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吉他和古典吉他的區(qū)別
琴頭:民謠為長方形實體木板,古典吉他的琴頭上有兩道弦槽。
指板:民謠指板較窄,略帶弧度,便于推弦演奏以及橫按和弦;古典吉他的指板較寬且平直,琴弦間距大,便于手指按弦和演奏。
弦枕:民謠弦枕1~6弦間距33mm~35mm,古典為41~43mm。
品柱:民謠一般有20或21根品柱,古典吉他18或19根品柱。普及琴的品柱多為銅質(zhì),高級琴才用銅鎳合金品柱。
品位記號:民謠的在正面,古典的在側(cè)面。
琴碼:民謠琴碼上有弦橋和供琴弦和固弦椎穿過的六個通孔,它是另一個固定琴弦的部件。古典吉他沒有上述裝置。
弦橋:民謠吉他弦橋上端呈弧形,古典吉他弦橋上端平直。
古典吉他的長相:如果把吉他比作一個梨,那么古典吉他的上半部是圓弧形的,更像梨一些,它的琴頸較粗,卷弦器在琴頭后面,一般的古典吉他沒有調(diào)節(jié)鋼筋,高級古典吉他在琴頸后部裝有紅木鑲條,以防琴頸變形。古典吉他的顏色單一,都是木色的。
民謠吉他的長相:分缺角和不缺角兩種,缺角的主要為獨奏(撥片彈奏為主),不缺角的主要為伴奏(指彈和撥片均可),琴頸細長,卷弦器在琴頭兩側(cè)。琴頸內(nèi)部一般都有金屬調(diào)節(jié)鋼筋,用于調(diào)節(jié)琴頸的細微變形。民謠吉他的顏色多樣,可以自選,伴奏型民謠吉他的上半部是平直的,比下半部小很多,還有一個保護琴身的匹克護板。
古典吉他音色偏沉重,更正式一些,是三大古典樂器之一(其他兩種是小提琴和鋼琴),主要在正式場合進行彈奏。
但是民謠吉他的音色非常清亮,主要用于個人彈奏,休閑彈奏。
古典吉他是將它放在左腿上彈,并且左腳還要踩專門的腳凳,只能坐著彈。
民謠吉他是放在右腿上彈,可以選擇蹺二郎腿或者不蹺,甚至可以站著彈。它的演奏姿勢非常多樣化,只要不有礙觀瞻就行。
古典吉他、民謠吉他究竟哪個好
在學習古典吉他時,需要經(jīng)過正規(guī)的姿勢(琴、手、坐姿等)訓練和循序漸進的練習,學習過程講究嚴謹性、專業(yè)性、音樂性。而民謠吉他的學習就比較自由了,主要在伴奏類型和節(jié)奏上下的工夫要多,入門相對比較簡單。但民謠吉他卻是學習吉他二次提高的最大客星,一旦民謠吉他學習成型就很難再學習古典吉他,練習者可能需要耗費很長時間來改正一些錯誤的指法和技巧。
所以,如果是初學者,建議先學古典吉他,后可轉(zhuǎn)學民謠吉他。值得一提的是,古典吉他亦可作彈唱用。
古典吉他從5~7歲開始學才可以成才,民謠吉他從任意年齡學都可以。所以,古典不能按民謠的方法學。
古典吉他獨奏與重奏陶冶情操,民謠吉他彈唱伴奏簡單易學。如果喜歡邊彈邊唱,那么民謠吉他無疑是最佳選擇。如果喜歡古典吉他蘊含的氣質(zhì)、感覺,那么古典吉他就是更好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