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用油的沸點和燃點是多少
不同食用油的沸點和燃點受其脂肪酸種類及含量影響而存在差異。沸點方面,多數(shù)食用油沸點高于200℃,常見種類有不同具體數(shù)值,如花生油、菜籽油沸點約335℃,豆油沸點約230℃。燃點一般高于沸點,通常在340℃左右,這是油脂達到燃燒狀態(tài)所需的最低溫度。

二、不同食用油適合的烹飪方式
1、花生油:最適合炒菜的油
花生油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為3:4:3,各種脂肪酸的比例相對平衡,因此花生油可視為平衡植物油。壓榨出的花生油香氣濃郁,其中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保存較多。
健康吃法:適用于一般烹飪,如烘焙、長時間烹飪和炒菜。盡量避免油炸和高溫油炸。
2、芝麻香油:冷拌,蘸
芝麻油比花生油更香,富含維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甾醇等。然而,它們通常不用于烹飪。它們常用于涼拌沙拉、湯、餡料等。
健康吃法:冷拌、蘸,香油的香味經(jīng)不起高溫加熱。
3、大豆油:不適合烹飪
實驗表明,四種常見的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產(chǎn)生的油煙濃度排序如下: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因此,建議家庭在高溫烹飪時避免選擇大豆油。
健康吃法:大豆油怕熱,建議低溫使用,比如做糕點,拌餡。
4、菜籽油:不適合涼拌
菜籽油與橄欖油非常相似,屬于高油酸型植物油,其油酸含量甚至高于橄欖油,達到80%以上,營養(yǎng)價值和食療作用難以區(qū)分。因為有“綠色氣味”,不適合直接涼拌。
健康飲食:菜籽油最常見的食用方式,可以是紅燒、油炸、烘焙、爆炒等烹飪方法。
5、玉米胚芽油:烹炒和煎炸
玉米胚芽油是從玉米胚芽中低溫提取的,色澤金黃透明,香味濃郁,適用于快速烹飪和油炸食品。高溫油炸時,玉米油穩(wěn)定,油炸食品酥脆可口,油炸后的菜肴能保持原有的色澤和風味,營養(yǎng)不易流失。
6、橄欖油:冷沙拉和烘焙
橄欖油被認為是最適合為人體最營養(yǎng)的油。研究發(fā)現(xiàn),橄欖油有助于減少周圍血管疾病。
健康吃法:冷食,低溫烹飪,如炒菜、煮湯、蒸菜等,避免油炸。如果是初榨橄欖油,最好只用于涼拌沙拉或湯。
7、豬油、黃油:加工糕點和油炸
豬油是一種飽和食用油,類似于黃油等動物油,棕櫚油、椰子油等植物油。由于飽和度高,這種潤滑脂受熱時間長,耐熱性更好,氧化聚合更少,這是最突出的優(yōu)點。
健康吃法:這種油脂常用于加工糕點和油炸食品,以產(chǎn)生酥脆的味道。
8、亞麻籽油:冷沙拉
亞麻油中的必需脂肪酸亞麻酸含量在50%以上,遠高于5%的深海魚油和6%-12%的核桃、松子,堪稱“陸地魚油”!
健康吃法:冷沙拉,因為亞麻籽油容易氧化和聚合,而且最不耐熱。
9、小麥胚芽油:醬和蘸醬
小麥胚芽油味道鮮美,富含維生素E。更重要的是,小麥胚芽油還富含多不飽和歐米伽6脂肪酸,可促進皮膚和頭發(fā)的生長,有益骨骼健康。
健康吃法:它可以用來做調(diào)味汁、調(diào)味醬和蘸醬。千萬不要加熱!
10、茶籽油:東方橄欖油
茶籽油,又叫山茶油,在營養(yǎng)價值和食療功能上不遜于橄欖油,而且價格便宜,所以又叫“東方橄欖油”。適合所有人,尤其是孩子和“三高”人群。
健康吃法:山茶油具有良好的耐熱性,適合日常烹飪,也可用作沙拉。山茶油適合與大豆油、玉米油等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混合使用。
三、如何判斷食用油的油溫
不同油類,其發(fā)煙點略有差異:
1、三四成熱的低溫油:油溫為90-120℃,油面泛白泡,但未冒煙;
2、五六成熱的中溫油:油溫為150-180℃,油面翻動,青煙微起;
3、七八成熱的高溫油:油溫為200-240℃,油面轉(zhuǎn)平靜,青煙直冒。
建議油溫控制在180°以內(nèi)更健康,現(xiàn)在精煉油的煙點通常在190度以上,不冒煙時放菜就可以。超過200°以上,不僅破壞更多的食物營養(yǎng)成分,而且會增加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材產(chǎn)生致癌物的風險,并且會使脂肪產(chǎn)生熱分解和氧化聚合,對健康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