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手術治療方法
手術是治療惡性癌癥的重要手段,也是基本手段,是治療早期、乃至于中期惡性腫瘤的重要方法。某些早期腫瘤經手術切除可達到完全治好、長期存活的目的。所以手術治療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手術有哪些方法?常見的有姑息性手術、根治性手術、探查性手術。適合腫瘤的范圍較為局限、沒有任何轉移、體質好的病人,且手術危險較低的患者。術前及術后都需要注意元氣的恢復。術前保證營養(yǎng)足夠攝入,術后保證身體機能的正常恢復以及免疫能力的提高。
1、根治性手術
由于惡性腫瘤生長快,表面沒有包膜,它和周圍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局部浸潤明顯,并可通過淋巴管轉移。因此,手術要把腫瘤及其周圍一定范圍的正常組織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結徹底切除。這種手術適合于腫瘤范圍較局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患者。根據切除范圍不同分為瘤切除術、廣泛切除術、根治術和擴大根治術。
2、姑息性手術
適合腫瘤范圍較廣,已有轉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術的晚期患者,為減輕痛苦,維持營養(yǎng)和延長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腫瘤或作些減輕癥狀的手術,如造瘺術、消化道短路等手術。晚期腫瘤可以做腫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負荷,為以后的放、化療或其他治療奠定基礎。如晚期卵巢癌可姑息性切除大部分卵巢腫瘤,化療后進行二次手術,切除殘留病灶,可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
3、診斷性手術
通過不同的手術方式獲得腫瘤病理學檢查的標本,如穿刺取材或術中切取小塊組織等。對深部的內臟腫物,需要開胸、開腹或開顱檢查,術中病理檢查證實后,則立即進行治療性手術。
4、預防性手術
用于癌前病變,防止其發(fā)生惡變或發(fā)展成進展期癌,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通過預防性結腸切除而獲益,因這類患者若不切除結腸,40歲以后約有一半可發(fā)展成結腸癌,70歲以后幾乎都發(fā)展成結腸癌。子宮頸嚴重異性增生時可行子宮頸錐切術,預防宮頸癌的發(fā)生。BRCA1和BRCA2有突變的遺傳性乳腺癌家族成員,可行雙側乳腺預防性切除。
5、轉移灶的手術
對于單個的肺、肝、骨等轉移灶,行切除治療,仍可爭取5年生存率。如原發(fā)性肺癌僅有骨的單個轉移病灶,而原發(fā)肺癌又可徹底切除者,可同時或先后行原發(fā)灶加轉移灶的切除手術。
手術治療癌癥的優(yōu)勢
1、手術治療癌癥即對原發(fā)病灶進行局部或全部的切除,完全移除腫瘤細胞療效直接迅速,對早期患者來講手術后有完全治愈的可能。
2、癌癥腫瘤對手術切除沒有生物抵抗性,且手術相對經濟,手術費用沒有放、化療昂貴,不存在像化療出現耐藥、放射發(fā)生抗拒的情況,且屬于一次性治療。
手術治療癌癥的不足
1、手術治療對癌癥病患的機體創(chuàng)傷較大,會導致患者免疫力低下,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且其為局部治療手段,適用范圍比較局限。更多只適用于早期的且身體狀況能夠耐受的患者癌癥,對于那些中、晚期癌癥病人已經起不到多大的治療作用。
2、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尤其對于部位敏感的腫瘤,如腦腫瘤,手術風險率高,手術危險性也較大如切除范圍過大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且成功率低。
3、手術易產生一系列手術并發(fā)癥。很可能會出現發(fā),胸悶,手術切口紅腫、感染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