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孩喜歡玩過家家
過家家的趣味主要在對話、想像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還有模仿成人、扮演照顧者的滿足感。對幼兒來說,現(xiàn)實世界通常少有扮演照顧者的機會。過家家在兒童中間盛行不衰,也讓那些小孩子們嘗試到了當大人的那種威嚴,這個游戲?qū)⒆拥纳鐣鸬搅朔e極的作用,在游戲中,社會與文化的傳承是潛移默化的。另外還能培養(yǎng)孩子對生活角色的理解及與他人的溝通能力。過家家的趣味主要在對話、想像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還有模仿成人、扮演照顧者的滿足感。
過家家游戲有哪些
1、結(jié)婚游戲
娶媳婦是由一名男孩扮演“新郎”,一名女孩扮演“新娘”,模仿婚嫁儀式。騎馬打仗多由男孩玩,由幾名兒童扮“馬”,騎在“馬”上的男孩相互推、拉、扯、打,最后從“馬”背上掉下來或者“馬倒”下的為輸。
2、做飯
拿幾塊磚搭成灶臺,從池塘里舀來的水是炒菜用的“油”,隨處挖來的泥土就是“大米”,隨地撿來的碎磚碎瓦做“盤子”。興致來了,還會跑到小店買幾根火柴,裝模作樣地點火。煞有介事地在地上畫好廚房、衛(wèi)生間、客廳、臥室,還要先摘些花草把“臥室”布置一番。我們在塑料袋中裝進小石子,用木棍挑起來點綴上小花,就是臥室里的漂亮的燈。樓與樓之間凹進去的地方有一條條陷下去的排水管,那兒成了儲藏室,撿來的各種“寶貝”就藏在那里。
3、做媽媽
“家里”的家具、擺設(shè)一般只具有象征和虛擬的意義,可能兩塊破磚頭拼在一起就是桌子,如果有個洋娃娃,簡直是很豪華了,如果沒有,小板凳也可以假裝是寶寶,可以拖著它逛街趕集(街市也是虛擬的,幾步見方),同時,對著寶寶念念有詞,說些“寶寶,媽媽領(lǐng)你逛街街”之類的甜言蜜語。自制娃娃,把一個小布頭兒卷起來之后對折,然后用棉線扎緊,就略具人形,然后,就把這個“小孩兒”放在空的火柴盒里,當然,小孩兒有鋪有蓋有枕頭。
玩過家家游戲的好處
1、促進孩子增長與人交往的知識
孩子通過“過家家”游戲,與游戲中的“家人”密切接觸,他(她)們也會相互擁抱,甚至接吻,向家里其他人示好。孩子這種天真純潔的感情流露對于成年后的性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2、讓孩子們學習承擔責任
小孩的世界,是獨立自我的世界。慢慢的通過人與人的溝通和交流,不斷的學會互相的溝通和交流,互相的協(xié)助和分工。讓小孩知道屬于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去思考和完成。
3、在“過家家”游戲中,孩子樂于服眾,樂于打下手,也樂于參加到孩子們的家庭中當個小角色。大孩子們當爸爸媽媽,小孩子自然就當孩子,各得其所,樂在其中。在這一過程中,孩子能漸漸學會與人和平共處,得到點滴人際關(guān)系的經(jīng)驗,這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幾乎所有家庭都僅有一個孩子,在家中他們習慣于獨占一切玩具。與大人做游戲時大人遷就,不能學會體諒別人。同別的孩子一起玩耍時一不能獨占,二要聽從吩咐,三要體諒別人。否則會遭人拒絕。孩子們都害怕別人不同自己玩,處處要使自己符合大家的意愿,這種教育是家庭和父母不可能代替的。
4、適應(yīng)幼兒園
有些孩子入幼兒園很快就適應(yīng)集體生活,另一些遲遲不能適應(yīng),問題很可能就在于是否通過游戲已適應(yīng)了與人交往。因此,父母應(yīng)有意讓兩歲半以后的孩子有機會與年齡不同的孩子游戲,請他們到家來玩,或讓孩子參加有同伴的群體中活動,使他們能短期離開父母和監(jiān)護人,學會與人交往的初步技能。
5、增進友誼
小孩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同齡的小伙伴,很多家長太忙,或是只有老人帶小孩,都會在性格上面或多或少不是很適合在這個年齡的表現(xiàn)。好友之間的過家家,竄竄門,都是給小孩提供更好的溝通和交流氛圍,同時,也是增進父母雙方的友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