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一中學(No.1 Middle School Of Zhongshan),簡稱中山一中,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yōu)秀學校。
中山市第一中學創(chuàng)辦于1908年。1939年,中山縣立中學、縣立女子初級中學和中山縣立簡易師范學校三校合并,稱為“中山縣立聯(lián)合中學”。1946年,學校復名“中山縣立中學”。1953年,石岐設省轄市,學校改名為石岐市第一中學。1962年,學校被省教廳確定為省重點中學。1973年,學校改名為中山縣石岐第一中學。1985年2月13日,石岐一中更名為“中山市第一中學”。
截至2018年11月,中山市第一中學全校校園占地面積406畝,全校有138個教學班,學生近7500人,在冊教職工600人。
截至2017年11月,中山市第一中學在冊教職工近600人,截至2010年11月,該校有特級教師3名、正高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174名,有研究生77名和在讀研究生25名。
廣東省特級教師:王錫文、王秋玲、陳國祥
中山市正高級教師:華琳
中山市高級教師:林坤武、李艷玲、溫江洪、聶金昌、陳國祥、胡 杰、李衛(wèi)紅、馬繼文、董再明、李 黎、詹必國、龍朝東、王勇、李寧遠、林扉、周明真、杜國松、李一夫、曾永瀘、阮志遠、李維友、李湖南、傅利勇、李源、劉羽華、歐陽旭、劉佳、羅忠慶、車東風、楊軍、林坤武、溫文靖、安曉利、林錦生、蔣芳、李嬛
校徽
?;盏闹行氖鞘幸恢械臉酥拘越ㄖ姌恰且粭?2柱9洞的仿歐式鐘樓,鐘樓下方則寫著建校的年份1908。鐘樓建于1929年,是由中山南朗的愛國商人程藻輝出資修建,最初是作為校舍之用。
校訓
立志、立誠、立品、正學
校歌
《中山市第一中學校歌》
偉人故里,金字山下,我們放飛五彩的夢想。
沐浴春風,迎著朝陽,我們收獲金色的希望。
啊,中山一中,我們熱愛的地方,
啊,中山一中,我們起航的地方。
鐵城墻邊書聲瑯,鐘樓內外攻書忙,莘莘學子勤學進取,報效祖國好兒郎。
啊,中山一中大鵬展翅,搏擊蒼穹,
啊,中山一中百年風雨永輝煌,啊,風雨永輝煌。
偉人故里,金字山下,我們放飛五彩的夢想。
沐浴春風,迎著朝陽,我們收獲金色的希望。
啊,中山一中,我們熱愛的地方,
啊,中山一中,我們起航的地方。
一體兩翼新思路,和諧校園展新顏,領袖氣質紳士風度,大國民風范記心上。
啊,中山一中大鵬展翅,搏擊蒼穹,
啊,中山一中百年風雨永輝煌,啊,風雨永輝煌。
1692年(清康熙三十一年),知縣孔衍梅在南門興辦鐵城義學。
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知縣暴煜增修鐵城義學易名豐山書院。
1839年(清光緒二十二年),豐山書院改為豐山官立高等小學堂。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豐山官立高等小學堂易名為豐山官立中學堂。
1912年(民國元年),豐山官立中學堂改稱為香山縣立中學。
1925年(民國14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香山縣改名中山縣,學校也改為中山縣立中學。
1939年(民國28年),中中山縣立中學、縣立女子初級中學和中山縣立簡易師范學校三校合并,稱為“中山縣立聯(lián)合中學”。石岐淪陷后,為繼續(xù)辦學,學校三遷校址(中山縣南屏--澳門--恩平)。
1945年(民國34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學校由恩平遷回石岐原址。
1946年(民國35年),學校復名“中山縣立中學”。
1949年12月27日,中山縣軍事管制委員會派出以劉秉楷同志為首的軍事代表小組接管學校。
1953年,石岐設省轄市,學校改名為石岐市第一中學。
1959年,石岐歸并中山縣,學校改稱“中山縣石岐鎮(zhèn)第一中學”。
1962年,學校被廣東省教廳確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
1968年,學校改名為“中山縣城(石岐)新一中”。
1973年,學校改名為中山縣石岐第一中學。
1978年,中山縣石岐第一中學確立為全日制中學,有24個教學班、1500余名師生。
1981年,中山縣石岐第一中學被廣東省教育廳列為廣東省107所市縣重點中學之一。
1985年2月13日,中山縣石岐第一中學更名為“中山市第一中學”。
1994年6月18日,中山市第一中學經廣東省教育廳評定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
1998年,中山市第一中學(高中部)從石岐老城區(qū)遷址至中山市東區(qū)新校區(qū)。
1999年,中山市第一中學被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薄?/p>
2006年,中山市第一中學高分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初期督導收。
2007年,中山市第一中學高分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終評暨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
2008年12月27日,中山市第一中學舉行百年校慶慶典。
2009年,中山市第一中學(初中)從石岐老城區(qū)遷址至新校區(qū),與學校高中部連成一片。
2018年,中山市第一中學迎來了110周年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