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吹奏葫蘆絲的呼吸方法
1、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主要依靠胸廓中、上部肋間肌參與進行的一種呼吸形式,有似平時的呼吸方法,這種方法吸氣時橫膈膜有些向上收,不能主動地幫助完成呼吸動作,吸氣量受到限制,同時由于肋骨支撐,肋間肌的伸縮力受到制約,缺乏彈性,不易控制,因此容易使人感到疲勞和緊張。
2、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又稱丹田式呼吸法,它主要依靠膈膜和胸廓下的腹肌和腰肌的運動來完成,它的特點是整個腹腔向外擴張,腹部的肌肉靈活,富有彈性,吸氣量較大,但因胸部沒有充分的運動,整個腹部運動量過大,也容易使人疲勞。
3、胸腹式呼吸法
胸腹式呼吸法是由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自然結合而成的。這種方法類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深呼吸。吸氣時,胸腔的下部和腹腔的上部同時向四周擴張,但氣要歸丹田;呼氣時要求意守丹田,提氣自然,使胸腹恢復自然狀態(tài)。
4、呼吸法總結與要領
根據(jù)葫蘆絲的演奏特點,運用胸腹式呼吸法是比較科學的,它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進行一些訓練,發(fā)展胸部、橫膈膜、腹部的聯(lián)合活動能力。其要領是:吸氣時,胸部(肺)、腰部周圍的肌肉和胸肋骨逐漸向外膨脹,橫膈膜有控制地下沉,使胸部也漸漸擴大,然后,小腹(丹田)部往里微收,并繼續(xù)吸氣,使腰部周圍全部擴張,胸部全面擴大。呼氣時,根據(jù)樂曲的強弱、快慢和感情的需要,用小腹和橫膈膜的控制逐漸呼出。同時腰部周圍的肌肉和胸肋骨也漸漸向內收縮。急吸急呼時,可把氣向上提。這時,橫膈膜和小腹更要加強運動和控制。
注意事項:
1、初學者首先要找到深呼吸的感覺,吸氣的過程要慢一些,讓自己感受到氣息慢慢地吸入胸腹部,包括腰部,如同日常生活中聞花香或吸新鮮空氣時的感覺,開始體會時先用鼻吸氣,等掌握方法后,再用鼻口同時吸氣。
2、吸氣時雙肩不可上聳,胸腹不要擠壓。
二、葫蘆絲如何換氣
1、要掌握自己換氣的點,吹的時候按照自己的換氣點來換氣,不要故意撐很久才換氣,那樣子換氣太大口,會讓歌曲有中斷的感覺,差不多的時候快速小小換口氣,逐漸就能適應了。這樣對著麥演奏時才不會讓觀眾聽到呼吸的聲音。
2、要鍛煉自己的肺活量。多吹多練習會有所進步。
3、嘗試控制自己的氣息,不要過大,吹出音就好,這樣既可以讓吹奏的時間加長,而且還能夠控制聲音大小達到投入感情的演奏效果。
4、呼吸的方式要注意,不要把氣都吸到胃里。
5、葫蘆絲高級演奏法中有一種叫做循環(huán)換氣的方法,《趕擺》這首歌中就有要求循環(huán)換氣的地方,這首歌也是考級歌曲之一。后期都會訓練的。具體的方法是鼻子吸氣的同時嘴巴呼氣。等練成了你就不用考慮氣不夠用的情況了。不過這種方法比較難,基本上達到學習這種方法之前你換氣應該已經(jīng)換得很好了。
6、短句子短吸氣,長句子長吸氣,注意小節(jié),注意節(jié)拍,還有延長音的時候,注意自己的用氣方式。
三、葫蘆絲換氣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換氣時間過長,影響到下一個樂句或樂音出現(xiàn)的時間,聽起來有“拖”的感覺,主要解決方法是口鼻同時吸氣,速度快,吸氣量適中,換氣過程沒有明顯的雜音。
2、換氣時沒有將肺部的余氣呼出,存有的余氣會越存越多,交換的新鮮空氣越來越少,產(chǎn)生憋氣現(xiàn)象,使音樂無法順利進行下去,嚴重會產(chǎn)生大腦缺氧,長期如此,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因此必需改正。
解決的辦法主要是在換氣的同時,應將余氣吐出,再吸進新鮮空氣,操作方法為:到換氣的地方,保持口腔壓力,迅速張嘴吸氣,張嘴的同時,余氣就會因為口腔的壓力而噴出,這樣即可達到最大的氣息交換量,養(yǎng)成習慣以后,就不會有憋氣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