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倒翁為什么不倒
不倒翁之所以不會倒,一方面是因為不倒翁的整個身體都很輕,只是在它的底部有一個較重的東西(鉛塊或鐵塊),因此,它的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底面積大而圓滑,容易擺動。當(dāng)不倒翁向一邊傾斜時,由于支點(和桌面的接觸點)發(fā)生變動,重心和支點就不再在同一條重垂線上了,這時重力的作用會使它繞支點擺動,使不倒翁恢復(fù)正常的位置。不倒翁傾斜的程度越大,支點離開重心的水平距離就越大,重力產(chǎn)生的擺動效果將隨著增加,使它恢復(fù)原位的趨勢也就越顯著,所以不倒翁是永遠(yuǎn)推不倒的。
用簡單點的白話來說,就是:上輕下重的物體比較穩(wěn)定,即重心越低越穩(wěn)定。所以不論不倒翁如何“跌倒”,它總會再次“爬起來”。
二、不倒翁不倒的原理和特征
1、形體結(jié)構(gòu)
不倒翁為空心殼體,重量很輕;下半身是一個實心的半球體,重量較大,不倒翁的重心就在半球體之內(nèi)。下面的半球體和支承面之間有一個接觸點,這個半球體在支承面上滾動時,接觸點的位置就要發(fā)生改變。不倒翁始終用一個接觸點站立在支承面上,它永遠(yuǎn)是一個獨腳體。
2、穩(wěn)定性
不倒翁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時,就要失去平衡,而在外力去除后,不倒翁能自行回復(fù)到平衡狀態(tài),這說明不倒翁具有一種抵抗外力干擾保持平衡的能力,這就是平衡的穩(wěn)定性。這種抵抗干擾保持平衡的能力的形成,應(yīng)該從不倒翁的受力情況來看。
3、受力情況
第一,不倒翁平衡的受力情況。不倒翁在桌面上,受到兩個外力的作用:一個是重力G,地球?qū)Σ坏刮痰奈Γ涣硪粋€是支持力,桌面對牛球體的反作用力。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只要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倒翁就能夠保持平衡的狀態(tài)。
第二,不倒翁傾斜的受力情況。不倒翁傾斜時受到兩個力矩的作用,我們稱外力的作用為干擾,外力形成干擾力矩;另一個叫抵抗力矩,由自身的重力形成。本來不倒翁是直立的,由于外力的作用,外力對不倒翁與制成面的接觸點產(chǎn)生力矩,使不倒翁傾斜,打破原來的平衡。此外,本來重力是不產(chǎn)生力矩的,因為本來不倒翁是直立的,重力的作用線和支點位于同一直線上,力矩為零。由于外力的作用,不倒翁傾斜,半球體向一側(cè)滾動,接觸點隨之移動,形成了新的接觸點,即形成了新的支點,此時重力的作用線和原支點不在同一直線上,因而形成力矩,這就是抵抗力矩。正是由于抵抗力矩的形成和發(fā)展,抵抗和制止了外力的干擾作用。抵抗力矩的方向和干擾力矩的方向正好相反,同時隨著不倒翁傾斜的角度不斷增大,重心作用線的偏移量也不斷增大,抵抗力矩的量值也不斷增大,當(dāng)?shù)挚沽氐扔诟蓴_力矩時,不倒翁就進(jìn)入新的平衡狀態(tài)--傾斜的平衡狀態(tài),此時外力的干擾作用也就宣告停止。由此可知,不倒翁受到外力干擾后,原有的平衡破壞了,但新的平衡隨之形成,不倒翁可以接續(xù)地保持平衡,雖然平衡的方式不同,但平衡的本質(zhì)不變,這種便是動態(tài)平衡。第三,不倒翁復(fù)原的受力情況。從勢能角度考慮,勢能低的物體比較穩(wěn)定,物體一定會向著勢能低的狀態(tài)變化。當(dāng)不倒翁倒下的時候,由于集中了大部分重心的底座被抬高,造成勢能增加,所以不倒翁要回復(fù)原來的位置。從杠桿原理來說,不倒翁倒下時,重心的作用點一直處于端部,不管支點在哪里,雖然底座的力臂較短,但是力矩=力*力臂,不倒翁還是會因為底座那頭力矩大而回復(fù)到原來位置。此外,不倒翁底部為圓形,摩擦力小,便于不倒翁回到原來位置。
在以上的整個過程中,建立新的平衡是其中主要的問題,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抵制外力的干擾,而回復(fù)原有的平衡則是次要問題,因為此時外力的干擾已經(jīng)去除。在整個過程中不倒翁始終保持平衡的屬性,這便是"平衡的穩(wěn)定性"。
4、力學(xué)原理
綜上所述,不倒翁不倒原理的要點在于:使重力的作用線偏離支點,使重力對支點產(chǎn)生力矩,即抵抗力矩。由于不倒翁傾斜的角度不斷增大,重力作用線的偏移量隨之增大,抵抗力矩也隨之增大,最終實現(xiàn)和外力力矩的平衡,不倒翁抵抗外力干擾、保持平衡的能力就是這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