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農歷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
地點:成都市雙流區(qū)黃龍溪鎮(zhèn)
介紹:雙流縣黃龍溪古鎮(zhèn)的火龍燈舞源遠流長,起源于南宋時期,每年的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如期舉行。其活動內容包括燒火龍、彩龍表演、南獅表演、漂河燈、燃放孔明燈、燃放煙花爆竹、聽川劇座唱等。?
時間:農歷正月十五
地點:成都市
介紹: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傳統(tǒng)民俗活動。南宋詩人陸游在《丁酉上元》詩中描述成都燈會盛況是“突兀球場錦繡峰,游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午門,燈山萬炬動黃昏”。從1962年起成都恢復春節(jié)燈會,會期一個月。燈會期間,公園內有民間曲藝、雜技、雜耍表演;有各種地方風味小吃;還有鑄糖人的擔子,賣風車的草把子,每屆燈會游人都在百萬人次以上。
時間:農歷二月十五
地點:成都市
介紹:成都花會始于唐宋,地址就在成都西門外的青羊宮,屆時,成都附近的國營、集體花圃及廣大花農,都將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貴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運到青羊宮,搭棚撐帳,擺攤設點,進行展銷。傳說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農歷的二月十五,故唐代以來,民間在此舉辦一年一度的廟會。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氣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故又傳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這里舉辦花會。
時間:農歷二月
地點:成都市龍泉山
介紹:每年農歷二月,是成都居民外出踏青的最好時節(jié)。此時的龍泉山桃花盛開,燦若紅云,山腳下成片的梨花如白雪鋪撒大地。加上其他各種時令花卉,把整個龍泉山打扮得春意盎然,姹紫嫣紅。繽紛的花朵,如織的游人,使桃花盛會應運而生。桃花會期間,最有特色的項目是花農們開辦的家庭接待站,游人在花農家中飲茶賞景,娛樂消閑,更有可口的農村家常風味餐,吃的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別有一番情趣。
時間:農歷三月十五
地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扎如寺
介紹:麻孜會是扎如寺的宗教盛典,也是九寨溝最隆重的節(jié)日。會前3天,全寺喇嘛都要集中在寺院吃齋念經,排練節(jié)目。廟會當天,九寨溝周圍的松潘、若爾蓋、包座、大錄、塔藏、龍康等地的藏民,盡情梳妝打扮,聚會扎如寺院,參加慶典,贈送哈達,觀看藏戲表演。然后三五成群分散在翡翠河畔、松樹林中,席地而坐,樸素祝酒,共敘友情。青年男女則雙雙對對,進入密林深處約會。
時間:農歷四月初四
地點:樂山市夾江縣
介紹:張爺會流行于夾江縣一帶。相傳,農歷四月初四是張飛的誕辰。每年的那一天,夾江的屠戶們紛紛準備好祭品,前往張飛廟中祭祀叩拜,祈求來年平安,保佑生意興隆。
時間:農歷四月初八
地點: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跑馬山
介紹:相傳這一天為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藏俗在這月中宗教活動極為頻繁,佛教信徒認為在此月內做善事一件,頌佛一聲,可得十萬倍之功德。因此由佛教信仰者帶頭邀約鄰居親朋,攜嘛尼旗布、經幡,手拿佛珠口念佛經“轉山”,其意源于藏傳佛教的“轉八角”,目的在于祈福免災。轉山后,藏民聚集在跑馬山上,唱藏歌、演藏戲、跳鍋莊,搭上帳篷,山坪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時間:清明節(jié)
地點:成都市彭州
介紹: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古稱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歷史上它曾與河南洛陽、山東曹州、安徽毫縣一起并稱為我國四大牡丹生產基地。詩人陸游曾說:“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說明彭州種植牡丹在唐宋時期已頗負盛名。唐宋以來,當?shù)厝硕加性谀档せㄊ㈤_時節(jié)聚會賞花的習俗,并把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日定為勘花節(jié)。為發(fā)揚這一民俗傳統(tǒng),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舉辦一年一度的牡丹盛會。牡丹會期間,除展銷名貴牡丹花卉,游丹景山,還舉辦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娛樂活動、土特產品展銷等。
時間:清明節(jié)
地點:成都市都江堰
介紹: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線,因此每年春耕前的放水被當?shù)鼐用褚暈樯袷サ墓?jié)日。歷史上,每年農歷三月的清明節(jié)都要舉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預祝當年農業(yè)豐收。屆時,地方官員要親自主持放水儀式,當?shù)厝罕娨沧园l(fā)地組織到二王廟祭拜李冰父子,舉辦二王廟會,又稱清明會。近些年,都江堰市政府將民間傳統(tǒng)的清明會改為政府主辦的放水節(jié),由身著古裝的水利官員、儀仗隊伍表演放水節(jié)的全過程。此間有民間歌舞表演,引人人勝。
時間:端午節(jié)
地點:成都市新津縣
介紹:賽龍舟是我國南方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成都雖在長江以北,但也是水鄉(xiāng)之地,所以賽龍舟的歷史也很久遠。直到本世紀60年代,成都的賽龍舟活動還在望江公園邊的錦江河段進行。但70年代以后,市區(qū)的河道已不適宜再舉辦龍舟競渡。因此成都新津縣的南河以其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將龍舟盛會越辦越紅火。龍舟會除龍舟竟渡等傳統(tǒng)節(jié)目,還增加了龍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
時間:農歷五月十五
地點:成都市郫都區(qū)
介紹:郫縣曾是古蜀國都城,傳說望帝傳位后,歸隱深山,化作杜鵑鳥,每年二月杜鵑花開時飛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農夫趕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鮮血,染紅了山上的杜鵑花,蜀人以為是望帝的魂回來了,這就是民間傳說中“杜鵑啼血”的故事。郫縣城因而被稱為“鵑城”。后人為紀念望帝,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十五日前后辦起了鵑城賽歌會,賽歌會場地就選在望叢祠,參加賽歌會的歌手都是當?shù)赝辽灵L的農民,以唱山歌為主,唱山歌在四川又叫“吼山歌”,大多是自編自唱,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時間:農歷六月十二至六月十五
地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黃龍寺
介紹:農歷6月15日相傳為黃龍真人修道成仙日,都要舉辦盛大的廟會,附近居民帶上炊具、帳篷前來趕會。集會上舉行藏戲表演、民歌對唱,青年壯士們還要進行摔跤、射箭等活動。六月十五是節(jié)日的高潮,人們歡聲笑語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時間:農歷八月十五
地點:各藏族村寨和寺院
介紹:燃燈節(jié)是為了紀念佛教改革家、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逝世而舉行的活動。這天凡屬該教派的各大小寺廟、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內外的神壇上,家中的經堂里,點酥油燈,晝夜不滅。人們穿上節(jié)日盛裝,群聚在為佛教大師而誦祈愿經的寺院前,高誦“六字真經”,向佛的神靈祈愿、磕頭,各村寨的男人們騎上馬,帶上早已備好的柏香樹枝,到村旁的神塔前,高誦禱詞,舉行盛大的煨桑儀式,并向天空拋撒印有獅、虎、龍、鵬的“龍達”(風馬)。男女青年跳起鍋莊舞,老人們坐在看臺上邊喝酒、聊天。還有能說善唱的藝人說唱藏族民間長詩、格薩爾王傳等,直至圓月升起,人們才扶老攜幼,高唱誦念“六字真經”愉快地回家。
時間:中秋節(jié)
地點:成都市新都區(qū)
介紹:新都桂湖桂花飄香時,又正是滿湖荷花盛開時,值此良辰美景,游人如織。于是,新都縣政府決定在每年的中秋節(jié)前后舉辦桂花會。桂花會期間,除邀集人們游園賞桂、瞻仰升庵詞、參觀文物書畫展覽等文化活動外,城內還同時舉辦物資交流會,展銷地方名小吃,舉辦富有方地特色的歌舞、戲劇表演。
時間:農歷八月
地點:樂山市夾江縣
介紹:夾江是著名的紙鄉(xiāng),紙坊眾多。廣大造紙藝人奉蔡倫為祖師,家家供奉蔡倫神像。農歷八月正值新竹未漚好、舊料已用完的閑暇之期,藝人們便集資辦蔡侯會。屆時,蔡侯廟內張燈結彩,唱川戲,演木偶,十分熱鬧。藝人們或殺豬宰羊,舉家歡慶;或攜帶禮物,探親訪友。此習俗現(xiàn)有部分內容流傳。
時間:每五年一屆(農歷九月)
地點:眉山市彭山區(qū)
介紹:彭祖壽星節(jié)是彭山縣舉辦的為挖掘長壽文化豐富內涵,弘揚彭祖長壽文化和中華民族敬老孝親的光榮傳統(tǒng),打造彭山長壽城市品牌,提升彭山知名度的節(jié)日。從1991年起每五年便舉辦一屆長壽文化節(jié)。歷次長壽文化節(jié)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彭山知名度,同時也吸引來眾多外商到彭山投資。其中全力集團、山西南風集團、大連華良集團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yè)紛紛加盟,使彭山縣的經濟總量不斷壯大。
時間:農歷十月初一
地點:羌族村寨
介紹:羌年節(jié)是秋后答謝天神賜予五谷豐登的農事活動,按羌族習俗,過羌年時還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yè)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灑,盡歡而散。節(jié)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
時間:農歷十二月初七
地點:木里藏族自治縣
介紹:俄喜節(jié)是四川涼山木里藏族自治縣藏族人民的古老節(jié)日,每年農歷十二月初七舉行。除夕前晚上,按照傳統(tǒng)習慣,每家還給貓,狗準備一頓美餐,即有肉,又有飯。如果貓,狗先吃肉,后吃飯,那么預兆來年風調雨順。夜間各村寨的藏族群眾,都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聚集在寨房的寬敞廣場,大家圍著篝火,對唱山歌,跳“鍋莊”,并以青稞酒,酥油茶助興。大年十五,吃完早飯,男女老少都收拾得干干凈凈,帶著食品和酒肉,成群結隊,到預定的地方轉山。
時間:藏歷一月一日
地點:各個藏族寨子
介紹:藏歷年是按照藏歷推算出來的藏族人民的新年節(jié)日,同漢族的農歷新年大致相同。藏歷一月一日雞叫第一聲,主婦便起床背“新水”(傳說是天界諸佛賜給人類祛除百病的吉祥甘露),凡能喝上新年新水,便會在新的一年里不染百病,健康長壽;全寨男子則一起到本寨的神山上去祈禱煨桑。初一白天,各寨都要舉行非常隆重的賽馬會或文娛演出。初二起,人們開始互相拜年祝賀,請客走訪,并作好迎龍燈獅子的準備。當龍燈獅子到家門前時,家家都要張燈結彩,并送上一份禮物—幾瓶灑或一條煙。
地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介紹:“羌族瓦爾俄足節(jié)”,漢語稱“歌仙節(jié)”或“領歌節(jié)”、“引歌節(jié)”,是羌族婦女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薩朗姐而舉行的傳統(tǒng)習俗活動,由于該活動主要由婦女主持和操辦,當?shù)厝擞址Q之為“婦女節(jié)”。2006年5月20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申報的羌族瓦爾俄足節(jié)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點:自貢市
介紹:自貢燈會是一種具有歷史傳統(tǒng)的民俗文化。早在西漢初年,燈會就見諸文字記載。后來,發(fā)展為人們一年一度寄托理想、祈禱豐年的必不可少的盛事?!疤熳优c萬民同樂”就是指古代燈節(jié)盛景。自貢位于四川省,南國燈城的內蘊所在,它成型于清明時期,逐漸衍展為具有相對固定內涵,并在特定時段進行的并有一定傳承線路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動。
時間:每年1月至翌年3月
地點:峨眉山市
介紹:峨眉山冬季白雪皚皚,且雪質松軟,適合滑雪。為發(fā)展冬季旅游,于1998年舉辦了首屆四川峨眉山冰雪節(jié)。節(jié)日活動有開幕式、溫泉音樂會、化裝舞會、冬景攝影大賽、雪雕冰雕比賽、高山滑雪表演、少兒雪上飛碟、雪地游園、美食周、閉幕式等。
時間:每年3月
地點:成都市蒲江縣石象湖
介紹:一年一度的郁金香節(jié)是石象湖最重要的節(jié)日。象征著高貴與幸福的郁金香是荷蘭的國花,它色彩艷麗豐富,花朵玲瓏可愛,從含苞待放至花朵盛開,呈現(xiàn)出不同姿態(tài)的美,因此有人贊譽郁金香是“花中皇后”。引進郁金香不僅使中西方文化得到融匯,也將歐洲的春天帶到了身邊。
時間:每年4月至6月
地點: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
介紹:瓦屋山杜鵑資源十分豐富,60萬畝杜鵑林中有40多個品種,為發(fā)展旅游,于2001年4月舉辦了首屆四川瓦屋山杜鵑節(jié)。節(jié)日活動有開幕式、篝火晚會、觀賞杜鵑花、攝影展、繪畫比賽、詩歌散文征文評獎活動、閉幕式等。
時間:每年9月
地點:樂山市
介紹:樂山大佛為依山開鑿的彌勒座像,通高71米,腳背寬8.5米,唐代開元名惜海通和尚所建,為當今世界第一大佛,為發(fā)展旅游事業(yè),于1994年舉辦了首屆四川樂山國際旅游大佛節(jié),2002年第4屆時與首屆中國峨眉山一樂山大佛世界文化自然遺產保護節(jié)同時舉辦。節(jié)日活動有開幕式、文藝晚會、文藝巡游、旅游商品交易會、旅游美食周活動、旅游宣傳促銷會、對外開放懇談會、佛事活動等。
時間:每年10月
地點:米亞羅紅葉風景區(qū)
介紹:每年的10月中旬,理縣舉辦米亞羅紅葉節(jié),滿山的紅葉把米亞羅裝點成了一個火紅的世界,童話般的美景讓游客應接不暇。當?shù)氐牟厍甲逋d歌載舞歡迎遠方的來客,拿出香甜的酥油茶、氈粑、青稞酒奉獻給各地游客。其淳樸的民族習俗及風情、古老雄偉的石寨古堡,還有羌族的羊皮褂、藏族的珊瑚腰帶、藏羌極具特色的餐飲及民族建筑、華麗的服飾、濃烈歡快的“鍋莊”舞蹈,讓游客盡情領略藏羌民族文化風情。屆時,將舉行廟會、狩獵、民族舞蹈等一系列宗教民俗活動。野菜、香料等山中特產琳瑯滿目。讓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亦能體會到購物的樂趣。
時間:每年12月至次年3月
地點: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
介紹:瓦屋山與峨眉山并稱“蜀中二絕”,位于四川盆地西沿的洪雅縣境內,公園面積104萬畝,瓦屋山冬季是南國觀森林冰雪的最佳勝地。從每年11月中旬到來年5月上旬,瓦屋山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山上冰掛、雪掛、霧凇、雪凇、冰柱、冰瀑隨處可見,山頂象爾山莊旁的兩個大型滑雪場可進行各種活動,雪橇、雪上飛碟、滑雪板、射擊等雪上項目是游客理想選擇。瓦屋山每年的冰雪節(jié)已成為南國冰雪節(jié)的重要分會場,瓦屋山潔白的世界恭迎游客的光臨。
時間:每年12月至次年3月
地點:成都市都江堰
介紹:龍池冰雪節(jié)始于1995年來,是都江堰市的重要大型旅游活動之一。龍池冰雪節(jié)從每年的十二月開始,到次年三月結束,歷時三個月,其間跨越了圣誕節(jié)、元旦、春節(jié)、元宵和“三八”婦女節(jié),為久居南國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冬季休閑度假、賞雪、滑雪的絕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