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極銅是什么意思
金屬銅元素符號Cu,原子量63.55,比重8.96,熔點1083.4士0.2°℃,沸點2567°℃。銅呈淺玫瑰色或淡紅色,表面形成氧化銅膜后,外觀呈紫銅色,是人類最早發(fā)現的古老金屬之—。
陰極銅(copper cathode)是指銅精礦由電解精煉法或電解沉積法生產得到的高純度的銅,也稱精煉銅或精銅(refinedcopper)。國標GB/T 467-2010、歐標BS EN 1978-1998和美標ASTM B115均是陰極銅的行業(yè)標準規(guī)范。
由于陰極銅具有較優(yōu)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耐腐蝕性、耐磨性等特點,因此陰極銅被下游加工成銅線、銅棒、銅板帶、銅箔、銅管以及各類合金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電力、電子、交通設備、機械制造、建筑工業(yè)、國防工業(yè)、醫(yī)學、有機化學等行業(yè),在我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于鋁。
二、陰極銅和電解銅的區(qū)別
電解銅和陰極銅沒有區(qū)別。
陰極銅通常指電解銅,就是指將粗銅(含銅99%)預先制成厚板作為陽極,純銅制成薄片作陰極,以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液作為電解液。通電后,銅從陽極溶解成銅離子(Cu)向陰極移動,到達陰極后獲得電子而在陰極析出純銅(亦稱電解銅)。粗銅中雜質如比銅活潑的鐵和鋅等會隨銅一起溶解為離子(Zn和Fe)。由于這些離子與銅離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電解時只要適當調節(jié)電位差即可避免這些離子在陰極上析出。比銅不活潑的雜質如金和銀等沉積在電解槽的底部。這樣生產出來的銅板,稱為“電解銅”,質量極高,可以用來制作電氣產品。
陰極銅的品質要求:銅精礦由電解精煉法或電解沉積法生產得到陰極銅。按國標GB/T467-1997《陰極銅》的規(guī)定,陰極銅按化學成分分為高純陰極銅(Cu-CATH-1)和標準陰極銅(Cu-CATH-2)和兩個牌號。
陰極銅的試驗方法:高純陰極銅化學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13293-1991《高純陽極銅化學分析方法》的規(guī)定進行,標準陰極銅化學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5121-1996《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的規(guī)定進行。表面質量用目視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