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是什么中藥
地耳草是中醫(yī)中的一款草藥,屬于藤黃科金絲桃屬的植物。地耳草可以全草入藥,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止痛、止血消腫的功效,在臨床上主要用來治療濕熱、黃疸、泄瀉、痢疾、腸癰、肺癰、癰癤疔毒、口瘡、目赤腫痛、毒蛇咬傷等。
地耳草可以配合茵陳、金錢草等藥材同用,治療濕熱黃疸。在治療瘡癤腫毒或毒蛇咬傷時,可以用鮮草煎服,并外敷鮮草于患處。
地耳草別名叫什么名字
地耳草的別名有多種,包括田基黃、香草、雀舌草、河掌草、小黃不留行等。此外,它還被稱為地耳草、地耳、地橘子等。在藏藥中,它被稱為納增巴,常用于治療黃疸、瘧疾和炭疽病等疾病。
地耳草和地錦草一樣嗎
地耳草和地錦草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它們在分類、外觀、用途等方面都有明顯區(qū)別。
1、在分類上:地耳草,也叫田基黃,屬于傘形科,是一種常見的草本植物。而地錦草則屬于報春花科,形態(tài)上與地耳草有較大區(qū)別。
2、在外觀上:地耳草的葉子呈扁平狀,寬圓形,堅挺多肉,呈現(xiàn)出深綠色。而地錦草的葉子則呈細長形,尖尖的,顏色相對較淺。此外,地耳草的花瓣為白色或淡紫色,集合成傘形花序;而地錦草的花瓣則為黃色或橙色,分散排列成小型的漏斗狀。
3、在用途上:盡管地耳草和地錦草在中藥中有相似的作用,都可以用于治療黃疸,且都屬于偏涼性的藥物,但它們在用量和使用方式上有所區(qū)別。另外,地耳草還可以用于治療肺癰腸癰、跌打損傷,而地錦草則還可以用于止血、止瀉。
田基黃的功效與作用
1、能夠清熱利濕,對于濕熱黃疸、腹瀉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2、具有消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蛇咬傷、瘡、癤、癰以及急慢性肝炎等疾病。
3、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助于保肝,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和抗腫瘤作用。
4、對于肝內(nèi)膽管結(jié)石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田基黃的禁忌
田基黃藥性比較寒冷,因此對于陽虛及脾胃虛寒患者一般不建議使用,可能會加重患者畏寒怕冷、乏力等癥狀,還可導(dǎo)致患者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不適,孕婦服用則容易導(dǎo)致胎兒發(fā)育受到影響,甚至?xí)サ?,具體藥物的使用一般需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進行。
對于田基黃過敏的人群一般也不建議使用,以免引起皮疹、皮膚瘙癢等過敏反應(yīng),且由于藥性比較寒冷,一般也不建議長期或過量食用,以免傷害人體的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