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齡球全中叫什么
打保齡球的時候,是看保齡球擊倒球瓶的數(shù)量來計分的,一般球道上擺放有10個球瓶,用一個球把所有球瓶都擊中了即為“全中”,又叫“STRIKE”、“大滿”,這時計分就會出現(xiàn)一個“X”,意味著完成了這一格。
如果第一球沒有全部擊中,就要再打一個球,如果第二個球把剩下的球瓶都擊中了的話,就叫做“SPARE”,也叫“補中”,還被稱作是“小滿”。
如果第一次全部擊中后,開始第二格的比賽,如果再一次全部擊到10個球瓶的話,就叫做“DOUBLE”,如果繼續(xù)在第三格比賽中一擊全中,即一局比賽中第三次投球,前兩次都擊到了10個球瓶的情況,這樣就叫“TRIPLE”。
二、保齡球一次全中難不難
在球道上,要控制重量十足的保齡球不偏不倚地擊中球瓶,打出全中是比較難的,需要嫻熟的保齡球技巧,一般勤加練習才能打出來,投出一個完美的全中球,是球員多方面動作協(xié)調配合的結果。
三、打保齡球怎么能全中
很多沒打過保齡球的朋友看到別人打保齡球全中,自己也想上去試試看,結果連一個瓶子都沒有擊倒,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畢竟沒怎么練習過,要想打出全中,要注意下面幾個要點:
1、選擇最佳角度線,確定站立位置。決定站立位置的基準線和球員的腳有關。直腳(右手球員)以左腳內側線為準,內八字腳以左腳前部內側線為準,外八字腳以左腳跟內側線為準。
2、站立后應面向目標,雙肩和犯規(guī)線平行(或在意念上與犯規(guī)線平行),姿勢自然。不少人在助跑和滑步終止時會有一定的偏離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屬于自身因素,在確定站立位置時必須將這個自身因素計算在內。
3、在正確的位置上站好后,球員投球前在心理上和情緒上必須進行自我調節(jié)。調節(jié)的方法為集中一放松一集中一深呼吸一起步。
4、為了確保身體平衡和步幅自然,1、2、3步的幅度和節(jié)奏要一致。手腳配合應高度協(xié)調,左手慢慢向外側展出,要有推墻之感。
5、滑步終止時,右腳向左后方伸出,腳尖作為一個支點保持好身體平衡,雙肩、左膝蓋、左腳尖成一直線。
6、放保齡球的瞬間不能過早或過晚。在握球的右手離左膝蓋 150厘米左右時將球推出。根據(jù)不同組的角度線采用不同的落球距離。
7、投球時前臂不要用力,要依靠自然擺動的慣性力。在滑步停止時的一瞬間求得加速度,將球往目標上送。
8、投球后做到一保持、五看清:保持投球姿勢;看球的落點、看球通過目標箭頭、看球的轉拆拐彎、看球擊中①一③瓶袋和球進入瓶臺的作用力、看滑步終止時左腳內側線的位置。
9、右肩(右手球員)不要過低,手臂不要揮向內側或外側,手指指向目標箭頭,下顎不要抬高,上身不要側向一邊。
10、練習中應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在腦子里編排出一個以時間為準的手腳配合技術程序——“運球擺臂的時間=助跑的時間”,并默念這個技術程序。
11、要有始終如一的技術動作、節(jié)奏和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