的情況下,一個場所空間內(nèi)的啟始相對濕度、終了相對濕度、啟始環(huán)境溫度、終了環(huán)境溫度、每小時新風量以及環(huán)境密閉等因素,制約了通過焓濕圖現(xiàn)場計算的速度,也為及時選擇合適加濕量的加濕設備增加了難度,因此,根據(jù)實測計算出如下表所示非初始加濕量與容積的粗略數(shù)據(jù),以及與加濕環(huán)境的關系,共大家選擇時參考:(此僅適用于等焓超聲波加濕設備)
| 
										加濕器 | 
									
										3KG/H | 
									
										6KG/H | 
									
										9KG/H | 
									
										12KG/H | 
								
| 
										濕度 | 
									
										空間m3  | 
									
										空間m3  | 
									
										空間m3  | 
									
										空間m3  | 
								
| 
										≤50%RH | 
									
										≥600 | 
									
										≥1200 | 
									
										≥1800 | 
									
										≥2400 | 
								
| 
										55-65%RH | 
									
										450 | 
									
										900 | 
									
										1350 | 
									
										1800 | 
								
| 
										65-75%RH | 
									
										360 | 
									
										720 | 
									
										1080 | 
									
										1440 | 
								
| 
										75-85%RH | 
									
										280 | 
									
										560 | 
									
										840 | 
									
										1120 | 
								
| 
										85-95%RH | 
									
										200 | 
									
										400 | 
									
										600 | 
									
										800 | 
								
| 
										≥95%RH | 
									
										100-160 | 
									
										200-320 | 
									
										300-450 | 
									
										400-600 | 
								
以上表格所列為新風量等于零的數(shù)值。相應加濕量對應濕度、容積與外界環(huán)境條件存在如下關系:
1、加濕場所全密閉性越高,加濕場所的相對濕度增加越快,加濕工作時間越短;
2、加濕場所溫度越高,水霧氣化速度越快,相對濕度增加越快,加濕工作時間越短;
3、加濕場所內(nèi)空氣環(huán)流越大,水霧氣化速度越快,相對濕度增加越快,加濕工作時間越短;
4、加濕場所內(nèi)啟始溫、濕度值與終了溫、濕度值之差越小,加濕工作時間越短;
5、加濕場所容積一定的情況下,新風量每小時對流20%,加濕量需增加一倍。

濕膜加濕器的加濕量是怎么計算的
選型示例: 一車間新風空調(diào)機組風量Q=10000m3/h,加濕器入口空氣狀態(tài)為t=30℃,10﹪RH,加濕器出口 空氣狀為t2=19.4℃,50﹪RH,斷面風速為2.53m/s,表冷器通過面有效寬度為1200mm,有效高度917mm,試選擇直排水式濕膜加濕器型號。
1、有效加濕量
W=1.2×10000×(0.0069-0.0027) ×1.2=60.5(kg/h)
2、所需濕膜標準加濕能力
通過濕膜的風速比=2.53÷2.5=1.01
L= 60.5÷0.85 =64.3(kg/h°m2)
1.01×(1.2×0.914)
故:滿足需要的濕膜材料厚度為200mm
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