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合男生留學的10個大學 NO.2
美國十大私立大學 NO.6
獲諾貝爾獎多的10所大學 NO.8
世界前十名的大學 NO.9
世界十大計算機專業(yè)大學 NO.9
北美洲十大名校 NO.13
美國十大名校 NO.7
美國大學100強 NO.7
全球十大難考大學 NO.10

x8
五星好評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Caltech,創(chuàng)建于1891年,是世界最頂尖的理工類科學研究型學府之一。加州理工學院只有124英畝(50.18公頃)微型校園面積,在校的僅有不到400名教職員和2000多名學生(研究生+本科生),但校友、教職工和研究人員中卻有74人75次獲得諾貝爾獎(其中現(xiàn)有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仍在執(zhí)教),是世界上諾貝爾獎獲獎密度最高的高等學府。截止2020年10月,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和畢業(yè)生中(不包括臨時研究人員)有40人41次(鮑林曾兩次獲獎)獲得諾貝爾獎,平均每一千個畢業(yè)學生中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比例為世界大學之冠。學校以培養(yǎng)研究型人才為主要目的,一直以來實施嚴格的精英式教育,師生比例僅有1:3,其培養(yǎng)的學生有500多人在全世界的大學中擔任實驗室主任。在校區(qū)小規(guī)模的教職工中,該校有11位霍華德·休斯醫(yī)學研究所(HHMI)研究員和6位曾經(jīng)的該研究所校友。
加州理工學院在全球科技界久負盛名,曾于2012至2016年間連續(xù)5年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2019-20年度排名世界第2,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和空間科學等領域均為世界頂級,還協(xié)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負責管理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位列2022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6、2021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7、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8,其中地球科學學科位列世界第2、物理學世界第6、化學世界第5、航空航天工程世界第6。
加州理工學院僅有2100多名學生和290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其中有66個國家科學院士、33個國家工程院院士和80個國家藝術科學院院士,相當于現(xiàn)今全體教師的36.7%,這在全美乃至全球是無校出其右的。
加州工學院由董事會作為最高權力機構,加州理工學院校長由董事會選舉產(chǎn)生。董事會現(xiàn)有主席1人,副主席3人,董事60人。除校長外,還有6位副校長,分管教學和科研(兼教務長)、噴氣推進實驗室、學生事務、企業(yè)和財政、公共關系、天文學設施等6個方面。教務長和副教務長直接領導校內(nèi)進行教學和基礎研究的6個學部和1個研究所,各學部設主任1名,所設所長1名。這6個學部和一個研究所是:生物學部,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部,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部,地質(zhì)與行星科學學部,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學部,物理學、數(shù)學與天文學部,貝克曼研究所(研究生物和化學相互關聯(lián)的一些課題)。董事會下設執(zhí)行、審計、預算、房地產(chǎn)、投資、噴氣推進實驗室、提名等7個委員會。學校行政下設20個委員會(成員大多是兼職)。學生事務辦公室是校內(nèi)最大的“機關”,負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注冊、經(jīng)濟資助、體育、職業(yè)輔導等事宜。學校還設有教授會,內(nèi)分22個委員會。
加州理工學院建校以來,逐漸形成的良好校風和特色文化是其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保證。這包括學生刻苦學習,互相扶持,充滿學術自由的學風;科學研究上講究多學科交叉,研討和充分自由交流的研究風氣;追求質(zhì)量,精益求精的管理文化;整個校園充滿追求科學真理、獻身科學的學術風氣等。
學院設置
生物科學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地質(zhì)學與行星科學學院、物理學·數(shù)學與天文科學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專業(yè)設置
航空學、天體物理學、天文學、材料科學、環(huán)境工程學、機械工程學、化學工程學、土木工程學、計算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學、計算機科學、電機工程學、地震學、地震工程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神經(jīng)科學、地質(zhì)學、行星科學、化學、物理學、數(shù)學、應用物理學、控制與動態(tài)系統(tǒng)、管理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人文與社會科學、人類學、歷史學、語言與文學、地球物理學等數(shù)十種。
加州理工學院比較著名的課程有:航空學、應用數(shù)學、應用力學、應用物理、天文學、生物學、化學工程、化學、土木工程、計算機和網(wǎng)絡系統(tǒng)、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工程科學、環(huán)境工程科學、環(huán)境質(zhì)量控測、地質(zhì)學、行星科學、人文學科、材料科學、數(shù)學、機械工程物理學、社會科學等。重點學科:加州理工最著名的學科,首推物理,其次是工程、化學、生物、航天航空、天文學和地質(zhì)學。
加州理工學院每年只招收800名左右本科生,但能拿到學士學位的不過600多人,平均每年都要淘汰200名左右的后位學生,其中不乏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學子。研究生、博士生也有類似的苛刻淘汰比例。多少年來,這所學校出來的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名校的聲望就這樣確立的。在加州理工學院上課是一件艱苦的事,“壓力”就是加州理工學院的代名詞。這里的學業(yè)負擔之重,學習節(jié)奏之緊,分量之多,很少有其他的大學能趕得上。為此一度令每一年級20%的學生因種種原因畢不了業(yè)——或是輟學,或是轉走。能夠在這里留下來的學生們,都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他們平均每個星期學習50小時,每個人在畢業(yè)前都必須修滿486小時的課程,也就是說,平均每個學期有5門課,1年3個學期共修15門課——大部分人甚至比這更多。另外,所有的學生都必須上5門物理課,2門化學、2門數(shù)學、1門生物,1門天文或是地質(zhì),還要上兩門實驗課。
在加州理工學院,一個人想完成所有功課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集體做題”不但常見而且非常必要,整夜不睡地做題也是家常便飯。因此有學生說,我最恨的事就是解題才解到一半,就發(fā)現(xiàn)太陽已經(jīng)升起來了。然而,學校對于每一年的新生,還是應該算是“仁慈”的。新生們第一年上的課都不給以字母表示的成績,只給打“通過”或“不通過”,這無疑是校方盡力想給學生們緩解點壓力的結果。于是,新生們在完全跟上加州理工學院“讓人喘不過氣”的節(jié)奏之前,有1年的適應時間。
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PhD 1925,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6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趙忠堯(Chung-Yao Chao),PhD 1930,物理學家,中國核物理的奠基人。
錢學森(Tsien Hsue-shen),PhD 1939,空氣動力學家,曾領導中國的導彈和火箭
錢偉長(Wei-Chang Qian),1942,中國近代力學之父,中國政協(xié)副主席,著名教育家。
沈善炯,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遺傳學家,1996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杰出校友獎。
馮元楨(Yuan-Cheng Fung),PhD 1948,生物力學的奠基人。
林家翹(Chia-Chiao Lin),PhD 1944,力學和數(shù)學家,當代應用數(shù)學學派的領路人。
周培源(Pei-Yuan Chou),PhD 1928,理論物理學家、流體力學家。
戈登·摩爾(Gordon Moore),PhD 1954,英特爾公司的創(chuàng)辦者之一,摩爾定律的的創(chuàng)立者。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自1891年由地方商人和政治家Amos G. Throop在帕薩迪納創(chuàng)建的一所職業(yè)學校發(fā)展而來。在1920年該校獲得加州理工學院這個名字以前,該校以Throop大學、Throop工藝學院、和Throop技術學院而知名。驅動加州理工從一所藝術和手藝的學校成為世界級科學中心的力量源自天文學家George Ellery Hale的先見之明。Hale在于1907年來到巴沙迪那后加入了Throop的校董會,作為威爾遜山天文臺的首任臺長。當時美國的科學研究還處于嬰兒期,Hale看到了在巴沙迪那創(chuàng)建一個正式的工程和自然科學教育的學院的機會。Hale成功的吸引到私人的土地和資金贊助,使得他能夠給學校建立裝備良好的現(xiàn)代實驗室設施。然后他說服了實驗物理學家密立根加入加州理工學院,為將來把學校建設成為科學技術的中心奠定了基礎。
1917年,Hale雇了建筑設計師Bertram Goodhue來制作一個22英畝的校園的總設計圖。Goodhue構想了校園的整體布置并設計了物理樓,Dabney廳,和其他一些建筑,他在其中尋求和當?shù)貧夂?、學校的特色、以及Hale的教育哲學的一致性。Goodhue為加州理工作的設計也受到南加州傳統(tǒng)的西班牙使團建筑結構的影響。
在Hale、 Noyes、和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的帶領下,(并在南加州經(jīng)濟繁榮的促進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聲譽在1920年代得以迅速提升。1923年,密立根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25年,學校設立地質(zhì)學系并雇了William Bennett Munro,哈佛大學的歷史、政治、和經(jīng)濟學學院的主席,來創(chuàng)立加州理工的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1928年,生物學院在Thomas Hunt Morgan的領導下創(chuàng)立,他是美國最出色的生物學家,并是染色體的發(fā)現(xiàn)者之一。1926年,航空術研究生院創(chuàng)立,它最后吸引到了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他后來為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創(chuàng)立作出了貢獻,并且奠定了加州理工作為火箭科學的前沿中心之一的地位。1928年,帕洛瑪天文臺開始建造。
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在1921年到1945年擔任"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相當于加州理工校長),其影響力之大以至于學校有時被稱為"密立根的學校"。在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加州理工以兩名很可能稱得上當時最偉大的理論粒子物理學家所在的學校而聞名:蓋爾曼和費曼。蓋爾曼和費曼都因他們的工作榮獲諾貝爾獎,該工作對于粒子物理所謂"標準模型"的建立有主要貢獻。費曼也在物理圈子外作為一個出色的教師和一個富于反傳統(tǒng)色彩的人物而出名。
2009年6月,加州理工學院主辦了第13屆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lián)盟校長級年會。
2016年12月,陳天橋向加州理工學院捐款1.15億美元,正式成立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
2020年4月2日,與南京大學等高校正式宣布成立國際大學氣候聯(lián)盟。
以上信息源自網(wǎng)絡,具體請以官網(wǎng)為準。