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薄膜(聚氯乙烯薄膜),它是聚氯乙烯樹脂與其它改性劑經過壓延工藝或吹塑工藝制成。一般厚度為0.08~0.2 mm,大于0.25mm的稱PVC片材。PVC樹脂中加入增塑劑、穩(wěn)定劑、潤滑劑等功能性加工助劑,經壓延成膜。這種棚膜保溫性、透光性好,柔軟易造型,適合做為溫室、大棚及中小棚的外覆蓋材料。缺點是:薄膜比重低,成本較高;耐候性差,低溫下變硬脆化,高溫下易軟化松馳;助劑析出后,膜面吸塵,影響透光;殘膜不可降解和燃燒處理。
PVC樹脂— 40%~70%
增塑劑——10%~50%
穩(wěn)定劑——1%~10%
填充劑——1%~30%
著色劑——1%~10%
PVC薄膜可分為PVC軟薄膜和PVC硬薄膜。其中硬PVC大約占市場的2/3,軟PVC占1/3。軟PVC一般用于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層,但由于軟PVC中含有柔軟劑(這也是軟PVC與硬PVC的區(qū)別),容易變脆,不易保存,所以其使用范圍受到了局限。硬PVC不含柔軟劑,因此柔韌性好,易成型,不易脆,無毒無污染,保存時間長,因此具有很大的 開發(fā)應用價值。
PVC膜的本質是一種真空吸塑膜,用于各類面板的表層包裝,所以又被稱為裝飾膜、附膠膜,應用于建材、包裝、醫(yī)藥等諸多行業(yè)。其中建材行業(yè)占的比重最大,為60%,其次是包裝行業(yè),還有其他若干小范圍應用的行業(yè)。
聚氯乙烯薄膜均不溶解于水、酒精、汽油,在醚、酮、氯代脂肪烴和芳烴中能溶脹或者溶解,常溫下,耐濃鹽酸、90%的硫酸、50%-60%的硝酸以及20%以下的燒堿溶液。
普通的粘貼膜是在常溫下直接用膠水貼在板材的表面上,因此經過一兩年后,貼膜就容易脫落。而PVC膜則是應用專用的真空壓膜機在110度的高溫下壓附在板材的表面,因此不易脫落。
雖然PVC膜有優(yōu)良的質量保證,但有人可能會說,PVC畢竟是化學產品,它就是比不上天然材料,排除不了毒性和異味,也免不了對環(huán)境造成傷害。事實卻并非如此,這是因為一般生產PVC膜的原料是經過特殊的提煉,有毒物質被完全提煉出來,所以PVC是完全無毒無味的,對人體皮膚或是呼吸系統(tǒng)沒有任何刺激,對于那些對木料和油漆過敏的人來說,使用PVC膜包裝的家具或廚具是非常合適的。通過使用PVC膜作裝飾膜,人們就可以大量地使用中密板、刨花板、膠合板和纖維板,減少使用木材量,從而減少對森林乃至環(huán)境的破壞。從這個 角度而言,PVC膜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PVC的使用曾一度在西方國家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許多人試圖用種種其它材料代替PVC。但事實證明,PVC的質量比其它替代品相比毫不遜色,而在造價上則比這些材料便宜。有關專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許多行業(yè)中,放棄使用PVC將會產生為數(shù)可觀的額外費用。具體數(shù)據表明,放棄使用PVC將會增加幾十億馬克的額外費用 。對于具體的消費者而言,這將意味著一筆巨大的額外開支。以用PVC為表層材料的窗戶為例,如果這些窗戶不使用PVC,而是使用普通木材作為表層,那么僅僅清洗和維修一項就要增加為數(shù)驚人的費用。在英國的一個小鎮(zhèn)上,人們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都使用木制窗戶,有人對這些窗戶的清潔維護費用進行了調查,并把其與PVC窗戶的清潔費用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木制普通窗戶的清洗費用比PVC窗戶的清洗費用高出一 倍 。
一般在電氣方面用量最大,即電工膠粘帶,根據其特性還可用于保護膠粘帶、箱包粘膠帶、標識膠粘帶、廣告貼、管路膠粘帶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如,鞋業(yè)、玩具、雨衣、臺布、雨傘、農用膜等。
主要產品:
A、普通PVC棚膜:制膜過程不加入耐老助劑,使用期為4~6個月,可生產一季作物,目前正逐步被淘汰。
B、PVC防老化膜:原料中加入耐老化助劑經壓延成膜,有效使用期8~10個月,有良好的透光性、保溫性和耐候性。
C、PVC decorative material:同時具有防老化和流滴特性、透光性和保溫性好,無滴性可保持4~6個月,安全使用壽命達12~18個月,應用較為廣泛,是目前最高效節(jié)能型日光溫室首先覆蓋材料。
D、PVC耐候無滴防塵膜:除具有耐候流滴特性外,薄膜表面經過處理,增塑劑析出量少,吸塵較少,提高了透光率,對日光溫室冬春栽培更為有利。
E、PVC也可以做地膜,加入一定量的色母料可以生產各種不同顏色的棚膜。
F、 PVC foil:塑料、金屬、透明薄膜、非紙包裝、塑料包裝、木質包裝、金屬包裝等等
PVC產業(yè)在全世界發(fā)展迅速,前景廣闊,各國都看好PVC的潛力以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處,PVC以其優(yōu)越、獨特的性能向世人證明其作用和地位是任何其它產品都無法取代的,社會發(fā)展需要它,環(huán)境保護需要它,它是我們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然趨勢。
聲明:以上內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